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黄河泥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24-12-23公文敏

幸福家庭 2024年18期
关键词:泥塑课程内容黄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基于此,位于黄河沿岸的幼儿园可以以黄河文化为载体,将黄河文化与泥塑艺术紧密结合,并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年龄特征,开发各类适合幼儿的泥塑课程,以促进幼儿的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开发黄河泥塑课程的意义

(一)充分发挥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幼儿园开发黄河泥塑课程有助于充分展现黄河文化的当代价值,并促进黄河文化的传承。通过参与这一课程,幼儿不仅能掌握泥塑技能,还能学习黄河的无私奉献精神,更好地理解黄河的历史变迁,体会黄河文化的魅力。

(二)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幼儿园开发黄河泥塑课程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拓宽幼儿的视野。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会深入分析课程内容、目标及评价方式,这能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为幼儿园的课程教学提供全新的思路。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精神品质

在幼儿园的学习阶段,幼儿要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参与黄河泥塑课程,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四)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弹、唱、跳等技能,还必须能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设计并实施具有特色的教育课程。黄河泥塑便是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教师开发和实施该课程,能提高课程设计和开发方面的专业能力。

二、幼儿园开发黄河泥塑课程的要点

(一)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在开发幼儿园黄河泥塑课程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并根据他们的特性挑选适宜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幼儿对黄河泥塑课程的兴趣,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均衡提高。在课程设计阶段,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象表现形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引导幼儿认识黄河泥塑,激发他们主动探究黄河文化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幼儿制作泥塑作品。

以制作石榴泥塑活动为例。小班幼儿的手部力量较弱,教师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辅助性的活动任务,如压石榴籽,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自信心;中班幼儿的手部力量较强,教师可以让他们尝试提出石榴的形状;大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强,教师可以鼓励他们使用泥工刀对石榴的冠部进行细致的刻画。这样的活动设计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和动手能力,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融入经典的神话故事

在开发幼儿园的黄河泥塑课程时,教师可以融入经典的神话故事与传说。例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体现了大禹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愚公移山的故事展现了愚公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教师可以将这些故事与幼儿园的黄河泥塑课程相结合,丰富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黄河泥塑课程的相关内容,组织一系列实践活动,如带领幼儿参观黄河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以丰富幼儿的体验,加深幼儿对相关文化的理解。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泥塑作品的制作,让幼儿更深刻地感受黄河精神,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与探究能力。

(三)开展家园共育活动

幼儿教育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家长的紧密合作。在开发幼儿园黄河泥塑课程时,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适当听取家长的建议,并围绕黄河泥塑主题组织亲子活动,如让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博物馆和科技馆、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泥塑作品等,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还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深入理解课程设计的宗旨,并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联合多方主体共同推进黄河泥塑课程的开发。此外,教师要建立一个全面且客观的评价体系,并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方式的多样性,以确保评价结果能为后续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保证幼儿园黄河泥塑课程的质量。

三、幼儿园黄河泥塑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学习理论知识

1.了解黄河泥塑课程的理念。在开展黄河泥塑课程前,教师要深入了解课程理念,并通过网络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理解黄河文化及其精神内涵,掌握泥塑的关键要素,为课程实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师还要积极地参与课程开发,加大课程实施的力度。同时,幼儿园可以邀请泥塑领域的专家进园举办专题讲座,解答教师在教学中的疑惑,并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全面提高教师开发与实施课程的能力。

2.借助科研平台。只有掌握幼儿园黄河泥塑课程的相关知识,教师才能高质量地实施课程。教师应积极利用科研平台,检索与黄河泥塑课程、黄河文化及其精神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全面掌握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并运用详尽的理论知识支持幼儿园黄河泥塑课程的实施。

3.充分进行自主阅读。在实施幼儿园黄河泥塑课程前,教师应深入阅读关于黄河文化传承和黄河泥塑的书籍。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在课程实施前,教师应组织读书交流会,以黄河文化和黄河泥塑为主题,进行理论探讨。此外,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观念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要通过自主学习、互动式学习等途径,不断加深对黄河泥塑课程的理解,并在课程实施中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以增强黄河泥塑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找准课程的定位

在幼儿园开展黄河泥塑课程时,找准课程的定位至关重要。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执行者的双重角色,他们需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教育价值,并将黄河沿岸的乡土文化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展以黄河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主题板报和主题游戏,将黄河泥塑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活动。在设定课程目标时,教师应综合考虑幼儿的实际需求、幼儿园提供的材料支持及黄河泥塑课程的特点,以实现精准的课程定位。

首先,幼儿园黄河泥塑课程必须致力于传承黄河文化及其精神。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挖掘合适的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其次,幼儿园黄河泥塑课程旨在加深幼儿对黄河文化的理解。教师应提高开发和实施课程的能力,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传承黄河泥塑文化。最后,教师可以开展制作泥塑作品的实践活动,加深幼儿对黄河泥塑的认识,培养幼儿创新和探究的良好学习品质。

(三)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

在实施幼儿园黄河泥塑课程时,教师必须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同时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爱好,确保课程内容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儿的学习主要依赖直接经验。因此,教师可以在课程中融入与幼儿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游戏,并鼓励幼儿通过参与课程活动积累直接经验。

首先,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对幼儿兴趣和爱好的尊重。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受黄河泥塑文化的独特之处,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加深他们对黄河泥塑文化的认识。

其次,营造黄河泥塑主题环境至关重要。这需要教师深入探究课程,并通过集体活动丰富幼儿的感知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并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培养幼儿坚持不懈、勇于面对挑战的良好精神品质。

最后,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组织“黄河畅想”活动,利用黄河泥塑展现黄河的壮丽景象,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四)采用多样化的课程实施形式

1.利用集体活动丰富幼儿的精神体验。幼儿园开展集体活动能帮助幼儿学会团结合作,彼此学习、弥补不足。因此,在实施黄河泥塑课程时,教师可以组织集体活动,利用黄河流域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黄河的精神内涵,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刻感受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2.利用亲子活动增强幼儿的体验感。开展亲子活动已成为幼儿园教学中一种常见的策略,不仅能加强亲子间的联系,还能增强教学成效。因此,在实施黄河泥塑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亲子活动丰富幼儿的体验,如引导家长与幼儿参观黄河博物馆,加深家长对幼儿园亲子活动价值的理解,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进而增强课程的实施效果。

3.利用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在幼儿园的黄河泥塑课程中,区域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它能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融入与黄河泥塑文化有关的元素,并提供丰富的制作材料,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以加深幼儿对黄河泥塑文化的理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幼儿园黄河泥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项持续的工作。教师需要将该课程与幼儿园五大教学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紧密结合,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黄河文化特有的教育价值培养幼儿,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确保黄河泥塑文化在幼儿园得到传承。

(作者单位: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泥塑课程内容黄河
泥塑玩具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黄河知道我爱谁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