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的奥林匹克精神
2024-12-11应文琦
【热点速递】
北京时间2024年7月31日,巴黎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赛场上,本届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年纪最大的卢森堡籍华裔选手倪夏莲对战世界排名第一的我国选手孙颖莎。比赛结果不言而喻,孙颖莎4∶0战胜倪夏莲。赛后倪夏莲拥抱孙颖莎,挥泪告别赛场,引发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我国网友更是送上热评:“世界第一拥抱世界唯一。”六战奥运的热情与坚持,每一局比赛的专注与投入,混双比赛前主动给我国队员当陪练……倪夏莲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内涵。
【本质阐释】
奥林匹克精神,最早由“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出。“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于1913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批准被写入《奥林匹克宪章》。“更快、更高、更强”充分代表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然而,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科技、人文、生态伦理的发展变化,都在督促着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迭代更新。2021年7月,“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作为奥林匹克新格言被写入《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精神也完成了从挑战自我、追求人的身心协调和全面发展,到追求运动竞技的人性化、人类文化的多元和谐、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转变。
因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是个人层面,奥林匹克精神代表的是个人的不断自我挑战和突破;另一个是社会层面,奥林匹克精神代表的是人类社会的多元和谐,用体育联结人与人、国与国乃至全世界。
【素材精粹】
1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和合共生
北京时间2024年7月27日凌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在塞纳河上拉开帷幕。此次开幕式是自1896年现代奥运会举办以来首次在室外举办的开幕式,以塞纳河两岸为开幕式会场。205个代表团乘坐轮船,从奥斯特里茨桥出发,航行6公里,途经多个巴黎标志性建筑,例如巴黎圣母院、卢浮宫、荣军院、巴黎大皇宫等,最终到达埃菲尔铁塔对面的特罗卡德罗广场。
整场开幕式以蒙面刺客跑酷运动串联各标志性建筑中的艺术表演。塞纳河畔,美国歌手Lady Gaga表演法国传统艺能卡巴莱,来自红磨坊的艺术家大跳法国非官方国粹康康舞;市政厅屋顶,男性舞者穿着裙子跳芭蕾舞;在巴黎圣母院修复脚手架上,20名舞者随音乐起舞;“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所在的古监狱喷射出红色烟火象征法国从此走向共和;卢浮宫里,各类珍贵藏品纷纷异动,只为一睹奥运开幕式;巴黎大皇宫,十位杰出的法国女性雕像伴随着法国国歌缓缓升起;女骑士身披银甲,脚跨银鞍,在塞纳河上驰骋;埃菲尔铁塔上,重返舞台的世界级宝藏歌手席琳·迪翁纵情高歌……俯拾皆是风景,正如雨果所说:“在巴黎,每一个街头巷尾都是一座舞台。”
在三个多小时的开幕式演绎中,经典与流行、复古与现代、守正与创新,法国文化的多元与包容在此刻一览无余。当然,部分节目也引起了巨大争议。“变装皇后”的表演被指影射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基督徒们视其为对基督教的嘲弄,国际奥委会也因此下架了开幕式的视频,巴黎奥委会也为此公开道歉,表示没有冒犯任何宗教团体的意图,开放和包容是他们创作的初衷。
诚然,这次开幕式淋漓尽致地演绎了法国文化的自由与多元、创新与大胆。但是,就这样一场世界级的文化盛宴,如何把握创作的尺度,尊重不同群体的价值观仍是创作者们深思的话题。
适用话题:①创新;②多元文化;③文化自信;④艺术创作的边界
2 潘展乐:少年意气,挥斥方遒
北京时间2024年8月1日,19岁温州小伙潘展乐以46秒40的惊人成绩夺得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他不仅为中国游泳队赢得首金,还刷新了世界纪录,成为新一代世界“飞鱼”。此胜利打破了欧美对该项目的长期垄断,是对其傲慢态度的有力回应。中国游泳队赛前频繁接受兴奋剂检测,潘展乐也遭遇外国名将的无视,他以此次夺冠为“一雪前耻”。
潘展乐自幼展现出游泳天赋,4岁半起学习游泳,10岁已在浙江省运动会获7金,并豪言要超越孙杨。进入国家队后,面对教练转项建议,他坚持100米自由泳梦想,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从杭州亚运会到多哈世锦赛,再到巴黎奥运会,潘展乐不断刷新纪录,一年内将个人成绩提升0.57秒,挑战人类极限。
北京时间2024年8月5日,潘展乐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最后一棒反超美国队、法国队,为中国队再添一金,他的分段成绩为惊人的45秒92。
潘展乐的故事是奥林匹克精神和自强不息品格的生动体现。他坚持梦想,刻苦训练,以实力赢得尊重,展现了新一代中国青年的风貌,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青年的力量与自信。
适用话题:①梦想;②刻苦拼搏;③自我实现;④国家荣誉感;⑤榜样
3 郑钦文:“逆转女王”,实至名归
北京时间2024年8月3日晚,中国网球选手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女单决赛中,以2∶0战胜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成为中国及亚洲首位网球奥运单打冠军。其晋级之路充满挑战,包括逆转美国名将纳瓦罗、激战德国三届大满贯冠军科贝尔,并最终在半决赛中终结了世界排名第一的斯瓦泰克的红土连胜纪录。
在35℃高温下,连续3天激战8小时,郑钦文展现了非凡的毅力和决心。面对强敌,她不仅突破了个人极限,还创造了历史,赛后自称为“Queen Wen”,实至名归。
郑钦文的故事体现了自强不息、勇于挑战、超越自我的精神,以及为国家荣誉拼尽一切的决心。她的成就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新一代中国青年勇气与担当的缩影。作为领路人,郑钦文激励着更多中国青年敢于挑战,敢于超越,共同书写新时代中国的辉煌篇章。
适用话题:①坚持信念;②逆境盛放;③自我实现;④国家荣誉感;⑤榜样
4 巴黎奥运会大众马拉松:活力开跑,全民狂欢
北京时间2024年8月11日,巴黎奥运会大众组马拉松赛鸣枪开跑。这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设置大众组马拉松赛,吸引了全球超80万人注册报名。选手需通过运动软件积累10万积分(走路1公里积5分,跑步1公里积10分)获得抽签资格,最终4万余名跑者中签参赛。
京东快递小哥栾玉帅是幸运儿之一。他跑步7年,为获得抽签资格,腿上绑沙袋送快递,晚上继续训练,每月跑步超400公里,终获10万积分。跑步不仅让他站上奥运赛道,也助他职场晋升,现为京东快递国际专揽员。
除栾玉帅外,“95后”银行职员徐艺铭、“80后”软件工程师曲言林、教育工作者陈晓韵等,以及来自全球各行业的大众跑者因热爱运动而相聚巴黎,跨越民族和文化偏见。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罗格的“体育让世界更加美好”一言在此刻具象化呈现。大众组马拉松不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世界各地的人们因共同热爱而团结的象征,展现了体育的力量与美好。
适用话题:①团结和谐;②坚持信念;③刻苦拼搏;④自我实现
【佳句采撷】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
3.你还这么年轻,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日]是枝裕和《步履不停》
4.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运。 ——[古罗马]贺拉斯
5.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 ——[法]顾拜旦
6.热爱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它能让我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7.当你真正渴望某种东西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完成。 ——[巴西]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8.我可以接受失败,但不能接受放弃。 ——[美]迈克尔·乔丹
9.获得冠军只是副产品,重要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美]科比·布莱恩特、
【适用示例】
片段一
奥林匹克精神是督促人积极奋进的强心剂。它代表卓越的勇气和面对困难挫折时的永不言弃。巴黎奥运会上,“奇迹小伙”潘展乐横空出世,一举夺得100米自由泳这块游泳项目中含金量最高的金牌,成为新一代世界“飞鱼”。然而,这位19岁的小伙在两年前还被美国教练建议不要练习100米自由泳,被认为中国人在该项目上没有前途。“天生反骨”的他坚持训练,用实力狠狠打脸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在网球比赛中,“逆转女王”郑钦文晋级赛时多次落后对手,但凭着自身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坚持鏖战,最终为祖国赢下宝贵的网球奥运单打金牌,创造了历史。不屈服于当下的困境,始终朝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冲击,也帮助他们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简评:观点阐述清晰明了。选用潘展乐和郑钦文两个事例紧密契合观点,逻辑严密、有层次,有力地论证了奥林匹克精神在促进个人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片段二
奥林匹克精神还是促进世界和谐的催化剂。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运动员为着共同的梦想汇聚在一起。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偏见,有的是包容、尊重和团结。此次巴黎奥运会上增设的大众马拉松项目,就让奥林匹克精神更进一步成为联结世界人民的纽带。4万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非专业运动员一同踏上赛道。借助这个契机,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认识、理解和尊重自己民族以外的文化,在学习成为一个具有博大胸怀的世界公民的过程中,团结、和谐的“世界大同”景象也将成为可能。
(简评:对观点句的解释有更进一步的阐发,不是简单重复,而是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对巴黎奥运会大众马拉松的事例分析,与观点紧密契合,有力地论证了奥林匹克精神在促进人类社会团结上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