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驱动·真探究·真赛评:项目学习下水平三足球传球教学分析

2024-12-13黄书潮

新课程·上旬 2024年31期

在小学水平三的足球传接球教学中,学生会出现动作技术与实战表现差异较大的情况,单从动作技术的维度看学生掌握得还不错,但是在运用维度的实战中却很难体现出来。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足球传球教学的结构化欠缺,对运用的情境探究学练不足,导致有效性大打折扣。针对此类问题,通过情境创设下的足球传球组合练习项目化学习,夯实足球传球基础和结构化理解;通过情境创设下的任务单探究学练,增强团队配合的意识和有效性;通过情境创设下的游戏学练,提高学生实战中的战术思维,从而有效促进水平三的学生能运用足球传球技术完成顺畅、有趣的足球游戏与比赛。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一次六年级足球传球运用维度的教学中,教师组织了分组比赛。但在比赛进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几幕场景:当队友出现绝佳空挡的时候,因传球不到位而被对手抢断,这样的情况高频出现;部分学生在场上感觉有点懵,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要么跟着球跑,要么站在原地发呆,找不到明确的任务;同组队员,队友提醒要球,却不传球;运球推进、面对防守,就是单打独斗,同组队员没有配合,甚至在边上喊“过他”“过他”,着实当了一次观众。

本次分组比赛暴露出的问题正是水平三足球传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传球练习的结构化

球没有在最佳时机准确地传到位,不是抢断的学生意识和技术有多好,而是传球队员在场上对传球时机的把握、对传球方向和力度的控制不足而造成的;在技术和练习维度中足球传球教学问题,缺少了练习的多样组合,也缺少了足球传球教学的结构化。

(二)不注重传球练习的场景创设

学生走向赛场时,没有弄清楚自我定位和任务,常常表现出“懵”的状态,缺少面临复杂的真实场景中的学练。表明类似比赛场景在练习维度的课堂教学中创设得太少,所以直接导致学生找不到赛场上的明确任务,走上赛场就缺乏位置感。

(三)不注重传球的团队协作

“单打独斗”“观众”等现象的出现,表明了小组队员间没有合作意识,或者说不知道该怎么合作。传球作为足球比赛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联系进攻或者防守的重要纽带,如果不注重团队协作与配合,加上缺乏战术思维就不能起到团队协作的效果,取胜更是不可能的。

从足球传球运用维度教学中的比赛情况来分析足球传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表明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亟须改进。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和学生学习的角度上看,促进水平三学生足球传球学练效果,将成为实践探索和改进的突破方向。项目化学习在近几年的教学尝试中,凸显了学习方式的巨大优势。项目学习的尝试对学生学习驱动力的激发、对学生学习探究的真实发生、对实现“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践探索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球类运动是人们为实现自我发展和休闲娱乐而创造的以球为载体、在开放和对抗的情境中合理运用攻防技战术、以战胜对方为直接目的的体育活动。教师以情境创设为切入点,在教学中逐步尝试“项目化”的探究与学练、“任务单”式的探究与学练、“游戏”的创编与学练等策略,大大提高了水平三学生足球传球教学的效果,提升了学生对足球传球技术的运用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项目化驱动学练

足球项目有着结果不确定性、即时性、操控复杂性等特点。学生在足球比赛中表现出的足球传球意识可以在情境中培养。因此,如何让学生带着思考去学习,如何从单一的技术练习到组合式的复杂性练习,如何将比赛情境融合复杂性的组合练习成为实践突破的重点之一。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学生进行足球传球技术学练的项目化学习。

1.项目化驱动足球知识的结构化学习

水平三的学生对于足球传接球的知识体系是不完整的,不利于对足球项目的结构化理解。因此,对足球知识、比赛规则、传球技术方法和要领的项目化探究学习非常有必要。在理论课中,教师改变灌输式的讲解介绍,通过案例引导来提供项目化学习的要求和丰富的查询资源,进而完善学生对足球知识结构化的认识,而非孤立地学习传接球。

例如,理论课中关于传球方式的选择,在足球实战中,采用何种方式传球取决于实际情况。在结构化知识体系的视角下,进行分组项目化学习。提供比赛情境,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传球方式,分析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来进行论证。各小组可以进行辩论,还可以应用于真实场景的模拟和演示。又比如脚内侧弧线球,在中远距离大范围调动时比较常用。部分学生就利用数理知识结合实践经验得出:脚内侧弧线传球,球飞行的速度快、距离远,有利于获得球权后迅速组织快攻,但技术学练有一定的难度。如挑传球,适用于在距离不是很远或者对精准度要求比较高的地面进行滚球传球。传球精准度较高,可绕过防守队员。但传球的距离有限且球速相对较慢。

足球知识的理论分组项目化学习,让学生自主了解和分析各种传球方式,有助于增加学生以后传球方式选择的多样性,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会拘泥于单个的传球技术动作。

2.项目化驱动单一技术的趣味化学练

足球传球技术的单一练习是枯燥乏味的,反复机械练习必定会对练习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如何趣味化设计单一练习,教师尝试问计于学生。在理论的项目化学习中,学生对足球知识的整个结构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各种传球方式的学练名称、分组与学练方法,在实践教学动作学练中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脚内侧传接球的练习中,教师提出了“设计多样脚内侧传接球的练习方法”的项目化学习目标,并进行各组练习方法的展示,进行趣味性和有效性的“PK”,投票评选优秀练习方法。其中,“四人一组,传球轮换跑位练习”就是学生设计与实践的成果之一:4人分别站在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的四个角上,踩球准备。当练习开始后迅速将球传给其余3人中的任何一个,当接球人触球后,传球人即可向接球人跑,接球人则需要在传球人触碰到你之前迅速将球传出,并跑向新接球人的位置。规则是:如果传球人在接球人未将球传出前被触碰到,则接球人要接受“练习”,练习为足球基本功。

学生在分组设计的时候都能充分发挥想象和趣味性,并尝试练习的可行性。设计出了很多种练习的方法:有些是挑战性强一点的练习,有些是趣味性强一点的练习,也有一些是配合性强一点的练习。

3.项目化驱动组合练习的情境化应用

足球传球的组合练习是足球传球教学中的重点,如何有效地将各种足球传球的技术进行组合设计,并进行情境化练习,对提高学生在面对复杂形势的比赛状况下,快速反应并应用最佳组合技术具有明显的效果。

例如,教师提出“面对防守,如何突破后传球?请设计:面对防守,突破后3种不同情境下的传球组合动作”的项目化任务目标。在分组设计中,学生考虑到了面对防守如何突破的练习方法,在突破后根据场上位置和防守情形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传球方法和路线。根据设计进行角色扮演式的尝试练习,改进、优化,最终确定练习设计。

(二)任务式探究学练

教师采用任务单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探究,目的是将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过程聚焦到任务的设置与目标上,促使学生在任务单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学练,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尝试通过融合足球情境创设学练任务单,培养学生在面对传球时机、防守时机的判断与把握的意识。

1.任务式提高组合练习的丰富性

足球传球教学项目化学习的推进,积累了很多有趣、有效的练习方法,但往往学生的练习总会局限于本小组的设计中,认为自己组内设计的练习方法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已经形成的设计成果,用任务驱动各组轮换学练。

各组根据任务单轮换练习不同的设计,极大地丰富了足球传球练习的不同组合,增加了练习密度,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2.任务式提高游戏创编的有效

足球传球教学最终指向学生能利用学练中掌握的技能参与比赛、享受比赛,促进体能的增长,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因此,如何解决学生在学练中学会团队协作问题?如何增强战术意识?教师用任务单促进学生创设不同情境下的各种练习创编游戏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战术意识。

(1)限时游戏的创编与学练

给予一定的情景,限定时间来合作完成。在限定的时间下,往往会让练习气氛变得紧张起来,练习也会变得具有挑战性。这类游戏的创编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紧张氛围中作出快速反应,果断完成传球。

案例1:3人一组,呈“一”字形排列,相距约5米。第一名队员从场地一侧的底线开始向下一名队员传球,完成传球后迅速跑向距离第三名队员约5米的位置。连续传球、连续跑动,直到足球传到另一端的底线结束。本游戏限时1分钟完成。

此类游戏的创编与使用,增强了足球传球游戏的竞争性和趣味性,也为团队在一定时间的限制下为取得胜利而加快配合节奏,促使学生在短时间里作出快速反应,同时增加了小组成员间的沟通互动,锻炼默契。

(2)挑战游戏的创编与学练

挑战机制结合练习创编游戏,加入“攻擂”“守擂”元素,在足球比赛规则的框架下或简化或微调,最终确定游戏规则。学生小组可根据游戏规则来商议制定攻守战术,尝试挑战后优化战术配合,继续挑战。

案例2:“攻守擂”游戏方法:3人一组,抽签决定先比赛的双方。根据游戏规则,第一场比赛胜出一方为守擂方,下一组则为攻擂方。双方上场前可先组内制定进攻战术或防守战术,场下准备攻擂的小组可以观察场上小组的配合或战术特点,商量制定小组的战术配合。游戏规则:成为守擂方后,选出1人为守门员,攻擂方则3人进攻无需守门。连胜3场的守擂方,颁发班级最强战队奖。

进攻多一人规则的改变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防守,对于进攻执行战术有积极的意义,用于常规班级的足球传球教学也是有意义的,对提升学生的战术意识和团队配合有积极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足球运动项目水平三的教学中,比赛情境的创设是提高足球传球技术能力的重要手段。足球传球作为团队协作的重要“纽带”技术,结合水平三学生的足球基础和心理特点,特别要注重结构化的学练、足球情境下的学练、团队协作下的学练。这些学练的落地,在足球比赛等综合运用的阶段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练方式的改变是新课标的理念指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学练成为教学中关注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尝试以情境创设为基础,通过小组项目化的学习、任务单的学习、游戏化的学习,对足球的传球教学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下,如何有机结合教材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根据实际,反复实践,才能探究出更科学的实操路径,使学生受益。

(作者单位:杭州市临平区临平第一小学)

编辑:张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