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BL教学模式实施初中地理教学
2024-12-31张志石
【摘要】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探究为主要方式,让学生亲历问题解决过程,从而理解、应用知识,发展多种能力。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方式相契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PBL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机会,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地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PBL教学模式;“交通运输”;问题情境
作者简介:张志石(1985—),男,甘肃省卓尼县柳林初级中学。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模式是基于问题研究的一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走进复杂的问题情境中,与小组成员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经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展示成果—评价反思的过程,从而知道知识从哪里来、如何来、到哪里去,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新课标提出要推进教学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建议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运用具有思考性的问题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自主探究机会和合作学习机会,驱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见,PBL教学模式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将其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可以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亲历地理知识形成过程,获得更好的发展。接下来,笔者论述采用PBL教学模式开展地理教学的策略,以期推动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
创设情境是实践PBL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合适的手段、方式营造出适切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2]。在李吉林老师看来,情境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应用PBL教学模式实施地理教学时,教师要把握课堂导入时机,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情境,将学生吸引到地理知识上。
以“交通运输”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介绍了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比较它们的特点,要求学生能从地图上找到我国主要交通运输干线,会使用列车时刻表,依据具体需求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本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会借助网络了解本地的交通运输情况,在节假日外出旅游时积累了查找、使用列车时刻表的经验和旅游经验。基于此,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借助电子白板展示本地的飞机场、火车站、客运站,让学生了解家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便捷,顺其自然地进入课堂知识的
学习。
二、提出问题,开启探究
提出问题是PBL教学模式中开启学生探究新知大门的关键环节。这里的问题要以情境为依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3],还要指向新知内容,让学生明确新知探究方向。
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国内的交通很方便。老师准备假期到哈尔滨旅行。你觉得老师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前往哈尔滨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部分学生能迁移生活认知,给出不同的回答,如“坐飞机”“坐火车”“坐高铁”“开汽车”等。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从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选取相关的交通工具图片,将其展示给学生。学生回答完毕,教师假装面带难色地问道:“这么多出行方式,老师到底要选择哪一种?谁能给出充分的理由?”学生的学习兴趣愈加高涨,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和理由。接着,教师结合本课内容,提出问题串。问题一:什么是交通运输?问题二:交通运输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问题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问题四: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各有怎样的特点?问题五:你认为老师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出行方式?为什么?这些问题串联起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驱动学生目标明确地进行探究。
三、小组合作,研究问题
初中生的地理知识储备还不充足,地理探究能力较为薄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4]。在PBL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学生的差异性,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驱动学生互帮互助,提高学习效率。
(一)尊重差异,建立小组
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安排到一个小组中,构建异质小组,夯实合作探究基础。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借助日常观察所得、学生成长档案袋等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划定三个学生层级,按照一定的比例,从三个层级中选择相应的学生组建学习小组。为了提高合作效率,教师可以设立不同的岗位职责,鼓励各组成员自选岗位。小组长要带头引导组员分析问题,理清问题解决思路,确定问题解决方法,同时监督其他组员,保证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信息收集员要利用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所需信息,并认真整理出有价值的信息。记录员要记录小组成员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提出的有效内容。成果汇报员要利用表格、思维导图、海报等形式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
(二)布置任务,合作探究
任务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驱动力[5]。在PBL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基于具体的任务,主动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探究。
在“交通运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小组布置了两大任务。任务一:自主分析、解决电子白板上出示的问题串(前文提到的五个问题),初步得出答案。任务二:在小组内轮流分享个人的自主探究成果,并最终确定问题答案。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倒计时功能进行倒计时,营造出紧张的氛围,提高学生的紧迫感,让各小组争分夺秒进行探究。同时,教师走到各小组周围巡视,了解他们的探究情况,从而获取后续教学的依据。
四、加强引导,展示成果
在PBL教学模式的成果展示环节,教师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
具体而言,在倒计时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小组轮流登台展示探究成果。其中,小组的成果汇报员负责利用电子白板展示探究成果;记录员负责记录汇报的内容及教师和其他小组的评价内容;其他成员负责补充内容,或纠正成果汇报员出现的错误。如此,各组全体成员均可获得展示的机会。教师认真倾听、思考,如发现问题,则采用适宜的方式进行引导。
以问题四“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各有怎样的特点?”为例,某组的成果汇报员操作电子白板,将本组合作绘制的表格投放到屏幕上,如表1所示。
通过观察,教师发现该组没有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所适合运输的货物。于是,教师提出问题:“这些交通运输方式都适合运输哪些货物呢?”该组成员发现本组的探究漏洞。教师鼓励该组继续完善探究成果,并让其他小组继续汇报。结合各个小组的探究成果,教师进行汇总并用电子白板上的学科工具完善表格,呈现出较为完整的内容,弥补学生的认知漏洞。最后,教师基于表格内容,引导全体学生思考:“能不能按照运价、运速、运量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排序?”学生对比表格中的具体内容,从不同角度发现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与不足,列出序号,由此对交通运输方式建立深刻的认知。
五、随堂练习,评价反思
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以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为依据,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难度不同的随堂练习题,落实评价反思。随堂练习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性评价方式。通过随堂练习,学生可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自然而然地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6]。
在学习“交通运输”这一课内容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分析,了解了交通运输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等。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设计如下练习题。
1.当前,我国网络购物服务和网络购买服务等消费增长很快,已成为世界上电子商务交易量最大的国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家住三亚的明明昨天下单从内蒙古购买了30斤新鲜牛羊肉,第二天就收到了。快递选择的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 )
A.管道运输 B.航空运输
C.铁路运输 D.海洋运输
(2)我国电子商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
①物流业的发展 ②国家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发展 ③国家政策支持 ④生物工程技术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铁路交通运输在我国是交通运输的主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我国主要铁路分布图(图略),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网络,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是我国大陆地区铁路运输的中心
B.西南地区有一些省份尚未通铁路
C.北部稠密,南部稀疏
D.西部稠密,东部稀疏
(2)图中有一条铁路为成库铁路,该铁路( )
A.连接了南北地区
B.经过西藏自治区
C.起始点是成都和库尔勒
D.是一条南北铁路
(3)成库铁路的修建意义是( )
①有利于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②使成都到拉萨的交通运输方式增多 ③完善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网 ④促进新疆与内地的往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在解决以上练习题的过程中,学生认真读题,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同时联想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探究出答案。部分学生出现了答错的情况。于是,教师组织练习讲评活动,让答错的学生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鼓励其他学生帮忙指出其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教师再进行补充。练习讲评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制作思维导图,整体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借此继续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问题,切实提升学习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运用PBL教学模式实施初中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体验真实情境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解决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由此构建深刻的地理认知,同时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问题解决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继续深入研究PBL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环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有效学习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方乐慧,王远,李小燕.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PBL教学设计:以“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为例[J].地理教育,2024(增刊2):155-158.
[2]郭梅娥,马懿宁,宋志华.基于PBL的初中地理图像教学案例研究:以《巴西》的教学为例[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8):31-34.
[3]张敏.关于新课改下初中地理参与式课堂的教学分析[J].新课程导学,2022(2):85-86.
[4]丁海燕.PBL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4):
30-31.
[5]耿峰.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PBL课堂问题设计与实践:以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一节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21(8):26-27,30.
[6]李文华.基于PBL的初中地理课堂问题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