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微纪录片创新的典范之作
2024-12-19拓栋孙愈中
为了纪念邓小平同志120周年诞辰,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出品的20集系列微纪录片《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2024年8月16日正式上线播出。该作品虽然每集只有6分钟,却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立体、鲜活、平易近人的领袖形象。碎片化而又不失连贯性的叙事策略,不仅能够保证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能够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信息获取习惯。《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是一部记录领袖丰功伟绩的微纪录片,更是对微纪录片创新实践的大胆探索,为微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一、时空交融下的主题呈现
邓小平同志的一生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紧密相连。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他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对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功勋彪炳史册、永励后人。”《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通过对历史事件与现实的巧妙结合,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光辉的一生;通过跨越时空的叙事手法,让观众能够在现代视角下重新审视历史,理解伟人的思想,进而传承革命精神。
1.历史的回溯。《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借助丰富的历史资料,深入挖掘邓小平同志的生平事迹,不仅展现了邓小平同志的成长经历和卓越贡献,还深刻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从而为凸显作品主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品以丰富的影像展示邓小平在不同时期的工作和生活,结合历史学者与当事人的访谈,从多个角度呈现了邓小平的形象,讲述了有温度的领袖故事。作品以邓小平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为基本素材,辅以历史影像、珍贵档案与实拍画面,展现了邓小平同志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奋斗一生的宏大主题。无论是他在长征中的艰难岁月,还是在改革开放中的果断决策,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真实的历史再现,让人感受到邓小平作为一位领袖的伟大人格与超常智慧。通过这部系列微纪录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邓小平这位伟人的历史足迹,铭记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和杰出贡献。
2.现实的映照。《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既有对邓小平同志生平的回顾,更有对现实的深刻映照。一是通过对邓小平同志生平事迹的回顾,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下国家的繁荣富强是无数先辈奋斗的结果,每个人都需要有历史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二是邓小平同志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精神风范,对于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在遇到困难时,应该像邓小平同志那样,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勇往直前。三是领悟领袖人物的精神,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帮助大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品通过现代视角再现伟人生平,赋予了历史人物新的时代意义。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将邓小平的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并将其历史贡献放在时代发展的长河中去考察,从而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伟人的思想,进而激发出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
3.跨时空的对话。独特的叙事手法和视觉表达,能够成功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跨越式对话。《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利用“红相册”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载体作为线索和叙事脉络,并借助数字媒体技术的赋能,展现了邓小平同志一生的奋斗与贡献,并将其与当代观众的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紧密勾连,让大家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穿越时空,与历史伟人进行交流,既能够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又强化了作品主题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永恒价值。多媒体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观众能够直观地看到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也促使跨越时空的对话成为可能。该作品除了采用高清修复技术对年代久远、画质模糊的照片和影像资料进行处理外,还运用数字特效模拟历史场景、还原历史氛围,甚至对画面进行增强和补充。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但让观众通过这部系列微纪录片进一步了解了历史真相,还让观众在欣赏该作品的同时,情感受到触动,心灵受到洗礼。
二、通过碎片化叙事搭建连贯性整体
《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通过碎片化的叙事手法,将邓小平同志一生中的关键瞬间进行巧妙串联,构建了一个具有连贯性的有机整体,赋予了作品更为丰富的表达层次,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邓小平同志的伟大精神与历史贡献。
1.精选的素材。《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中精选的素材以邓小平同志的珍贵照片为主,通过回望20个典型瞬间,展现了邓小平同志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人生。在这些不同时期的照片中,既有邓小平同志在法国留学或参加革命活动时的记录,也有他在指挥淮海战役时与刘伯承同志等人合作时的故事。作品所选择的素材丰富多样,既有与邓小平同志有关的照片、影像资料,也有对其他人物的访谈片段,这些分散的素材经过微纪录片创作者的精心选择和巧妙组合,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历史画卷,让观众在观看时,能够自然而然地将其与邓小平同志的生平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历史认知。“红相册”这个象征性元素不但成了作品串联各个片段素材的链条,也赋予了作品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
2.有机的表达。《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系列微纪录片,它将多个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进行有机表达,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视听体验。在作品中,碎片化叙事不只是一种呈现形式,还是一种有机的表达。碎片化叙事是一种打破传统线性叙事的创新手法,通过将事件、人物和时间节点以片段的形式呈现,使作品在内容上更加灵活多样。此类叙事方式被引入到《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中后,使得这部微纪录片能够用短短的6分钟就精准完成一集的叙事,浓缩地展示了邓小平同志一生中最重要、最辉煌的时刻。以百姓视角讲述故事,向观众最大容量地传达了作品复杂的历史信息和创作深刻的思想意图,便于观众能够在短时间的片段中穿梭历史,感受伟人风范。
3.完整的结构。《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用20集的篇幅,以朴实、珍贵的历史影像讲述了富有温度的领袖故事,通过回望邓小平同志的20个人生瞬间,展现了他为国家和世界作出的历史贡献。尽管作品采用的是碎片化叙事方式,但结构却是高度凝练的。作品通过“红相册”这一核心象征,将各个独立的历史片段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既保证了作品的逻辑性,也顺应了叙事的流畅性。紧凑而富有层次感的结构,既展现了邓小平同志的个人魅力,也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在完整结构的框架下,通过连贯性的动态叙事,在内容和形态上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历史解读方式,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邓小平同志的历史贡献。
三、通过领袖与人民的关系引发共鸣
《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生动反映了邓小平同志与人民的深厚情谊,作品播出后引发了广泛共鸣。这种共鸣不仅源于作品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更在于作品成功地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为民爱民的领袖形象和他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
1.突出领袖的生活态度。在《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中,邓小平不仅仅是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也是一个时刻关心家人和人民群众的国家领导人。他的生活态度在该作品的第一集《终身未回乡》中得到了最生动的展现。邓小平于1986年春节在四川视察工作期间,没有选择回到家乡广安,而是邀请舅舅一家到成都团聚。这一细节体现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出他作为领袖的责任感与原则性——他不希望自己的私人情感给地方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作品通过这一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展现了邓小平对家人的关爱,对舅舅家庭的关心,以及他的人情味和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邓小平同志既是伟大的,又是平凡的,他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同志始终把自己当成人民中的普通一员,他的这种生活态度拉近了领袖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2.展现领袖的为民理念。《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通过讲述邓小平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突出了领袖与人民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为民理念。邓小平既有卓越的才能,又乐于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渡难关。无论是充满艰难险阻的革命战争岁月、曲折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年代,还是艰难探索的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都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尤其是作品所展现的邓小平在特殊期间的坚韧不拔和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果断决策,生动地体现了邓小平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因此他能够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例如,在呈现邓小平同志与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时,作品主要通过百姓视角来回忆典型的温暖瞬间,拉近了领袖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让观众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领袖的伟大与人民对领袖的深情厚谊。该作品正是通过对一些具体历史事件中的细节展示,把邓小平同志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结语
系列微纪录片《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历史画卷,把邓小平同志的光辉形象再现得栩栩如生。这部作品既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深情回望,也是对微纪录片创新的一次积极探索和成功拓展。在主题呈现方面,该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观众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历史、了解伟人、传承精神。在内容创作方面,该片选取了邓小平生平中的关键节点和珍贵瞬间,通过老照片和资料镜头把波澜壮阔的历史串联了起来,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了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远见卓识与非凡胆略。在叙事表达方面,该片采用了访谈、旁白、动画等元素有机融合的讲述手段,使得整个故事脉络清晰、严谨、生动,为观众提供了立体化、多角度、全方位的观看体验。在技术运用方面,该片运用了高清影像修复、三维动画制作等现代数字技术,让承载着厚重历史的老照片和资料镜头焕发出了活力。可以说,《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这部作品的思想价值、时代价值、艺术价值、传播价值是多元的,为进一步带动微纪录片创作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典范。
(作者拓栋系西安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孙愈中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副教授)
【编辑:钱尔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