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
2024-12-12陈灵
生活化教育主要是指将某一学科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不仅符合语文新课标中增强情境性和实践性的要求,还能够为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教学提供灵感。基于此,在生活化视角引导下,本文立足教学的主体性、自主性、实用性、实践性特点,从教学观念转变、阅读氛围营造、多元生活角度、教学实践等层面出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探究。
一、转变教学理念,奠定阅读教学基础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阅读教学与学生生活分离开来。而生活化教学理念强调将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教师结合生活化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技能。因此,教师应该以生活化教学理念取代之前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理论基础、学生需求、教学融合、生活化实践四点要求。立足以上四点,教师可以从以下三点出发,逐渐转变自身陈旧的阅读教学理念。
(一)研读相关文献和理论
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仔细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通过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从而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学习内化生活化教学理念
教师可以借助线上视频学习平台,学习和了解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具体实施方法。通过观看相关教学案例,教师可以理解和内化生活化教学理念,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方式。
(三)参与研讨会和案例教学实践
教师应该积极参加相关研讨会和培训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分享经验,了解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效果和困难。通过教学实践,教师可以亲身感受到生活化教学理念对教学的影响和价值,从而重构自己的教学观念。
二、创设生活化视角下的阅读教学氛围
从生活视角出发,创设阅读教学氛围,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内驱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其阅读技巧。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化阅读材料;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化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阅读文章。
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桂花雨》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视角下的阅读教学氛围。在阅读材料准备阶段,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化阅读材料,如描写桂花的诗歌、描述桂花雨的文章等。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材料,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桂花的形态、生长环境等,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桂花的了解和感受,进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为后续的阅读做好铺垫。
在深入阅读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阅读文本。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扮演文本中的不同角色,如桂花树、桂花、胡家老爷爷、母亲、“我”等。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更加深入地体会和理解文本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三、立足“三生活”开展阅读教学
“三生活”是指作者生活、学生生活、课文生活。联系作者生活,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文本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生活化内容,能够深入感受和理解文本的情感和主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因此,教师应该立足阅读教学“三生活”,开展生活化视角下的阅读教学。
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深情》一文为例,教师应该立足阅读教学“三生活”开展教学。结合分析可知,《慈母深情》是梁晓声的一篇散文,通过讲述作者与母亲之间的故事,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和敬仰之情。在教学前,教师应该链接作者生活,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写作背景。教师可以介绍梁晓声的背景和经历,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和动机。梁晓声生于农村家庭,从小就受到母亲的照顾和关爱。基于此,作者写了这篇文章。在带领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之后,教师可以分析课文中的生活。学生可以分析文中描写母爱细节的句子,如“母亲掏衣兜……用皲裂的手指数着”。通过分析,学生可以感受到母亲无私的关爱和无尽的付出。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感人故事,如作者将买书的钱给母亲买了罐头,结果母亲又努力凑钱为我买了《青年近卫军》。这样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并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故事和对母爱的感受。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故事,如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方式,自己对母亲的感激和理解等。通过与课文中的故事进行对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的情感和意义。
教师立足“三生活”开展阅读教学,能够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习更具有实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培养其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四、优化传统教学,开展生活化实践教学
通过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因此,教师应该优化传统教学,开展生活化实践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取书本中与生活实践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换位思考文本所描述的动作、情感。在作业布置阶段,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性课后作业,减轻学生的日常书面作业压力,拓展学生阅读视角。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积极指导,以提高阅读学习效果。
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摔跤》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布置生活化实践作业。《摔跤》描述了小胖墩儿和小嘎子一起摔跤的动作行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接触过的其他体育运动,如篮球、足球、游泳等,让学生分享自己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经历和感受,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接着,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摔跤相关的实际案例或故事,以此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如奥运会上的摔跤比赛、摔跤选手的训练经历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了解摔跤运动的特点和魅力,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胖墩儿与小嘎子的摔跤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文章描述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小胖墩儿,演绎“立刻退后两步……叉着腰说”“塌着腰……不露出一点儿破绽”“趁势”等动作。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结合生活思考这些动作的表达效果。
最后,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作与文章中人物之间的不同。同时,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反馈,教师还可以评价他们对摔跤运动的理解。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摔跤运动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得自己对成长和事物发展的启示。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够丰富阅读教学内容,还能够转换学生的阅读视角。基于此,本文以生活化为基础,对小学语文阅读进行了探究,旨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其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