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2024-12-13易香萍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36期

摘要: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有着深远影响,减税降负效应能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利润空间,为企业投资提供资金基础。政策的贯彻落实也充分发挥着投资激励作用,鼓励中小企业增加投资规模,推动产业的升级与更新,促进了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和资金流转速度的提升,使得中小企业更有底气应对市场波动与不确定性。文章深入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并提出了扩大正向影响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税收优惠政策;中小企业;投资决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中小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众多,发展迅速,是我国各类企业中生机最强盛、发展最快速的企业,在解决就业、民生等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中小企业受企业体量、资源、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影响,在实际发展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在企业投资方面。毕竟投资一直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科学的投资决策、正确的投资规划能够促使中小企业有效规避资源不足等短板,将有限资源的作用最大化,实现精益管理、精细管理。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促进中小企业投资决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税收优惠政策的科学合理性、对税收政策的应用深度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基于此,深入探讨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刻不容缓。

一、税收优惠政策与中小企业投资概述

税收优惠政策是根据我国税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或者征税对象进行鼓励、照顾,使其能够少缴纳税款甚至不缴纳税款,降低其税款压力,助力其更好地进行业务运营和企业发展。我国政府制定和颁发了涉及各方各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减免或者免除符合条件的企业应缴纳的税款、企业先按照正常金额缴纳税款后,税务部门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对已缴税款予以返还等,如此便可达到减轻企业税收压力的目的。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我国政府的扶持力度相对更大一些,旨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为其提供坚强的后盾和保障。

税收对中小企业投资的影响有着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是税收负担理论,这是税收政策制定的指导性理论,宏观层面上来说,税收负担决定了国家对财力的聚集能力和宏观调配能力;微观层面上来说,税收负担与居民可支配收入、企业现金流等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税收对政府和纳税人的影响具有相对性,税收负担越大,对纳税人的负面影响愈加明显,政府税收收入则会越多。基于此,我国政府积极实施各种减税降费政策,通过税收调控不断缓解中小企业税收压力,刺激消费市场,促进中小企业加强投资,从而实现经济的稳步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二是增支减税理论,其核心在于通过税收政策的调节,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方式促进企业增收,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在一定范围内,税收和税率具有相关性,税率提高,税收金额会相应增加;一旦超出合理范围,税率的提高则会带来税收金额的下降。这是因为过高的税率设置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税收负担,当此税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利润后,则会抑制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企业会选择退出市场。基于此,税率只有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起到刺激企业投资的作用,尤其是中小企业规模小、利润低,具有更高的政策敏感性,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反应也更为强烈,所以我国政府应设置合理的税率,将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抓手,以此激励中小企业加大投资,不断进行再生产,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具体影响

(一)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经营成本是中小企业的重要管理内容,不仅关系着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也是企业管理水平优劣的体现。对中小企业来说,受自身规模、体量、业务领域等各方面的影响,其利润水平相对较低 ,经营成本对利润的影响直观且强烈。经营成本较高、盈利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投资意愿也是大打折扣的。因此,加强经营成本管控至关重要。而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则能够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增强其盈利水平。具体来说,我国政府推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不论是qoGyFzR5mXzVAdaYZnZeng==直接降低缴纳税率还是对已缴税额予以返还,都是直接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应当承担的税收压力。比如原定税率为10%,在推行税收优惠政策后,中小企业仅需按照5%的税率进行纳税,对中小企业来说,其税负降低了50%。对本就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如此大幅度的税收减免能够为其节省大量资金,而这些资金,中小企业就可以在充分调研市场环境、评估项目可行性和收益性等,再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用于中小企业投资,既可以用于产品研发创新以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也可以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则能够为中小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减少经营成本,促进盈利能力的提升,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解决融资问题,提供资金支持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之一,相比于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业务规模、资源丰富度、管理能力等各方面一般都会有一定欠缺,尤其是资金受限,这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效的融资是其扩大经营规模、发展自身的重要途径,融资不畅则会对企业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解决融资问题至关重要。税收优惠政策的推行与实施则为中小企业扩大融资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途径。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通过减免税额或者缓缴税款的方式,使得中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税收压力得到缓解。比如,中小企业符合税收优惠政策中的某一项规定,能够申请税率降低,那么企业就能够将此部分资金节省出来用于研发创新、设备更新等更重要、更有价值的投资活动,通过这些投资活动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和体现中小企业的自身实力,有助于企业吸引外部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更好地进行投资活动。另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资金压力,比如,中小企业符合税收优惠政策中的缓缴规定,可以在一定期限内缓缴税款,那么在此时间段内,中小企业的现金流更加充足,有效避免了资金链断裂等情况的出现。中小企业在自身资金较为充足的情况下再缓缴税款,则可以实现资金的最佳利用。

(三)促进技术创新,提升技术水平

创新能力是中小企业保持长远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对中小企业来说,与大型集团公司相比,其规模、体量、资源等各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势,此种情况下,中小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加强技术创新则是首要选择。然而技术创新并非一时之功,一般都需要较长时间、精力等的投入,这对中小企业来说也有不小的压力。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行则能够有效促进技术研发创新工作的推进,实现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税收优惠政策推行后,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请符合条件的税收政策,实现税收支出的降低,从而能够获取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投入。比如,对于开展技术研发的中小企业来说,可以申请适用技术转让税、研发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获评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中小企业,还可以实现研发费用返还,如此可以显著降低中小企业的税务支出,企业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工作中去。毕竟研发工作不仅耗时久,风险也比较高,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而且研发投入的回报周期较长,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支撑研发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行能够从降低税收压力、提高资金利用率方面保障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助力中小企业提升技术水平。

(四)拓展产品市场,拓宽业务领域

处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虽然凭借自身优势和能力不断发展壮大,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产品市场占有率、业务涵盖范围等方面相对薄弱,这些薄弱点的存在使得中小企业在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逐步强大的竞争对手时,容易出现应对艰难甚至难以应对的情况,从而不利于自身业务领域的拓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应用则可以为中小企业拓展产品市场、拓展业务领域提供坚强支撑和保障。一方面,是加强国内市场的拓展,通过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中小企业的税收压力显著降低,能够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产品研发、项目投资等活动,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则会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拥有更强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拓展市场时会更有底气,业务领域的拓展工作也会更加顺畅。另一方面,是国际市场的拓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也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但在实际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知名度不高、资金不足等情况的制约,税收优惠政策推行后,通过减免出口关税、出口增值税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出口成本,提高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还能够提高中小企业对国际企业的吸引力,促使国际企业与我国企业合作,从而实现企业国际化。

(五)减轻财务压力,助力企业蜕变

中小企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初创期、成长期、蜕变期等,处在不同时期的中小企业对于资金需求强度不一样,企业财务所承担的压力也有所差别,但资金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血液有着不可或缺性,因而企业所面临的财务压力虽然有大有小,却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注重点。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则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压力,为企业长远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具体来说,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中小企业对于税收优惠政策的需求不同,我国政府也基于此提供了相应的优惠保障。初创期的中小企业关注的重点在于尽可能降低经营风险,避免在投入还未转化成收益时遇到较大的税收压力,而此时,税率减免、税收降低、税款抵扣、税款缓缴等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小企业能够显著降低或是延时缴纳税款,有效避免在资金青黄不接、现金流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还要承担较大的税收压力。成长期的企业关注的重点在于有更充足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借助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时,我国政府又出台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工作中去。蜕变期的企业盈利模式、经营理念等基本固定,此时关注的是拓宽市场、扩大规模,提高影响力,亏损结转弥补、即征即退等税收优惠策略的执行则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应用现状

(一)针对某些特定类型的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略显不足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发展机会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各类新型企业也在不断涌现,而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一般是基于已有的中小企业类型、发展需求等各方面情况制定而成,更为适用已有企业,对于新企业来说适用性则可能略低,可适用的优惠政策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比如,当前是信息化时代,各种科学技术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逐步加深,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占比逐步提高,而从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来看,针对科技型企业的优惠政策较少,主要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中小企业亏损结转等方式,除此之外,科技型企业难以适用其他优惠政策。另外,中小企业税务人员对税收优惠政策的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全面,对于新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难以及时了解到,对于政策条款的规定理解不够深入,有时存在理解偏差的问题,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定类型中小企业对于税收优惠政策的应用。

(二)税收优惠政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小企业享受难度较大

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旨在通过税收调控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而这就需要凡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都能够真正享受到税收优惠带来的福利。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税收优惠政策存在一定局限性,中小企业享受难度较大。具体来说,税收优惠政策有着阶段性、不稳定等特点,比如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期只有3~5年,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定期进行更新和调整,从而导致对于某一种类的税收优惠,政策规定不断调整,不断变化。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容易因税收优惠政策的不确定性而导致无法确定企业是否可以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影响了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导致中小企业难以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的资金安排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不利于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制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小企业的运营发展。此外,中小企业可以享受的有优惠的税种较少,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为当前优惠政策中的主要税种,而流转税是中小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税种,二者之间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三)税收优惠的力度不足,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效果不够明显

受宣传力度与执行力度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在税收政策方面存在较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许多中小企业对政策的具体内容、申请条件及操作流程等了解不全面,限制了政策扶持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自身条件和管理水平较为有限,难以投入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去了解、研究并申报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优惠政策的申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仍存在较大的改进完善空间,对于账目和收支的统计归纳难以充分满足申报材料的相关要求,不利于中小企业充分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此外,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波动也是制约政策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周期性和波动性,在经济下行期间,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增大,即使享受了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无法完全抵消外部经济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创新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税收优惠政策无法直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扶持效果相对有限。

四、提高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投资决策有利影响的措施

(一)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研究,提升政策利用水平

一是增强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中小企业应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信息获取渠道,主动关注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等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税收优惠政策信息,确保企业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政策动态。同时还应积极组织企业内部人员参加税务政策培训,加强税收政策的学习与解读,确保准确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适用条件。二是优化财务管理与税务筹划。中小企业应建立起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和系统来提高财务处理的效率和精度;在充分理解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精准的税收筹划,合理规划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结构,确保企业能够充分享受政策红利,降低税负成本。三是加强政策申请与落实。中小企业应详细了解税收优惠政策的申请流程、所需材料以及审核标准,对于复杂的申请流程企业可以寻求专业税务顾问或中介机构的帮助,确保申报流程的顺利落实;在符合政策条件的情况下,企业应积极申请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在申请过程中应与税务部门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了解申请进度和反馈意见;对于申请成功的政策,企业应及时关注并确保相关利益的落实。

(二)完善企业投资管理机制,提高投资决策科学性

一是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中小企业应以自身的经营情况和战略规划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体系,明确投资的具体标准和战略规划,充分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应重视投资管理流程的优化和完善,从项目筛选、尽职调查、风险评估、决策审批、资金划拨和投后管理等环节进行全面考量,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时间点,提高投资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二是强化投资决策的信息基础。中小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与统计机制,通过市场调研、行业报告、内部财务数据等多种渠道获取全面的投资信息,并充分运用数据分析工具深入分析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市场前景、风险状况等,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健全投资风险控制机制。中小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从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确保所制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针对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应提前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的紧急预案,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应对。

(三)健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提升人才梯队建设水平

一是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战略与规划。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和发展需求来明确所需的人才类型、数量及质量要求,为后续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方向。应结合自身实际和人才现状,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等方面出发制订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培训计划的系统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定期对企业内部人才进行盘点,了解人才的结构、能力水平及发展潜力,为企业后续的人才培养策略提供依据。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培训体系与机制。在推进人才培养工作时,企业应将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将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融合,内部培训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专家和资源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外部培训则可以借助外部的专业培训机构、高校等资源来拓宽员工的视野和知识面,线上培训则可以为员工提供灵活多样的培训选择、满足不同员工的学习需求。此外,轮岗制度与项目实践也是帮助员工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方式。三是完善激励机制与职业发展路径。企业应根据员工的贡献和价值,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确保薪酬的公平性和激励性,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有效性

一是构建全面的风险评估机制。中小企业应建立系统的风险识别机制,通过内部审查、外部咨询、市场调研等方式,全面梳理和识别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而后运用风险矩阵、蒙特卡洛模拟等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和定性评估,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为后续的风险应对提供依据。对于评估后的潜在风险,企业应对其进行分类归档,形成风险档案,便于后续的跟踪和管理。二是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对于评估为高风险且难以控制的风险,企业应考虑通过调整经营策略、改变业务模式等方式进行规避;对于中等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优化流程、完善制度等方式进行有效控制,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性;还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减轻企业自身承担的风险压力;对于低风险或企业可承受范围内的风险,可以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并妥善处理。此外,企业还应重视风险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风险的定期评估与复核、风险规避的反馈与改进等,全面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五、结语

税收优惠政策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它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投资门槛,为其提供了更多成长机遇。中小企业应积极把握政策红利,结合市场趋势和企业实际情况,精准制定投资决策,以实现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同时,政府也应继续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任嘉欣.新冠疫情背景下税收优惠政策对通辽市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大学,2023.

[2]李瑞宏.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J].市场周刊,2024,37(14):126-129.

[3]李升,杨聪聪.经济周期视角下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2,34(06):14-24.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