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2024-12-12张涵

成才之路 2024年36期

摘要: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是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放在首位,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可采取以下策略: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学科素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G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36-0073-04

党的二十大以来,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持续迭代升级,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科技等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劳动者提出更高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突出职业技术(技工)教育特色,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优化结构与布局,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职业院校要锚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方式,提升人才素质和技能,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英语作为高职院校基础性学科,要进行课程革新,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推进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注入活力。

一、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基本内涵

职业能力指的是能够达到工作要求和岗位需求的能力,包括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可迁移、推广到其他职业岗位领域的非专业能力[2]。职业能力通常有四个范畴:驾驭内容的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善于交流的社会能力、认同价值的人格能力[3]。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职业能力从横向上划分的三个维度[4]。一般来说,职业能力包括以下四方面能力:一是知识学习能力,就是能够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二是实践操作能力,就是在工作岗位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三是沟通合作能力,就是从事工作岗位时与各方面沟通交流、应对压力的能力;四是规划创新能力,就是在从事工作时能够提前规划,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新时代高职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高职英语课程包括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等内容,涵盖职业与个人、职业与社会、职业与环境、职业提升等模块[5]。无论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还是课程标准,职业能力培养都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高职英语教学要秉承人才培养原则,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把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到教学过程中[6]。要大力实施课程改革,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将职业需求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将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二、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产业内涵与外延的不断变化,促使产业链延伸交叉,进而出现了交叉领域和交叉专业,交叉岗位、复合岗位应运而生,使得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大势所趋[7]。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更加符合企业用人需求。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符合企业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第二,更加符合语言学习规律。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快速了解语言使用场景,从而做到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获得感。第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课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场环境、工作内容、岗位要求,有助于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取得优势。

三、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存在偏差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仍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以通过英语考级考试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仅局限在教材内,重点关注语法、词汇等知识内容,对于行业背景、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等内容涉猎较少,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存在偏差,使得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能有效融合,导致学生无论是职业技能,还是英语应用能力,都难以适应企业用人需要。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高职英语课程日常生活和交际沟通内容比较多,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但基本都停留在日常应用层面,并且每个模块独立存在,内容比较松散,缺乏内在联系。一方面,教材基本不涉及专业内容,各专业所学习的英语课程内容相同,学生想要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只能依赖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另一方面,教材内容更新较慢,部分内容陈旧,与现实发展存在脱节,使得学生往往无法将课程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求职就业时还需要重新学习。

3.教学评价缺乏实效

高职英语教学评价基本采用期末考试的形式,一般包括笔试和口试,主要围绕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词汇、语法、阅读、听力等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缺少对学生英语知识的应用进行考查。在这种教学评价模式下,学生往往会通过突击复习来应对考试,使得教学评价难以取得实效,教学评价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此外,教学评价的主体通常为教师,这会导致教学评价结果单一、不全面,不能准确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1.调整教学目标

要进行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就要调整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学生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在职场中使用英语的能力为重点,不断探索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提高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规划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语言知识、专业技能、相关工作岗位对英语知识的要求加以融合,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更好地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优化教学内容

(1)匹配职业需要。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不应只局限在教材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而应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就业岗位进行拓展和延伸,还要有所区别。不同专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重组,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听、说、读、写、译训练,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学生英语素养,以适应职业需要。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模拟工作岗位,并对工作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围绕工作岗位需求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与工作岗位要求、工作角色、工作场景相匹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酒店管理专业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师可以设置接待贵宾的工作任务,通过模拟接待、前台登记、外汇兑换等活动,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进行训练,提高学生从事相关岗位的能力。电气专业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师可以设置撰写工作日志、涉外技术沟通等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增加电气专业词汇和操作说明等内容,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2)突出行业区别。一直以来,高职院校中的“大学英语”和“行业英语”通常作为两门不同的课程开设,绝大部分专业都设有“大学英语”课程,只有少数对英语要求较高的专业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才在大二开设“行业英语”课程。这就导致对于大部分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所开设的英语课程学习内容基本一致,没有进行有效的区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对懂英语、掌握技术的综合人才需求量加大,各个专业的学生都需要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职业竞争力。因此,在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紧密结合行业现状和发展需求,将行业英语内容纳入教学中,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在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基础上,教师要主动了解不同行业英语的语言特点和行业发展现状,掌握不同行业的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有针对性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增强英语课程的行业特色。比如,可以邀请不同行业专家进校开展英语讲座,展现不同行业的英语特色,也可以邀请企业来校模拟招聘,以考查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体现不同行业英语需求。同时,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体现高职英语课程在不同专业的区别,增强英语课程针对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要积极探索公共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课程及实训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尝试跨学科合作教学,借助其他学科资源如设置仿真模拟实训室、实习企业参观就业等形式,拓展英语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凸显不同行业的英语课程特色。

(3)更新教学资源。要积极关注社会发展热点,借助网络资源和新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将数字化资源引入课程教学,特别关注社会发展现状与学生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态势,结合英语文化背景,讲解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虚拟现实等内容,打造学生感兴趣、想探索、爱参与的教学内容。同时,在引入新内容的同时穿插传统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在新旧内容、技术迭代、观点对比中感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在对比中建立辩证思维、拓宽国际视野、建立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讲授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突出。同时,随着近几年高职院校生源不断扩充,学生来源较为丰富,包含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新型农民、退伍军人等,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动力差异性很大,如果仅仅依赖单一的讲授型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对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来说必不可少。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行业背景发展情况,采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模拟情境、任务教学等多种方法开展教学,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实用性。比如,在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特色旅游热门项目,开展实地模拟导游讲解活动,要求学生结合本地特色景点收集资料、设计旅游路线、撰写讲解词、安排团队行程。在参与情境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英语知识,还能培养团队合作、人际交流、实践创新等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在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模拟车展,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公司,开发汽车产品,进行广告设计和产品说明,并进行展示。在参与情境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习汽车技术类专业术语和销售类相关术语,还能学习表达技巧。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使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与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就业场景相契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4.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

职业能力评价要遵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律,从注重单一要素的目标取向转为注重全要素的主体发展取向,在选取评价要素时能够兼顾学生的认知与行动、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等多方面[8]。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教学评价,要在进行基础知识测试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职业能力的表现测评。要将学生英语水平在未来就业岗位中的表现作为测评的重点,测评内容要与专业行业相联系。比如,增加学生在情境模拟、行业专业英语内容的运用情况,重点考查学生在就业场景中英语的应用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可以将企业指导教师、学生共同纳入评价主体。要从知识讲授层面、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层面、企业用人需求层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立体测评,兼顾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构建教师教学方向、学生学习内容、岗位能力需求三位一体的良性反馈机制,增加教学评价的维度,提升教学评价的效度。

5.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高职院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和教学技能。一方面,要不断引进具有企业实践经验、行业专业经验的高素质教师,丰富师资构成。另一方面,要开展相关专业的企业挂职、访学、兼职、交流等活动,让教师了解相关产业发展现状,掌握企业用人需求,将实践收获用于教学。同时,高职院校要健全和完善教师发展体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行业培训,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要邀请校外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或者资深英语教师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定期来校交流访谈、开展讲座、集体备课、参与学生评价等,参与英语课程教学,扩充教学师资队伍,优化师资结构。

五、结语

新时代英语教学模式革新要适应国家新形势、新技术、新经济发展下的实际需求,始终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坚持将英语课程教学与行业领域特色融合,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要对目前存在的弊端进行清醒审视,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形式、师资构成提出优化举措,通过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评价、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等策略,发挥英语学科功能,稳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EB/OL].(2021-03-13)[2024-07-28].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2021/2021_zt01/ yw/202103/t20210314_519710.html.

[2]余雅.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228-229.

[3]余姜玮.云课堂下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和实践[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10):54-56.

[4]赵锦,李名梁.“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开发体系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20,36(11):165-17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通知.[EB/OL](2021-04-01)

[2024-07-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 qt/202104/t20210409_525482.html.

[6]杨静怡.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6):41-43+57.

[7]王敏,高嘉佳,周鹏,等.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发展历程、价值意蕴、构建路径及未来路向[J].职业技术教育,2024,45(20):38-43.

[8]朱永丽,李同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增值评价:理论逻辑及其实现框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4):84-90.

Exploration of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Guided by Professional Abilities

Zhang Han

(Ningxi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erce, 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Entering the new era,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alent training. English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public basic courses for all major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 should be put in the first place,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discipline quality,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provide talent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power and talent power.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guided by professional abilities can adopt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adjusting teaching objectives, optimizing teaching content,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adopting diversified teaching evaluations, and optimi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Key words: professionalcompetence;vocationalEnglish;reformin education;disciplinaryliteracy; personnel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