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送书上门”,让公共文化资源“一键到家”
2024-12-20徐芳
《学习方法报》政治新教材高一 2024年17期
近日,有上海市民反映图书馆缺少“送书上门”的服务。对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回复称,目前上海的市、区、街镇三级公共图书馆依托本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服务体系,实现了通借通还。同时,包括上海图书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在内的多家市、区级公共图书馆各自试点推出了网借邮寄服务。上海市文旅局今后将总结经验,指导更多有条件的区级公共图书馆推出网借邮寄服务。
请就图书馆“送书上门”,让公共文化资源“一键到家”谈谈你的认识。
观点
①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实际需求在不断改变,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建设也要随之不断适配。外卖、快递已成为城市一景,图书的借阅也应该符合这种趋势,打破时空限制。②“送书上门”服务,用最具互联网化的方式,破解了人们想读书和“懒”“忙”之间的矛盾,既方便了读者,也提升了图书馆藏书的周转率,更营造了社会的书香氛围。因此,要反向打通去图书馆的路程,加快图书资源的流动,让图书馆书籍不再只立于书架,而是加入到万物互联的网络中,激活和优化公共资源。③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图书馆要更好地满足人民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在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基础上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创新图书借阅方式,让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一键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