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资金管理风险研究

2024-12-31禹文静

中国经贸导刊 2024年16期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资金管理风险

前言

2009年,我国创业板市场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极大地便利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并有效缓解了它们面临的融资难题。众多中小企业因此选择在创业板市场进行筹资。然而,上市后,这些公司仍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导致了一系列资金管理风险问题,影响了它们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PO)资金管理风险的研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降低资金管理风险的负面影响,促进上市公司稳定经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IPO 资金管理存在的风险问题

(一)缺乏财务资金风险预警体系

构建一个健全的财务资金风险预警系统对于公司有效管理各类财务风险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许多创业板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IPO)之后,仍然缺少这样一个完善的资金风险预警机制。以某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尽管其流动负债比率较高,公司还是决定借新债还旧债,试图以此减轻资金压力。这种做法明显揭示了该公司在财务资金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缺乏一个有效的财务资金风险预警体系。深入分析这一问题的本质,发现主要原因是公司缺少较为完善的资金风险控制制度。在资金风险控制方面,主观判断的影响较大,缺乏科学的风险预警系统的支持。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 之后往往面临着较大的资金风险。

(二)对地方政府等大客户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表1 揭示了某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在2021至2023年期间的营业收入构成。数据显示,该公司在文化服务领域主要依赖于公共文化场馆的运营,业务结构相对单一。这种依赖性表明公司对政府等主要客户群体的依赖程度较高。例如,在2021 至2023 年期间,公共文化馆展示系统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8.27%、93.02% 和87.69%。尽管这一比例随时间有所下降,公司对政府客户的依赖性依然显著,使其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三)融资成本较高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融资成为满足经营需求的必要手段。通常,公司的资金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内部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司自身的经营活动,而外部资金则需通过直接从投资者那里获取,或通过金融市场机构筹集。目前,一些创业板上市公司仍面临着融资渠道单一和资金成本较高的问题。以一家文化产业公司为例,表2 揭示了该公司在2021 年至2023 年间的负债状况。数据显示,在2022 年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上市后,长期借款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从2021 年的 2500万元增长至2023 年的3800 万元,并在2023 年底进一步增至4900 万元,显示出借款增长速度在不断加快。表2 的信息表明,该公司依赖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表现为“借新债还旧债”的模式,导致债务成本逐年上升,债务风险持续增加。

(四)公司IPO后资金监管力度薄弱

在大多数情况下,创业板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IPO)之前,其财务状况是稳健的。然而,上市之后,部分项目的业绩可能会出现下降,资金风险显著上升。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受到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外,还与公司选择上市的时机密切相关。通常,为了在IPO 后应对较大的财务和资金压力,公司倾向于在业绩表现强劲时上市,目的是吸引更多的投资。但是,由于创业板市场相对较新,相关监管制度尚未完全成熟,资金监管力度不足,容易导致公司面临资金管理上的风险。尽管自2009 年创业板市场成立以来,中国证监会已经制定并实施了多项制度以加强监管,但整体而言,监管体系仍需进一步加强。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资金管理风险应对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财务资金风险预警体系

经过前述分析,显而易见,创业板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IPO)后,往往容易遭遇多种资金管理风险。部分财务资金管理风险固有的不可控特性,要求企业必须构建一个健全的财务资金风险预警系统。借助该预警系统,创业板上市公司能够将财务资金风险管理从被动的事后处理转变为积极的事前预防。这不仅增强了对潜在财务资金风险的预测能力,还能够及时响应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显著减少财务资金风险的负面影响或将其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在这一过程中,创业板上市公司需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内部宣传教育,提升全员对财务资金风险的防范意识,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财务资金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中,贡献有益的建议[1]。另一方面,公司应根据自身的资金管理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并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资金管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可能包括应收账款、短期借款等。当资金管理风险初露端倪时,通常会通过这些风险预警指标显现出来,从而为公司提供一定的预警。例如,若公司业务量出现显著变化或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下降,这可能预示着公司将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实施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调整预算目标,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以有效减轻财务资金风险带来的冲击[2]。

(二)减少大客户依赖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创业市场中的热门领域,我国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了该产业的蓬勃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于那些在创业板上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公司来说,减少对大客户的依赖、优化资本结构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助于降低资金成本和融资风险。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产业公司必须加强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开发更多受欢迎的文化创意产品,推动文化服务的升级转型。此外,强化资金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打造高性价比的文化产品、丰富产品种类、拓展服务范围、扩大市场份额、积极拓展新客户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表1所示的文化产业公司专注于企业展览馆展示业务的发展,这有助于逐步减少对政府部门等大客户的依赖,有效降低资金风险[3]。

(三)优化资本结构

相较于其他上市公司,创业板企业特别重视产业和产品的创新,展现出良好的成长性。在企业初创和成长阶段,它们对资金的需求极为迫切,这使得资金管理风险相应增加。为了规避这一风险,优化资本结构显得尤为关键。通常,在筹资时,成熟企业倾向于以权益资金为主。然而,鉴于许多创业板企业仍处于成长期,这种筹资方式并不适宜。因此,这些企业更需关注资本结构的优化,以降低筹资风险。以文化产业公司为例,尽管其整体借款比例大约为50%,但流动负债所占比例较高,这容易导致较高的筹资风险。企业可能因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控制负债期限结构,平衡资金流动性和收益性,以优化资本结构,降低筹资风险。一般而言,公司自有资金占比40%,借入资金占比60% 的结构,更有利于增强资金管理风险的抵御能力[4]。

(四)加强资金监管

在强化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监管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以有效降低公司的资金管理风险。在此过程中,创业板上市公司应继续完善保荐人制度,充分彰显中介机构的作用,并促使保荐人加强对公司资金募集及使用管理的监督。同时,创业板上市公司还应建立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具体落实信息披露相关规则,公开披露公司重大事件,以提高公司运营的透明度。对于已上市的公司,还需从外部创业板市场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加强对控股人的监管,提高对违规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这对于降低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管理风险具有积极的意义[5]。

三、总结

创业板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IPO)时的资金管理,本质上是一项既专业又复杂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对资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至关重要。同时,必须深入分析并识别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 资金管理相关的风险问题,探究风险产生的多种因素。最终,应基于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通过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并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稳定运营,并推动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作者简介:禹文静,烟台市芝罘区金融运行监测中心中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