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记
2024-12-19商宇宏
食盐是日常生活中一日不可缺少的“五味之首”。人们通过动物舔食盐卤的行为发现了盐矿,因此在诸多文献中流传着“白鹿饮泉”“牛舐地出盐”“群猴舔地”和“羝羊舐土”等记载。这种天然盐被称之为“卤”,经过人工加工煎制后才谓之“盐”。
在云南井盐的史料中,最早的记载始于汉代。《汉书·地理志》记载云南连然(今安宁)有盐官。晋《华阳国志·南中志》也记载南广县(今镇雄、盐津一带)和青蛉县(今大姚一带)有盐官。从唐代开始,对云南盐井的记录日多,且有提及盐井的具体情况及其名称。
一、古道悠悠
古滇盐道上的马铃声悠然洒落,在铺满青苔的石板上砸出声声历史回响,“九关十八铺”之中的响水关、勒马关和舍资铺雄屹于此,至明清时期,一平浪盐运兴起,随着盐帮往来,商贾熙攘,使之成为连接滇池和洱海的云南东西交通主线枢纽,并一跃成了西南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到了民国中叶,围绕一平浪的主要盐产区元永井逐步形成了比较发达的交通网络,其东行至沙矣旧可入“黑(井)禄(丰)道”进入昆明,或北转经中兴井、杞栽,过元谋后至武定、禄劝,往南则可到舍资后接南方丝绸之路入广通和楚雄等地,同时亦可入“黑(井)易(门)道”达玉溪。纵观历史,这座横卧于崇山古道间的小镇也正是因盐而兴。
据《只旧草溪井图说》载:“和曲州之西南,深山穷谷中,产只旧、草溪二井,开自明洪武年间。”因此,早在明洪武年间,一平浪地区的草溪井(今中兴井)、猴溪井(今元永井)和阿陋井(今阿井)等地发现岩盐,随之手工业煮盐兴盛起来。此后,明政府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设阿陋猴井盐课司总管盐务。明代宋应星在其记述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中还言及当时云南等地井盐的开发生产情况:“凡滇、蜀两省,远离海滨,舟车艰通,形式高上,其咸脉蕴藏于地中。凡蜀中石山去河不远者,多可造井取盐。”而一平浪即属其中。
相传,一平浪阿陋猴井(今元永井)其最早叫作猴子箐,其坐落于灵鹫山和祭龙山之间,立于远处眺望可谓“两山对峙,一水中流”。由于旧时这里密林丛生、古木苍天,常有猴群出没,因此得名“猴井”“猴溪”。当时,人们发现猴群和村中的牛羊时常聚集在一起舔食岩表盐卤,感到大为惊异,所以凿地一探,见盐卤喷涌而出,于是将卤汁汲取煎盐,并以此谋生。到了明万历年间,元永井开凿了较大规模的两口盐井,即“元兴井”和“永济井”,后合并取两井第一字为“元永井”。随着制盐手工业的兴起,这方位于高山幽谷中的土地开始变得人潮熙攘、马店林立,曾经仅有数户土人所居之地逐渐涌入两万余人,山谷中开始人流往来、马帮不绝。通达的交通和深厚的盐文化铸就了元永井人敢闯敢拼、创厦维新的品格,到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一批批因盐而富的元永井人开始寻找更大的经商舞台,去到位于昆明市中心的顺城街购置铺面,到后期几乎整条街都布满了元永井人的产业。
盐的生产曾是云南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而盐税也是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税种,明清时期曾在一平浪元永井设盐课使管理盐务,属黑井盐课提举司监管,并曾一度施行官运官销制度。清道光《云南志钞》卷二中载:“各灶按数纳盐,官雇觅脚力运往各厅州县,令地方官售卖,谓之行销,而解其售卖之银于盐道。”故云南曾以产盐之地为行政区划,设“古滇九井”,其中一“井”可辖多个井口,从而由官府督煎、督运和垄断交易。此“九井”分别为楚雄州禄丰县黑井镇黑井、一平浪镇阿陋猴井和只旧草溪井,楚雄州大姚县石羊镇白井,昆明市安宁市安宁井,大理州剑川县弥沙井,大理州云龙县云龙井,普洱市景东县景东井。而一平浪镇境内就占九井之二。明代《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四中说:“曰阿陋井,曰猴井,在广通县舍资村。皆出卤泉,煮以为盐。”清代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绘制的《滇南盐法图》中《阿陋猴井图说》载:“井眼最多者,莫如阿陋。盐政考内共载四十井。”由此可知,当时是以一“井”辖多个井口,其中阿陋猴井为阿陋井和元永井猴井,只旧草溪井为今中兴井,该图中还说道:“阿陋之名,不识何所取,义名虽陋,而盐法事宜颇称嘉焉。”这种“官运官销”的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嘉庆年间才由于官民矛盾难以调和,改为“灶煎灶卖,民运民销”,清末则又调整为“灶煎官卖”,到了民国年间又开始施行“民制、民运、民销”的开放制度。可见当时在一平浪地区以煮盐为基础的手工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制度上也逐渐趋于成熟。
据《滇南盐法图》中可知,云南古代盐井主要分为卤泉取盐和造井取盐两种类型,而一平浪地区在旧时多采用造井取盐,过程大致可分为造井、汲卤、输卤、煮盐和成盐等步骤。
在一平浪元永井矿区等地还保留有多个旧井,由山坡一侧凿洞而入,可直达矿体,卤石运出后进行煮制。数百年后的今天,井口处早已荆棘密布,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苍凉。此类盐井有“大井”和“小井”之分,明嘉靖年间进士姜宝在书折《盐法议》中说:“井盐出于井,井皆凿石而成,其为工力烦巨矣。而井有大小,大井课重而利多,始亦不甚为累,自大井为水浸也,于是水淡而盐利少。其淡甚,水遂煎不成盐矣。灶户以负课往往逃,灶户逃则课益负,额益亏,于是川之盐政始弊。后设为法,大井坍者、水浸者,令灶户开小井以补课额。”可见“大井”的开凿成本要比“小井”高得多,主张为了不让灶户负课而逃,准许其开小井来补税课。
与附近一带的黑井等地不同,一平浪地区鲜有自然卤泉,因此需要人力将井内盐矿运出,再将其泡入卤池,待盐分溶于水后再进行熬卤制盐。唐代《蛮书》卷七中载:“城内有大盐池,比陷吐蕃,蕃中不解煮法,以咸池水沃柴上,以火焚柴成炭,即于炭上抑取盐也。”这是最原始的取盐之法,即用卤水将柴浸透,再将其焚烧成炭,之后于炭上刮取盐。
之后随着制盐技术的改进,到了清代已经形成了从砌灶、接灶、架锅、起煎到团盐等五道比较完备的制盐工序,也代表着一平浪地区的盐业生产开始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首先是砌灶,灶膛前挖一垂直深度,灶口用石条砌出一燃火点,燃火点左右两边各砌上一对石墩,其间用盐土夯实,整体呈斜坡状,长达十余米,形若葫芦,这极为讲究技术和经验,灶砌得好火苗可直达灶底,若稍有偏差不仅费燃料而且还会影响制盐的效率和成品盐的质量。灶砌好后,灶头稍低处置大锅,其后依次排列小锅,灶尾则置烟囱下设一大锅用于温卤。起煎时要先用香油均匀涂抹于锅内,然后注入卤水进行熬制,在熬煮过程中还需不断加入卤水,等卤水快要熬干时则将其盛入甑内过滤,待其变为沙盐后再铲入盐箩内进行二次过滤,之后放入锅中烘干,最后由灶工们合力将锅翻倒将盐置于地上,再锯为数份以便搬运售卖。这种传统的制盐工艺也一直沿用至民国中后期,直至著名将领张冲的到来,才得到了根本性的变革。
二、移卤就煤
在一平浪镇盐矿东南面上的小庙山脊顶上,巍然矗立着一幢依山而建、坐东向西的欧式小楼,人们称之为“崇山别墅”。其建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为当时一平浪盐场场长陆崇仁所建。别墅通高10.9米,正西前为二层混凝土浇灌的半圆形平顶建筑,中间部分为二层砖木瓦顶结构房屋,地下设有暗室,后部为四间砖木瓦顶平房,门道相通,连为一体;房中有警卫室、办公室、客厅、卧室和地下储藏室等。因张冲将军路过一平浪时曾多次下榻于此,而民间又为纪念其“移卤就煤”的历史功绩,因此称之为“张公馆”或“张冲将军旧居”。
1931年,张冲到云南省主席龙云手下出任旅长兼盐运使。由于传统煮盐需要大量燃料,各井灶户长期以柴薪煎盐,盐井附近森林砍伐殆尽,对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补救传统以柴薪煎盐带来的林木殆尽、柴薪运费倍增、盐价暴涨等传统手工煎盐带来的后果,张冲多次赴黑井、元永井、阿陋井、琅井四个古盐场进行实地勘察后,准确掌握了当时食盐的生产实情,首先提出了“移煤就卤”的设想,即将一平浪的煤,运到卤水丰富的“四井”盐矿区进行煎制,于是出高薪聘请了法国工程师瓦雷和罗紫台进行了多次以煤煎卤的试验,最后虽然取得了成功,但由于运煤成本过高,未能真正付诸实施。最终其通过在元永井和一平浪之间反复勘测后,发现了两地自然高差300多米,并有溪流相通,且无高山阻拦,于是大胆提出了移元永井之卤水至一平浪煤场进行煎制,即“移卤就煤”,两年后其向省府提交了实施方案,并于同年3月向省府报告征用“移卤就煤”工程所需土地,得到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的批准。4月,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宋子文对“移卤就煤”方案批文:“准予办理”。
但在“移卤就煤”方案实施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可谓重重叠叠。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一平浪元永井一带已有灶户105户,但还不断有被制盐之利吸引者涌入,使得灶户越来越多,而丁份制又使生产规模越来越小,生产渐衰、成本则日益高涨,从而造成了有丁无灶、有灶无钱、有卤无柴等弊端。而这些灶户有来自军、政、商、教各界,多为官商合办,在省、县、乡都有他们的代言人,制盐、贩盐实际也已被他们控制,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灶户们不仅对矿工进行压榨剥削,而且还不时抬高盐价,导致滇中北一带很多平民无盐淡食。
当“移卤就煤”方案提出后,灶户们为了维护自身私利,进行强烈抵制,并拉帮结伙到省府联名上告请愿,矛头直指张冲将军。上告无果,便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暗中破坏,偷毁工程测量标桩和陶制输卤沟,甚至以化装为土匪杀死民工等手段加以阻挠。由于工程浩大,加之各种困难错综复杂,张冲毅然辞去盐运使职务,亲自出任工程督办和指挥长,并将办公地点迁至舍资,指挥数千工兵和民工日夜奋战。直至1938年,经过近七年的艰苦建设,终于筑成了从元永井至一平浪长达二十余公里、宽近3米的陶釉输卤沟,将卤水引到煤场进行熬制。使之成了中国盐业发展史乃至轻工业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
“移卤就煤”工程不仅提高了制盐的效率,而且还极大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同时还改变了云南食盐由地方豪强势力、商贾和灶户操纵,以及产量少、质量差、价格贵所造成了“斗米斤盐”“盐贵如银”的局面。在“移卤就煤”工程投入使用后,一平浪盐矿逐渐成为云南最大的原盐生产企业,所产之盐品质好、味道佳,产量也比传统的灶户煎盐时代提高两百多倍,同时还极大地节省了运卤的费用,使其成为当时云南省内经济效益仅次于个旧锡矿的企业,赢得了“盐都”之美誉,也使一平浪与“锡都”个旧、“铜都”东川并列成为云南三大矿类税收重镇。
“移卤就煤”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煎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附近地区的植被也慢慢得到了恢复。时至今日,八十余载漫长岁月逝去,而一平浪的森林覆盖率也已经超过83%,青山巍巍,绿水潺潺,成了一块镶嵌于滇中大地的天然氧吧。
三、万象更新
1949年10月7日,解放军滇桂黔边纵西进部队在朱家壁、杨守笃等率领下攻克了一平浪元永井,是年12月,中共滇东北工委派出特派员率部进驻一平浪盐煤厂,并于月底成立了“一平浪盐煤厂劳工联合会”。一年后,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工业接管部对一平浪盐煤厂正式实行军事接管,并遣盐务接管小组接管滇中盐场公署,改称“滇中盐场管理处”。同年10月,划归云南省工业厅煤业管理局领导。至1951年,一平浪盐煤厂改组,分别成立了一平浪盐厂和一平浪煤矿,实行盐煤分离,盐矿划归西南工业部轻工业管理局,并将元永井盐矿并入一平浪盐厂。1953年底,一平浪盐厂首创“间接冷冻提硝”工艺,不久后又试验成功“直接冷冻提硝”方法,为全国制盐工业的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1964年,一平浪盐厂经过多次试验和论证最后采用“井下硐室水溶法”进行采卤,使盐矿采卤工艺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极大地提高了制盐的效率。1966年,一平浪盐矿投资建成当时全国最大的真空蒸发制盐设施,年产量达6万余吨,成为全国井盐矿企业中率先采用真空蒸发技术进行食盐生产的企业,使之成为云南盐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从此以一平浪食盐为代表的“滇盐”开始享誉全国。而早在1945年,偏居西南边陲的一平浪盐矿开始利用以食用盐为载体,在其中加入碘强化剂的方式生产加碘食盐,一举成为全国首创,为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至此,一平浪盐矿一举创下了全国的“食盐加碘、冷冻提硝、硐室水溶、真空制盐”的四个第一,奠定了其在中国盐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2001年底,一平浪盐矿通过资产划拨进入云南省盐业总公司。次年7月,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一平浪盐矿一分为二,盐产品生产部分属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一平浪盐矿,后勤部分则成为云南博源有限公司一平浪管理部。2003年6月,一平浪盐矿随云南盐化进入云天化集团。2004年以后,随着盐矿资源的逐渐枯竭,一平浪盐矿生产规模逐年减小,之后,又随云南盐化并入云南能投集团,开始了小规模化生产。
至此,一平浪盐矿经历了从明初正式集中开采,清代大规模提卤煎盐,民国中期“移卤就煤”工程竣工,后步入工业化制盐,到改革开放后成为云南盐业发展巨擘的历程。整整跨越600余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平浪以盐为脉,用生生不息的精神血液,引动着这片厚实且坚韧之地的勃勃生机。立于西山之巅驻足远眺,可见山峦葱葱,丹阳杲杲,一平浪这座兼具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古老小镇沐浴在新时代春风下,用自己可歌可泣的史诗和奋勇争先的热情迎接崭新的未来。
责任编辑:李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