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女投江》到《海风》
2024-12-15赵豆
摘要:“八女投江”具有重要的史实价值与历史意义,围绕该主题,诞生了一系列堪称经典的艺术作品,尤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藏王盛烈的《八女投江》为代表。该作品以质朴而富有力量的艺术语言反映了八女投江的革命壮举,成功塑造了抗联女战士的崇高艺术形象。《海风》则是王盛烈另一幅塑造女性人物的经典作品,该作品以现实主义艺术手法充分展现了革命情怀和时代精神,成功体现了和平时期女性的革命信仰与精神,表现出这个时期女性刚硬外表下特有的优美与柔和。重新解读王盛烈的《八女投江》与《海风》,可使我们在铭记革命历史的同时,感受不同时期女性形象带来的情感触动和精神感召。
关键词:王盛烈;《八女投江》;《海风》;优美与崇高;女性形象
20世纪以前,在中国的正统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之中,独立的女性形象十分罕见。以往艺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大多局限于男性视角之内,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等,多用于劝诫女性遵守道德信条,固化了刻板印象。直到进入20世纪后,敢于抗争的独立女性这种非常态的形象才逐渐得到重视。革命主题的绘画开始突破程式化的创作模式,以女战士为核心题材,作品极富新意,契合时代精神,展现了伟大的革命精神。本文主要围绕王盛烈的《八女投江》与《海风》这两幅作品探讨王盛烈笔下女性形象的塑造。
一、王盛烈创作《八女投江》《海风》的时代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中国画创作开始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文艺政策提出了“新国画”必须“内容新”“形式新”“画山水必须画真山水”“画风景的必须到野外写生”的新要求。[1]在新的创作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引导下,画家们积极投身于创作洪流之中,以极大的热忱,去展现那个斗志昂扬的时代。1957年,王盛烈应邀创作一幅军事题材的画作,他立刻想到了酝酿多年的题材“八女投江”。[2]
1938年10月,八位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为掩护大部队冲出敌人包围圈,浴血奋战,直至弹尽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投河,壮烈殉国。[3]年轻的生命永远消逝在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留下一段悲壮的历史。
“八女投江”作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革命事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成为众多艺术家创作的主题。“八女投江”不仅仅是一件真实的历史事件,更是一段痛彻心扉的历史记忆,彰显着悲壮的革命精神,这对王盛烈有着刻骨铭心的影响。“八女投江”这一题材激发了王盛烈的创作热情。他创作的《八女投江》充分展现了这个革命历史事件的悲壮,表现了中华儿女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
《海风》作为《八女投江》的姊妹篇,同样践行着现实主义艺术理念,以浓郁的时代气息,记录下新中国人民女战士的昂扬斗志。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主席提出,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把能拿武器的男女公民武装起来,以民兵组织的形式,实行全民皆兵。[4]为了鼓励全民当兵,歌颂女兵的英姿,毛泽东于1961年写下了《七绝·为女民兵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5]在鼓励全民皆兵的时代大背景之下,1962年王盛烈创作了经典作品《海风》。
作品以女战士为核心hKXrbRf8NQGitqaqXzcPVg==题材,极富新意,又契合时代精神。一方面当时战士多是男性,革命主题的绘画以塑造男性人物为主,《海风》突破了程式化的创作模式,对革命题材创作进行革新,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伟大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很好地契合了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指导思想,通过画作塑造了鲜活的革命女性形象。王盛烈通过描绘充满活力与自信的八位女民兵,表达了对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信心与希望。作品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与蓬勃的朝气,这也正是新中国带给人民的最直观的感受。
王盛烈的现实主义作品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评价道:“从英雄的颂歌到平凡的世界,再到个人内在精神的表达,王盛烈的艺术随历史演进发生着阶段性的转折,唯一不变的是其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忠诚,这是社会变迁留在艺术家心底的精神印记。”[6]
二、《八女投江》与《海风》的艺术形式分析
“八女投江”这一题材许多画家都创作过,但是最具代表性的是王盛烈创作的三个版本。这三版分别是:1957年的首次创作,现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59年的再次创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1990年的第三次创作,现藏于中国美术馆。本文重点分析第一幅,也就是创作于1957年的《八女投江》。
王盛烈的《八女投江》主要描绘了八位女战士在冰冷的乌斯浑河英勇就义的场景。《八女投江》画面布局张弛有度,人物位置松紧相宜,同时,画作整体处理非常自然朴实。人物构图整体前倾,象征着这八位女战士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也更好地表现了女战士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
在构图上,整体结构呈三角形,增加了画面的稳定性。居于画作中最突出位置的女战士是指导员冷云,冷云抬着受伤的战友,昂然怒视着敌人的情态,表现出了人物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以及对革命终将胜利所抱有的坚定信心。冷云下方身穿白色衣服的战士,一手撑地,正匍匐在山坡上,侧身持枪射击日本侵略者,掩护战友们后撤。画面最右侧的蓝衣战士,手持步枪,毫不畏惧地沉着应战。画面左下侧三位战士,其中一位抱着枪支,目光坚定,面向前方,她手拉着的另一位战士应是年龄最小的战士王惠民,后方的战士在构图上没有占据过多位置,只露出半个头。由此可见,每个人物的构图比重、画面的虚实强弱都由画家精心安排,包括女战士脚下及身后的山石和江水,其排布和描绘方式都是画面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相比之下,《海风》在构图上,人物都居于画面中央,是典型的顶天立地式构图。一字排开的海岛女民兵,面海临风,英姿飒爽。八位大连女民兵有的手执枪支,有的戴着草帽、头巾,或抬头眺望,或目视前方,以不同的身姿站成一排,面带微笑,彰显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画家对远处的帆船与翱翔的海鸥的描绘,寓意八位女民兵将带着对理想生活的期望,在大海中自由翱翔,追逐更美好的明天。
在人物造型上,《八女投江》每个人物的面部特征都非常写实。为了真实再现人物情感,为了达到最佳笔墨效果,除了画大量素描、速写,王盛烈不断揣摩人物形象,精益求精打磨细节。他笔下人物的每一种姿态,姿态的每一种细微变化,都经过了仔细推敲。《八女投江》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其中最出彩的是指导员冷云,只见她双眉紧锁,眼神传递出对敌人的愤恨之情。而在画面右侧,虽然看不清戴帽子的女英雄的面庞,但依然能感受到她坚定的目光,她正怒视前方。王盛烈利用人物面部情绪烘托革命气氛。冷云严肃的神情、坚毅的目光,与昏暗的天空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现出人物坚定的革命情怀。同时,画作营造出八位女英雄投江前的紧迫感和凝重感,增加了观者的现场感,无需赘述已能感受到紧张激烈的战况。画家在中国人物画技法的基础上,运用素描的基本技巧,中西结合,增强了人物的体积特征和光影效果,让线条变得厚重有力,使人物具有很强的雕塑感,神形兼备。
《海风》在人物造型上延续了《八女投江》的创作风格,在正式起画之前,王盛烈绘制了大量的素描稿,描绘有扛枪的女战士,有迎着海风伫立眺望的女战士,还有戴着帽子的女战士,这些女战士的面部刻画无一例外都写实细致。素描稿把年轻的女民兵刻画得惟妙惟肖,面部表情自然松弛,更彰显在海风的吹拂下她们放松的状态。手稿的线条结实有力,张弛有度,注重留白。在王盛烈的点线面、疏与密的有机结合下,女战士的形体结构美被更好地展现了出来。
开始创作水墨画时,王盛烈对人物作了不同的处理。水墨稿中,人物发丝飞扬,更具动感,表情从双唇紧闭转换为露齿微笑,生动地体现了海岛女民兵乐观、开朗的性格;整体面部仍旧保留了素描稿的明暗变化,不过细节处理得更细致。王盛烈大胆取舍,以轻松随性的笔法描绘出女民兵的形象,人物面部的笔触起承转合,虚实交织相生,既严谨又自然;同时,用墨色点染,皴出人物的立体感,使人物形象更加清晰鲜明。
《八女投江》在色彩上,严格遵循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画作整体呈现偏灰蓝的冷色调,画面冷峻但不黯淡,成功塑造出历史场景中的层次。在人物衣服的处理上,只是略施颜色,刻画出八位女战士质朴的形象。在山石的色彩运用上,直接用水墨的浓淡干湿体现山石的体积,山石轮廓用粗笔简勾,古拙质朴。或浓或淡的深色水墨笼罩整个天空,渲染出战争场面的残酷,彰显出八位女战士英勇投江的悲愤与壮烈。八位女战士英勇就义的壮举暗示着中国即将在黑暗中迎来黎明,因而画面中的整体色调作偏暗处理,画面的明暗对比突出了历史场景的真实与宏大。画面中的亮部与暗部相互影响,相互成就,建立起内涵更丰富的对照关系,使作品如同一曲悲壮的交响乐,明与暗的音符合奏出气势恢宏的乐章。
《海风》在设色方面,王盛烈用墨色点染描绘人物服饰,墨的浓与淡、干与湿富于变化,墨色晕染精妙得当,使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西方绘画的结构造型有机结合,更使人物形象与精神气质高度融合,成就了中国画笔墨的多元化表达。大地依然采用厚重的墨色突出这片土地的深沉,人物结实有力,整体画面背景用类似于水彩的形式淡淡敷上一层,更好地突出主题人物的结实厚重感,同时让整幅作品显得清新透气。画作用笔酣畅淋漓,真可谓笔精墨妙,神采飞扬。
王盛烈的《海风》造型质朴,人物都是静态伫立,却让观者切身感受到一种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这幅作品不在于描绘奋力抗争的历史瞬间,而取自作者的内心宁静,在生机跃动的中国大地之上,中华儿女将迎来美好的明天,可以说这幅作品正是王盛烈对中国未来的美好期许。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正如王盛烈所说:“每个人的际遇无一不是与那个时代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每个艺术家的艺术倾向,都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经历分不开。艺术家描绘的不同时代的对象也都带着不同时代的背景。”[7]
《八女投江》与《海风》描绘的是不同时代的女性形象。不知是巧合还是画家挥之不去的情结,《八女投江》与《海风》描绘的都是八位女战士,作品似乎都暗示着当代现实人物与历史的关联。《海风》之中八位英姿焕发的女民兵,仿若当年为国牺牲的八位抗联女英雄的化身,那八位英勇不屈的女英雄仿佛又重新回到观者身边,她们优雅惬意地迎着海风,自信洒脱地望向未来。
三、《八女投江》重绘与王盛烈创作的美学价值
王盛烈于1959年对《八女投江》作了第二次重绘。第二版的细节明显作了处理。山石结构更加立体饱满,笔墨越发酣畅淋漓。在表现乌斯浑河水纹时,其中加入了日本浮世绘的风格,这源于王盛烈早年留学日本的绘画经历。1990年重绘的第三幅《八女投江》,画作整体构图与基调并无二致,但笔法更加细腻多变,十分注重笔墨技法的运用。王盛烈从20世纪90年代起更专注于中国画山水创作,因此1990年的再次创作彰显了其晚年的创作风格。这三幅创作于不同时间、不同条件,拥有不同的笔墨技法的《八女投江》,可以体现王盛烈的一生,因此这三幅作品各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这三幅作品在艺术手法与表现形式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但不变的是《八女投江》带给观者的艺术感受。《八女投江》彰显坚定的革命信仰与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里的精神印记。这就是《八女投江》的美学价值,更是对崇高的完美体现,是优美美学意识形态中作为美的最普遍的艺术表现形式。
结语
王盛烈的两幅作品或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创作题材,或自觉响应现实需求,通过刻画特定的历史情境下的典型人物,在歌颂伟大的女性形象的同时,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属于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八女投江》塑造的是战时的革命女英雄,《海风》描绘的则是和平时期的巾帼英雄,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女兵。
艺术家用炙热的画笔传神地表达了不同时期女性英雄的革命信仰与希望。艺术家重视观察和体验生活,通过深入的调查后,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赋予历史鲜活的生命力。
王盛烈的两幅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两种不同的美学类型,《八女投江》用无声的画笔奏响了一首悲壮的交响乐,使观者在观看时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向观者展示了崇高的凄美与悲壮,引人深思;《海风》则向观者尽显优美的和谐,女民兵面带微笑,放松自然地面向大海,仿佛一曲柔美的乐章。王盛烈运用了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令两个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在赞颂中华优秀女性的同时,也给观者带来了难以忘怀的不同的美学体验。
注释
[1]艾青,《谈中国画》,《文艺报》,1953年第15期。
[2]李俐,《国画〈八女投江〉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王盛烈用画笔提醒人们铭记历史》,《北京日报》,2021年10月13日。
[3]衣利巍,《东北烈士纪念馆与“八女投江”》,《黑龙江史志》,2021年第10期。
[4]刘凯,《红色主题山水画的历史性与美学价值研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
[5]戚鸣,《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一诗的由来》,《兰台内外》,2012年第3期。
[6]翟群,《“耕者”王盛烈:紧随时代的现实主义画笔》,《中国文化报》,2021年8月15日第002版。
[7]王盛烈,《画余的思考》,《美苑》,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