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审视与策略
2024-12-13刘印
摘要:项目支出管理本就是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绩效评价则是企业绩效管理的重点内容,所以加强项目收支绩效评价,不仅可以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及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更好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严格落实支出责任。近年来,国内的很多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不断探索和改革,形成了契合自身的管理制度和评价系统,充分发挥其在助力决策方面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以“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审视与策略”为研究对象,首先总结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然后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以期相关研究内容能够为广大工作人员带去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项目管理;支出绩效;绩效评价;绩效管理;绩效考核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指对项目实际支出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项目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通过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可以检查项目资金是否按照预算计划合理支出,并且评估支出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和贡献程度。这有助于衡量项目在经济、效率和效益等方面的表现,并为未来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改进建议。对于企业而言,加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优化内部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夯实项目支出责任的关键步骤。
一、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
企业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在现状下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数据分析手段,能够帮助企业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的投资回报和效益。只不过由于不同企业的差异性,其在具体落实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一定的问题。
(一)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不够规范和科学
现阶段,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围绕财务部门实施绩效评价工作的反馈以及通用指标展开。一些企业在选择指标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基于企业公布的指标框架确定一级和二级指标,在选择三级指标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进行编制,整个过程的自主性较为明显,并不科学。
第一,指标设置过程中,定量指标较少,定性指标偏多,指标实际可以衡量的范围较为宽泛,缺乏针对性;而且指标难以量化或衡量,无法提供明确的数据或信息来反映项目的绩效情况。
第二,现阶段企业还没有建立起覆盖广且有效的数据指标系统,因为缺少对相关指标的严格管理和约束,相关工作的开展缺少规范性;而且指标受主管或利益相关者主观偏见影响,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影响了对项目实际表现的准确评估;指标与项目目标和战略方向之间缺乏直接关联性,导致评价结果难以真实反映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
第三,在指标的选择上更为关注业务维度的指标,非业务指标关注较为稀少,指标选择的综合性有待提升;而且存在重复或冗余的指标,造成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同时会混淆评价结果;在指标设计过程中缺乏相关方的参与和反馈,导致评价指标不符合实际需求和期望。
第四,指标的设置比较粗糙,而且各个指标在权重的设计上,习惯于凭借编制人员的经验随意开启,主观性较为明显;指标设计不具有可比性,无法用于跨项目或跨部门的绩效比较,影响了项目绩效评价的有效性。
(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理念还不够深入
通过对先进理念的贯彻落实,并将其融入企业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践中,企业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项目的绩效,并不断优化项目管理过程,以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但是很明显,不少企业在此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第一,始终觉得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出具报告,没有意识到其对于改进企业决策和管理的重要意义。
第二,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重点,很容易停留在某一个单独的环节,没有实现所谓的全过程管理,以至于最终在评价时常常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评价过程过于局限于财务指标,而忽略了其他重要方面,如社会影响、环境可持续性等,导致评估结果不够全面;评价方法和指标设计缺乏创新性和前瞻性,无法充分反映项目的创新性和战略意义,限制了评价过程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对绩效管理的概念缺乏认知,存在“有钱但是没有花完”的浅显认知,没有考虑到“花钱能够实现的收益”,甚至将项目收支绩效评价当作企业领导布置的一项工作任务,会认为这是额外的工作,往往应付了事;评价侧重于短期成果和绩效,而忽视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考量,缺乏对项目长期影响的预测和评估。
第四,理念和意识方面的不足,也会导致管理流程的混乱,比如在自主评价的阶段,结果以优、良或者实施打分为主,往往在实施绩效评价之前会先行预设指标,然后围绕其进行评分,最终出现倒推绩效指标的操作方式,以至于违背了绩效评价工作的意义和初衷,甚至对项目支出管理的指导作用,也会受到影响;评价结果缺乏数据支撑,过多依赖主管或相关方主观判断,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第五,就很多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效果来看,理念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甚至于一些项目管理人员认为绩效评价等同于审计,所以对于这项工作,其很容易表现出麻烦、嫌弃的心理,一旦需要进行此项工作,更多时候都是敷衍了事,除非上级领导有制定要求,否则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敷衍了事。
(三)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没有得到合理使用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绝对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如果其最终的结果得不到合理的使用,其最初实施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
第一,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绩效评价工作会因为企业人力基础和组织力量比较薄弱,而无法得到合理和妥善的使用;评价结果没有被及时转化为实际行动计划或改进措施,导致评价过程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实质性影响项目的运作和决策;抑或是评价结果被局限在特定团队或部门中,未能广泛分享和传播,造成信息沟通不畅,无法发挥评价结果的最大潜力。
第二,受“重视使用、忽视绩效”,“重视分配,忽视管理”等思想意识的影响,一些企业虽然将绩效工作纳入预算管理的流程当中,但是没有彻底融入其中。尽管在后续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虽然要求以结果为导向,但是没有形成绩效和业务相辅相成的融合机制,导致最终产出的评价结果其实和业务规划的关联性,存在很大的差别。
(四)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信息系统没有建立
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的背景下,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需要做到全方位的、实时的信息监督管理,此时就需要构建强大的信息系统,但是很多单位明显在以下方面有所不足。
第一,企业本身没有构建完整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绩效评价仅仅作为预算编制的一环,内嵌在整个预算管理系统当中。
第二,企业没有集合所有信息的平台或信息库,没有将评价专家信息、绩效评价指标信息、基础数据等整合起来;项目支出和绩效相关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或部门中,缺乏统一的平台整合和数据共享机制,导致信息不完整和难以访问。
第三,企业需要开发出针对绩效评价工作的软件,借信息技术之便,坚持将项目收支绩效评价工作完全融入预算编制、管理以及后续的监督环节。信息系统缺失导致评价数据和报告需要手工处理和整理,增加了工作量和错误风险,降低了效率和准确性;缺乏信息系统意味着缺乏数据标准化、清洗和验证机制,容易出现数据质量问题,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信息系统不完善更会导致缺乏自动化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限制了对项目支出绩效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能力。
(五)缺少围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相关的专职岗位与机构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具有强烈的理论性以及政策性色彩,涉及内容多且复杂,常常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压力。
第一,现阶段很多所谓的绩效评价工作都是由预算编制人员主导进行的,其受到专业技能和知识基础的影响,实施效果难以尽如人意。
第二,企业当中无论是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体系的建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是对评价结果的使用,都需要设置专门的机构来主导这一切,但是很明显,不少企业在此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缺失。
第三,企业当中缺少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项目支出数据,无法为绩效评价提供关键数据支持;缺少负责设计、执行和监督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流程,无法确保评价准确性和及时性;缺少协助制定项目支出预算并监督实际支出与预算之间的差距,用以评估绩效的岗位和角色;缺少负责监督项目支出的执行情况,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并在预算范围内的岗位和设计。
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前文所提及的问题和不足,要想提高企业对于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应用效果,增强有效性,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去优化和改进这些问题。而通过采取这些策略,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中的问题,并不断提升评价的质量和效果,以支持项目的成功实施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打造科学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系统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系统的建立是整个绩效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甚至决定了企业绩效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关系到项目推进的效益。在具体应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过程中,由于不同项目属性上存在的差异性,如何在评价的过程中设计指标,就成为一个难点。事实上,需要从以下几个原则来进行把握。
第一,确保每个评价指标都清晰明了,避免模糊或歧义的描述。指标应该能够准确反映支出情况和项目目标达成情况,必须涵盖资金使用的整个过程,涵盖财务核算、资金配置的所有环节,也包括从前期项目立项一直到后续建设开发的所有环节。
第二,坚持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前者主要负责评价企业项目实施的质量,后者主要用于通过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来衡量结果。
第三,项目收支绩效评价工作需要建立在合理的成本之上,指标的选择要尽可能简练,保证信息获取的全面性。此时建议企业根据各个部门、各个项目支出性质的差异性,基于行业、计划、经验以及历史标准,打造综合性、系统性的指标评估系统,甚至可以导入第三方机构来完善评价指标的设置。
第四,围绕绩效目标,突出评价的重点。事实上,任何项目的存在都有其特殊性,也会有不同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在具体进行指标设置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共性的指标因素,也要考虑到个性的指标因素。在后续赋予不同指标的权重时,必须把握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
(二)进一步加强有关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宣传和普及
一些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会积极争取政府政策、争取立项,但是对于项目收支的绩效管理缺乏意识,这意味着相关单位在后续必须加强有关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与宣传意识,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企业需要针对项目收支绩效评价存在信息填报疏漏、评价水平不高等问题,做好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
第二,财务部门有必要承担起对内进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宣传任务,提升广大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真正意义上将该项工作用于未来工作指导,只有如此才能让绩效评价工作的价值和功能发挥出来。
第三,针对企业的培训以及宣传方式,提供正确的引导,意识到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能够引导企业实现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媒介,需要业财合作才能实现。但是很多企业目前的实际状况是,财务部门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更为积极,业务部门的积极性有待提升。
在具体宣传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如下的措施以及办法。
第一,在企业内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营造有益于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的氛围;通过制作易懂的宣传资料、海报或手册,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二,加强绩效管理培训,确保相关工作可以顺利开启,获得自己所需的基础;组织针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课程,培养他们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解和能力;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或网络直播等形式的宣传活动,向更多人群传播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知识。
第三,需要在企业网站内开设专门的绩效评价专栏,目的是鼓励广大工作人员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开展积极建言献策;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或网络直播等形式的宣传活动,向更多人群传播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知识。
第四,积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学习绩效文件,通过交流讨论,让管理人员以及广大基层职工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绩效评价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设立奖励措施鼓励参与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个人或团队,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加强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合理使用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识别项目支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为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为后续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但是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绩效评价工作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融入预算管理的流程当中,后续需要从这样几个角度来采取措施,加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合理使用。
第一,企业需要推进对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预算编制和项目立项审核;制定明确的政策指导,规范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使用范围和方式,确保评价结果得到合理利用。
第二,企业可以直接将绩效考核的结果纳入管理者评估系统当中,为内部培养和选拔人才提供标准;建立跨部门或跨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能够被相关部门和决策者充分了解和利用。
第三,严格按照绩效评价的要求及相关规定,强化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将资金的使用情况纳入考核。针对因为过失所致的损失,或者绩效没有达到相关目标要求的,需要进行追责,反之要予以一定程度的奖励。
第四,财务部门和主管部门需要负责及时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在绩效评价工作结束之后,两大部门需要将结果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同时以部门为单位,按照其各自承担的职责和使命,根据绩效目标严格落实整改的要素和细节,提高对绩效评价结果的有力管控、正确预测。当评价对象收到评价结果时,需要就相关问题的提出进行整改。
第五,坚持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和项目资金拨付、前期立项等环节衔接起来。企业的管理层以及财务部门需要加强对项目绩效目标申报以及论证制度的建立,加强对绩效目标的处理和审核。在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结合项目类型的差异性,对于前景不够明朗的项目,在预算支出方面进行适度的调整。如果是需要一次性投入的项目,一旦发现绩效评价的结果不够理想,就可以在下一阶段进行预算控制,让绩效评价的结果和预算计划能够有序地结合起来。另外,围绕评价结果,企业更需要导入决算、审批预算等内容,为后续预算编制调整提供依据。
(四)推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国内很多企业无论是财务还是业务,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包括财税系统、OA系统等的使用,笔者建议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也纳入信息化进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此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
第一,企业需要通过对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来重塑绩效评价流程,并实现标准化,将绩效评价的目标、结果应用等,完全纳入信息化系统当中;发展专门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用于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报告。这样可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或数据库,促进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和协同作用。
第二,构建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囊括预算编制目标、预算执行监督、预算评价、评价反馈以及结果应用等内容,确保其横向维度能够关联财务和业务部门,纵向维度能够实现层级贯通,快速传达业务信息;促进项目支出数据的数字化采集和管理,确保数据来源准确、及时,并且易于分析和利用;开发数据可视化工具,以图表、仪表板等形式展示项目支出绩效数据,帮助决策者直观了解数据信息。
第三,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机制,确保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止数据泄漏和损坏;不断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改进和优化,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信息系统功能,提高其适用性和效益。
(五)完善相应的岗位和机构设置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本身需要较强的技术性,倘若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所不足,必然会影响到该项工作的实施效果。
第一,企业必须加大对各类绩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工作人员能够不断更新业务知识。
第二,需要由专门的绩效管理人员对各部门绩效管理工作的负责人进行培训,促使其尽快适应相关工作开展的流程以及要求。
第三,由财务部门牵头,围绕项目绩效支出评价工作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坚持在短期内培养一批领军人才,推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人才生态空间。
第四,各个部门都需要在接受培训的基础上,生成工作骨干,由这些骨干担任训练教师,确保快速培养出一批能够直接投身收支绩效评价的工作人员。
第五,完善项目收支评价,需要相应的岗位和机构设置,包括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和管理,包括项目收支评价的制定和执行),财务分析师(负责对项目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收入、支出、成本、盈利等方面的数据),数据分析师(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与项目收支相关的数据,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风险管理专员(负责评估项目风险,并在项目收支评价中考虑潜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内部审计师(负责对项目的财务活动进行内部审计,确保项目收支评价的准确性和合规性),监察机构(负责对项目收支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审查,确保项目收支评价的公正和透明),财务部门(提供财务相关的支持和资源,协助进行项目收支评价,包括预算编制、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等工作),投资者关系部门(负责与投资者沟通和交流,向投资者提供项目收支评价的相关信息,并回答他们的问题和关注)。当然这些是一些常见的岗位和机构设置,具体的设置可能因组织结构和项目特点而有所不同。
三、结语
企业项目收支绩效评价可能存在目标不明确、数据不准确、评价方法选择不当、评价结果应用不充分、缺乏监督和审查机制以及缺乏持续学习和知识共享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来提高评价的质量和效果,为项目决策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蒋志军.对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几点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11):112-114.
[2]施财轩.全面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N].六盘水日报,2023-09-12(001).
[3]阎有权.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2023(23):81-83.
[4]陈超,顾青峰.财政复杂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07):16-18.
[5]张丹,周小婷,朱雅萍.从第三方视角谈财政预算支出项目绩效评价[J].西部财会,2023(04):13-16.
[6]刘学钰.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工作中风险识别的应用分析[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1(04):129-130.
【作者单位:贵州黔元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