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传统小吃的健康传承与烹饪专业教学的融合研究

2024-12-16宁兴旺

职业 2024年22期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广西玉林市乡村传统小吃的健康发展与烹饪专业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分析广西玉林市特色小吃的文化价值、健康属性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现状,提出将传统小吃引入烹饪专业教学的策略,以促进乡村传统小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培养具备健康饮食理念的专业烹饪人才。研究发现,广西玉林市的乡村传统小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对健康具有明显益处。将这些小吃纳入烹饪专业课程,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文化认同感。而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推动传统小吃的现代化转型与健康发展。

■关键词:乡村传统小吃;烹饪专业教学;产教融合

在当今社会,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逐渐普及以及乡村旅游的持续升温,乡村传统小吃作为地方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西玉林市,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乡村传统小吃,这些小吃不仅风味独特,满足了当地居民的味蕾需求,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外地游客前来品尝,成为广西玉林市旅游文化的一大亮点。

广西玉林市的乡村传统小吃,如木薯饽、石南云吞、博白县落水饺、蒲塘卷粉、玉林茶泡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地方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这些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和口感,成为广西玉林市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许多传统小吃面临着技艺失传、市场萎缩等严峻挑战。青年对于传统小吃的兴趣和认知逐渐减弱,导致传统小吃的制作技艺难以得到有效传承。同时,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传统小吃在市场上的份额也逐渐被新兴的快餐和方便食品所取代。

因此,探索乡村传统小吃的健康发展与烹饪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路径,对于传承地方文化、促进健康饮食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将传统小吃引入烹饪专业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传统小吃的制作技艺,理解其文化内涵,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传统小吃的现代化转型和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这一举措也有助于提高乡村传统小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一、广西玉林市乡村传统小吃的文化价值与健康属性

(一)木薯饽

木薯饽,作为玉林本土的传统美食,其历史可追溯到清末时期,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木薯饽以木薯作为主要原料,富含淀粉、膳食纤维及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营养成分对于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等具有积极作用。木薯饽的独特制作技艺,如独特的发酵方法和恰到好处的火候控制,使得其口感软糯而不失嚼劲,深受食客喜爱。

在烹饪专业教学中讲授木薯饽的制作技艺不仅是学习地方特色食材运用的绝佳案例,更是探讨健康饮食理念的生动教材。通过亲手制作木薯饽,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食材的天然魅力,理解健康饮食对于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同时,木薯饽背后所蕴含的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也能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石南云吞

石南云吞以其独特的馅料搭配和精美的包制技艺,在广西玉林市乃至整个广西地区享有盛誉。其馅料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猪肉、虾仁等经典搭配,也有创新性地融入当地特色食材如香菇、马蹄等的尝试,这些食材不仅提升了云吞的口感层次,也确保了营养均衡。在包制过程中,石南云吞注重细节处理,每一个褶皱都力求完美,体现了制作者对美食的极致追求。

将石南云吞纳入烹饪专业教学体系,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传统面食制作的精髓,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通过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馅料搭配和包制手法,鼓励他们结合现代饮食趋势进行改良和创新,从而推动传统小吃的现代化转型。

(三)博白县落水饺

博白县落水饺以其皮薄馅大、味道鲜美而著称于世。其制作过程复杂而精细,从和面、擀皮到调馅、包制再到烹煮,博白县落水饺有三种吃法:水煮着吃、蒸着吃、煎着吃,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制作者具备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博白县落水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火候的掌握和馅料的调制,这使得其口感鲜嫩多汁、回味无穷。

在烹饪专业教学中引入博白县落水饺的制作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面食制作的核心技艺,还能让他们深入了解这一地方特色小吃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传统技艺的魅力所在,同时也能感受到地方文化对美食创作的深远影响。

(四)蒲塘卷粉

蒲塘卷粉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以其洁白、薄亮、嫩滑、柔韧、吸味力强、耐煮耐嚼等特色而誉满玉林。蒲塘卷粉以优质纯白黏米为料,充分浸泡后,经石磨磨成嫩滑的白米浆。根据当时的气温高低和制作时间的长短,先取10%的米浆用沸水冲熟或半熟,将熟米浆与生米浆充分搅拌后蒸制。蒸制时忌用金属器具,常用两个以篾青织成的簸箕,轮流使用。蒸粉前,先在簸箕底部涂上薄油,再勾上适量米浆,荡匀,放蒸笼猛火蒸2~3分钟,浆熟透即可取出。用另一簸箕盛米浆继续蒸,蒸出的粉稍凉后,涂上一层面油,即可从簸箕中撕出,挂上竹竿,散热后,折叠待用。将制作好的蒲塘卷粉搭配特制的调料和配菜食用,口感爽滑,味道鲜美。而且,这种卷粉吸味力强,无论搭配什么食材都能完美融合,让人回味无穷。传统蒲塘卷粉的吃法多种多样,在蒲塘最为常见的是汤粉和卷馅粉的形式。有诗云:“走巷串街访千古人文直须吃碗蒲塘粉,登山临水观万般风景最可饮杯寮岭泉。”如今蒲塘卷粉作为蒲塘镇的一张美食名片,亦闻名广西玉林市。

在烹饪专业教学中引入蒲塘卷粉制作课程,不仅传承传统技艺,而且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详细讲解蒲塘卷粉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以及制作技艺,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蒲塘卷粉制作过程中强调的精细与耐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五)玉林茶泡

玉林茶泡作为一种集泡茶甜品与传统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独特存在,其制作技艺复杂精细且充满创意。玉林茶泡的制作不仅要求制作者具备高超的雕刻和绘画技艺,还需其对食材的选择和搭配有着深刻的理解。玉林茶泡外观晶莹剔透、造型各异且寓意吉祥,体现了制作者对美的极致追求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在烹饪专业教学中引入玉林茶泡制作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手艺技能,还能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亲手制作茶泡并品尝其独特的风味,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健康饮食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带来的愉悦体验。同时,玉林茶泡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也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广西玉林市乡村传统小吃在现代社会的传承现状

广西玉林市乡村传统小吃作为地方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独特的饮食文化内涵。然而,在现代化进程的浪潮中,这些传统小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其传承现状令人担忧。

一方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外来饮食文化的冲击,广西玉林市的青年对传统小吃的兴趣逐渐减弱。他们更倾向于追求快捷、方便、时尚的饮食方式,如快餐、外卖等,而传统小吃往往因为制作技艺复杂、耗时较长而无法满足这种需求。这种趋势导致传统小吃的消费群体逐渐缩小,尤其是青年的消费者更是寥寥无几。许多传统小吃摊贩和制作师傅也面临着生意冷清、收入减少的困境,有些经营者不得不放弃这门手艺,转行从事其他工作。这种现状导致了传统小吃技艺传承出现断层,许多独特的制作技艺和口味可能面临失传的风险。

另一方面,广西玉林市乡村传统小吃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也相对落后,难以适应市场变化。过去,传统小吃往往以家庭作坊或小商贩的形式存在,生产和销售规模有限,缺乏品牌化和标准化的管理。这使得传统小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难以与大型餐饮企业或连锁品牌抗衡。同时,由于生产和销售模式落后,传统小吃往往无法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或创新口味,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这导致传统小吃的市场份额逐渐缩减,许多曾经风靡一时的小吃品种如今已难觅踪迹。市场上传统小吃往往被边缘化,只能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或节日里才能见到。更令人担忧的是,广西玉林市乡村传统小吃还面临着原材料供应不稳定、制作成本上升等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土地资源的减少,许多传统小吃的原材料种植面积逐渐缩小,导致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价格波动较大。这使得传统小吃的制作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进一步加剧了其市场萎缩的趋势。同时,由于传统小吃制作技艺复杂,许多年轻人也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导致传承难度加大。

综上所述,广西玉林市乡村传统小吃在现代社会的传承现状令人担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可能会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因此,要深刻认识到传统小吃文化的重要性,创新发展路径,让广西玉林市乡村传统小吃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生机。

三、在烹饪专业教学中融入乡村传统小吃的策略

(一)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要将广西玉林市乡村传统小吃纳入烹饪专业课程体系,这需要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创新。可以开设如“木薯饽制作技艺”“石南云吞制作技艺”等特色课程,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学生掌握传统小吃的制作方法和文化内涵。在理论教学中,不仅要讲解传统小吃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和食材选择等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统小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在实践操作中,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让他们亲身体验传统小吃的制作过程。其次,鼓励教师进行课程创新,结合现代烹饪技术和健康饮食理念,对传统小吃进行改良和创新。例如,可以尝试将传统小吃与现代流行的轻食、素食等健康饮食理念相结合,开发出新的产品形态和口味。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也能为传统小吃注入新的活力。

为了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还可以邀请当地知名的传统小吃制作师傅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他们的丰富经验和独特技艺将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二)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为了使烹饪专业学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要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邀请当地知名小吃制作企业参与烹饪专业教学工作。通过共同开发教学项目、建立实践基地,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和市场需求。同时,学校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和智力支持,促进校企双方共赢发展。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项目,让学生在企业中亲身体验传统小吃的制作和销售过程。此外,还可以与企业共同研发新产品或改良传统小吃,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企业的市场经验相结合,推动传统小吃的现代化转型。在产教融合方面,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传统小吃的创业项目或实践活动。学校应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资金支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通过这样的实践锻炼,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还能为传统小吃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举办技能竞赛与文化交流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可以定期举办传统小吃制作技能竞赛和文化交流活动。通过竞赛,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并评选出优秀的传统小吃作品和制作人才。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

同时,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传承和发展传统小吃的重要途径。可以邀请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小吃制作师傅或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和交流,让学生感受传统小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借鉴,还能推动传统小吃的创新发展。此外,还可以举办传统小吃文化节或美食节等活动。通过展示传统小吃的制作过程和品尝传统小吃,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关注。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传统小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四)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在信息化时代,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是提升传统小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对广西玉林市乡村传统小吃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

第一,通过制作精美的宣传视频和图文资料,展示传统小吃的制作过程、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详细的解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广西玉林市乡村传统小吃。同时,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设置话题讨论、问答互动等环节,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和分享。

第二,鼓励学生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个人作品展示和分享。可以指导学生制作自己的传统小吃制作视频或图文日志,并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发布和推广。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新媒体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扩大传统小吃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此外,还可以与当地相关部门合作,将广西玉林市乡村传统小吃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一部分进行整体推广。通过规划旅游线路和组织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前来品尝和体验玉林传统小吃,从而推动其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将广西玉林市乡村传统小吃融入烹饪专业教学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通过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举办技能竞赛与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等策略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地传承和发展广西玉林市乡村传统小吃文化,还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也将为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四、结束语

通过对广西玉林市乡村传统小吃的文化价值、健康属性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现状进行深入探讨,笔者提出了将传统小吃引入烹饪专业教学的策略。研究发现,广西玉林市的木薯饽、石南云吞等传统小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对人们的健康具有明显的益处,是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美味选择。将这些小吃纳入烹饪专业课程体系,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文化认同感,还能为传统小吃的现代化转型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和乡村旅游的持续升温,广西玉林市乡村传统小吃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小吃作为地方文化的瑰宝,有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品尝,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同时,技工院校烹饪专业教学也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培养更多具备健康饮食理念和创新能力的专业烹饪人才。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进一步推动传统小吃传承与创新,让广西玉林市乡村传统小吃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生机,为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方琳,贺新闻,董若斯.老北京小吃的传承与保护:以九门小吃为例[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22).

[2]王志飞,梁晓琳,高浩.浅论地方传统特色小吃的传承和发展:以山东省德州市武城旋饼为例[J].经济师,2022(3).

[3]陈雯.北海疍家小吃的传承和发展[J].食品界,2019(4).

[4]曲建鹏.宁海脑饭:在嬗递中重生[J].走向世界,2017(44).

[5]刘国信.保护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向前发展[J].大众标准化,2017(7).

(作者:宁兴旺,广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