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红领巾的魔芋花

2024-12-31王健春

时代报告 2024年11期

她说,她姓高,名英,蒲公英的英。我笑,也是英雄的英,雄鹰的音。她再次声明,此高英非彼高英。我说,知道,平利有两个高英,一个做茶叶,一个做魔芋,一个比一个能干,都是展志高飞的巾帼英雄。她笑了,笑得很客气,谦虚而又坚定地说:“我还要向她多学习!”

她问,从哪儿讲起呢?我说随便,虽觉不妥,补充道,从记忆最深的开始吧。

记忆最深?“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就是……当我戴上红领巾的一瞬间。”说着她的眼泪夺眶而出!

真没想到她说这个,而且说这话时,双手掌心斜对着我,眼睛闭着陶醉般做了个夸张的喷涌而出的手势。瞬间,她眼睛湿润了,声音哽咽了。我心想,不至于吧?进入角色太快了,午餐也没沾酒啊,这么动情?她全然没注意我的诧异,继续沉浸在激动回忆中,顺手抽纸擦擦红眼圈。“你知道吗?我小时候就没戴过红领巾,整整40岁了才真正戴上红领巾!”

啥?我整个身子向前倾了倾,调整好记录姿势,迫切地听她继续讲。

“我没出世父亲就走了,我整个童年都是在被人欺负中成长的。当然,我也不是省油的灯,20世纪70年代的边远村小学,放羊式的上下学路途中,总是伴随着幼年玩伴的争斗,追骂、撕打成了我的防守。所以,在老师眼中我不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入少先队戴红领巾直接与我无缘。”她说这话时,有一种无可奈何,但我确定她是很平淡地说出来的。

“那时,优秀的孩子才能戴红领巾,我这表现,现在回想起来自己都不满意,直到六年级了,老师说我们一个都不能掉队,准备让我在‘六一’儿童节戴上红领巾,其实我那时都快14岁了。但是最终还是未能戴上红领巾。”

“你看,这是我们的小学毕业照。”我顺着她手指仔细瞅,黑白发黄照片有点模糊,强勉还能辨认。她站在最后一排最边边,只露了个小脑袋,皱着眉,噘着嘴。其实我个子不矮,人家垫脚伸脖子,想多露一点,“我是故意往下蹲”。我还没来得及问为什么,她反问,“你看得出我是否戴红领巾了吗?”哦,是这样,懂了。

“我第一次真正戴上红领巾,是在参加长安商会和镇中心小学共同举办的庆‘六一’儿童节活动时。校长宣读完我们捐赠物品清单后,学生代表双手托着红艳艳的红领巾,伴着鼓乐队节奏,迈着整齐的步伐,齐刷刷地走到我们前排。当孩子们转身面向我时,我赶紧站起,面前的小女孩化了妆,红脸蛋粉扑扑的,小嘴唇红彤彤的,额头还点了个圆圆的红点点,超级可爱!我真想抱她。她胸前的红领巾格外耀眼,在白衬衣衬托下更加鲜艳。小女孩向我敬队礼,我惊慌不知所措,想还礼,可只知握手,真不知怎样敬少先队队礼,我连忙弯下腰,等小女孩给我系红领巾。开始是配合,是等待,当她给我系结时,我已经是虔诚、是享受了,我起身抬头的一瞬间,眼泪夺眶而出。”这是她第二次用“夺眶而出”表述自己的情感了。

“你知道么?我突然觉得面前的小女孩就是我,她多幸福呀,可我……”这次,她哭出了声。我知道,她想到了自己酸楚委屈的童年。

“其实那次我只捐了2000元钱,唉,惭愧呀!心有余而力不足。类似这种捐赠活动,我参加得多,这不是第一次,关键是这次戴的是红领巾,且仪式隆重,太正规了,除了学生鼓乐队,现场还传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少先队队歌,我一下子热血沸腾,感到责任重大。”

“你不知道吧?我们县高考志愿服务活动还是从我这开始的呢。起始做生意真的顺风顺水,可能是我小时候吃了太多的苦,老天爷眷顾我吧,做啥成啥。那几年兴太阳能热水器,我两年功夫就开成了全县最大门店,从一千到万把块钱的都卖,销路好得很。我数学、物理好啊,遇到单位团购,人家说个大概,我就能给他算出最多买多少台、用什么型号最好。人家往往是货比三家,到我这儿我说最多买9台,其他商店说的是最少也得十几台,人家一合计,我这儿最划算,就在我这儿买。

“我们老柯老说我太老实,不会做生意,多少面积的房买什么型号多少容量什么价位,买主不知道我知道啊,我干嘛让人家多花钱?物有所值、价有所取,物美价廉多好,单独看这一庄生意没赚多少钱,但我的诚信和为顾客着想,换回多少口碑?拉转多少回头客?一桩桩加起来不就赚了?”

“你这看似老实、让利,实属精明,放长线钓大鱼。”我开玩笑道。

她骄傲地瞥了一眼坐在一旁的老公,老柯不好意思地“嘿嘿”两声算是回应。

“这赚钱了嘛,就想为社会做点什么。那时都还没有商业宣传意识,到了高考,学校门前除了在烈日酷暑或顶风冒雨接送的家长还是接送家长,我就想能不能在校门口摆个饮水机,为高考学生免费提供饮水?说干就干,我和我的店员拉来两台饮水机,买了10箱纯净水,就在学校附近撑一把大号遮阳伞,穿上我们的店服,立个牌牌,写上‘某某太阳能热水器祝莘莘学子金榜题名!’地震风险期,城里人都聚在操场坝避险,我让人也撑起联体遮阳蓬,接上热水,拉起‘某某太阳能热水器祝您平安’的标语。好事做了,顺带广告也做了,反响特别好!买我热水器的人更多了。

“我一直有个大学梦,还好,现在已经圆了,我在浙江大学进修了企业管理,也算体验了上大学的滋味。那时,特别羡慕大学生,向往大学生活,我又独自做了一回主,我要给我们县文理科状元和前十名每人奖一台我卖的太阳能热水器!我们老柯说我疯了,可我就偏要做!老柯拗不过我,转而支持,但调整了奖励数额,给文理状元奖万元的实物,给前十名每人奖1000元。”

“5万元!那可不是个小数目,我那时两年工资还没那么多呢!”我接话道。

“可不是吗?老柯一个月才700多元,美名曰全部上缴,其实每月在我这拿回1000元都不止。

“教育局获知消息后,派领导找到我,我本意放在平利中学捐赠,那是我的母校。教育局的领导说这么大的义举,放在学校格局太小,再说学校放暑假了,于是就把捐赠仪式放在现在的女娲文化广场。

“那天,县里把会场布置的像过盛大节日一样,彩旗招展,操场坝本身人就多,加上锣鼓喧天,看热闹的人就更多了,他们给我戴上绶带和大红花,我以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光环扬眉吐气风光了一回。”

“戴绶带、大红花,激动吗?”我问。

“好像有点兴奋,自豪、神气,有成就感。但那跟戴红领巾直接两码事,戴红领巾,我看到的是纯真的小女孩,就像看到小时候的自己,想都没想,感动得眼泪夺眶而出,这次是享受成功,看到台下密密麻麻的人头,还有点飘飘然呢。”

“她就是那种有两个钱烧得慌的人。”冷不丁老柯冒出这么一句,看来对于妻子一意孤行至今还耿耿于怀。

“她朝老柯笑了笑,好像还带了点歉意。做生意确不会一帆风顺,你想赚就能赚,后来太阳能热水器不流行了,我低价转让别人套现后,头脑一热,和几个同学做了这辈子都后悔的事。

“朋友的同学在京城开公司,承揽了一项全国性的民间体育赛事,说是可以拉上我们一块赚,想想熟人蛮有把握,还可全国各地游,挺新鲜的,何乐而不为?我们都倾其所有入了伙,开始信心十足,有个公司想多给我们40万元接手过去,我们都没同意。唉!还是太年轻太天真了,经验不足,一年下来,全国各地跑了个遍,赛事倒是完成了,但风餐露宿,我们血本无归!”

“我让她在家带孩子,最多开个小门市部、打印部啥的,她不听,非要折腾,非要折腾!她不是折腾的路上,就是正在折腾。”老柯逮住机会又说她。

我在心里说,她是那种小女人型的吗?

“我知道我们老柯是为我好,让我少遭点罪,可我不甘心,在家带小孩消停一年后,就琢磨再出山。”

哦,忘了问,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这段我来讲吧,老柯来了劲。那时印刷厂改制重组,她卖彩票挣了点钱,入股,成了印刷厂工人。”老柯故意停了停玩个深沉,不屑一顾地接着说,“其实就是打字员,临时工。”

“拉倒吧,我有股份,对吧?!”她不满地踢了他一脚。

“我在文广局办公室上班,就在隔壁,经常照顾她生意,一来二去,我看这女娃子长得还富态,旺夫!嘿嘿,打字也快,就动了心。”

她抢过话:“我看他做事蛮认真,每次文件校对好几遍,对我也客气,轻言细语的,有时还拿他写的小文章请我帮他打,什么《平利操场坝》《老县木瓜沟》,后来还都变成铅字上了报,我当时想,这人好有才!哪晓得是个草包,大男子主义还挺重的。”

“我还不是以为她温柔、贤惠,哪晓得这都是表面现象,直接是个母老虎!”老柯又抢回话。

“你!”她顺手举起一本书,戟指怒目,做了个要打的动作。老柯当然很熟练地举双手遮挡,缩脖子躲避,继续调侃:“她就是女人中的男人,我是男人中的女人。”

采访时间有限,我赶忙刹车叫停,不然,小两口打情骂俏会愈演愈烈。

“其实,我在带孩子的时候就在琢磨项目,老柯说的开个小门市部或打印部,我何尝没想?但我喜欢做那种跳起来摘桃子的事,刺激,更有成就感。做茶叶吧,平利主导产业,到处都有,我起步晚,也不专业,做不过他们;继续卖家电?县城已经饱和;操老本行卖彩票?那跟开个小门市部有啥区别?我不喜欢按部就班、守株待兔;做民宿、开农家乐?我外行,本钱也不够……我想起小时候门前屋后种的魔芋,我们帮大人磨魔芋,开始不知道魔芋的厉害,不戴任何防护用具,结果手上、脸上、身上粘上魔芋,瘙痒、过敏,难受至极,后来适应了,就不怕了,现在都用机器磨,就这都还采取防护措施。

“我在网上也查了大量资料,魔芋为多年生草本,它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根状茎繁殖和播种繁殖,根状茎繁殖相对简单,可多块繁殖,也可整块繁殖,非洲、亚洲、欧洲和大洋洲都有分布,我们中国栽培魔芋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清代便有魔芋豆腐的制作食用。我们陕西,在秦岭以南任何丘陵、山区都有它的踪迹,可见其适应性之广。魔芋作为食品早已广为人知,品种已有数百种之多,它的保健作用可多了,比如它能调整体内营养素平衡,减少和避免因营养素摄入量高而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和消化道疾病,能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习惯性便秘和减肥,还可以防治肠癌、食道癌、肺癌、脑瘤,它是一种理想的减肥保健和抗癌食品。经化学处理、加工,还可制作电影拷贝、照像、胶卷、录音带及化妆品,且无副作用。”

“谈起魔芋,她如数家珍。你知道的真多!”我好容易插句话夸赞她。

“哪儿哟,都是在网上查的,你得对你所经营的产品有所了解,对吧?后来直播、销售多了,都滚瓜烂熟了。”

“魔芋富含生物碱,全株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块茎毒性最高,生魔芋可不能直接食用,直接食用后,舌头喉咙会有灼热感,严重的会有痒痛感和肿大,再严重的会出现心律不齐。我们小时候磨魔芋没戴防护用具,魔芋桨沾到身上皮肤瘙痒,就是因为有毒性。”她继续为我们普及魔芋知识,大概认为这个必须提醒到。

“人家临县岚皋,发展魔芋早,他们县内建了10个基地乡,带动近3万农户,70%的产品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及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由于魔芋产业发展,1995年芋农售鲜芋收入就到近千万元,户均增收200多。临省竹溪县也发展魔芋……”

“还是多讲讲你的创业吧。”我若不插话,光魔芋,估计她会一直讲下去。

“魔芋是半阴性植物,喜温暖,忌高温,最忌强烈而持久的直射光,它宜生长于溪谷、山沟、林下或林缘等湿润环境,在水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中种植最好,所以,我的‘公司+农户’产业基地都选择在偏远的镇村,害得你们受累了。”

我们几个文友早上观摩她的一个基地,确实走了很远,爬了几面坡。因为时令还早,在绿油油的玉米地里,只看到了破土而出的魔芋苗苗,有的像竹笋一样冒出一点芽尖,直直地戳向天空;有的壮实,似身穿迷彩服的士兵,正等待检阅,我仿佛已经听到他们大声高呼“为人民服务”,声振林木!近瞧,又似一支支直立起来绘就江河美图的神笔,更似一排排整装待发的烟花炮仗,只等一声令下,冲破云霄,怒放生命。他们在玉米宽绿的“臂膀”呵护下蓄势待发,我似乎已经看到满天赤朱丹彤的壮丽画卷和五彩缤纷的满天烟花。

“你这‘公司+农户’模式可带动多少人致富?”我问。

“不好说带动多少人致富,但至少带动数万人种植魔芋,全县做魔芋产业的,我算较大的。在山区,种植魔芋的,都是年纪大、缺文化的老年人。”她很巧妙地回答了我的问题。我想,这也是她硬支撑发展魔芋产业的初衷吧。

“我种魔芋最开始选址在广佛镇的铁炉村,这个村外出务工人较多,村里正为田地撂荒着急呢,听到有人愿意来开发种植,热烈欢迎!嘿嘿,我无意间做了件双赢的事,成了他们招商引资的‘商人’和‘资金’,既解决了留守村民就近就业问题,又为村里闲置土地带来红利。

“干什么都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都要历经风雨。‘9·25’一场洪灾把我一年的心血和希望冲刷殆尽,那是我进军魔芋产业的第一年,也是我外出创业受挫回归转型的第一年呀!”

她此时情绪有些激动,泪水在眼圈直打转,但还是忍住了。“你不知道,我这时候多想有人站出来给我力量,或者让我发泄。可是,亲友们埋怨多于安慰,惋惜多于鼓励,我只能对老柯发泄,可老柯是个蔫蔫子,他晓得我难受,就是不跟我争、不跟我吵、更不跟我闹,我晓得他也憋屈,承受了巨大压力,你倒是跟我吵、跟我闹,跟我干一架,我心里也好受些,可他就是束手无策,只晓得默默陪我。”她怪怨地瞟他一眼,老柯不好意思地“嘿嘿”两声算是回应。

谈起当年那场席卷多地的“9·25”洪灾,她除了遗憾,表现更多的是一种永不言败的倔强。我知道,那年五十年不遇的洪灾,不但广佛、八仙、洛河等多地农作物大面积受损,局部还发生房屋坍塌、人员伤亡事故。她讲得深沉细微,我听得认真仔细,当时的受灾惨景不时在我脑海浮现,历历在目。

“哎呀!这一切都过去了,风雨过后见彩虹。”她的一句话又把我从回忆中唤回现实。

“你说巧不巧?就在这时,长安镇招商引资找到了我,向我伸出橄榄枝。产业园彻底步入正轨后,有了流动资金也有了余力,我就思谋着由育售魔芋籽种转型投产深加工。经过多方考察,我再次外出取经,学习魔芋小食品加工技艺,半年后,修建厂房并正式上了第一条生产线。

“我起步比较晚,原始积累也不多,不敢贸然行事,一直跟在人家后头效仿,暂时还没有能力创新,加工出来的产品也比较单一,主要还是市场上常见的保健休闲食品。”

现在的她沉稳老练许多,岁月如梭,昔日卖彩票的那个稚嫩无暇的女孩已经成为一位大学生的母亲了。看得出她不满足于目前现状,还在积蓄力量追赶、超越和突破。

“我们注册的商标是‘芋妹’,说来搞笑,开始请人起了好多高大上洋气的名字,一查,人家都起了,注册不上。这时我们老柯又开始嘟囔,说我就是一个愚昧无知的蠢女人,放着安宁享福日子不过,偏要瞎折腾。听到‘愚昧’两字,我一下来了灵感,就取愚昧谐音‘芋妹’!魔芋妹妹?老柯脱口说出我的另一个意思,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就这么定了,一查,网上还没有,赶紧注册了。

“我带你们参观一下我的公司吧,才起步,比较简陋,莫笑话啊!”

她的公司叫平利县女娲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厂房框架式两层,坐落于长安镇梁家桥村四组村民安置房后一块空地上,一侧是水田、茶山,闹中有静,弥散着泥土的芬芳和茶香。一层是库房,小院石山景观瀑布前是一个带笑脸的魔芋模型,憨厚敦实;二层有两个直播间,她线上线下都销售,洽谈区和产品展示在一个较大的房间,我最感兴趣的自然是她的博览馆了,这儿是魔芋百科大全,图文并茂,细细阅读,增长不少知识。

我们是急匆匆地鱼贯而入,出门时才有机会欣赏立于进门口的魔芋花,它是真花复原,和我们一般高,傲然挺立,花儿紫得深沉而又耀眼,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花的颈干处系的红绸巾,因为没有风的吹拂,安安静静垂立,使得朝上怒放的魔芋花更像观音点化众生的玉指。

“魔芋花被誉为‘生命之花’,魔芋全身都是宝,魔芋花以其清雅的花姿和独特的药用价值备受关注。”她自始至终跟着我们,不失时机地恰当解说。

“高总蛮讲究的,还给魔芋花挂红绸。”同行的一位文友调侃道。她缄口不语,只微笑。

这是普通红绸巾吗?不!分明是红领巾!我猛然醒悟。

“我把我第一次戴的红领巾开始是珍藏起来的,后来觉得可惜,思前想后,把它取出来小心地系到了魔芋花上,现在这魔芋就是我的全部!”她小声给我解释。

我紧盯系红领巾的魔芋花慢慢后退,这哪里是魔芋花?明明就是活脱脱的她!要强、坚韧,身处贫瘠之地而娇艳华贵,感性、脆弱又无比坚强。

时间真快,一天的采访一刻也没闲着,不知不觉该说再见了,我们急忙互加微信。她的头像是一位摆Pose的摩登女郎,旁边配的文字很有个性:“珍惜也好,不珍惜也好,再不好的我也不会有第二个,我就是市面上唯一的限量版。”

书法家老邹欣然为她留下“魔入味道”的墨宝,诗人小雅出口吟道:“耕耘田垄绿,魔芋遍青山。日日五更起,常常夜半眠。兴乡描壮锦,振企谱新篇。莫只须眉颂,巾帼若等闲。”老贺更是出口成章:“谁将魔芋种云端,沃野扛锄戴月还。借问清溪何处好,青山绿水是金山。”

在依依惜别中,我们总算上了车,她依然立在院中挥手相送,透过玻璃望着她渐远模糊的身影,我突然觉得——那是戴红领巾的魔芋花在向我们挥手。

作者简介:

王健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曲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散文学会安康分会副会长,曾从事教育、法律、行政工作。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国文艺报》《青年作家》《延河》等报刊。近年,数十篇小说、散文和曲艺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

责任编辑/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