县乡级电子商务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2024-12-31李钱良孙久振
资金审计是指对企业的资金运作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和监督。这一过程涉及对企业资金的流入、流出、存储以及使用等各个环节的详细检查,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有效性、安全性。资金审计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揭示潜在风险,并为商业决策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现阶段县乡级电子商务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
审计法律法规尚未形成体系目前,县乡级电子商务领域的资金审计法律体系建设还相对滞后,并没有形成规范性、指导性的针对县乡级电子商务资金使用和审计过程管理的专项法律法规。正因如此,审计单位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例如,在资金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制度空白,导致资金管理混乱,甚至出现贪污、资金挪用以及经济腐败等现象。另外,由于没有统一的审计标准和程序,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很难做到“有据可依”,如此一来既不能保证电子商务资金的精确性,也不能有效监督资金的流向。
审计单位人员结构存在缺陷当前,部分审计单位在人员配置上尚存在一些结构性缺陷。例如,专业队伍中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相对缺乏,这直接限制了审计单位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能力。究其根本,审计本身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它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这也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财会、税法等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和严谨、果断的判断力。然而在实践中,部分审计单位的人员结构并不符合此标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整体效果和对被审计方日常运营的正向作用。
另外,财务审计是一项具有高度社会公信力的工作,因此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于审计结果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倘若审计人员不严格遵守职业规范,或是违反职业道德准则,这不仅有损审计行业的名誉,还会对审计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审计工作范围和深度不足当前的审计工作在审计范围和深度上仍然不够,远没有达到审计的理想状态。首先,在审计范围方面,由于审计资源分配不均、审计目标复杂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使得资金审计无法覆盖所有可审计的项目,导致未能对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业务环节保持高度关注。其次,在审计深度方面,现有的审计程序和工具可能无法深度挖掘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导致对审计项目的风险评估流于表面,无法揭示深层次的管理漏洞、潜在的运营风险或其他导致审计效率低下的行为。这种肤浅的审计方法无法为决策者提供关于被审计方经济活动和内部财务安排等有效信息,从而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广度、深度和准确性。
优化县乡级电子商务资金审计的相关策略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鉴于目前县乡级电子商务资金审计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应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尽快弥补这一重要监管领域的法律漏洞。首先,应在上级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本县乡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审计法律法规,法条中应明确规定县乡级电子商务资金审计的法律地位、审计范围、审计权限、审计程序以及法律责任等重要内容,以确保资金审计的有效性、权威性。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保证资金审计工作的质量,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非常重要,加强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首先,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得他们能更从容地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审计业务。其次,开展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有助于审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始终以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平等为己任。此外,严格的选拔、培训机制是吸引和留住优秀审计人员的根本。因此,在选拔阶段,应制定明确的标准和程序,确保新入职的审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品行。在培训阶段,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提供个性化、实用化的培训,使得审计人员在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同时,还要注重进一步搭建职业发展通道,为审计人员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从而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提高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作为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单位的主要职能是通过独立公正的审查和评价,对各类经济活动及相关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合规性和风险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监督。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审计单位应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审计技术和能力的现代化,以提高资金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首先,要确保所有电子商务行为,例如平台运营、卖家、买家、交易金额、物流、售后等全流程等均纳入审计范围,不留死角。其次,对于交易相关数据,应挖掘其交易规律和风险,并对电商活动进行合规性评估,以确保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再次,审计单位在深入研究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时,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被审计方在管理层面、制度层面以及职能部门架构层面存在的缺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和解决方案。此外,为确保资金审计真正发挥其监督指导作用,审计单位还要加强与其他监管部门的沟通合作,形成监管合力,共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地方经济利益。
强化审计结果的反馈与运用审计行为并非“结果出现即止”,而是应重视审计结果的详细应用和有效落实,因为这是优化组织内部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途径。在详细的审计过程中,应认真查找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项目实施情况与预设目标存在偏差等现象。针对此类问题,审计部门应有的放矢地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努力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指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向。这些建议应包括加强内部控制、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财务管理透明度、加强责任追究等方面,从而全面提高机构的运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为确保审计查出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审计部门还应积极发挥整改作用,督促相关责任方明确整治职责,限期整治,并定期跟踪反馈,严肃追究失责人员责任,从而在最大限度上规避潜在风险。
作者单位:平阴县财政局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平阴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