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枫桥经验”推进实干笃行

2024-12-22顾璐璐

税收征纳 2024年1期
关键词:疑点嘉定区发票

开展主题教育是2023年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按照党中央要求,税务系统第二批主题教育在市、县税务局机关及其派出机构和其他基层党组织开展,突出了贴近基层一线、贴近工作实际、坚持人民至上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思考在严督实导、以导带督的架构下,如何更好地将开展主题教育与税收主责主业以及基层工作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这里笔者在正确认识新时代监督作用的前提下,从基层税务部门视角出发,谈谈在阳光监管下如何跨前一步、主动服务的几点认识。

一是在错配中找到新平衡。2016 年“金税三期”上线后,逐步实现了全国税收数据的集中,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了“数字化”进入全国联通的新时代。国家层面的数据集中给后续加工、应用以及现在的集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数据的集成运用,我们可以在宏观层面上做好大数据“ 建模”、监管指引设计以及结构化分析。但是宏观的分析、模型、算法,在作用于微观事件时,必然会遇到错配的情况,这就给基层实践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举个例子,想象一个疑点场景——“新开企业风险模型:大数据模型显示,贵公司有95%的概率将虚开发票”。

那么对于基层监管者而言,该如何应对这一场景呢?是机械式地根据系统提示拒绝供应发票以控制风险,还是依照经验加以分析判断后“跳过”疑点?

对于基层监管者而言,前者无疑是标准明确、操作便利的,但与营商环境建设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后者对于基层监管者这一主体的“经验”“能力”“担当”等不可量化的要求太高,更可能需要承担后续“无限”责任,实际操作难度较大。

故而,我们需要在错配的宏观趋势和微观事件中找到新平衡。时刻关注能否在顶层设计时就考虑针对模型、系统的暂时性不适配,出台适用于基层的补偿机制、救济途径等等。

二是在实践中找到新模式。现阶段工作中,由于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精细化监管事项以及使用了数据指标模型算法的外部审计。以“研发费加计扣除”这项助力科创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例,烟草、商务服务等6类非鼓励类行业不可享受该优惠政策。审计模型1.0通过抽取系统中企业登记信息里的“国民经济行业”来判断企业是否属于负面清单行业。

但从实务中发现,模型识别出来的问题基本集中于行业登记错误、未及时更新维护登记信息等类型的问题,这对于审计者及被审计者而言,均为可以妥协且接受的结果。

而在审计模型2.0中,判断企业所处行业的标准从“形式”上的企业登记信息升级到“实质”上的发票开具信息。在提升监管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以集成电路这类具有前期投产周期长、营收实现晚等特点的高端制造业为例,在未取得主营业务收入前这段长期的时间里,如发生出租空闲资产、转售水电等偶发业务时,就会被模型判定为商务服务业,继而影响到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

部分企业在经营中存在上述行为是客观事实,但我们应由此产生第二点认识:在实践中找到新模式。即在面临类似情况时,审计、监管者可否考虑通过税企调研、走流程等形式,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实践中找到更加贴近实际、利于发展的新模式,不断探索基层税务治理新路径。

三是在触碰中解决新问题。随着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逐步实现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 发票”的应用已从增值税,拓展到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等税种。

目前基层税务部门和纳税人许多工作主要围绕“发票”开展。“ 发票”的本质是经济活动的凭证、经济行为的载体、以及税务机关的征税依据,是以业务真实性为基础的,这是我们不能触碰的“ 底线”。在我们面对疑点发票时,对于业务真实性问题的处理是毋庸置疑的,如“票货分离”中开票方与受票方之间是否存在真实业务是最关键的问题;“ 富余票”中对外开具的票据是否有真实业务存在也需要核实。

但若业务真实,仅发票存在形式疑点时,监管者对此的处理措施与监管“虚开”处理措施是否需保持一致?可否结合实际,分级指导、分类施策,根据业务监管要求,针对“虚开”情况,“实打实”锁定重点、硬核推进;针对形式疑点,“ 点对点”有效覆盖、精准务实。这里笔者得出第三点认识:在触碰中解决新问题。基层税务机关在严守“业务真实性”底线的前提下,应尽力厘清疑点性质,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在不可触碰的底线之下,“精细化”处理各类问题。

组织税费收入、落实税收政策是税务机关的主责主业,服务和监管又是一体两翼,这就更需要我们去思考。在坚定信仰中“铸魂”、在深学细悟中“增智”、在检视整改中“正风”、在知行合一中“促干”。

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之际,笔者认为,一方面要着眼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为纳税人缴费人纾困解难,在监督管理下更好地加强研究并提炼、固化经验成效;另一方面要着力厚植基层税务治理基础,在监督管理下坚持频道不换、打法更优,加大容缺可能,让税务干部赋能增效、担当善为更有动力。

通过这两方面的加码加力,不断推动基层实干效能,更好地满足市场所需、群众所盼、社会所愿,切切实实地把主题教育指导意见的“施工图”转化为基层一线色彩斑斓的“实景画”。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嘉定区税务局

延伸阅读

精准解决民事案件涉税问题,“法检税”携手破难题

近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与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嘉定区税务局共同签署《嘉定区司法涉税衔接机制建设备忘录》。为促进依法治税,确保税收执法得到制度化、规范化指引,《备忘录》统筹协调司法涉税衔接工作,在集成前期税务部门与司法部门协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司法涉税衔接的“颗粒度”,不断充实衔接机制的现实内涵,在“工作联络、数据共享、协作办理、人才建设”四大模块持续发力、深化探索。

如何解决企业破产后的欠税问题,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司法拍卖等民事案件涉及的税费征收问题又该如何界定和判断承担主体……这些存在于破产、拍卖等领域的疑难涉税问题,正在或即将通过《备忘录》的签署,得到妥善有效的解决。

此次《备忘录》中明确建立健全涉税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细化完善联席会议和联络人名单,通过综合分析三部门协作发展现状、工作展开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研判近年来税收相关司法案件发展趋势,提出深化执法司法衔接的措施建议与工作思路,协调解决最新相关问题,发挥出“1+1+1>3”的叠加效应。同时,三部门协同联动搭建信息平台,深化涉税数据信息共享,推进“智慧法治”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税收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风险防范,为其插上数据“翅膀”。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嘉定区税务局)

猜你喜欢

疑点嘉定区发票
真我少年 强国有我——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小学特色少先队活动
基于改进LeNet-5卷积神经网络的发票识别研究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始于深度诠释疑点
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启用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难点与疑点
巧用方法 突破疑点
解析西藏古建筑具备防雷措施说法疑点
嘉定区内11号线乘客接驳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