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化控药剂筛选试验报告
2024-12-18陆东王燕董慧荣陆璐麦尔耶姆·伊斯马伊力
摘要:新疆小麦株高偏高,因此也易因天气原因等倒伏。在当前高密度种植的背景下,小麦化控成为获取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该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密植,大穗型品种525~600万穗/hm2、小穗型品种
600万~675万穗/hm2情况下,根据2个试验结果,5%抗倒酯EC、沃大壮、麦博等可以替代50%矮壮素AS,既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又能起到控旺抗倒伏的效果;同时,应根据品种特性和长势确定化控次数。
关键词:小麦;化控;农药;倒伏
小麦是奇台县主栽作物,年均种植面积占全县播种面积50%左右,全生育期化学农药用量9 000 mL/hm2左右,其中化学调控药剂占小麦化控药的60%左右。以矮壮素为主的化控药占小麦化控药剂80%,亩均用量7 500 mL/hm2。为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2024年通过筛选优质高效的调控剂和科学使用技术,为小麦田农药减量、绿色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
50%矮壮素AS,湖北博蓝化工有限公司;麦博(30%调环酸钙·甲派嗡悬浮剂),安阳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控宝(30%矮壮素·多效唑EC),安阳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5%抗倒酯EC,浙江创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控德2号,北京艾格鲁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圭百配(有机质50 g/L、硅50 g/L),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途保壮(硅100g/L、钾160 g/L),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颖润(4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菲彤(硅100 g/L、钠50 g/L),北京艾格鲁国际宵业科技有限公司;沃大壮(10%抗倒酯·烯效唑ME),六夫丁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1.2 试验处理
处理1:50%矮壮素AS,第一次喷施(拔节初期)3 000 mL/hm2,第二次喷施(药后7~10 d)2 250 mL/hm2,
试验面积1.56 hm2。
处理2:麦博,第一次喷施(拔节初期)300 mL/hm2,
第二次喷施(药后7~10 d)3 000 mL/hm2,试验面积0.853 hm2。
处理3:控宝,第一次喷施(拔节初期)750 mL/hm2,
第二次喷施(药后7~10 d)375 mL/hm2,试验面积0.853 hm2。
处理4:25%抗倒酯EC,第一次喷施(拔节初期)300 mL/hm2,第二次喷施(药后7~10 d)150 mL/hm2,试验面积0.853 hm2。
处理5:控德2号,第一次喷施(拔节初期)
120 g/hm2,第二次喷施(药后7~10 d)gmL/hm2,试验面积0.853 hm2。
处理6:圭百配+颖润,第一次喷施(拔节初期)圭百配750 mL/hm2+颖润450 mL/hm2,第二次(扬花前)和第三次(灌浆期)再喷施一次,用量同第一次,试验面积0.853 hm2。
处理7:途保壮+颖润,第一次喷施(拔节初期)途保壮750 mL/hm2+颖润450 mL/hm2,第二次(扬花前)和第三次(灌浆期)再喷施一次,用量同第一次,试验面积0.853 hm2。
处理8:菲彤,第一次喷施750 mL/hm2,第二次(扬花前)和第三次(灌浆期)再喷施一次,用量同第一次,试验面积0.853 hm2。
处理9:清水,试验面积0.2 hm2。
1.3 试验地点及管理
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冬小麦(新冬22号)化控试验示范,试验面积7.33 hm2,第一次于4月10日喷施第一遍化控,4月19日喷施第二遍化控,与化学除草一起进行。采用植保无人机大疆T60喷施,亩喷施药液量30 L/hm2,喷药时,天气晴朗,傍晚无风。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一致。
1.4 调查方法及内容
喷施前调查基本苗,药后10~15 d调查小麦长势,小麦收获前取50~60株量取第一茎节、第二茎的长度和株高。产量测定:于小麦收获前,随机选到长势均匀的
5个点,数取总穗数、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于室内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奇台县4月平均气温为11.4℃,月总降水量为18.8 mm。12日至13日、3日夜间至4日、17日至18日、
25—26日奇台县降雨,同时伴有5~7级西北风,局地阵风7~8级。5月平均气温为20.6℃,月总降水量为38.2 mm。2日、8日夜间至9日、20日夜间—21日、23日午后至24日、26日夜间至27日降小雨,局地降中到大雨,同时伴有6~7级西北风,北部地区阵风
8~9级。6月奇台县月平均气温为24.4℃,月总降水量为7.6 mm。6月3日午后至4日和6月19日白天至夜间总降水量为7.6 mm,大部分地区小雨,山区中到大雨,同时伴有6级以上的西北风,局地阵风风力达8~9级。
2.2 试验期间小麦表现情况
7月7日收获,6月27日测产时,西北湾镇化控试验田化学控旺剂处理区比非化学控旺剂处理区明显贪青晚熟,非化学控旺药剂处理区倒伏的小麦贪青,没有倒伏的小麦正常落黄。7月6日取样时,情况依旧,处理1表现更明显。
2.3 成穗率和倒伏状况
试验期间各处理没有明显药害症状。5月11日观察控旺效果时,西北湾镇化控试验田化学控旺剂处理区比非化学控旺剂处理区矮一些。5月26日的大风降雨,试验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处理5、6、7倒平,处理8倒伏60%,处理1倒伏30%,处理2、3、4倒伏较轻,5%左右。6月4日,倒伏区小麦基本恢复直立,处理1、2、3、4全部恢复直立,处理5、6、7、8的倒伏小麦以倾斜45°角直立。6月19日的风雨再次将之前倒的小麦再次倒伏。截至收获前,处理1、2倒伏30%~40%,处理3倒伏5%、处理4倒伏3%,处理5、6、7倒伏90%以上,处理8倒伏60%。除处理3外,其他处理均对小麦增加成穗数有正影响;与处理1相比,处理4、5、6、8对小麦对增加成穗数有正影响(见表1)。
2.4 株高和茎节
2024年6月27日测产时,处理2、5、6、7、8的茎秆与其他处理相比较,偏粗。与处理9相比较,处理1对小麦有较好的控高作用。与处理1相比较,处理2至处理8对小麦控旺效果均不及矮壮素。与处理9相比较,处理1、处理2控住了小麦第一节和第二节;除过处理5和处理7外,其余处理均控住了第二节。与处理1相比较,处理2-8控住了小麦第一节;除过处理3控住了小麦第二节,其他处理均没有控住第二节(见表2)。
2.5 产量和效益分析
2024年6月27日测产时,处理1、2、3、4较处理5、6、7、8贪青晚熟。处理1、3、4较处理2明显,其中处理1尤为明显。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2组的小麦化控药剂筛选试验中供试品种为新冬22号,属早熟品种,适期播种,穗数45万~50万穗/亩。6月27日测产时,处理1表现最明显,茎、叶和穗较其他处理明显绿,因此6月下旬的高温对其影响小,所以千粒重最高。
与处理1相比较,穗粒数:除处理3外,其他处理的穗粒数均低于处理1;亩穗数、千粒重、亩产量:处理2-9的亩穗数、千粒重和亩产量均低于处理1。与处理9相比较,穗粒数:除处理1和处理3外,其他处理的穗粒数均低于处理1;亩穗数、亩产量:处理1-8的亩穗数和亩产量均低于处理9;千粒重:除处理3和处理5外,其余处理千粒重均高于处理9。
与处理9相比较,处理1-8的纯收益均增加;与处理1相比较,除处理4外,其他处理的纯收益均减少(见表3)。
3 讨论
(1)在正常田间管理的情况下,由于小麦产量构成3要素中,千粒重受品种、田间管理、气候等因素影响[1-2],其中灌浆期间的天气影响最显著[3-4]。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2组的小麦化控药剂筛选试验中供试品种为“新冬22号”,属早熟品种,适期播种,穗数
675万~750万穗/亩。6月27日测产时,处理1表现最明显,茎、叶和穗较其他处理明显绿,因此6月下旬的高温对其影响小,所以千粒重最高。
(2)药剂5%抗倒酯EC、沃大壮、麦博、控宝、矮壮素、戊唑醇等通过影响乙烯利合成实现控旺,因此小麦会出现贪青晚熟的特点。
(3)2024年小麦倒伏面积大,发生时间早(5月26日),原因有几点,一是风大雨急,二是小麦密度偏大(亩株数超过35万株),三是旺长田,四是小麦刚滴完水。其中密度过大是倒伏的主要原因。
4 结论
合理密植,大穗型品种有效穗525万~600万穗/hm2,
小穗型品种有效穗525~675万穗/hm2。根据2个试验结果,5%抗倒酯EC、麦博、控宝等可以替代50%矮壮素AS;既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又能起到控旺抗倒伏的效果;同时,应根据品种特性和长势确定化控次数。使用方法如下表(见表4)。
参考文献
[1] 马瑞琦,亓振,常旭虹,等.化控剂对冬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品质的调节效应[J].作物杂志,2018(1):133-140.
[2] 葛红根,赵冬霞,王璐,等.化控剂对冬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9):7-9.
[3] 楚文杰,马永光,王威.不同化控剂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1):112-113+225.
[4] 吴春雷.化控剂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试验[J].河南农业,2023(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