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合”观在主流媒体新闻叙事中的运用与呈现
2024-12-19万馨程华薇
摘要:“和合”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更是中国新闻叙事中的独特基因,彰显了新闻叙事的中国选择、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文本从新闻叙事角度出发,就《人民日报》中亚峰会的报道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在中亚峰会报道中蕴含“和而不同”的叙事者、“协和万邦”的叙事内容和“以中求和”的叙事理念,凸显了主流媒体的叙事创新与传播理念。
关键词:“和合”观 新闻叙事 《人民日报》 中亚峰会报道
“和合”一词最早出自《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有调和关系、有序整合之意,属于政治概念。而当代的“和合”观是历经中国文化流派相互碰撞融合后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渗透着民族文化、社会道德和国家文明等各个方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因此,剖析儒家“和合”观在主流媒体新闻叙事中的运用与呈现,挖掘“和合”观在新闻叙事中的当代价值,彰显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冲突多变的国际局势和多元文明互鉴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笔者从新闻叙事角度出发,以2023年5月9日至2023年6月13日期间《人民日报》关于中亚峰会的89篇报道为例,围绕“谁来说”“说什么”和“怎么说”的叙事维度,探究儒家“和合”观在叙事者、叙事内容和叙事理念中的运用与呈现。
一、谁来说:“和而不同”的叙事者
新闻叙事者既指叙述文本的讲述者,也指叙述文本的写作者,二者在很多时候是重合的,反映了“谁来说”,也决定着“说什么”和“怎么说”。一般而言,新闻叙事者是事件在场的记者、后期处理的编辑和隐含新闻规则的媒体等专业主体。在峰会报道中,叙事者呈现出身份和视角的多元化。多元预示着“不同”,而《人民日报》采用多元叙事者,体现了“和而不同”的“和合”观。
“和而不同”最早可追溯于西周时期的“和”与“同”之辨。西周思想家史伯从万物发生的角度阐明了多元统一的“和”是万物产生的基础和条件,而单一化的“同”则限制了万物的继续发展。春秋时期晏婴承认了“和”中蕴含了“不同”,在史伯多元统一的基础上补充了对立与差异。正式提出“和而不同”的是孔子,其在《论语》中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接受差异,以求和谐;而“同”是排斥差异,盲目求和。自此,“和”既作为目标,也作为方法,成为儒家“和合”观的重要标识。
1.叙事者身份的“多元共生”。法国哲学家、诠释学家保罗·利科认为叙事身份是人类叙事的中介作用所获得的一种身份认同。这意味着以叙事者的身份为受众提供新闻的认知方法和解读模式,以增强受众的认同感。通过对上述的89篇报道的信源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新闻专业主体叙事有79篇,其他个体叙事有10篇。在其他个体叙事中,涵盖中国驻外大使、学者、研究者和国家主席等,其中国内叙事者有7篇,国外叙事者有3篇,呈现多元特征。
“和而不同”的前提是“多元共生”。多元强调不同,而共生强调和谐。“多元共生”是承认共生中存在多元,或者说多元不同是和谐共生的基础。多元叙事者蕴含多元叙事身份,无论是记者、编辑和媒体等专业主体,还是驻外大使,抑或是国内科研者、外国学者,都代表着专业与非专业、国内和国外不同叙事者的声音和价值观。而《人民日报》采用多元叙事者,实际是认可叙事者身份的多元化,在避免了“自说自话”的同时,也扩大了国际认同的基础。
2.叙事者视角的“多元互补”。按照法国文学理论家茨维坦·托多罗夫的说法,人们对事件的了解总是基于某种视角,而非原始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的叙事视角决定着新闻的事实。法国文学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将叙事视角划分为全知视角、限知视角与纯客观视角。按照这一理论分析,峰会报道中占比最高的是限知视角,共计50篇,主要以记者的人物专访与采访,以及个体叙事为主,如《谱写中国中亚友好合作新篇章》《“中国朋友帮我们走上了致富路”》等;占比最少的是全知视角,共计15篇,主要是以记者视角为核心,对中亚峰会的“前因后果”进行讲述,如《古韵西安,共建美好未来》《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写在中国—中亚峰会即将举行之际》等。
“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多元互补。多元蕴含着差异,而互补预示着转化。多元互补是在认同多元共存的同时,更强调多元间的相互转化,而非孤立同步的多元。如果说多元是和谐的前提条件,和谐是多元的最终目标,那么互补就是由多元走向和谐的方法。在多元视角中,全知视角强调全能全知,能够让受众了解事件的发展和影响;限知视角突出生动真实,能够让受众感受事件的情感和细节;客观视角着重中立公正,更能让受众判断事件的实际和真相。通过不同叙事视角的有机结合和转化,从整体客观到细节情感反映了中亚峰会实况。
二、说什么:“协和万邦”的叙事内容
叙事内容即“说什么”,而“说什么”影响着“怎么说”。新闻关键词是叙事内容的重点提炼,新闻主题则是叙事内容的核心表达。在峰会报道中,关键词凸显“合作”,揭示了中亚峰会的基础;而主题聚焦的“共赢”,表明中亚峰会的目标。融汇“合”与“共”的叙事内容,蕴含了“协和万邦”的国际观。
“协和万邦”源自对尧帝的赞扬,原意为协调各个诸侯的关系,让各邦国和谐发展,是阐释邦国与邦国之间的天下一家观。“协和”体现出“万邦”在政治、文化、民族和地域等方面极大的包容性。“协和万邦”作为儒家“和合”观的核心价值之一,影响深远。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其中说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这里的“协和万邦”意味着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之间应该尊重平等、美美与共、文明互鉴和俱进创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观。
1.新闻话语凸显“合作”。本研究使用Nvivo11对89篇报道全文进行词频分析,在去除虚词和无意义的词,仅保留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之后,得到高频词表(见表1)。
从词表可看出,“中国”和“中亚”位居前列,表明了中亚峰会的参与主体,而“合作”排在第三,表明了中亚峰会的核心内容。通过对高频词“合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共同”“双方”和“互利”与之具有较强关联。结合新闻原文,以“合作”为核心的中亚峰会“故事线”可简述为:中国与中亚五国合作的原则是互利、睦邻友好和相互信任等;合作的领域涵盖安全、经贸和人工智能等;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一带一路”、双边贸易和国际/地方组织等;合作的视野从中亚延伸至全球。
清代文学家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将“合作”解释为“合者,接也”。由此可见,“合”含有“连接”之意,是“协和万邦”的基础。《人民日报》将“共同”“双方”和“互利”作为形容“合作”的高频词使用,揭示着合作的深刻内涵。“共同”强调的是合作中的共建共享,“双方”表明了合作是主体间的双向关系,“互利”则揭示了合作的平等原则。
2.新闻主题聚焦“共赢”。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89篇新闻报道进行主题分析。基于新闻报道原始材料进行新闻主题归类,经过不断选择、分类和统计,将中亚峰会的新闻主题分为三大类,即“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全方位的合作”和“人民友好交流”(见表2)。
2023年5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其内容与主题高度契合。三类主题看似不同,实则都聚焦于“协和万邦”的目的,即共赢。“共赢”是更强调双方互利的协调与和谐,而并非充满竞争和冲突的零和博弈。从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可以看出,“守望相助”是共赢的出发点、“共同发展”是共赢的落脚点、“普遍安全”是共赢的着力点,“世代友好”是共赢的根本点。可以说,这一主旨讲话高度总结概括了中亚峰会系列新闻报道的主题。
三、怎么说:“以中求和”的叙事理念
叙事理念即“怎么说”的方法论,决定了叙事方式和叙事策略。“说什么”决定“怎么说”,而不同的叙事理念也会反作用于叙事内容。中亚峰会报道涉及国内外众多核心人物和事件,《人民日报》在峰会报道中采用人物的平衡叙事和事件的有序叙事理念,将中亚峰会的主要内容全面细致地呈现。
中,即中庸之道,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孔子从伦理道德层面理解中庸,意指不要超过伦理和政治的原则边界。我国哲学家李泽厚将中庸扩展至认识论范畴,认为中庸是合于“度”,要领会和掌握事物的合理性。我国史专家庞朴则将中庸置于方法论范畴,认为中庸要避免矛盾的转化和对立,是遵循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简而言之,中庸不是求行其半的折衷主义,其实质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这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道为贵”(the golden mean)意思颇为相近。
《中庸》第一章曾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由此可见,“中”是处于情感尚未迸发的“不及”和“过分”之间的状态,并且没有“谓之中”,便没有“谓之和”,“中”是达成“和”的方法。“中”是根本,而“和”是a0738ce4002a0049d29e03d161de7868b0a21d4e3b9c86af9041086d666a3c4a遵循的规律,以“中”求“和”,才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以中求和”的叙事理念遵循了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
1.多样人物中的平衡叙事。平衡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意味着相同的作用力。平衡叙事即在新闻报道中要给予各方平等声音,要让信息传播具有公正性,达到“兼听则明”的效果,是“致中和”的外在呈现。峰会报道中,由于叙事者的多元,报道人物呈现出多样性。据统计,峰会报道中访问的人物共计75人,其中专访人物12人(16%),采访人物63人(84%)。访问人物不仅覆盖中亚峰会六国,还包括巴基斯坦(2人)、阿联酋(1人)、马来西亚(1人)和德国(1人)。
进一步对被访问者的职业进行分析,发现可将被访问者按照职业划分为四大类,涵盖了政企学研各个领域,其中“政”占24%,包括政府工作人员和国家领导人;“企”占16%,主要包括企业工作人员;“学”占34%,包括专家、学者和留学生;“研”占25%,包括科研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传媒工作者。这一数据呈现出被访者职业领域的分布相对广泛且均衡,凸显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平衡性。
2.繁杂事件中的有序叙事。有序是事物的结合方式,意味着规则与确定。有序叙事即报道的事件要遵循事物发展的时空变化和规律,要有明晰的推动力和线索,达致“有条有理”的效果,是“致中和”的内在要义。从2023年5月8日外交部宣布中亚领导人访华至6月12日中亚政党对话,有关中亚峰会的核心事件共计34篇,占总新闻报道的38%,时间跨度为35天。
新闻事件看似繁杂,实则有序。通过梳理,峰会的核心事件可划分为四类:一是峰会预告报道,包含宣布中亚国家领导人访华、媒体吹风会和中亚国家领导人介绍等;二是峰会交流报道,如会见中亚国家领导人、文艺活动和习近平主旨讲话等;三是峰会成果报道,包括峰会成果梳理和联合声明等;四是后续合作报道,诸如交流活动与政党对话等。四类核心事件与经典叙事逻辑一一对应,即开端对应预告报道、发展对应交流报道、高潮对应成果报道、结果对应后续合作报道,展现了有序且完整的中亚峰会,达成受众对事件掌握与心理节奏的统一。
四、结语
《人民日报》在中亚峰会报道中以“和而不同”的叙事者、“协和万邦”的叙事内容和“以中求和”的叙事理念彰显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以及与世界各国命运与共的国际观。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局势,中国主流媒体选择“和合”而非“冲突”是超越西方媒体意识形态框架下“他者”叙事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理念。
(作者万馨系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程华薇系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Ricoeur P.Narrative identity[J].Philosophy today,1991(01).
[2]何纯.新闻叙事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6.
[3]王纯磊,何丽,冯蕾.身份认同与自我身份叙事的认知路径阐释[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
[4][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
[6]李泽厚.由巫到礼释礼归仁[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7]庞朴.“中庸”平议[J].中国社会科学,1980(01).
[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18.
[9]邵培仁.华夏传播理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
【编辑:孙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