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文化特质孔见

2024-12-13李元星

中国故事 2024年11期

【导读】本文分析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出现的社会背景,探讨西学对谴责小说的影响,并对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其在创作形式和思想主旨上的差异。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谴责小说”的概念。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品包括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等。这些小说揭示了清末社会的腐败现象,并对当时的政治进行了批判,因此成为了知识分子用来谴责社会现象和发表个人见解的媒介。

一、清朝末年的衰世文化特征

(一)清末社会状况

19世纪,中国延续封建制度,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后,西方炮火打开中国大门,导致晚清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传统社会的弊端暴露,社会危机四伏。频繁的战争赔款加剧财政危机,民众负担沉重,百姓苦不堪言。清政府借外债、征税、滥铸铜元,导致通货膨胀。官商体制阻碍经济发展,政治腐败,民怨沸腾,封建制度走向末路。进步人士开始觉醒,改革迫在眉睫。清政府也尝试改革,但难以调动民众积极性。

(二)西学对谴责小说的影响

在明末清初,西学主要通过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少数中国人也参与到了相关书籍的翻译工作中。随后,清政府成立了翻译馆,进一步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强调学习西方科技以富国强兵,但也要维护封建统治。西学传播促进了中国的近现代转型。洋务派提倡留学,国内掀起留学热潮,特别是赴日留学。1896年至1912年,约4.3万名中国人赴日留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进步。清政府开设新科目、设立西学学堂,推动了教育发展。西学带来了新的政治理念,促使人们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自由平等的思想开始在中小学课本中出现,促进了民众觉醒。盛宣怀创办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推动国内教育改革。文学方面,梁启超在当时提出了“政治小说”的概念,即借小说传播政治思想。讽刺类的小说作品大受欢迎,谴责小说形成潮流。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倡小说的政治性,认为小说可以激发爱国热情、改革社会风气。此外,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小说传播。

二、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共性特征

甲午战争的失败让中国人真正醒悟,救亡图存成为紧迫任务。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领导“小说界革命”,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成果。这些小说通过报刊传播,深刻批判了当时的社会、官场和八股科举制度。

(一)对清末腐朽社会的深刻批判

清末时期,社会的腐朽激发了文学领域深刻的批判精神。文学具有社会功能,如唐代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文章要反映时代风貌和现实生活。清末小说背景特殊,其社会功能也非常明显。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入侵与清政府的无能共同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此时的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丑恶。《官场现形记》尽管未能上升到推翻帝制的高度,但其对官场腐败的深刻批判使其成为晚清文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描写大臣苟才为免予查办,贿赂钦差大臣六十万两银子,显示了官场的腐败程度和人民所受的深重剥削。作为皇帝的代表,钦差大臣只贪图钱财,而不关心国家事务,这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从根本上已经腐烂的本质。《老残游记》通过老残的游历见闻,特别是“清官害民”的情节,揭示了昏官和酷吏统治下的社会景象。清官玉大人实为刽子手,他治理下的百姓噤若寒蝉,印证了“苛政猛于虎”。

(二)对清末官场的无情揭露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深刻揭露官场的黑暗,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的强烈不满,具有极高的批判价值和历史意义。《官场现形记》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各省的官员,将官场扭曲堕落的真相揭露无遗。“独有那位藩台大人,是盐法道署的,他这人生平顶爱的是钱。自从署任以来,怕人说他的闲话,还不敢公然出卖差缺。今因听得新抚台不久就要接印,他指日也要回任,这藩台是不能久的。他便利令智昏,叫他的幕友、官亲,四下里替他招揽买卖。”可以看出,出售官职成为清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政府采取了先发号后收钱的方式谋取利益,许多人利用先发的号造假,而这种欺诈手段已经广为人知。《老残游记》中,以玉大人为代表的酷吏,用千家百姓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戴,对待百姓无论好坏都施以残酷的刑罚。玉大人采用的刑罚方式极其残忍,将犯人关在笼子里使其慢慢窒息而死,以此威慑百姓。以残暴换取美誉是清末官场的典型恶行。在这样的恶势力面前,作为正义化身的宫保也选择了牺牲百姓的利益以保全自己。

(三)对清末科举制度的无奈叹息

科举制度曾为选拔官员、巩固统治发挥作用,但随着时代变迁,八股取士的弊端愈发明显。尽管洋务派试图改革,但科举的痼疾令其努力犹如扬汤止沸。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对科举制度的腐败和落后深感无奈。《官场现形记》通过一次科举考试展示了学子被教条束缚的困境,批判了科考作弊的荒谬现象,描绘了童钦差和自命不凡的“洋”学生的无能。例如,毛维新把如何剪辫子当作“提倡洋务”的大事:“预先叫阴阳生挑选吉时……幸亏剃去的是前刘海,还不打紧。便叫他们拿过一把剪刀来,由卑职亲自动手,先把他辫子拆开,分作几股,一股一股的替他剪了去。”由此可见,洋务运动在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下已变成了一场闹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的继之感叹:“科名这东西,局外人看见,似是十分名贵,其实也贱得很。”这样的“功名”没有任何含金量,只会选拔出无耻之人,最终让他们成为无用的朝廷官员。《孽海花》中的男主人公金雯青虽贵为状元,却毫无品行与才能。在守丧期间,他私会妓女,游历诸国时又屡遭欺骗,最终成为官场和情场的失败者。这一形象是科举制度下人才逐渐凋零的象征,突显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及其对国家的负面影响。

三、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特征

(一)创作形式不同

从成书年代看,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虽比较相近,刊登方式均为报刊连载,但在叙事方式上存在差异性。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模仿《儒林外史》,通过多个独立短篇串联,描写了清末官场的腐败,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融合了主人公的亲身经历与道听途说的各种故事,情节设置较为夸张。刘鹗的《老残游记》通过主人公老残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思想。曾朴的《孽海花》采用穿珠式结构,借主人公游历诸国展现“庚子之乱”时期的社会图景,赞颂了异国的革命英雄。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各有侧重。《官场现形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侧重于批判官场群体,前者刻画了百余个官吏,从封疆大吏到看门小卒,无一不是腐败无耻之徒;后者则用主人公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展示恶人当道的腐朽世界,情节夸张。《老残游记》和《孽海花》侧重批判个别官员。《老残游记》通过主人公老残这一正面形象,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但主角人物形象单一,不及黄人瑞等次要人物生动。黄人瑞既有热心救人的善举,又不避讳其吸鸦片的丑态,形象真实立体。《孽海花》以妓女傅彩云和状元金雯青的故事为主线,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刻画了英勇就义的革命女性夏雅丽,提升了小说的思想高度和艺术价值。李伯元和吴趼人未曾入仕,对官场的批判更为尖锐,塑造的官吏形象皆无好人。刘鹗和曾朴则身在官场XCZKQprOZH2o6/zYiRq1fViQ0mEYWzttUILhu5mmWzo=,批判集中于个别官员,采用全知视角,更具个人色彩。

(二)思想主旨不同

《官场现形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主要描写官场丑恶,通过故事揭示官员心理和人格,表达对官场的厌恶,主题全面。李伯元和吴趼人以新闻手法揭露丑恶,重在揭露而非探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的主题更为集中。《老残游记》揭露暴政酷吏,批判封建社会,情节离奇但语言真诚。《孽海花》通过描绘科举弊端,表达对封建制度的厌恶和对自由的向往。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肯定了这些小说揭露社会黑暗的积极意义,但指出其艺术上过于直白。胡适认为这些小说尽管艺术价值不高,但能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弊端。总体而言,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在创作手法和目的上有所不同,刘鹗和曾朴走传统路线,李伯元和吴趼人走新闻路线。《官场现形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重在揭露丑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在于引导读者思考,宣传政治主张。

四、结语

晚清谴责小说作为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弊端的重要文学作品,对于我们理解晚清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晚清时期的社会状况,以及知识分子们在国家面临危机时所发出的呼喊与所进行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袁文丽,郭晓云. 他者之眼:晚清谴责小说的报纸想象及其渊源[J]. 中国出版,2021(6).

[2] 陈思丞,杨治宇. 名士凋零:晚清谴责小说中的儒者形象——以《官场现形记》和《儒林外史》为中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6).

[3] 王学斌.“谴责小说”与晚清社会批判——以《官场现形记》为例[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