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2024-12-31周军峰

教育界·A 2024年35期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致的意识,积极开展大单元教学实践,通过相互关联的教学活动实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文章分析了基于“教—学—评”一致理念进行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路径,并从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

作者简介:周军峰(1977—),男,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明月湖小学。

“教—学—评”一致指向的是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评价之间的相互配合,这是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也就是说,要实现“教—学—评”一致,教师需要确保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三者之间保持高度一致。而在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教学单元当作主线,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整合教学内容,组织一系列教学活动。为逐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遵循“教—学—评”一致理念开展大单元教学,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学习活动和评价机制,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有序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发展。

一、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首先,为了实现“教—学—评”一致,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制订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样做显然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为了实现“教—学—评”一致,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顺利地掌握语文知识。最后,为了实现“教—学—评”一致,教师还需要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这样做可以为教师后续调整教学策略和学习指导方案提供有力支持[1]。

(二)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首先,基于“教—学—评”一致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时,教师会整合教学内容,制订具有整体性的教学目标,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其次,基于“教—学—评”一致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时,教师会创设具有开放性、合作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最后,基于“教—学—评”一致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时,教师会更加注重评价环节,学生可以得到多种形式、多主体的评价意见,这有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为教学提供依据

在设计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先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并据此设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大单元教学目标应该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紧密关联,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为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提供依据[2]。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四个太阳》三篇课文时,教师设置了以下大单元教学目标,开展了多样的教学活动。

1.识字与写字目标:熟悉且会写三篇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和这些生字的偏旁,并养成写字规范、整洁的习惯,学会运用音序查字法自主识字;

2.阅读与鉴赏目标:提高朗读能力,掌握朗读长句时停顿的要点和朗读带有感叹号、问号的句子的方法,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3.表达与交流目标:学会从文本中获取有效信息,学会仿说、仿写,能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梳理与探究目标:学会观察汉字结构,了解一部分与新学生字相关的拓展知识,并自觉探索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在确定科学的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充分地挖掘教材内容,整合教学资源,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再据此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前,围绕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发展需求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为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提供依据、奠定基础,以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原则。

(二)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为教学提供载体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原则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关键之一,是科学整合教学内容。为此,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以单篇课文为主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单元的内容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然后再开始教学。在整合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炼核心知识,梳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补充一部分拓展教学资源,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学习任务,以引导学生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习得知识、提升能力[3]。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时,教师围绕教材内容设置大单元教学目标,整合课外教学内容,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以引导学生学习结合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写一则科幻故事。这一单元的课文包括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以及三篇现代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在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教师向学生展示拓展教学内容,如化学家波义耳、气象学家魏格纳等人的故事,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相关科学知识并尝试结合这些科学家的故事说明观点。在课堂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内容相对复杂的拓展资料,如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等,然后据此仿写一则科幻故事。

科学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更流畅地展示知识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同时可以更好地串联不同教学环节,为后续评价活动做铺垫。

(三)优化大单元教学情境,创设良好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从而顺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原则开展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大单元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借此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如依托多媒体技术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到校园中进行探究或者让学生到社会环境中进行实地考察等。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4]。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教师先整合相关知识,再创设生动、有效的大单元教学情境。在课前,教师借助互联网收集与《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四则寓言故事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资料。在课堂上,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接下来,教师顺势创设问题情境,通过“你还听过哪些寓言”“哪则寓言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学会了什么道理”等问题启发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以及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和价值展开深入思考。在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后,教师组织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围绕课文以及其他经典寓言故事讲述的道理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除此之外,教师还创设角色扮演情境,鼓励学生结合课文或者其他经典寓言故事编写课本剧并表演课本剧,通过亲身实践深化对于寓言这一体裁的理解。

教师可以借助大单元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完成大单元教学目标。此后,教师可以顺势鼓励学生开展自主评价和相互评价,确保“教—学—评”一致。

(四)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彰显课程育人价值

在基于“教—学—评”一致原则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设计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小组竞赛、读写结合、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组织实践活动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记录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为评价环节提供依据[5]。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文字的力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首先,教师组织朗读比赛,要求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课文,感受课文呈现的美丽景色。其次,教师组织读写结合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经验赏析课文,然后进行仿写练习,描绘一个自己喜爱的景色优美的地方。最后,教师结合道德与法治、地理等学科的知识组织口头交际活动,引导学生讨论环境保护问题,并根据讨论结果写一份“环境保护行动倡议书”。

教师可以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以充分发挥大单元教学的作用。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与借鉴,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学习成果、锻炼各方面能力。当然,教师需要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以便在后续评价环节分析教学成果,及时进行有效的教学调整。

(五)完善大单元教学评价,落实“教—学—评”一致

在基于“教—学TrQYMocS/v3RnPM6HDZisqdnYKYFfj1MjbRANsOLsQA=—评”一致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教师给出的评价内容既应该包括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思维发展水平等,也应该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等。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后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探究,再回到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关注学生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品质等素养的提升,又关注学生观察探究的收获以及表达自身情感的效果。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则综合运用课堂提问、布置写作任务等手段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成果,评估学生对“父母之爱”这一主题的理解,以及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明确学生学习情况后,教师及时反馈教学意见,帮助学生改进、提升。

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为了实现“教—学—评”一致,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意见。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学习优秀的学习经验,优化学习策略,从而逐步提高学习效果,而且可以给教师制订后续教学目标、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参考。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整体性,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能力。在实践中,教师应认真学习“教—学—评”一致的内涵,并通过科学设置教学目标、深度整合教学内容、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组织多元教学活动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大单元教学的价值,切实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维玲.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路径[J].天津教育,2023(33):73-75.

[2]王岩.基于大单元背景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J].教育界,2023(25):68-70.

[3]杜宝治.学习任务群视角下“教—学—评一致”的习作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下第五单元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5):75-78.

[4]王建平.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大单元教学思考: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J].教育界,2023(2):116-118.

[5]何秀萍.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究[J].小学语文教师,2022(1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