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评估乳腺癌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12-18叶倩陈春国
[摘" "要]" "目的:探讨MRI评估乳腺癌的准确性,从而评估MRI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患者年龄、原发肿瘤的大小、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分子分型、肿瘤病理学分型等因素对MRI评估乳腺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南通瑞慈医院行乳腺手术治疗且均在术前1个月内在本院行乳腺MRI检查、术后行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均行免疫组化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I评估乳腺癌的准确性。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方法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MRI评估乳腺癌准确性的因素。结果:MRI评估乳腺癌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2%、95.1%、63.2%。除肿瘤病理学分型(P=0.001)对MRI评估乳腺癌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因素如患者年龄(P=0.141)、原发肿瘤的大小(P=0.126)、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P=0.235)、肿瘤分子分型(P=0.9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I评估乳腺癌的准确性、灵敏度较高,特异度较差;患者年龄、原发肿瘤的大小、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分子分型对MRI评估乳腺癌的准确性无影响,肿瘤病理学分型对MRI评估乳腺癌的准确性有影响。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乳腺癌;准确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37.9" " " " " " " "[文献标志码]" "B" " " " " " " "[文章编号]" "1674-7887(2024)05-0499-03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的改变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出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了女性身心健康[1]。为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临床通常需要借助一些影像学方法进行筛查及诊断。随着医学的发展,乳腺MRI检查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诊断准确性较高,但受较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MRI评估乳腺癌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南通瑞慈医院行乳腺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标准:(1)术前1个月内于本院行乳腺MRI检查,所有扫描参数一致。(2)术后均行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且术后均行免疫组化检查。(3)MRI检查前未行穿刺活检或切取活检等有创检查及任何治疗。(4)排除既往有肿瘤病史的患者。本研究经南通瑞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200316236)。
1.2" "MRI检查方法" "患者需提前排便、取下身上所有金属制品,去除外衣并充分暴露双侧乳房。保持俯卧姿势,头部处于机器入口端,双上肢不要放于胸前,使乳房自然悬垂在扫描线圈内,并尽量保持不动,对乳房的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等进行扫描。选择1.5 T超导MR系统,选用乳腺检查专业线圈。首先进行MRI平扫,然后注射造影剂进行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DCE-MRI)。再利用后台处理软件对乳腺病灶的早期强化率、强化峰值进行计算,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详细记录各乳腺病灶形状、数目、边缘情况,并明确病灶内部强化情况、早期强化率、对比剂注入后3 min内强化峰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等[2]。MRI的最终结果由两名固定的副高级以上的医师共同商定得出。
1.3" "诊断标准
1.3.1" "乳腺癌MRI诊断标准" "(1)肿瘤形态:MRI平扫时,肿块边界模糊不清,形态不规则,边缘呈不规则或有毛刺状;(2)强化特征:注射造影剂增强后,乳腺癌病灶呈毛刺状边缘强化或不规则边缘强化、环形强化、树枝状强化等;(3)动态增强扫描呈早期强化,肿块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Ⅲ型(流出型)[3]。
1.3.2" "乳腺癌分子分型标准[4]" "Luminal A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高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增殖指数Ki-67低表达。Luminal B型:HER2阴性型为ER+、PR低表达、HER2-、Ki-67高表达;HER2阳性型为ER+、PR任何状态、HER2阳性、Ki-67任何状态。三阴性型:ER-、PR-、HER2-、Ki-67任何状态。HER2阳性型(HER2过表达型):HER2阳性、ER和PR-、Ki-67任何状态。
1.3.3" "乳腺癌病理学分型[5]" "非浸润性癌:小叶原位癌以及导管内癌;浸润性癌: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以及特殊类型癌。
1.4" "研究方法" "根据患者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报告结果,将入组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的大小、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分子分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三阴性型)、肿瘤病理学分型整理归纳到表格中。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I评估乳腺癌的准确性。MRI评估乳腺癌的准确性=MRI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的病例数/总的病例数×100%,结果取小数点后1位数。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5.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分析本研究选取的可能影响MRI诊断乳腺癌准确性的因素,Plt;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该影响因素对MRI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有影响。
2" "结" " " 果
2.1" "MRI及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 "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122例,根据术后病理报告结果分A、B两组,A组为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共105例;B组为病理证实非乳腺癌患者,共17例。再根据患者的乳腺MRI检查报告将患者分为MRI+组103例和MRI-组19例,见表1。MRI评估乳腺癌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2%、95.1%、63.2%。
2.2" "MRI诊断乳腺癌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原发肿瘤的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子分型对MRI评估乳腺癌准确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病理学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由于只有1个预计影响因素对MRI评估乳腺癌的准确性有影响,因此无法进行多因素分析。
3" "讨" " " 论
乳腺MRI已被证实是检测乳腺癌最敏感的检查,但由于其成本较高,通常仅限于筛查乳腺癌高风险人群[6]。A.S.TALIAFERRO等[7]研究表明乳腺MRI对整体乳腺癌检测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60.8%,对浸润性癌检测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59.6%,而本研究与其研究的入组人数不一样、研究方式不同,所以结果也略有不同,但总体结果还是一致的,即乳腺MRI诊断乳腺癌准确性高、灵敏度高、特异度低。由于其特异度较低,因此建议MRI联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对乳腺癌进行诊断,以提高特异度及诊断准确性,降低漏诊率。正如2023年的最新研究[8]表明,应用MRI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检查,针对不同病理学分型的乳腺癌依然有突出的诊断效能,可以进一步提升对病情的评估准确性。
本研究选取的可能影响MRI评估乳腺癌准确性的因素,如患者年龄、原发肿瘤的大小、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分子分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三阴性型)、肿瘤病理学分型经单因素分析,表明对MRI评估乳腺癌的准确性均没有影响。研究结果未达到预期结果,分析原因为样本例数较少,可能导致误差较大、说服力不强,主要原因是目前MRI检查时间较长、费用较高、效率低,故而在临床开展较少,所以导致入组患者太少,后续可能需要更大的样本数据来进行研究。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简化的乳腺MRI(abbreviated breast MRI, AB-MRI)检查方法,该方法不仅提高了乳腺MRI检查的效率,而且降低了普通乳腺MRI检查的成本,同时保持诊断准确性和癌症检测,因此是未来潜在的乳腺癌筛查工具,可用于更广泛的女性人群,而不仅仅是高危人群。使用AB-MRI方案可能会增加可用性,并为女性提供更多的乳房MRI检查[9]。除此之外,快速简化多相(rapid abridged multiphase, RAMP)乳腺MRI的应用,方案的病变动力学分析可以达到与完整的DCE协议相同的判别能力。通过减少扫描时间,RAMP MRI协议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并提高了工作流程效率,并且可以在任何临床环境中轻松实施[10]。AB-MRI及RAMP MRI的出现将会使乳腺核磁检查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MRI诊断乳腺癌不仅具有高准确性及高灵敏度,而且另有研究[11]表明DCE-MRI与弥散加权成像鉴别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临床价值显著,特别是三阴性型鉴别优势更大。术前通过医学影像技术鉴别乳腺癌的亚型,无疑对新辅助患者帮助最大,针对不同亚型制定不同治疗方案,未来有望通过非侵入式检查,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个体化辅助化疗方案,当然这个希望通过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也为下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
另外本研究还存在其他方面的不足,比如影响因素研究较少,未将肿瘤内部是否存在钙化灶以及钙化灶的大小、肿瘤的病理学分级、ER、PR、Her-2、Ki-67、MRI机器的参数设置、MRI阅片医师的年资及工作经验等纳入研究;除此之外,由于本院为私立医院,患者人群偏向于高龄、经济水平较差、知识水平较低的人群,此类人群通常发现时病期较晚;还有本院MRI检查设备可能不及上级医院先进等多种因素,但是这也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乳腺MRI检查的推广及多种MRI新技术的出现,未来入组人数增多,可以将多种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研究,实验将会越来越完善,更加具有说服力。当越来越多的实验发现并验证更多对MRI评估乳腺癌的准确性有影响的因素时,针对不同的患者,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选择及控制,可极大地提高MRI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同时伴随多种简化MRI检查方式的出现,未来也许可以利用这种高灵敏度、高诊断准确性的检查方式取代其他有创检查方式,使患者能够更早地检测出乳腺癌,及早制定更加合理有利的治疗方式,提高预后水平。
[参考文献]
[1]" "汪瑞, 周军, 沈俊, 等. 核磁共振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1(2):53-55.
[2]" "迟宏璐. MRI及钼靶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6):121-122.
[3]" "李洪义, 邵建民, 胡明成, 等. MRI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现代肿瘤医学, 2016, 24(23):3814-3818.
[4]"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12):1092-1187.
[5]" "李慧敏, 曾红英, 廖晓红, 等. 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征象表现与组织学特征的关系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 18(13):2545-2549.
[6]" "GREENWOOD H I. Abbreviated protocol breast MRI: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Clin Imaging, 2019, 53:169-173.
[7]" "TALIAFERRO A S, PRICE E R, HAYWARD J H, et al. Utility and outcomes of preoperative screening breast MRI for planned bilateral prophylactic mastectomy in high-risk patients[J]. AJR Am J Roentgenol, 2022, 218(2):241-248.
[8]" "徐华苗, 潘海洋. 核磁共振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检查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临床研究, 2023, 31(5):35-37.
[9]" "CHHOR C M, MERCADO C L. Abbreviated MRI protocols: wave of the future for breast cancer screening[J]. AJR Am J Roentgenol, 2017, 208(2):284-289.
[10]" "CHOUDHERY S, CHOU S H S, CHANG K, et al. Kinetic analysis of lesions identified on a rapid abridged multiphase(RAMP) breast MRI protocol[J]. Acad Radiol, 2020, 27(5):672-681.
[11]" "黄精燕. DWI和DCE-MRI的影像特征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J]. 黑龙江医药, 2022, 35(3):539-542.
[收稿日期]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