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题教育的政治逻辑、实践经验与完善路径
2024-12-26王立峰周强伟
〔摘要〕主题教育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教育的新模式,其内在的政治逻辑清晰而鲜明,深刻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贯彻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原则,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政治效能,并创新性地融合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政治形态,从而凸显了鲜明的制度优势。从实践经验来看,新时代主题教育坚持全面覆盖与关键主体并重,兼顾政治时效与长远发展,强化理论武装与实践结合,以问题导向丰富主题内涵。未来在深化主题教育过程中,可持续完善党内法规,丰富教育内容,构建长效机制,强化成果转化,以确保其持续发挥实效并焕发强大生命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主题教育;政治逻辑;全面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24)06-0046-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复杂变迁及党内存在的现实问题,为进一步纯洁党内思想和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实现党的宏伟目标,相继在党内布署开展系列重大主题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这些党内集中教育内容明确,主题突出,紧密围绕践行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激励担当作为、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展开,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实践特色,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蓬勃的思想源泉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题教育的政治逻辑
政治逻辑,作为政治实践活动中固有的、不可逆转的必然规律与秩序体现,深刻烙印于特定政治模式与行为模式的本质之中,构成了其不可或缺的塑造力量。主题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成果,承载着丰富的政治内涵与深远意义。主题教育的孕育、发展、运作及成效达成全过程,均严格遵循着既定的政治运行法则,并在政治逻辑的严密框架下稳步前行。它不仅是政治实践活动中的一项创新举措,更是政治逻辑在具体实践中的鲜活演绎与深刻体现,展现了政治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融合与相互促进。作为新时代党内学习教育领域的崭新篇章,主题教育不仅在政治价值取向与政治原则坚守上树立了鲜明标杆,更在政治效能提升与政治形态优化方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地加强党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的不懈追求与卓越智慧。这一过程,既是政治逻辑在政治实践中的具体实践与深刻应用,也是政治逻辑在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创新探索与积极贡献。
(一)主题教育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
习近平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深刻凝练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宝贵政治经验与内在规律,更构成了新时代主题教育最为核心且鲜明的政治纲领与行动指南。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党内主题教育均一以贯之地将“人民”这一核心理念根植于教育活动全过程,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立为矢志不渝的政治追求,同时,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教育成效的首要政治标尺,藉此全面锻造与提升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群众的本领与境界。
第一,人民性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主题教育的核心理念。在理论层面,主题教育从理论源头上就确立了人民性的核心地位。无论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都强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种理论层面的人民性的体现,为全党上下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确保主题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实践层面,主题教育将人民性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在教育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种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也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为了确保人民性理念在主题教育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还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有力保障。一方面,建立健全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体系,如定期调研制度、信访接待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为党员干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考核制度,将人民性理念作为评价党员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背离人民立场、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和查处。这种制度层面的保障,为人民性理念在主题教育中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第二,主题教育将“人民群众满意度”确立为衡量成效的根本政治标尺。此标准不仅深刻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论断,同时也鲜明映射出新时代背景下对主题教育成效评价的政治导向性和人民性。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例,各地党组织勇于探索,创新评价方式,普遍推行了“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要求。在此过程中,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共谋发展大计,直面并解决群众关切的焦点与难点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同时,为确保评价工作的真实可靠与科学有效,各级党组织在评价体系构建中,将人民群众满意度置于核心地位,并通过多样化的渠道与方式加以体现。特别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评价机制的创新尤为显著,包括但不限于在线平台开展民意征集、设立实体与虚拟并行的群众意见箱、组织多层次的满意度测评等,这些举措极大地拓宽了民意表达的渠道,确保了人民群众的声音能够被充分听取与尊重。
(二)主题教育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明确指出了维护执政党权威与领导核心地位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政党建设的核心任务。一旦忽视或丧失这种权威与核心地位,政党将失去对政治秩序的整合与构建能力,进而陷入严重的执政危机。“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2〕因此,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不仅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首要政治前提,更是实施主题教育的根本政治准则。
第一,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主题教育所承载的核心政治使命。全党共同承担着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责任,而实现这一责任的关键在于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具体而言,“两个维护”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日益凸显,这对党的纯洁性建设与先进性提升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核心意识与看齐意识的锻造上尚存短板,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顺畅执行与高效落实。鉴于此,深化主题教育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作为强化全党理想信念与政治认同的关键一环,主题教育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鲜明主线,致力于政治能力训练与政治实践锻炼的双重强化。〔3〕此举不仅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两个维护”的精髓要义,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同的深刻转变,更能在全党范围内促进思想统一、政治团结、作风务实、行动一致。
第二,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贯穿主题教育的全过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精心部署下,主题教育得以有条不紊、深入扎实地向前推进,其核心要义在于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其根本遵循则在于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确保全党上下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换言之,主题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从主题设计、目标设定、内容安排到各项具体要求,无不彰显着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主题教育能够高效有序开展、取得显著成效的根本所在,也是确保这一涉及全党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重大任务顺利完成的政治保障。
(三)主题教育具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政治效能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战略眼光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精心部署并深入实施了一系列主题教育,这些举措显著促进了党的自身建设的全面跃升,尤其是在强化党内思想根基、优化党内组织建设、整肃党内风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政治成效,为党和国家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主题教育成为巩固党内思想基础的坚实支柱。作为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关键路径,它在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党员通过系统而深入的学习,政治理论水平与政治敏锐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一方面,党内理论武装实现了与时俱进的更新,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被及时纳入主题教育核心议程,引导党员干部深入钻研、精准把握,并主动将理论精髓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强大武器。另一方面,通过有机融合理论学习与日常学习教育形式促进了党员在深度学习中启迪智慧,在反思中深化理解,在实践中彰显成效,进而推动了理论学习的不断深化与内化于心。这一系列努力,有效增强了党员的党性认知、党性自觉与党性锤炼。
第二,主题教育显著强化了党内组织建设。一方面,它彰显了党强大的统筹规划与组织动员能力。历次主题教育均是在党中央的深邃洞察与精准部署下实施的,通过明确的目标导向、周密的任务安排、细致的环节设计以及严格的标准制定,确保了每次教育工作的有序、高效推进。同时,通过强化组织领导与监督职能,有效遏制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不良倾向,保障了主题教育的正确导向与实效达成。〔4〕另一方面,主题教育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蓬勃生机与创造力。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样化学习平台,基层党组织被充分激活,成为党员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重要阵地。
第三,主题教育在纠正党内不良作风方面展现了强大威力。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引导,党内存在的种种不良风气得到了有效遏制与纠正。一方面,通过深化思想教育,广大党员的思想境界显著提升,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加牢固。另一方面,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瘴痼疾,我们党采取了坚决有力的措施,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有力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四)主题教育创新融合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政治形态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主题教育在任务规划、对象覆盖及实施路径等多个层面,逐步构建起一套独具特色且体系完备的教育框架,该框架既深刻契合了党内教育的思想精髓,又严格遵循了党内法规的制度逻辑,生动展示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协同发力的崭新格局。
第一,主题教育已成为思想建党不可或缺的关键平台。回望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思想理论建设视为党的建设的基石,这一宝贵经验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新时代的主题教育紧密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科学规划学习蓝图,持续提升全党的理论素养与思维能力,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将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因此,主题教育不仅是思想建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抓手,更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必由之路。
第二,主题教育深刻体现了制度治党的实质要求与实践路径。制度治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根本所在,它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能力的成熟与提升。坚持制度治党,旨在通过构建系统全面、科学严谨、执行有力的制度体系,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治理效能。主题教育的核心指向在于制度构建与完善,它是制度治党理念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具体落实,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支撑。历次主题教育在制度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强化了党内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及时总结经验、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规范〔5〕,主题教育不仅坚守了思想建党的根本原则,还在制度治党的框架下丰富了主题教育的制度意蕴,有力发挥了制度在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中的根本性作用。
要言之,思想建党是主题教育的内在灵魂与动力源泉,而制度治党则是其外在形式与坚实保障。主题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进程,深刻诠释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统一的治党智慧,也充分展现了两者深度融合所释放出的强大政治优势与治理效能。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题教育的实践经验
回顾往昔,展望新篇。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6〕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持续实施了系列主题教育举措,这既体现了对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进行科学化、法治化构建的内在逻辑,也承载了思想政治建设薪火相传的历史重任,更在全党范围内奏响了共同锻造政治品格、提升政治素养的和谐乐章。因此,深入剖析并充分汲取历次主题教育的宝贵经验,对于当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一)坚持全面覆盖,突出关键主体
在新时代背景下,一系列大规模的主题教育举措深刻实施,其范围覆盖至全体党员,同时聚焦领导干部群体,既深化了理论层面的学习研讨,又强化了政治能力的提升,展现了层次丰富、内容多元的教育体系。这些实践举措不仅开辟了党内学习教育的新篇章,更凸显了主题教育在全面覆盖与精准施策上的独特价值与经验积累。
第一,新时代主题教育彰显了全面性的深刻内涵。具体体现在:一是教育主题选取的广泛覆盖,紧密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的多元领域,确保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与时代性;二是教育对象的普遍参与,从高层领导干部到基层普通党员,无一遗漏,实现了教育影响的全面渗透,有效促进了全党思想的统一与力量的汇聚。具体而言,新时代主题教育的选题紧扣党的治国理政大局,涉及群众路线实践、党员标准重塑、党史教育深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等多个维度,全面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成就的辉煌篇章。
第二,新时代主题教育体现了高度的针对性。其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一是紧密关联政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与突出问题,实施精准化教育策略。这些问题关乎党的长远发展与事业兴衰,因此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特定时期党内存在的主要问题,灵活调整教育主题,旨在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增强全体党员的理想信念与党性锤炼,进而提升党的整体凝聚力与战斗力。二是针对领导干部这一关键群体〔7〕,实施教育方案。党的领导干部作为党的中坚力量,其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党的形象与事业成败。因此,新时代主题教育特别重视领导干部的教育培养,通过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教育举措,不断提升其理想信念水平与党性修养,既体现了党对领导干部队伍的高度重视与严格管理,也彰显了主题教育在对象选择上的精准定位与高效实施。
(二)立足政治时效,着眼长远发展
新时代主题教育的显著亮点,在于其精妙融合“时效性”与“长效性”两大原则,既体现于短期集中学习的精心策划与高效执行之中,又展现在推动学习教育向制度化、常态化转型的深远布局上。
第一,新时代主题教育对时效性给予了充分重视。这种时效性具体展现为两大面向。一是紧密契合关键时间节点。主题教育紧密围绕党的重大会议、纪念日等历史时刻展开,如紧随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之际启动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些举措彰显了主题教育紧跟时代脉搏的敏锐洞察,以及对历史的深刻致敬与传承。二是聚焦问题导向。新时代主题教育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党内存在的现实问题与主要矛盾,实施针对性强的教育引导,通过深入分析与有效治理,持续激发党内政治生态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新时代主题教育着眼于党的建设的长远发展大计。其关键举措在于构建并巩固长效机制,将主题教育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制度化的形式加以固定,使之成为可遵循、可操作的规范。新时代主题教育展现出对传统党内教育模式的超越,更加聚焦于长效机制的构建,力求在制度层面实现根本性、长远性的变革。例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明确提出并践行了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战略方向,将其深度融入“三会一课”这一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之中,实现了学习教育与组织生活的有机融合。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更是将构建长效机制提升至党的建设的长期战略高度,彰显了党在推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过程中,对于长远发展、持续进步的坚定决心。这一系列战略部署,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主题教育在追求即时成效的同时,更加注重长远规划与战略布局的深远考量。
(三)注重理论武装,强化学用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与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可或缺的品质,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习近平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8〕,深刻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于政党建设与发展的至关重要性。审视新时代党内相继推行的系列主题教育举措,不难发现其始终秉持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并进的原则,生动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一。
第一,新时代主题教育凸显了思想引领与理论武装的战略地位。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固有特质,我们党一贯将理论教育视为政治生命力和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逐步构建起系统的主题教育体系,每次教育均将理论教育视为核心任务,致力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解决学习深度不足、思想共识不够广泛、行动响应迟缓等问题为目标。诸如,在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理论学习被置于显著位置;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成为核心内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明确以“理论学习见成效”为关键指标;党史学习教育则着重于深化思想认识,激发历史自觉。
第二,新时代主题教育强调理论知识向实际行动的转化。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是主题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任务。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各轮主题教育均聚焦于提升政治执行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高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秉承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弘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则引导党员干部将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鼓励党员将崇高的理想信念融入日常工作的点滴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尤为强调将初心使命内化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确保党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党史学习教育则明确要求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更是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为党和国家事业注入不竭的理论力量与实践活力。
(四)坚持问题导向,发展主题内涵
发展,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范畴,深刻揭示了事物动态演进的内在逻辑与阶段性发展的显著特征。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新时代主题教育进程中,既彰显了清晰的阶段性脉络,又凸显了深刻的发展性维度,实现了阶段性与发展性的有机融合与相互促进。
第一,新时代主题教育牢固树立了问题导向,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其核心使命。习近平强调:“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9〕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新时代主题教育紧密围绕党在不同历史阶段面临的重大挑战,致力于通过深入教育引导,不断强化和深化党的建设。具体而言,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四风”问题的有力整治,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纪律松弛等问题的深刻剖析与整改;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党员理论水平与党性修养的提升,防止党员身份意识的淡化,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部分党员初心迷失、使命感淡化的深刻反思与强化,均彰显了新时代主题教育直面问题、勇于担当的坚定立场。同时,党史学习教育通过重温党的辉煌历程,深化了对党的性质、宗旨与使命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了党员的政治觉悟;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则全方位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第二,新时代主题教育以其鲜明的发展性特征,不断充实并丰富着时代赋予的深刻内涵。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与党的建设事业的持续深化,主题教育在内容与形式上均实现了不断的丰富与创新。一方面,其内涵日益丰富多元,不仅承袭了党内集中教育的优良传统,还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求,将初心使命、党史教育、党纪教育等关键内容纳入其中,使主题教育的内涵更加全面而深刻。另一方面,新时代主题教育展现出了高度的现实敏锐性与时代适应性。它紧密贴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脉搏,深刻洞察时代发展背后的客观规律与政党建设的方向。通过密切关注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和优化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确保主题教育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题教育的完善路径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10〕深入推进主题教育,作为一项彰显“自主学习”特征的系统性战略工程,其成功实施根植于坚定的政治信仰与深沉的责任担当,更依赖于不竭的内在驱动力与高效的资源调配能力,共同构筑起自我驱动、自我完善的坚固机制。从主体动力的维度审视,主题教育的有效推进,关键在于激发党内主体的强烈使命感与责任感。这要求我们构建起一套严谨而全面的责任落实体系,进而汇聚成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的磅礴力量。通过责任机制的健全,激发党员干部的内在动力,使主题教育成为自我提升、自我革新的内在需求。从实践探索的维度审视,主题教育的深化需兼顾内容的精准选择与方式的创新灵活。既要深入研读党的创新理论,又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与实践需求,确保教育内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同时,科学构建并持续优化运行机制,形成一套涵盖计划制定、组织实施、监督评估、反馈调整等全链条的制度体系,确保主题教育有章可循、有序开展。
(一)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依规推进主题教育
主题教育作为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其深入实施与持续开展离不开坚实的制度保障。一方面,党内法规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保障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制度载体。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而主题教育作为加强党的各项建设的重要途径,其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完善主题教育党内法规,旨在通过制定或修订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法规制度,明确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方式、程序等基本要求,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主题教育提供明确的指导和遵循。这不仅能够确保主题教育在实践中不偏离正确方向,不走样、不变形,还能够提高主题教育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推动其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系统完备的法规体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对主题教育有关党内法规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确保各项法规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形成完整、系统的法规体系。同时,要注重法规的时效性和前瞻性,及时修订和完善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法规条款,确保法规体系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了解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中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法规条款。这些条款能够切实解决主题教育中的具体问题,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三是强化法规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只是基础,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应加强对主题教育党内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法规意识和遵守法规的自觉性。同时,要加强对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工作,对违反法规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和问责,确保党内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得到充分体现。四是注重法规的动态调整和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主题教育党内法规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新要求,及时对主题教育党内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同时,还要注重总结实践经验教训和收集各方面反馈意见,为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二)丰富内容拓展方式,不断深化主题教育
主题教育的内涵是其核心价值和精神实质的体现,而方式则是实现这些内涵的具体手段和途径。通过丰富内涵和拓展方式,可以使主题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11〕一方面,丰富主题教育内容是深化主题教育的重要前提。主题教育的内容包括其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任务等方面。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根据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要求,不断丰富和拓展主题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拓展主题教育方式是实现内涵深化的重要手段。方式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到主题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应不断创新和拓展主题教育的方式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例如,可以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主题教育;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和教育资源库;还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深化对主题教育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一是从理论深度上挖掘,强化思想引领。新时代主题教育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灵魂和主线,通过深入学习原著、原文、原理,引导党员干部全面系统掌握其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同时,要注重结合时代背景和国内外形势变化,对党的理论进行创新性阐释和解读,使党员干部能够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认识和理解。二是从实践广度上拓展,增强教育实效。主题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层面,更要注重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三是从方式方法上创新,提升教育吸引力。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特点,创新主题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构建长效运行机制,持续推进主题教育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主题教育的持续深入发展,离不开一套科学、系统、长效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这一机制的构建,旨在确保主题教育能够持续、稳定、有序地推进,使之成为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一方面,构建长效运行机制是应对新时代挑战的客观需要。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主题教育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途径,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其运行机制。只有构建起长效运行机制,才能确保主题教育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长效运行机制的构建有助于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主题教育虽然具有阶段性特征,但其成果却需要长期巩固和深化。〔12〕通过构建长效运行机制,可以将主题教育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即使主题教育活动告一段落,其成果也能在党内持续发挥作用,推动党的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一是要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应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责任,督促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主题教育纳入党建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具体任务。党员干部要增强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参加主题教育作为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积极投身到学习教育中去。二是要建立健全评估反馈机制。应定期对主题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要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主题教育的各项工作。三是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应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和奖惩措施来激发党员干部参与主题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在主题教育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要给予表彰奖励;对于敷衍塞责、走过场的党员干部要进行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通过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形成正确的导向和氛围推动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四是要建立健全资源保障机制。加大对主题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要注重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五是要建立健全经验总结提升机制。应定期对主题教育进行总结回顾和反思评估〔13〕,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优化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机制,推动主题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
(四)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彰显主题教育实效
新时代主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党的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因此,要注重将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和具体成效,以彰显主题教育的实效性和价值性。一方面,推动成果转化应用是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14〕。主题教育是否取得实效,不仅要看教育过程是否扎实有效、教育氛围是否浓厚热烈,更要看教育成果是否得到转化应用、是否推动了工作的发展。只有将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和具体成效,才能真正体现主题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推动成果转化应用有助于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主题教育的成果是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只有得到充分的转化应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益。通过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可以将主题教育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可以将主题教育中形成的共识和力量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和支撑;可以将主题教育中解决的问题和矛盾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一是要注重成果转化应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成果转化应用计划和方案。要确保成果转化应用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真正把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实践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二是要注重建立健全成果转化应用的跟踪问效机制。应对成果转化应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通过跟踪问效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可以确保成果转化应用工作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并取得实效。三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分析研判,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要引导党员干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和使命。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彰显主题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党员干部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四是要注重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和渠道,广泛宣传主题教育的成果和经验做法〔15〕,展示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中取得的显著成效和良好风貌,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参与主题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还应注重挖掘和宣传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用身边的榜样激励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推动主题教育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应用。
四、结语
在新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开展主题教育视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使命,此举不仅深刻契合了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求,更是提升党的执政效能与领导力的关键一环。因此,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题教育的政治逻辑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其基本经验,并探索其制度进路,已成为融合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的关键研究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通过对主题教育的系统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洞察党的建设的内在逻辑与深层次规律,为党建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也能为实践中党的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借鉴,推动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展望未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主题教育的理论研究势在必行。除了聚焦于主题教育的政治逻辑阐述与基本经验挖掘,还应该勇于开拓创新,探索主题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不断丰富和拓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题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贡献宝贵的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3〕 吴峥嵘.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认同:党内集中教育的经验类型与优化路径〔J〕.江海学刊,2022,(3).
〔4〕 王宏舟.以学习教育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集中教育的重要论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12).
〔5〕 张靖.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动态,2024,(2).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13.
〔7〕刘先春,林松涛.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演进、实践创新与经验启示〔J〕.党政研究,2023,(1).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97.
〔9〕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301.
〔1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7.
〔11〕宋道雷,张雪.从“运动”到“活动”: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的形态变迁〔J〕.教学与研究,2024,(7).
〔12〕 李琳,吕幸星.党内集中教育:推进党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基于对延安整风的考察〔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6).
〔13〕甄佳佳,王明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集中教育的理念、方式与路径〔J〕.理论视野,2021,(11).
〔14〕袁倩.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的历史进程、基本特征和当代启示〔J〕.求实,2021,(6).
〔15〕蒋占峰,苏东阳.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的发展态势、内在逻辑与新鲜经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
【责任编辑:欧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