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4-12-23凌晨

幸福家庭 2024年18期
关键词:创设教学法作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作文教学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环节。作文不仅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还是学生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文化素养的综合反映。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过于注重形式和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情境教学法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借助情境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感悟,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首先,情境教学法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广阔领域,情境教学法如同一缕和煦的春风,吹散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沉闷,同时在学生心中播撒了创新与灵感的种子。这一教学方法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充满吸引力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唤醒内心的情感,进而将这种细腻而真挚的情感转化为笔下生动的文字,这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其次,情境教学法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教师创设有趣的情境,设计一系列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教学环节,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即兴演讲等,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思考、积极表达。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情境教学法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情境中,学生需要调动全身感官去感知、思考和创造,他们的观察力变得更加敏锐,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面对情境中的各种问题与挑战,学生能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究,这些宝贵的品质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生活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一双慧眼,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并将其巧妙地转化为课堂中的生动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即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自然而然地进入写作的世界。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系列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如组织校园植物探索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是简单地漫步于校园之中,而是化身为小小探险家,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那些平日里被忽略的自然之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停下脚步,仔细观察每一片叶子的脉络、每一朵花的绽放姿态,甚至闭上眼,用鼻子去嗅那随风而来的花香,用耳朵去听鸟鸣虫唱。这样的亲身体验能极大地拉近学生与大自然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与脉动,并帮助他们积累丰富且生动的写作素材。

教师还可以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与花草对话”活动,让学生选择一株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花草作为“对话伙伴”,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这株花草联想为有情感、故事和梦想的事物,并用文字记录这场想象中的对话。这样的练习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越轨思维能力(即跳出常规框架进行思考),还能让学生在表达中学会更加细腻地捕捉细节和传达情感。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写作的灵感源泉,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例如,一次放学路上的偶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一个陌生人的微笑……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事物,在有心人的眼中都蕴含着故事。为了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观察日记、随笔练习等作业,鼓励学生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学会观察、思考和感悟生活,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应避免使用过于抽象或远离学生生活的素材,而是尽可能地挖掘和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让教学情境充满生活化的元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创作欲。同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让他们的写作之旅充满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巧妙地运用提问这一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在思维的海洋中遨游,帮助学生挖掘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进而将其转化为笔下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文字。

以《鹬蚌相争》这一经典寓言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故事的核心。首先,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鹬和蚌在海边激烈争斗的场景,随即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试想,若鹬与蚌的这场争斗持续下去,最终将出现什么结果?”在这一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纷纷思考并展开想象。有的学生说会出现两败俱伤的惨烈结局,有的学生说会有第三方势力的介入。当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后,教师可以适时提出第二个问题:“假如它们最后真的如故事所言,落入渔夫之手,接下来的命运又将如何?”经过沉思和讨论,学生最终达成共识:“无论是被贩卖还是成为盘中餐,都是它们未曾预料到的结局。”接着,教师可以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在这场无谓的争斗中,鹬与蚌的相争有何价值?它们是否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东西?”促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整个故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学生可能意识到,鹬蚌之争实则是自我毁灭的序幕,它们在追求眼前的小利时忽略了潜在的巨大威胁。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师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鹬蚌相争》这则寓言的意义,还能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并了解如何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见解与思考。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在写作时将不再满足于表面的叙述,而是努力挖掘故事背后的哲理,用文字去触动读者的心灵,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深刻且富有启发性。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从传统的教师主导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在这一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内在潜能,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以“我的家乡如何过春节”这一写作主题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分组,确保各小组内的成员在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可以互补,为后续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分组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春节与家乡习俗”这一话题,在小组内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讲述家乡春节的独特习俗与温馨故事,或者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无论是关于春节的热闹场景、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还是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都能成为学生交流的重点。同时,教师要适时介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观点,并在讨论中学会提炼信息、整理思路,为写作做好充分准备。经过小组内的热烈交流与思想碰撞,学生不仅能拓宽知识视野,还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为接下来的写作积累丰富而真实的素材。

在写作阶段,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同时避免过多的干预与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发挥,创作出富有个性与情感的文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不管,相反,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并适时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如解答疑惑、教授写作技巧等。在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交流心得,让学生根据同伴的反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习作。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数字化时代,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以其直观性、互动性的特点,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写作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深思的课题。

以“我最喜欢的漫画”这一写作主题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静态的作文教学转化为一场生动的视觉盛宴。在学生写作前,教师可以将一系列风格迥异、内容丰富的漫画作品通过大屏幕一一呈现出来。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漫画的画面布局、色彩运用等视觉元素,还可以适时穿插讲解漫画的叙事技巧、人物塑造方法等关键要素,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学会从专业角度分析和解读漫画。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将漫画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元素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用文字重新构建和诠释这些漫画。在写作时,学生不仅可以在互联网搜索相关写作资料,了解漫画创作的背景和作者意图,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如思维导图软件,梳理自己的写作思路,确保文章的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此外,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在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将作品上传至班级共享平台,与同学进行互评互改。这种基于多媒体的交互式学习不仅让学生有机会从多个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还能让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写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结语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帮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作文教学的整体效果。

(作者单位:

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校)

猜你喜欢

创设教学法作文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