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企业财务和风险管理全面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12-31李新慧

中国经贸导刊 2024年16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高质量发展

引言

回顾2023年,全球经济在动荡中艰难前行,受到各国局部冲突、持续高涨的通货膨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市场大环境呈现下行趋势。在此背景之下,企业的财务和风险管理需要迅速调整适应,不仅要适应当前的变化,更要预见未来的趋势。与此同时,现代企业运营模式日益复杂化,运营过程中积累的历史问题和潜藏风险逐渐显现,进一步强调了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因此,针对企业财务和风险管理的现状,基于识别出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非仅仅是可选项。各企业必须对此给予高度关注,并在实际操作中实施具体措施。具体而言,企业普遍面临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以及在实际操作中业务与财务融合程度不足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采取切实的财务和风险管理措施,降低财务杠杆,转变发展模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并确保不触发重大系统性风险。

一、企业财务和风险管理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财务和风险管理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助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1]。

首先,在企业财务管理实践过程中,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等基本工作,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高效的财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和选择最有利的投资机会,根据风险偏好合理分配有限资源,降低资金浪费和运营成本。在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的阶段,可以通过资源配置调整合理控制投资和经营风险,聚焦稳健投资机会,减少高风险投资,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其次,科学的财务管理可以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通过分析企业的资产回报率和投资回报率,指导企业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和投资决策,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稳健发展。最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具备敏锐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通过构建系统化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可以在风险事件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风险对企业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聚焦企业财务和风险管理现状 与问题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已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主要障碍。《中国企业危机年度报告2023》指出,超过60% 的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中,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5%[2]。这些企业普遍缺少系统化的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对于财务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机制并不健全,这使得企业在风险出现时往往措手不及。例如,在疫情期间,餐饮行业的经济波动较大,一些餐饮企业由于缺乏流动性风险管理,无法及时调整现金流,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甚至面临破产风险。此外,尽管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但一些企业却过分关注短期盈利,忽视了这一核心职能。在实践中,许多企业将财务管理简化为财务报表的编制和会计核算,而没有构建起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和系统化的管理流程。2024金融场景项目调研分析报告表明,大约52% 的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评估时仅依赖于历史财务数据,未进行动态的风险评估和前瞻性预测[3]。显然,这种静态、滞后的风险管理方法已无法适应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

(二)缺乏高水平企业财务管理人才

财务管理人才的短缺正成为制约企业财务和风险管理有效性的主要障碍之一。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缺口研究》显示,中国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人才缺口已超过30 万人,尤其是具备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和风险控制能力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更是稀缺。此外,《2023 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报告》指出,超过68% 的企业在招聘财务管理人才时遭遇重大挑战,特别是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方面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更是难觅[4]。同时,近45% 的财务人员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传统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上,缺乏在财务分析、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战略支持等领域的深入参与能力。与此同时,企业在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方面存在不足,超过55% 的企业缺少系统的职业发展规划和专业培训,这导致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难以持续提升[5]。

(三)企业实践中的业财融合程度低

业财融合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旨在将业务流程与财务管理深度融合,以增强财务对业务决策的支持作用。然而,实际情况显示,企业在业财融合方面的实践程度较低。根据《2024中国企业财务智能化现状调查报告》指出,仅有约28% 的企业认为其业财融合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状态,实现了基本目标。即优化业务决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财务成本,提高财务效益,以及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稳定性。超过50% 的企业表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协作依然存在较大障碍,或是业务与财务的目标不一致,或是业务与财务的信息传递不畅,又或是管理层决策的信息需求不明确[6]。

造成业财融合程度低的一个显著问题是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隔离,阻碍了财务管理及时参与业务决策。《2023中国企业数据治理白皮书》指出,大约60% 的企业面临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不同部门的问题,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变得困难。财务管理人员往往难以实时获取业务数据,这在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时,导致了时效性和准确性不足。例如,在制定市场拓展策略时,许多企业主要依赖业务部门的判断,未能充分利用财务数据进行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评估,这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此外,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导致财务管理在业务之外徘徊。财务人员通常在业务决策中扮演后端支持的角色,无法深入了解业务流程和业务风险,财务数据的价值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根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信息调查中心的调查,不到40% 的财务人员表示能够参与企业的业务决策,这种脱节不仅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效率,也限制了企业整体的管理效能。

三、基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企业财务和风险管理对策

为了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企业需要加强财务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四个层面出发:

(一)未雨绸缪,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制定明确的财务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确保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风险管理体系应覆盖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的全流程。通过引入风险评估工具,如风险矩阵、敏感性分析等,企业可以系统地识别和评估潜在的财务风险,确保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二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对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有助于企业提前发现财务风险的迹象,从而在风险 暴发前采取预防措施。例如,通过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企业可以评估在不同市场情景下的资金链承受能力,及时调整资本结构和融资策略,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三是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监督和考核,将财务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这不仅可以提高各级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还可以促进风险管理责任的落实。通过对财务风险管理绩效的定期评估,企业可以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对财务风险的整体防控能力,确保企业财务健康和经营安全。

(二)广纳人才,引进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才

一是建立完善的财务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学习、岗位轮换和实践锻炼等方式,以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风险管理能力。例如,企业可以组织定期的财务培训和研讨会,邀请业内专家进行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专题讲座,帮助员工更新知识储备,掌握最新的财务管理工具和方法。二是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积极引进具有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经验的高水平人才。通过校园招聘、校企合作项目等方式,企业可以吸引到一批具备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的年轻人才,为企业财务管理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此外,企业可以建立财务管理人才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激励机制,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清晰的职业晋升路径和多样化的发展机会,增强财务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凝聚力。三是注重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通过对财务管理人员工作表现的公正评价和奖励,可以有效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推动财务管理团队不断进步。高水平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将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

(三)融会贯通,全面推动业财深度融合发展

一是将财务管理深度融入业务流程,使财务管理不再仅仅是后端的核算和报告,而是前端的业务决策支持。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如ERP 系统、大数据分析平台等,实现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实时共享和深度分析,从而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为业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智能化的财务管理平台。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企业可以实现对财务数据的智能分析和预测,快速识别业务发展中的财务风险和机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此外,企业应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鼓励财务人员深入了解业务流程和业务需求,主动参与业务的规划和决策,形成财务与业务紧密结合的管理模式。三是打破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构建开放、协同的工作环境。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优化提高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的跨部门会议、联合项目等方式,促进财务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财务与业务紧密结合的管理模式。通过业财融合,企业不仅可以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还能够提高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四是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从业务的角度出发,结合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财务建议和风险控制措施,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通过业财融合,企业可以实现财务管理对业务的全方位支持,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防微杜渐,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合规和透明度。特别是对于涉及资金、资产和财务报告等关键领域,企业应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确保各项财务管理活动都有据可依。二是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中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内部审计和风险监控,企业可以全面了解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从而采取针对性 的改进措施,提升内控体系的整体效能。三是注重内控文化的建设,培养全员的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通过培训和宣传,企业可以增强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力,确保各项内控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得到落实。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还能够增强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四、结语

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是企业适应日益激烈市场竞争环境的必要举措,而企业财务和风险管理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实践中,关注企业财务和风险管理的现状,不断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培养高水平财务管理人才,全面推进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发展,并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助于有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应不断创新财务和风险管理模式,提升财务管理的战略地位,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李新慧,先正达集团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