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策略探究
2024-12-12殷星
阅读模块是小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教学板块,其主要包含理解记忆生字生词、感悟文本内涵以及课外延伸及拓展等。然而,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不恰当的教学方式,未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学生只能够完成浅层阅读任务,无法与作者建立情感共鸣。2022年版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活动,从资源拓展、读法指导以及整体设计等方面充分创新阅读教学的模式,进而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一、逐层递进,深度导读
(一)基于预习作业进行导读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这要求教师进行适当“放权”,鼓励学生独立完成预习导读的任务。该任务不是让学生简单读一遍文本,而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形成基本的阅读印象,并能够根据文本情节进行思考,进而为深度阅读打下坚实基础。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为学生安排收集资料的预习任务。学生需要根据年代背景、作者生平以及题材类型挖掘关键信息,进而开展地毯式检索工作。该预习作业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课外知识,更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数据整合能力,有效促进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讲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前,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如下导读任务:第一,了解作者,收集王维写过的其他古诗词;第二,根据“九月九日”这一信息,收集各地区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在课堂初始环节,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创设情境挖掘导读深度
营造与文本相关的阅读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深度阅读活动的质量。大多数学生都会对新文本感到十分陌生,常存在不愿意阅读、不理解文本内涵的情况。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导读环节,创设丰富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并积极跟随教师思路,逐层逐个击破阅读难点,进而达成深度阅读的目标。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元策略开展情境导读,尤其可以以多媒体为教学载体,为学生展现更为直观的音视频、图片资源,带领学生共同步入文本世界。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时,就可以在导读环节为大家播放一段简短的纪录片,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近些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很多学生在观看完纪录片后仍然觉得意犹未尽,想要挖掘更多的细节。此时,教师就可顺利引出本节学习内容。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采用生活化理念创设导读情境,有效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例如,教师组织学生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前,可在导读环节设计一系列生活化问题:“大家对爸爸妈妈有哪些满意或不满意的地方吗?你更喜欢慈爱型父母还是严厉型父母呢?你觉得哪一种类型能够促进你成长进步呢?”上述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高学生在情境交流中的参与度。
二、创新读法,把握细节
(一)综合多种文本阅读方式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深度阅读活动时,应当组织学生研读文本内容,逐词逐句分析文本精髓。略读与泛读在深度阅读中占据同样重要的地位。教师需要综合多种阅读模式,设计深度阅读活动。略读与泛读可以让学生快速构建文本框架,而细读与精读则可以帮助学生填满文本的“血肉”。例如,教师讲解《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可先组织学生进行泛读,让学生大致了解文本概况,掌握课文的主旨大意。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精读活动,要求学生勾画文本中的关键点、细节。笔者在该环节为学生设计了如下问题:“文本题目中包含‘只有’一词,大家能否在文本中找到该词汇的具体表现呢?”详细的问题能够为学生的深度阅读指明方向。很快,学生就能够勾画出关键信息“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并深刻理解地球的独特与渺小,这与本文“保护地球”的主旨遥相呼应。
(二)对关键细节进行圈点、批注
在深度阅读活动中,教师应组织学生捕捉关键细节,采用圈点、批注的方式,锻炼学生的阅读技能。新课标中提到小学生应具备赏析文本的能力,并采用圈点、批注的方式把握文本情感色彩,理解文字背后的表现力,有效丰富自身的阅读体验。由此看来,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要做好勾画文本重点信息的工作,更需在此基础上串联文本细节,强化自身对重点内容的理解。第一,学生应当规范阅读批注的符号,采用不同的圈画方式来区分关键信息。学生还可用不同形状、不同颜色来进行分类,该方式可以使批注更加清晰。第二,学生应当谨慎进行圈点、批注,并不是课内圈点、批注的数量越多,深度阅读的效果越好。例如,学生在阅读叙事类文本《草船借箭》时,应当将重心放置在不同人物的行为表现以及语言特征层面,并从旁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笔者班级中一位学生圈出了曹操下令士兵不要轻举妄动这一内容,并在旁边写下自己对曹操性格的看法。由此看来,圈点、批注的阅读方式能够让学生捕捉文本关键信息,进而达到精读的阅读目的。
三、整体感知,深挖内涵
(一)分角色生动演绎故事情节
一篇优秀的文本不仅具备优美动人的语句词汇,还包含了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基础阅读任务后,可安排角色扮演的活动,要求学生在演绎不同人物的同时,立体地展示文本细节。该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作者对其倾注的情感,还能够让学生再一次品味作者对词汇的精准把控能力。教师可选择《巨人的花园》《景阳冈》《猎人海力布》等意义深远且篇幅不长的故事作为角色演绎的素材。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教师还可以运用故事创编的形式设计深度阅读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文本改编故事情节,并融入自己的新想法。故事创编更加考验学生对文本的把握与理解能力,亦是开展深度阅读的有效手段。
(二)积极推进群文阅读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当将群文阅读作为提高学生阅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学生并不需要局限于对单一文本开展深度阅读,而是应从宏观层面,科学整合多篇同类文本进行赏析。该方式可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其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摸索出最佳的阅读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群文阅读包含了多篇阅读素材,考验学生对同类文本的信息整合能力,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与《富饶的西沙群岛》两篇文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描绘不同风景时的表达方式。从内容描述角度来看,前者主要介绍了山地奇景,后者则展示了海洋风光。两篇文本虽然存在描述手法的差异,却都寄托了作者的深厚情感。群文阅读能够让学生整体探究阅读的技巧,进而形成更加系统的阅读学习方法。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深度阅读活动时,需要进一步研读新课标内容,优化课堂阅读的形式,将课外资源与教材资源进行结合,不断丰富深度阅读的内容,为学生营造深度阅读氛围,充分提升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体验感。此外,教师还需依托班级学情调整阅读教学策略,以课文为教学载体,从粗至细、由表及里,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充分提高深度阅读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