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eb3.0与红色旅游的融合与实践研究

2024-12-19郑嘉禹石树元

新西部 2024年11期

红色旅游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为导向的经济性旅游产业活动,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强烈爱国主义情感。近年来,Web3.0技术的崛起为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即提供技术创新独特视角、提高红色旅游体验质量、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效能。在未来发展中,继续深化Web3.0技术与红色旅游的融合创新发展,整合并优化红色旅游产业链,推动红色旅游内涵式发展,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1]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力量。一直以来,我国十分重视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结合红色旅游的形式,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2]红色旅游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为导向的经济性旅游产业活动,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红色旅游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回顾与致敬,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途径。近年来,Web3.0技术的崛起为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借助新技术手段,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将从红色旅游的价值本质与现状考察出发,深入探讨Web3.0技术在红色旅游中的应用及其独特优势,并以天下人心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海峡两岸(厦门)延安精神文化传承基地“Web3.0重走长征路”项目为例,分析Web3.0与红色旅游融合的实践成效与现实意义。

红色旅游的价值本质与现状考察

红色旅游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1999年,江西省首次将“红色”与“旅游”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推出南昌至井冈山、瑞金等地“红色之旅”省内旅游专线。[3]其后,伴随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的深度融合,红色旅游资源的功能和应用边界在开发利用中被放大或泛化。[4]红色旅游展示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兼具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爱国主义情感唤醒的社会功能。一方面,红色旅游带动了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特别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具有生动且独特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红色旅游具备普通旅游鲜有的恢复性效益,[5]即反思的情绪体验,这种旅游模式更是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及优良传统的主阵地,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

当前,全国各地通过推进红色旅游、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创建红色文化品牌等方式,已形成一批丰厚的成果,红色旅游取得显著发展成就。

一是政策支持力度,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加强红色旅游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如《“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对红色旅游市场的发展进行了详细规划。同时,通过财政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和技术保障。红色旅游的未来发展将继续依托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领域的综合价值。

二是市场发展方面,红色旅游的游客群体日益多样化、年轻化。红色旅游市场在政策利好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不断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业态深度融合,丰富了红色旅游的产品体系,在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三是创新趋势方面,红色旅游正逐步向智慧化、数字化演进,红色旅游景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通过人机交互、三维体感交互、裸眼3D和虚拟直播等数字化项目,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注重红色资源情景化、体验化、多元化和参与化塑造,让游客在红色文化情境体验中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与此同时,由于部分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机制与资源开发保护适应度低,许多红色资源覆盖范围有限,资源体量不大,红色资源存在类型单一、分布零散、与周边旅游资源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红色旅游依然面临开发形式单一、经济效益不足等共性发展短板和薄弱环节。因此,有必要以深化技术融合、加快数字化建设破题,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深度挖掘红色旅游文化符号、仪式和叙事形式,形成更加完整的红色文旅产业链条,构建具有独特性、生动性和文化性的红色旅游品牌。

融合:Web3.0技术在红色旅游中的应用

作为新一代互联网最新技术,Web3.0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网络、开放共享等特征,在宏观层面与红色旅游的目标趋于一致,是信息化赋能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的生动呈现。在Web3.0和元宇宙时代,区块链、语义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重新建构文化遗产的价值带来了可能,[6]Web3.0技术在红色旅游中具有独特优势,该技术模式从内容及形式的数字化出发,创新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示方式,为红色旅游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系统化和情景化的数字内容,并从旅游者需求层面满足其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个性化诉求,以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Web3.0技术扩充了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类型和呈现模式,为红色旅游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Web3.0技术支持下,红色旅游资源实现数字化与网络化,充分挖掘多元化、多样化的数据价值并在产业融合中释放新动能,进而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就红色旅游本身而言,数字化手段能显著提升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Web3.0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红色旅游全产业链建设中,将数字资源转化为数字资产。Web3.0时代下的红色旅游将呈现出立体的文化形态,不仅可以通过数据集成等方式解码和阐释红色文化内涵、原真地还原历史语境,还能生动复制红色文化场景,让游客在高品质沉浸式旅游体验中理解和感悟红色历史。

Web3.0技术赋能红色旅游使红色文化价值观输出模式兼备多样性、生动性等特征。在Web3.0技术支持下,红色旅游景区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将红色旅游景区打造成数字化虚拟现实体验馆,当前,Web3.0技术已在红色旅游中得到实际应用。一些红色旅游景区运用Web3.0技术对红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创新展示,通过“云展览”和“云导览”等形式,以3D/4D技术重构历史场景,通过VR、AR等技术增强互动体验,打造沉浸式体验,赋予红色资源叙事功能;一些景区运用数字技术,对景区讲解系统、参观游览系统、互动体验系统等实现智能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收集游客行为数据,进行精准营销。此外,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区块链技术对红色旅游景区进行确权,将红色旅游景区数字资产化,并为其打造专属的NFT数字藏品。

实践:海峡两岸(厦门)延安精神文化传承基地“Web3.0重走长征路”项目实践与成效

Web3.0技术改变了红色文化的交流体验模式,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数字空间、智慧平台等新的形式表达呈现,比如海峡两岸(厦门)延安精神文化传承基地“Web3.0重走长征路”项目就是这一实践的有效例证。海峡两岸(厦门)延安精神文化传承基地是厦门天下人心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文化基地,该公司旨在以红色精神为内核、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创新红色文化内涵的表达形式,创造红色文化新业态。传承基地多项技术由厦门众创指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运用AI、元宇宙、数字人、5D全息等Web3.0数字技术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参观者对特定历史场景的体验感,让其在沉浸式互动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其中,“Web3.0重走长征路”项目构建了长征文化跨时空知识网络体系,让参与者亲身体验红军长征的峥嵘岁月,深刻感悟长征精神的伟大力量。

(一)提供技术创新独特视角

红军长征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其过程充满了与极端自然条件和恶劣环境的艰苦斗争。海峡两岸(厦门)延安精神文化传承基地推出的“Web3.0重走长征路”项目在数字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天下人心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结合众创指购的技术力量进行产品研发,该项目融合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等前沿技术手段,构建了可沉浸式体验与感知的生动历史场景,这一创新模式显著超越了以往单一目的地旅游体验的局限性,为历史文化的传播与体验提供了新的维度。“Web3.0重走长征路”项目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革新,更是对红色文化传承方式的深刻探索与实践。通过数字化手段,该项目成功地将长征精神以更为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广大受众,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Web3.0技术的运用,成功打破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使得游客能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体验长征精神。具体而言,项目不仅利用微信运动步数功能,通过算法精确计算出完成长征全程所需的时间,更通过全息5D技术,在高度仿真的自然生态空间内,再现了长征路上的严酷环境。游客在虚拟环境中行走,仿佛亲身经历了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深刻体会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与坚韧。

此外,该项目还开发了一款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应用,用户只需简单搜索“重走长征路用脚步丈量里程”,即可轻松参与。这一设计不仅降低了体验门槛,使得更多人群能够便捷地参与到长征精神的传承中来,同时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运动与红色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用户在线下步行运动的同时,线上也能“云走长征路”,这种互动体验模式不仅丰富了用户的参与感,也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二)提高红色旅游体验质量

作为一项集现代科技与历史教育于一体的创新实践,项目运用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手段,生动再现了长征途中波澜壮阔、充满艰难险阻与英雄壮举的历史篇章。通过构建一个全方位、沉浸式的体验环境,使游客直观而深刻地感受长征精神的伟大与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全息5D技术通过高精度的数字建模与渲染,以及多感官交互设计,将长征途中的雪山、草地等经典场景以极其逼真的方式呈现出来。在爬雪山的场景中,数字科技不仅还原了雪山的巍峨与严寒,更通过全方位的视觉效果,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长征途中战士们所面临的极端自然环境与身心挑战。过草地部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互动体验,让游客亲自“走”过危机四伏的草地,切身感受长征的残酷与艰难。

该项目以增强现实的交互性为基础,将红色文化的真实性、独特性与教育性完美融合。在体验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更能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项目融合科技魅力与历史底蕴,成为红色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载体。

(三)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效能

项目精心构筑了一个集红色文化传播、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农文旅融合发展于一体的公益性宣传推广综合平台,深度融合了现代信息科技的先进理念,旨在通过“Web3.0重走长征路”这一创新举措,高效且广泛地推广红色文化,从而驱动当地红色旅游业的兴盛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具体而言,假设某一革命老区能够动员10万名涵盖相关单位职员、地方贤达及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每位参与者通过平台发布20条代言人视频,而这些视频在未经刻意推广的情况下,平均能够吸引500次的自然流量浏览,那么这一模式的累积效应将极为显著,预计能为该区域带来超过10亿次的宣传曝光,这一数字无疑是对红色文化传播效能的极大提升。此外,此模式不仅局限于单一维度的信息传递,而是一种巧妙融合了“线下实体体验+线上虚拟游览”的双轨并行策略,极大地拓宽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与受众范围。通过构建“角色实践-角色感知-角色认同”的递进式认同路径,引导受众以全新的视角深入了解长征历史,感受长征精神,从初步接触红色文化符号,到深化情感体验,最终激活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与价值共鸣,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红色文化的深度传承,也为红色文化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更强大的吸引力。

价值:Web3.0与红色旅游融合的现实意义

一是推动红色旅游经济发展。Web3.0平台实现了创新技术与红色旅游的融合发展,能够有效发掘和整合文化资源。通过深度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与Web3.0技术,创新性发掘、整合、呈现红色文化资源,提升游客的关注度和参与感,为红色旅游经济带来显著增长效应。此外,Web3.0平台还扮演着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的双重角色。一方面,它能够为红色文化提供广阔的传播空间,使这些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资源得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认知与传承。另一方面,借助Web3.0平台的流量效应,革命老区的农产品、文化旅游等产业也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推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是促进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在保护与传承层面,Wew5z5npu3MwIZ6AKHwGR/xQ==b3.0技术以其精准度高、覆盖面广的特点,能够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记录与保存,从而在精神维度上激活文化内核,为红色文化的赓续与弘扬提供坚实而永续的载体。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不仅确保了红色文化资源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更为其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Web3.0平台能够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红色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更在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三是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Web3.0技术使红色文化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能够在更加广泛的层面实现传播目的。同时Web3.0平台还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多元、丰富的形式和内容,数字化展览、虚拟现实体验等创新形式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延展度,在保持红色文化原有精神内核的同时,构建生动情境和历史场域推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赓续。

结 语

Web3.0技术为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时间和空间上拓展了红色文化的塑造力和影响力,以更加创新的维度拓展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示方式,有效提升了红色旅游的体验质量。在未来发展中,继续深化Web3.0技术与红色旅游的融合创新发展,更加注重文化传承,整合并优化红色旅游产业链,推动红色旅游内涵式发展,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载《红旗文稿》,2021(19):封2页。

[2]焦秋洪、李功毅:《红色旅游文化的价值本质、嬗变趋势与治理路径》,载《河南社会科学》,2024(6):100-105页。

[3]宋瑞、杨慧:《我国红色旅游政策内容分析与相关建议》,载《学习与探索》,2024(8):154-162页。

[4][5]张亮、李君轶:《基于情境实验的红色旅游恢复性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延安革命纪念馆为例》,载《旅游学刊》,2024(7):143-156页。

[6]祝蕊、刘炜、付雅明:《Web3.0环境下文化遗产价值重构研究》,载《中国图书馆学报》,2024(2):42-55页。

作者简介

郑嘉禹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红色文化

石树元 厦门众创指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方向为红色文化的数字科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