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成因及防范探讨
2024-12-13肖韦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也是帮助企业贯彻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内部实际负责审计工作的人员来说,其需要在贯彻执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全方位考虑多方面因素所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在社会责任、环境以及企业治理方面,就企业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实施判断。而除了这些内容之外,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本身就是一项充斥着风险和安全隐患的工作,一旦审计人员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存在审计程序不当、使用虚假信息的情况,必然会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合理性。鉴于此,文章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成因及防范”为研究对象,首先探究了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出现的原因,然后从多个角度对风险的应对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原因剖析;风险防范;审计管理
企业的经济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当承担的经济义务,包括遵守税法规定,按时足额缴纳税款;合理使用和保护资源,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履行与员工、供应商和客户等相关方签订的经济合同;实现盈利并为股东创造回报等。企业的经济责任不仅关乎其自身经济效益,还涉及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经营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企业用以落实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来说,其不仅需要关注财务数据,也要关注自身在社会公益、环境保护以及员工福利等方面的表现。
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可能涉及财务造假风险(包括虚报收入、操纵成本、资产负债表不真实等,从而误导利益相关方)、税务风险(涉及逃避税款、偷漏税行为,如错误申报税务信息或违规避税操作等)、合规性风险(涉及违反法律法规、违约行为,可能导致罚款、诉讼等问题)、内部控制风险(包括内部控制缺陷、监管不力等,容易导致资金流失、财务混乱)、审计师独立性风险(审计师与被审计公司关系过于密切,可能影响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信息披露风险(企业未能充分披露重要信息,隐瞒对投资者有价值的信息,存在误导投资者的风险)等。对于企业而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可以简单概括为企业外部和内部原因,其中前者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因素,后者则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制度、体系、人员构成等方面。
(一)社会环境原因
在企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审计风险容易受到社会环境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毕竟社会层面的变化,会导致企业的经济责任出现变化,会影响到相关从业者对审计事务的最终判断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结果。
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引发国家政策以及相关机制的调整,对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决策造成影响,也会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造成影响,波及企业的经济责任。
社会和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很多企业实际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发展压力也在与日俱增。此时作为审计人员需要关注内部业务开展和管理措施是否合规,所以其无论在审计内容的选择还是在方法的使用上,都面临不小的压力。
(二)企业内部原因
企业内部导致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出现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比如审计工作所用的方法落后于时代、缺乏先进性,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现有的审计管理体制不够全面、企业以往对于经济责任的划分不够清晰等。后续企业也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定向措施,予以解决。
企业现阶段所采用的审计理念和办法都相对陈旧,严重落后于时代,不仅影响到审计工作开展的效率、审计结果的合理性,更会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在企业内部的权威性。
企业内部实际负责审计工作的人员,其自身的风险意识存在明显不足。部分审计人员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即便面临一定的风险隐患,也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预判、采取措施,影响最终产生的审计结果。
企业现阶段所运行的审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存在漏洞。目前部分企业的审计部门在审计人才补充、岗位设置方面不够严谨,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效果,再加上审计部门内部人员配置上存在的不足,企业缺少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很有可能导致后续企业在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发生严重的偏差,波及审计的最终结果以及质量。
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划分本就不够清晰。很多企业之所以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主要是因为经济责任划分不精准,企业会面临更大的风险、损失。从内容的角度来分析,经济责任审计本身会涉及多个维度,包括但不局限在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税务等传统内容。如果这些维度的责任界定不够清晰,企业内部很有可能出现审计人员判断失误的情况,无法全方位评估企业实际对于经济责任的履约情况。
企业内部负责审计工作的人员,其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都有待提升。就目前很多企业实际状况来看,其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持续学习、团队合作能力,倘若其作为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始终得不到提升,长此以往会影响到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也会影响到企业对内部经济责任的有效评估和科学管理。所以无论是企业内部特设的审计机构抑或专门的审计工作者都要清晰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后续更需要通过积极的管理和培训,不断提高从业者的审计能力与职业素养,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
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很多企业在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影响到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效果。
(一)经济责任划分不清晰
企业的经济责任范围较广,责任界定可能模糊不清,使得审计工作难以明确界定和评估。
(二)审计理念、方法较为陈旧
部分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缺乏专业技术和经验,无法准确评估企业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影响审计质量;存在企业或审计机构缺乏诚信、主观偏颇等问题,可能会影响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没有考虑到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状况和内部条件
企业内外部信息披露不对称会影响审计师获取全面信息的能力,从而影响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导原则往往导致审计结果的主观性和不稳定性;企业的经济责任涉及大量数据,其中部分数据可能难以验证和核实真实性,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四)实际负责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人员缺少危机意识
对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变化缺乏敏感性,不重视外部因素对企业经济责任履行的影响;对可能导致企业经济责任问题的风险未能充分认识和预防,没有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对审计的核心目标缺乏清晰认识,可能只是形式主义地完成审计程序而非真正关注审计结果;不善于主动获取企业内外部信息,对企业情况了解不够全面,导致审计结论可能存在盲点;面对突发事件或潜在风险时反应迟钝,缺乏紧急处理和危机公关的能力;不关注新技术、法规等方面的更新,导致审计方法和理念滞后,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审计需求。
(五)经济责任审计体制存在缺失
这些问题和表现可能会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和质量下降,无法很好地帮助企业改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比如缺乏足够的审计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技术支持,导致审计工作无法充分展开;高层管理层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给予充分支持和关注;缺乏明确的审计目标和范围,审计工作缺乏有效指导,容易偏离实际需求;缺乏规范的审计制度和流程,缺乏明确的审计职责分工和程序指引;受到外部干扰或压力影响,无法独立开展审计工作,审计结果可能受到影响;缺乏企业内部信息共享机制,审计人员难以获取所需信息,影响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审计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未能满足审计要求,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缺乏独立监督机制,审计工作可能存在潜在的失误或不当行为,影响审计结果的可信度。
(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审计中对潜在风险的评估不足,可能会忽略某些潜在的经济责任问题,导致审计结果不全面。
不能准确鉴别和辨认财务报告中的错误、遗漏或异常情况,导致审计结论不够可靠;对于企业业务模型、运营流程和行业风险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全面把握审计对象;在实施审计程序时,可能无法正确选择和应用适当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影响审计效果;缺乏对大量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的技能,无法发现潜在问题或异常情况;无法保持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容易受到主观偏见或外部压力的影响;在编写审计报告或与其他部门沟通时,表达能力不佳,难以清晰传达审计结果和建议;对新的审计准则、法规或技术进展了解不够及时,审计知识更新滞后;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或积极提升专业素养的意愿,无法跟上审计领域的最新发展。
三、应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
于企业而言,防范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加强对其的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命题,其需要完善和优化企业现有的审计体制、增加审计人员的数量,通过培训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对现代化以及先进的审计办法的使用,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对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进行清晰的划分和明确的说明。针对导致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出现的原因,需要从外部手段和内部措施两个角度来予以应对。其中外部需要加强企业对环境及行业背景的动态评估,内部则需要完善和优化审计体系。
(一)清晰划分经济责任
对于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而言,其有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关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结合审计对象的实际经济活动,确定具体的审计标的,确保审计内容的完整性。而且为了有效规避和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企业也需要对经济责任实施更加细致的划分,避免审计人员在实际参与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性的判断。
第一,围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决策流程,对不按照决策流程所致的失误和损失进行严格把握,对集体责任和个体责任进行清晰区分。
第二,基于企业业务特点以及整个经济活动的开展和实施过程,充分考虑不同工作人员、管理者以及领导人对经济事项决策所能发挥的作用,对其从前持有的责任和当下持有的责任进行清晰划分。
第三,企业经济责任涉及多个方面的任务和内容,比如企业的资金管理、税务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对于企业而言,其有必要针对这些内容实施更进一步的划分,保证所有的审计人员在实际参与工作的过程中都能明确自身的责任归属,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顺利开展。
第四,企业需要对内部构建一套完整的经济责任管理系统,目的在于就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执行、分工和管理等进行规范引导,提高企业内部经济责任管理的水平和质量,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第五,将执行责任、决策责任,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进行明确的区分,结合以往审计工作推进过程中发现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不同责任所属的范围,对各自的边界点作出准确界定。
(二)更新审计理念以及方法
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者以及审计部门需要做到因时、因地革新审计办法,真正意义上做到企业审计、社会审计的有效融合,让企业自身的发展融入整个社会与时代的洪流当中,分享机遇,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提供有序的引导。同时需要及时调整和转变落后的、传统的审计思维理念,真正意义上做到与时俱进。
第一,企业需要根据审计对象的权责情况,确定具体的审计内容。由于不同地区、部门的管理者具体的权责存在差别,对其所进行的审计内容,自然也会不同,必须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
第二,审计人员必须密切关注审计理念以及方法应用的变化情况,而不是单纯关注内容本身,由此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实现过程的先进性,审计流程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审计结果的正确性以及可靠性,也确保方法使用的契合性。
第三,经济责任审计带有强烈的时代性特征,所以在审计内容的呈现方面,必然具有动态性,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其需要体现不同时期企业的发展建设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并将其作为非常重要的审计内容予以贯彻落实。
第四,企业需要对新技术、新工具加强使用,借助其推动审计人员更好地完成审计任务。比如企业可以使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前期汲取数据的合理性、全面性以及客观性,提高企业经济责任状况分析的及时性和效率,保障审计最终成果的科学性,也夯实其在企业当中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三)做好经济责任审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内部条件分析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环境及其他因素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造成的影响、带来的风险隐患,其必须加强对外部环境以及行业背景的动态评估。企业需要建立并持续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指标体系,搭建审计信息平台并对其进行合理使用,及时将审计相关的数据录入到平台当中,确保审计人员在后续可以结合平台运作的流程和规范,自动化地开启审计工作,提升内部审计的效率和品质,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在其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干扰因素,实现对风险的严格管理与控制。
(四)提升从业者的风险危机意识
重视对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是保障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维护审计声誉,推动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贯彻落实的重要之举,倘若因为前期忽视这一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的风险而导致出现审计失败,无法及时揭示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甚至对于一些足以影响企业存亡的重大事件也不能及时作出预警,由此不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社会影响,甚至有损企业形象,影响其可持续发展。事实证明,只有企业对内树立完备的风险管理及控制观念,确保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避免出现审计失败。
第一,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内部培训的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高其应对风险和识别风险的水平。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而言,风险的存在带有客观性,但是其并非完全隐蔽、无法识别,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汲取、案例经验的积累,尤其需要高度关注与企业所处行业相关的风险因子及行业政策导向。
第二,为了显著提升企业的经济责任水平,审计人员需要加强对于自身风险意识的培养,及时识别内部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其他风险点,及时采取应对之策。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处的行业,针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内容、审计对象设置不同的风险指标,在前期进行培训引导的过程中,就让审计人员了解和识别这些内容,增强其风险审计意识。
(五)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体系的建设
完善和优化企业现有的审计体制,对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因为保障不足所致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弥补。
第一,企业必须就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进行明确。在具体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时,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确认:作为审计对象,其究竟应该履行哪些责任,哪些事情在其权责范围之内;作为审计对象最后完成了哪些工作,具体履行了哪些职责和要求,是否有未尽的义务以及没有履行的职责和使命;审计对象在贯彻落实经济事项过程中,是否有做到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审计对象通过责任的履行,是否已经收获了预期的效益;是否引发了其他的不良后果导致企业遇到损失和危机。比如,企业的审计对象具体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项目,那么后续具体经济责任审计推进的过程中,自然会将包括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管理作为审计的重点内容。
第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举例来说,企业可以针对审计部门单独进行预算编制,结合企业的年收入及时调整。如此,审计部门的预算将会和其实际的工作量保持一致,运营管理成本也可以得到相对有序的控制。与此同时,通过固定审计部门的预算比例,可以弱化其他行政部门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所能造成的干扰和影响,避免审计部门以及审计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沦为企业少数部门管理者和个别部门满足私益的工具。
(六)提升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企业要从根本上规避和控制经济责任审计所关联的风险,有必要加强对相关措施的合理使用,在不断提高审计人员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基础上,把握更加复杂的审计流程,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水平、质量以及效率。当然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从企业视角而言,可以采取如下操作办法: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审计人员有必要不断丰富和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满足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审计需求。这样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时效,保证相关的经济责任能够得到有效且正确的评估。
其次,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规范的预算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等,为审计人员顺利开展工作、保障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效提供支持,确保审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和其实际待遇能够产生关联。
再次,作为审计人员必须熟悉企业在当下具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整体的发展趋势,企业身处行业的发展态势及前景,国家针对企业及相关行业提出的政策和要求,尽可能为后续明确和判断企业的经济责任提供支持条件。
第四,作为审计机构,其必须鼓励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学习、专业学习以及交流互动,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持续学习能力甚至机构的业内影响力。因此,企业内部必须加强对其的推广和宣传工作,提高审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
最后,企业需要加强针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其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审计技能的培训,也需要实际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能够及时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服务,帮助其在企业内部更好地发现和发挥自身优势,觉察和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
四、结语
总而言之,强调经济责任审计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需要加强审计管理、释放审计功能、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不断完善责任追究机制的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应的配套和保障。
参考文献:
[1]俞戈沁.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成因及防范探讨[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3(10):39-41.
[2]陈德甫.经济责任审计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影响研究[J].商业2.0,2023(22):17-19.
[3]李科,金洪亮,马玲.以经济责任审计助力国企合规发展[J].新理财(政府理财),2023(07):69-72.
[4]刘雪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运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12):109-111.
[5]刘学钰.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工作中风险识别的应用分析[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1(04):129-130.
【作者单位:贵州黔元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