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

2024-12-23安永乐

幸福家庭 2024年18期
关键词:美版教师应美术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基础教育领域各个学科的教师纷纷积极响应。他们主动更新教学方法,致力于创新和优化作业设计,旨在构建高效教学课堂,以达成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顺应这一变革趋势。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切实减轻学生的身心压力和学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更加和谐、共生的教育环境。文章从多维度视角出发,探讨了“双减”政策下如何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以供参考。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鼓励自由表达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表达内心情感和需求的机会相对有限,他们的主动性往往难以被激发。面对这一挑战,教师在教学中应营造轻松和谐、师生互动频繁的课堂氛围,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能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持续保持学习热情。同时,教师应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个人情感和学习需求,落实“双减”政策的核心理念。

以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十六课“立体贺卡”为例。教师可以先进行科学分组,组建结构合理、氛围和谐的学习小组,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如利用废旧纸板等材料,通过剪裁、粘贴等方式,亲手制作立体贺卡。作品完成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分享,相互学习,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分享创作心得与愿望,从而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形成美术学习社群,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

二、借助数字技术,构建美术高效课堂

(一)利用数字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当学生内心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便能自发地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积极主动地投入知识探索活动。教师将数字化资源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将教材中原本静态、单一且有限的美术作品,以动态、多元、开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还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以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绘画中的节日”为例。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发挥其视听融合的优势,为学生播放一段生动展现泼水节节日氛围的视频,使学生深刻体验泼水节的热闹非凡。接着,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展示和文字解析,生动地介绍如《庆丰收》《舞龙》《扭秧歌》等以节日为主题的美术作品。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将艺术作品与个人生活经历相结合,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利用数字化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创作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往往被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和技能模仿者,与教师的互动主要局限于单向的知识传输,这难以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性。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美术鉴赏、表达和创作活动,同时强调建立师生之间平等互动的关系。因此,教师应积极融入数字化资源,设计美术探究式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十六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为例。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剪纸动画短片,直观展示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并特别强调“镂空技法中图案需要保持连贯性,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要点,以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学生对镂空剪纸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创作阶段,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剪纸工艺的基本步骤——勾勒轮廓、精细裁剪、揭离、粘贴,鼓励学生自主构思剪纸图案、规划制作流程,并自主动手操作,最终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剪纸作品。

(三)引入数字化技术,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参与度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数字化技术,旨在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课堂参与度。教师应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和文字描述,精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能直观领略经典美术作品的魅力。

以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探访自然的奇观”为例。教师不仅能利用数字化技术展示夏夜繁星闪烁的自然奇观图片,还能通过3D动画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之中,进行全方位的星空观察,直观感受每一颗星星的闪烁与运动。此外,教师可以结合详尽的文字描述,向学生讲解星座的传说、星星的形成以及宇宙的奥秘,让学生在这个构建的虚拟世界里,直观、深刻地感受自然奇观的迷人之处。

三、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广泛影响,在美术领域的众多方面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巧妙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加深对美术的认识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从而提升文化综合素养。

以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十九课“过春节”为例。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创设节日情境:“岁末年初,春节至,喜庆氛围浓。红灯高挂,鞭炮声声,传递着吉祥与祝福。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文化深意?我们该如何运用美术语言来诠释此时心中独特的情感?”通过情境创设与问题引导,学生沉浸于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中,进而开展自主创作。

四、运用生活化语言,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生活化的语言因其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而更具吸引力。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积极运用生活化语言,以促进课堂互动的自然流畅、内涵阐释的透彻明晰,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吸收美术知识,提高作品鉴赏能力,进而提高美术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以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十五课“春天的色彩”为例。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生活场景,引领学生步入春天的意境:“常言道,春为岁首,万物更新,春天是自然界苏醒、草木萌发的季节。在我们周围,无数生命在春光的沐浴下重焕生机,那么,你们心中的春天,是以何种景象作为它悄然降临的标志呢?”这样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忆与联想,还能促进他们对春天概念的个性化理解与整合。

五、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双减”政策

(一)设计分层作业,兼顾学生差异

长期以来,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呈现出差异化、阶梯式的特征。如果教师继续沿用统一标准的教学模式,将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导致高水平的学生缺乏挑战,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则难以适应的情况,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教学困境。对此,教师应积极设计分层作业,精心规划一系列由基础至进阶的循序渐进的美术作业任务,使每名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仍以“春天的色彩”一课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布置一项集体作业:“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繁花似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记录下这个季节中你们看到的各种花卉。”这项任务旨在激发学生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兴趣,并为他们未来的创作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对于那些美术学习水平一般但表现出特别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创作绘画作品,并强调在艺术处理上要注重花朵的色彩层次和空间布局。最后,对于那些美术基础扎实、创造力出众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作业,引导他们考虑花卉的生长环境和生态习性等因素,构思并绘出花卉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的画面,创作出充满趣味的花卉故事场景。

(二)设计开放性作业,开拓学生思维

每名学生都有一颗感知美、探索美的心灵,小学生也不例外。鉴于此,小学美术教师在优化作业设计时,不仅要深入挖掘美术课程的核心知识,还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通过巧妙延伸和适度拓展,设计具有开放性的作业任务,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作欲望。此外,教师应牢牢把握美术教材的核心内容,同时融入生活化、实践化和可视化元素,从而拓宽学生的艺术创作视野,引导他们进入更加广阔和多彩的美术世界。

(三)设计生活化作业,促进学以致用

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应用,将所学技能融入日常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彰显其应用价值。生活化作业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其核心在于促进学生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将课堂所学美术技巧应用于日常生活,进而转化为个人的审美素养与创作潜能。

以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二课“画人像”为例。在这节课上,学生不仅学习了捕捉人物面部特征、表情和姿态的技巧,还学会了运用线条和色彩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为了将这些技巧应用于实际生活,教师可以布置一项具有生活气息的作业——为家人绘制肖像画。这项作业鼓励学生细致观察家人的面部特征,捕捉他们独特的气质和表情,随后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绘画技巧,将这些观察结果融入自己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还能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为他们未来的美术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小学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认知结构,深入理解“双减”政策的核心要义,并紧密联系美术学科的特性,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师应努力营造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美术课堂环境,以点燃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从而达成减负与增效的双重目标,并充分彰显美术学科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独特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甘肃省西和县赵五学区)

猜你喜欢

美版教师应美术
“得心应手”策略下的儿童水墨画教学实践——以浙美版五年级下册《映日荷花别样红》一课为例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9册《第13课 拼贴画》教学设计
小动画,大学问——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会动的“画”》教学实践与研究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美版混合动力Accord——混动新模式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