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苗技术对林木生长和抗病虫害能力的影响研究

2024-12-18顾晓云

新农民 2024年33期

摘要:发展林业是保证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种植方式不仅出苗率和成活率较低,林木生长也相对较为缓慢,抗病虫害能力也相对较差,从而影响林木种植的效果。对此,为提升林木种植效果,逐渐将先进的育苗技术引入其中,以此提升林木生长和抗病虫害的能力,获取良好的种植效果,本文立足于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百花林场,首先介绍育苗技术定义以及技术目标,其次明确育苗技术对林木生产的影响,最后分析育苗技术对林木抗病虫害影响;目的就是不断提升林木生长和抗病虫害能力,促使林木行业可以稳健发展,并且也希望给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育苗;林木;病虫害

林业在社会生产以及维护生态环境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林木生长与抗病虫害能力是影响林业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由此,为提升林业生产和经济效益,可以将育苗技术应用到其中,对各种先进的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从而提升林业生长存活率,降低病虫害的侵蚀,促使林业可以健康、稳定生长,并且对生态环境进行维护。

1 育苗技术概述

1.1 育苗技术定义

育苗技术主要是指利用一系列先进方式和手段,对林木苗进行精细管理和调控,促使林木从萌芽、幼苗生长,以及到林木成熟等阶段,都处于健康、稳定的状态,以此提升林木生产效率,增强林木产量,并且对生态环境也进行调节,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1]。同时,从林木生长角度来说,育苗技术可以分为种植处理技术、幼苗培育技术、林木抚育技术等,并且这些技术可以针对林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光照、水分、养分等进行调节,目的就是为林木生长提供优质的环境,促使林木可以稳健发展。另外,育苗技术始终贯穿于整个林木生产阶段,对各个生产阶段进行严格控制,利用各种手段提升林木生产速度以及质量,增强其存活率,并且也提高林木抗病虫害能力。

1.2 育苗技术目标

育苗技术目标属于多层次的,主要表现为:第一,提升林木生长效率,对林木结构进行优化,提高林木产量;第二,提升林木的抗逆性,可以促使林木可以很好适应天气变化以及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第三,育苗技术可以很好地维护生态环境,强化生态系统的功能性,做到对林木的充分利用,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2];第四,通过育苗技术可以增强林木的存活率,满足社会生产对林木资源的需求,也促使林木行业可以更好发展。

2 育苗技术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育苗技术对于林木生长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林木种子处理、林木苗木品质、林木存活、林木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利用育苗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林木生长速度。以及生长质量,并且对林木生长各个阶段进行严格保护和控制,结合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节,增强林木的存活率,获取良好的种植效益。

2.1 林木种植处理

种植处理技术是育苗技术中重点技术内容,该技术直接影响着林木的生长,所以需要从种子筛选、消毒、催芽等环节展开,以此保证种植处理技术应用效果。同时,从种子筛选的角度来说,需要对林木种子进行筛选,将劣质种子去除,留下优质林木种子,提升林木种子品质。林木种子筛选完成以后,就需要进入消毒阶段,主要是将种子表面病原菌进行消杀,以此提升病虫害的能力。消毒完成以后,便会进入催芽阶段,该阶段需要对温度和湿度进行严格控制,目的是强化种子新陈代谢的能力,提升种子发芽效率[3]。总的来说,种子处理技术对林木发芽率有着一定影响,所以对林木种子进行处理,可以提升种子发芽的成功率,以及发芽速度。

对于林木幼苗来说,种植处理技术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对幼苗机械处理,以此保证幼苗具有良好生长趋势,促使根系更为发达,提升苗木适应环境的能力。另外,在幼苗生长期间,通过利用种植处理技术,可以提升幼苗吸收水分的能力。

2.2 林木苗木品质

对于林木苗木与品质生长来说,育苗技术在应用期间,主要根据林木类型选择合的种植地,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对土壤进行处理,明确播种时间以及方式,后续灌溉、施肥、病虫害等步骤,以此提升林木种植质量,以及生产效率。例如:在种植地选择期间,应当对光照和水分等进行充分考虑,这样可以为林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对土壤进行检测,了解土壤肥力以及水分,根据检测结果对土壤结果,以及土壤肥力、水分等进行调节,以此满足林业生产需求[4]。另外,由于地区环境的不同,所以苗木种植也有着很大不同,一般以春季3—4月时间段为主,并且种植完成以后,应当结合情况进行灌溉,满足林木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

2.3 林木存活

造林技术是育苗技术中常见的一项技术要点,在林业种植期间,通过利用造林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林木存活和生长效率,获取良好林业效益。同时,在造林期间,应当对林木密度进行综合考虑,应当设置林木之间的间距,改善林木生长条件,以此提升林木的存活率。同时,在造林期间,应当对光照和水分进行充分考虑,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风害问题的产生,也提升抗病虫害能力。另外,在改善林业生长条件期间,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满足林木生长需求。

2.4 林木抚育管理

抚育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林木生长和发育,以此提升林木生长效率和质量。同时,抚育管理在林木生长应用期间,主要是结合实际情况,对水肥进行管理,采取合理、有效的抗病虫害防治手段,减少或者消除影响林木生长的因素。同时,水肥管理是抚育管理的重点,结合情况进行灌溉和施肥,可以有效满足林木生长需求,促使林木可以稳健生产。

3 育苗技术对林木抗病虫害能力的影响

提升抗病虫害能力,可以有效保证林木健康生长,并且通过利用育苗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林木抗病虫害能力,提升林木的存活率。本段内容从预防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综合防治、精准施药等方面展开,详细内容如下[5]。

3.1 预防防治

为避免林木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就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然后育苗技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以及合理的施肥手段,以此提升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就以某地区为例,该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林木受到气候的影响,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对育苗技术在应用期间,加强对林业监测和预警,一旦发现有害生物,应当立即及时消除隐患,确保林木可以稳健生长。同时,育苗技术在应用期间,需要对有机肥、微量元素等使用量进行严格控制,以此提升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另外,育苗技术在应用期间,可以适当加大林木管理力度,针对林木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适当修剪和整形,将一些病虫害树枝进行处理,目的就是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促使林木可以稳健生长[6]。此外,育苗技术针对林木生长情况,进行定期巡检,对林木进行病虫害防治,以此提升林木抗病虫害能力。在预防期间,应当根据林木的不同生长阶段,做好定期防治工作,对药剂的使用量进行调整,目的就是保证林木不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3.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生物技术提升林木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对林业的侵害。同时,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昆虫防治技术、微生物防治技术、益鸟防治技术。昆虫防治技术将林木种类作为基础,根据林木的种类对病虫害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有针对性将病虫害天敌引入其中,以此提升林木抗病虫害能力。对于微生物防治技术来说,主要是对微生物进行充分利用,以此防止病虫害产生。例如:马尾松虫害在林业生长中较为常见,这时可以利用微生物防治技术,对白僵菌素进行繁殖,以此实现提升林木抗病虫害能力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将益鸟以内林木种植期间,对虫害进行防治和捕捉,以此减少虫害的数量。再例如,在林木生产期间,如果受到松材线虫的干扰的影响如蚯蚓与其进行竞争。经研究显示,当每平方米的蚯蚓数量超过一定数量以后,松材线虫的感染率就会有着明显降低,也能够减轻松材线虫对林木的伤害,这时可以将总的来说,通过利用生物防治技术,育苗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林木抗病虫害能力[7]。

3.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技术对于提升林木抗病虫害能力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因为通过利用化学防治技术可以解决已经扩大的病虫害防治问题,促使林木可以正常、健康生长。同时,化学防治一般以农药、杀虫剂等为主,杀虫效率和效果较为明显,但是成本相对较高,并对周围环境也会造成一定影响。例如:化学防治在应用期间,通过利用化学药物进行病虫害消杀,但是由于化学药品会在空气进行传播,这时对周围环境就会造成一定影响,并且化学药剂会进入土地系统以及水系统等,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性。对此,为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影响结合林木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化学药物进行合理使用,对安全隐患进行严格把控,目的就是避免给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8]。

3.4 物理防治技术

分析育苗技术对林木抗病虫害能力影响期间,可以从物理防治角度展开,通过利用机械设备或者物理手段,对林木进行病虫害防治,例如:可以在林木表面涂抹石灰粉,以此用来驱虫,并且还能提升林木御寒的能力,以此实现林木抗病虫害的目的。

3.5 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主要是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融合和使用,以此提升林木抗病虫害能力。在综合防治期间,可以重点区域悬挂黄板,这样可以对大量成虫进行诱杀,避免林木受到侵害。同时,如果必须使用化学药物,应当选用毒性极低的药物,并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带来安全隐患。另外,需要根据相关要求,定期进行林木病虫害消杀,以此提升林木的安全性。

3.6 精准施药

其实,在林木病虫害防治期间,应当结合情况进行精准施药,但是一定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发展程度,以及生长情况等合理使用药物,严格控制药物使用量,避免使用过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9]。例如:某地区因为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林木病虫害产生概率相对较高,但是病虫害产生一定规律性,所以需要结合当地环境以及气候的具体情况,掌握病虫害产生规律,合理、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选择合适的药剂,以此提升林木抗病虫害能力。同时,根据相关要求,在分析育苗技术对林木抗病虫害能力影响期间,可以适当选择施高效、毒性低的药剂,以此对病虫害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外,需要根据林木生长情况,对药剂进行调整,避免用量过多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就以林木生长旺盛期为例,可以适当减少药剂的使用量,并且做好药物使用的监测工作,对林木抗病虫害能力进行分析,并且做好调整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林木抗病虫害能力,也为后续防治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育苗技术对林木生长和抗病虫害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可以保证林木稳定、健康生长,也促进林木的存活率,满足社会生产对于林木的需求。同时,通过利用各种育苗技术手段,例如:预防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技术、综合防治、精准施药等,对林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技术进行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合理使用各项技术,进而达到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避免给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林木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和平,白德民,石丽霞.提升林业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策略研究[J].农家参谋,2024(29):48-50.

[2] 胡荣荣.林木育苗病虫害防治技术优化措施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24(9):69-70.

[3] 牛倩.林业育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河南农业,2024(18):45-47.

[4] 马宁.森林培育技术对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4(8):124-126.

[5] 高宪瑞,宗菠菠,靳丹丹.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初探[J].中国林业产业,2023(10):106-108.

[6] 魏渤航.林木育苗技术与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河北农机,2023(19):127-129.

[7] 张文赟.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分析[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1):66-68.

[8] 李丁明.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浅析[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海东市平安区林业局;2018:2.

[9] 赵凤林.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的综合措施探究[C]//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应用创新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应用创新专业委员会科技创新研讨会2016年5月会议论文集.黑龙江省尚志市林业局;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