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财务管理助力企业提质增效的路径
2024-12-31吴虹
关键词:财务管理;资金管理;提质增效;风险防范
前言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提升质量和效率成为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财务部门在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要精确记录和报告财务数据信息,还应提供具有价值的财务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坚实基础。通过强化财务管理,企业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控制成本、优化资本结构,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推动企业提升质量和效率,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是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关键支撑,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周期。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它通过有效的资金管理和资源配置优化,能够减少资源浪费、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和加强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并通过识别潜在风险,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损失。财务管理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结合企业的财务状况,为战略规划和投资项目评估提供有力数据支持,帮助管理层作出明智的决策。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有利地位,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时,财务管理要求企业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这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任,从而在推动企业合规运营的同时,为企业的投融资活动创造有利条件[1]。
二、财务管理助力企业提质增效的路径
(一)加强预算管理,引领降本增效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加强预算管理,有助于实现企业提质增效。预算管理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具体包括预算编制、执行、考核是哪个阶段。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遵循“量入为出、全面考量、急事优先”以及“自下而上征集需求、上下联动决策、最终实现整体平衡”的原则,由多个部门共同努力,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战略引导。积极推行“零基础预算”,突破传统的僵化模式,依据费用的性质以及管控方式将预算进行合理划分,实现预算的合理利用。同时,通过合理布局管控成本,有效落实细分指标,并确保实现目标,以最大限度发挥预算编制的作用。在预算实施过程中,需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对往年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找节省成本的有效方式,并对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挖掘和分析,将企业整体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保证顺利完成各项指标。在预算考评和监管方面,实行月度跟踪管理的方式,以年度预算总体目标为指引,并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实行“以月保年”的经营计划,每月对预算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反馈,利用运营分析会、典型经验交流等手段,推动提质增效措施早日落实。对那些在预算管理方面表现出色的部门,实行兑现考评,发挥出预算管理的指挥作用,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企业降本增效实施中,加大对非生产性开支的压缩力度,严格执行厉行节约的规定,对企业内部各种成本进行严格管控。在企业管理中,将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作为重点,强化财务预算,坚持量入为出,以收定账,确保资金安全和财务收支的总体均衡。对于管控指标的要求,应做到严格执行,并将其列入专项考核中,层层压实。另外,加强财政支出预警,健全财政支出的预警体系,对财政收支状况进行定期统计和汇报,对于财政收支出现偏差或偏差幅度较大的部门,及时发出警告,避免各种异常现象频繁出现[2]。
(二)重视资金管理,强化内部管控
为了助力企业提升质量和效率,必须加强对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视。资金管理的总体流程图涵盖了资金计划、使用和取得三个主要方面,要求严格按照既定流程进行管理。在资金预测和规划方面,通过综合分析企业历史财务数据、经营计划以及市场发展趋势等多重因素,合理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以便提前规划,避免资金短缺或过剩。基于资金预测,详细规划资金使用方案,包括资金分配、使用和监控等环节,确保资金管理各环节有效执行,更好地满足企业运营需求。企业管理人员应不断更新资金管理理念,增强资金蓄水能力,通过外部渠道增加回款,积极促进现金流。坚持分层支付制度,确保企业收益、上缴款项和社会保障基金优先支出。充分挖掘资金来源潜力,打通内部支付、资金归集、票据保证金支付等渠道,尽可能集中资金,实现资金集聚效应。完善“基金池+ 授权”的统筹机制,增加分包商和供应商的入池数量,严格执行企业项目账务处理和发票“一对一”付款规定,提高发票支付率。增强对网络 诈骗的防范意识,严格审查伪造签字和P 图等违法行为。对于企业负向现金流,应加强管控,制定和实施负向现金流管理细则,在确保项目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按合同规定执行付款比率,避免超额付款,并制定新开项目的自我均衡计划,科学计算资金自我均衡缴纳比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资金流动监控,一旦出现负向现金流,及时发布预警通知,并在限定时间内查明原因,及时纠正。加强经济活动管控,利用现金流变动作为“风险发现”的信号灯,结合资产负债分析,确定责任成本费用偏离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进行全流程纠正,从而提高整体成本控制水平[3]。
(三)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工作效率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技术投入尤为关键,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工具,有助于实现财务工作的数字化、自动化,有效提升财务工作效率,并为财务管理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在具体实施中,企业通过购买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充分利用云计算平台,并引入大数据分析工具,对财务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加强财务工作的监测与管控,提升各项数据的处理效率和精准度。例如,企业运用财务软件,集成各种财务数据信息,包括企业的采购、销售等系统,将有关的数据信息自动导入其中,并进行有效整合,极大地提升财务工作效率,节省人力与时间,避免人工引起数据遗漏、错误等。在新技术投入之后,企业应保证技术的顺利实施,将其与现有财务工作相结合,确保新技术得到高效应用。在自动化、数字化财务工作实施中,能够让财务流程变得更加规范化,通过制定统一标准,并采用自动化工具,保证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实施财务工作,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对于财务工作的影响。在财务数据信息的储存和管理过程中,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展开审计跟踪,实现数据追溯,从而保证财务工作具有较强的透明性。在财务报告生成和分析方面,借助财务软件,依据提前设定好的模板可以自动生成报告,既能够提高效率,又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4]。
(四)加强数据分析,有效防范风险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构建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具体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多个维度,以确保财务相关数据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将财务数据分析结果作为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有效推动决策过程从经验驱动转为数据驱动。如图1 所示,为常见的财务风险识别方法。针对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将集中力量解决“两拖欠”,并将其作为重点工作,加强对其的源头管理,对其进行彻底排查,快速识别不同程度的风险债务,迅速解决小而散的债务,并有序安排大而久的债务支付,还要做好成本台账,关注企业的长期债务,避免出现债务死角。同时,强化税收赋能,有效预防税务风险。对于待确认税款,加大清算力度,对增值税抵扣的时间节点进行精确判定,并对增值税的抵扣进行 实时确认;继续筹划留抵,做好待认证进项税额、待结算进项税额和留抵税额向留抵税额的转换工作,保证留抵资金按时返还。建立健全印花税、环保税的会计核算制度,按月按时足额 缴纳,强化企业后台数据检查,使税收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夯实。
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精准性和及时性,应建立健全财务报表体系和内控体系。通过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让决策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财政情况,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风险。企业财务信息的公开化与透明化,能增进企业内部与外部对企业的认识与信赖,进而提升企业各种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通过将企业财务状况以及运营状况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公开,能够增强各利益主体方对于企业的信任度,从而推动合作与双赢。比如,在企业内部,财务透明度的提升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成效。对于外部投资者与企业而言,披露的财务信息能够作为其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有效降低交易费用与风险。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化,可以有效地改善企业的财务风险和内控水平,并且可以增加企业内部员工以及管理者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关注度,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以调整。同时,在资源分配方面,财务管理信息透明化能够保证企业不同部门的资源分配更加公正、合理,以免造成资源浪费。此外,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化还有助于外部监管部门及审计机关对企业财务风险及内控状况进行评价与监控,从而促使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5]。
(六)建立财务队伍,厚植人才沃土
在企业管理中,构建一支财务管理人才队伍至关重要。通过强化财务人员的培训,可以显著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进而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财务工作涵盖广泛的专业知识,企业通过内部培训可以增强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积累。鉴于财务管理通常涉及多个部门和职位,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对于提升财务工作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为此,企业可以定期举办团队建设活动,促进内部沟通与协作,强化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企业还应完善激励体系,通过设立合理的奖励制度,提供晋升机会和改善工资待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核算。针对财务人员的具体表现,建立一套科学和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助于评价工作表现,识别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在吸引人才的同时,企业还应关注如何留住人才。通过引入具有丰富经验和高水平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有助于留住这些关键人才。在此基础上,还应注重培养和谐的团队文化,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忠诚度,以减少人才流失,确保团队稳定,从而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三、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作为驱动力,推动企业提高质量与效率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强化预算管理、优化资金配置、增加技术投资、加强数据分析、提升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以及建立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并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吴虹,三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