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世界和解,是成熟吗本期主持人

2024-12-14

中学生天地(A版) 2024年11期

本期主持人

席 瑞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奇葩说》辩手

小时候,我们对未来充满了辽阔又大胆的想象:成为一个厉害的人,让世界因我而改变!当我们慢慢长大,人生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通往改变世界的路,振奋却渺茫。那么,选择与世界和解的路,算不算另一种成熟呢?

成长过程中,有什么你尽力了却只能接受现实的事情吗?

章明茗:小时候我买了金鱼,悉心喂养它。有一天,鱼缸被野猫打翻,金鱼不见踪影。我尽力了,但只能接受现实。

应佳颖:与最好的朋友闹掰后,不管怎么和解,破镜都无法重圆。即使我嘴上说原谅,也永远忘不掉那些令我伤心的事。

杜晨瑜:我曾想当一名运动员,但用尽全力也只能接受自己资质平平的现实。不过运动带给我的激情并没有消失,我转而投向物理。这次,我相信尽力而为,总会有收获。

连 雪:暑假去了一趟深圳,发现当地的师资、教学环境普遍超过我老家的学校。农村的好学生即便非常努力,可能也无法拥有像大城市学生那样的机会和眼界。我只能接受眼前的学习环境。

刁柳森:我想读当地最好的高中,却没考上。出成绩后,我去那所理想高中里徘徊,想象自己在那里学习的画面,但现实把我从梦境中拉出。后来我又去上海的各个大学漫游,意识到没有谁会因为一所高中而失去未来,于是立下了新的目标。

有的人觉得尽力是一种借口,你同意吗?

冯紫妍:不同意。我认为尽力是对失败者的一种安慰,他们努力付出却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已经很难受了,说“尽力是借口”就像在伤口上撒盐。

连 雪:我是一个比较看中结果的人,我觉得尽力就是借口。事情总有解决的方法,如果不能完成,就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如果我自认为无法完成一件事,我就会拒绝,不会为此浪费时间。

赵昱洁:不同意。这样说的人可能没有体验过拼尽全力却棋差一招的无力感。认为“尽力是借口”,就是被现在这个只看重结果的功绩社会异化了。全力拼搏但没拿到第一名的运动员、学生,同样值得我们敬佩。有时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太狭窄,实际上尽力就是突破,尽力就是成功。

程思媛:也许不是。有些东西如性别、家境、他人的偏见等,是尽力也改变不了的。

王一凡:不同意。术业有专攻,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自然不能要求十全十美,尽力便好。因此做事之前,不妨想想预期是否符合能力,若不符合,那么尽力就是你能做到的最大程度。若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没能达到预期,尽力才是借口。

张 澜:同意。“尽力”被赋予了过多的主观色彩,融合了外在期望、内心信念和自我认知。这容易让人陷入自我安慰的陷阱,忽视了自我提升的可能性。

有人认为妥协是一种智慧,也有人认为妥协是一种世故,你觉得呢?

张钦文:妥协是一种智慧。我家曾种了一棵桃树,不到三年就不行了。我当时执意要留下它,而不是改种桂花树,但最终我妥协了。而今桂花繁盛,也是不错的结局。

黎孟涵:要看妥协的出发点和目的。在团队合作中,为了整体目标和长远利益,妥协是智慧。而为了讨好别人放弃自己的原则,那就是世故。

王一凡:我认为妥协是一种对自己认知的缺陷。在事前对环境、自己的能力没有充分的认知下就急于下场,最后必然需要妥协。随着长大,规避这种妥协是成熟的标志,亦是为人处世的智慧。

汪小龙:我们学校里有块石头上写着“知也无涯”,但它的下一句其实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高中之后,我们还要上大学、读研究生,但我们的精力总归有限,不可能一直求学。尽力之后适当妥协,才不会活得那么累。

张子儒:我认为妥协是一种智慧。人生充满了不圆满的事,小到考试失利,大到病痛死亡,比起纠缠这些事情,向其妥协,更能让人生轻快通达。

尉嘉兴:应该两者都有。如果退一步万事皆平,妥协就是一种智慧。如果真的快要全盘皆输,那跟随世故至少能止损,不是吗?

朱兮墨:我认为妥协是一种智慧,代表着一种化解冲突的能力。儒道文化告诉我们,妥协不在于放弃,而在于“善”,在于“化”。

主持人 总结陈词

与世界和解,是成熟吗?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无论是和解还是成熟,都是主观且模糊的词语,外延很广,每个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什么是和解,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释然,还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宽广?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一遍遍被鹰鹫啄食,接受着命运的惩罚,还是孙悟空戴上金箍,求取真经,证道佛陀?有些和解,是千帆阅尽的宽恕与放下;有些和解,是无可奈何的安慰与自欺。但无论哪种和解,无非三个字——想开了。想开了,于是热血凉了,和自我不周旋了;想开了,于是棱角被磨平了,和世界不交手了。

很多同学说,妥协可以避免和别人的冲突,可以收获长期的利益。所以要忍,要仁,要化,要恕。真的如此吗?在我们这个年龄,已经需要这般八面玲珑了吗?所以我想问,除了妥协,生活还有没有另一种姿态?

在古希腊悲剧中,英雄是人与命运的搏斗,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必然性面前,人的超越性正体现在这种不屈的崇高之中。在《堂吉诃德》里,精神错乱的堂吉诃德即便把风车当成巨人,却依然体面地扮演了自己骑士的角色,哪怕是假想敌,至少他和这个世界过上了几招。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西西弗斯一遍又一遍地推石上山,石头终会滚落,但推举的过程,就是反抗本身。

生活不会因为妥协就没有了冲突,更不会因为妥协就删去了荒谬。走进冲突,直面荒谬,哪怕幼稚,哪怕受伤,这也是一种姿态。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抱着妥协的态度去生活,那我们就什么都不会剩下,因为臣服从来没有底线。即便是释怀,也要过尽千帆,我们“过”过一回吗?不去碰撞世界和他者,那我们的自我又从何而生?

最后,成熟或许不见得是一个褒义词。成熟者往往为功利法则所主导,计算让生活变得更理性,却也失去了生机。再说,人算哪如天算呢?有时候,世界更需要天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