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新能源乘用车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4-12-11张娅璐

时代汽车 2024年21期

摘 要:本文围绕苏州市新能源乘用车产业的发展,从整车、三电、智驾、零部件、Tier2、科研六个方面,对全产业链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分别就各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基于这些问题,同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苏州新能源乘用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新能源 产业研究 发展对策

0 引言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新能源各行业长足发展。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超680万辆,而商用车销量为34万辆[1],可见乘用车是新能源行业的重中之重,赛道加速、时机宝贵。补贴政策取消、燃油车和外资品牌冲击、资本争相涌入导致竞争白热化,苏州相关产业大而不壮,产业链齐全但缺乏整车龙头企业,销量前20的品牌中无一在苏州落户,一级和二级供应商中的明星企业也较少,产业发展潜力受限。

刘中正[2]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苏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下一步发展方向和布局,但缺少对更下游的二级供应商的研究和对未来市场格局的分析判断。宋豆豆[3]对22年苏州市整车企业现状做了总结,认为苏州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造车新势力,但在智能驾驶领域可以开辟新赛道,通过智能化和数字化打造产业升级突破口,在做现状研究时未能将二级供应商的情况及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纳入考虑。

1 苏州新能源乘用车产业现状研究

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链条长,涉及的行业和企业多,有必要从专业的角度拆解重点行业,以点带面对上下游供应链进行分析。本文对整车、三电、智能驾驶、其他零部件、二级供应商和相关科研资源的最新现状进行了研究。其中,整车、三电和智能驾驶是新能源乘用车产业的重中之重,而后三者则是希望通过对关键上下游行业的研究来分析苏州在产业链中的优势。

1.1 整车行业

整车企业直接面向终端客户,带动作用强,也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所在城市的行业地位。苏州除金龙客车外没有发展出有影响力的品牌,在乘用车领域更是如此。截至目前,排名前20的新能源车品牌无一落户苏州。对于在苏州落户的整车企业,观致汽车和前途汽车已经停产,光束汽车和奇点汽车至今还未量产。

苏州引进的整车企业成立时间早,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都走向了倒闭和停产,产品竞争力不足。抛开第一梯队的蔚小理,苏州相比于第二梯队的哪吒(桐乡)和零跑(金华),更加具备产业链优势,但实际上却落后很多。二超(特斯拉、比亚迪)多强(新势力+传统车企)的局面加速形成,各传统车企都在全面拥抱电动化,新势力的洗牌也基本完成。华为和小米采用的合作代工模式无法为苏州带来有力的新势力,要引进或扶持新的整车制造企业并获得市场认可已经十分困难。此外,苏州的汽车配套产业很多都是服务于上海的汽车产业,尤其是上汽集团。但是上汽集团在电动车领域的发展也不及预期,这也会传导至苏州相应的配套产业。

总体来看,苏州在新能源乘用车的整车制造领域,没有处在有利身位。

1.2 三电行业

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系统是新能源车的核心部02996cabc9b3cc81a17a0767070199db件,占整车成本的比重超50%[4],市场体量也非常大。苏州市在三电行业拥有一大批企业,是新能源乘用车产业的中坚力量,其中不乏力神电池、汇川技术等明星企业。

对于电池行业来说,苏州没有自主的OEM品牌,但是上下游的配套生产企业很多,仍以生产基地为主,而研发中心较少。除比亚迪外的各整车厂大都采用宁德时代的电芯,短期内很难有其他企业能够扩张份额。排名前10的电驱动供应商中汇川联合动力是苏州的本土品牌,凭借与新势力车企的合作逐渐成长为电机电控行业的Top3,其将研发中心总部设在苏州,能够有力吸引高端人才,助力产业升级。国际知名的供应商如博格华纳、法雷奥西门子等也在苏州设立了生产基地。

苏州三电行业相关的企业大多数以生产基地的形式存在,设立研发中心的企业较少,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利润不高,对人才的吸引不足。随着头部整车企业的销量和利润攀升,全栈自研的路线也越来越明确。三电领域是各大整车厂重点自研的领域。在苏州缺乏明星整车企业带动的背景下,企业面临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可能出现人才外流。

1.3 智能驾驶行业

智能驾驶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市场前景和产业影响力都远超其他零部件[5],正处于从L2向L3突破的关键阶段,行业格局尚未定型,成长空间大。苏州早早引入了Momenta、智加科技、知行汽车等头部企业,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

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仍处在从电动化向智能化的过渡过程中,电动化已经量产并且获得了可观利润。而智能化尚处于摸索阶段,包括整车厂和供应商都仍未找到盈利点,完全靠外部资本来进行研发投入。但是考虑到资本的周期性和流动性,以及当前智能驾驶赛道的竞争白热化,如果企业一直无法实现盈利,或无法吸引资本,将很快被市场抛弃。

1.4 其他零部件行业

全球百家汽车零部件重点企业中有41家在苏州,其中6家多点布局。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汽车传统的转向、制动、悬架等关键零部件也走向电动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极大推动了线控系统的应用。苏州拥有博世、德尔福、舍弗勒等一批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作为汽车电子的绝对龙头,在底盘系统的控制上有主导地位,也带动了苏州一大批上下游企业的发展。

博世、德尔福等传统汽车电子供应商在各自领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替代的试错成本高昂,其霸主地位很难被取代。即使在贸易冲突的大背景下,各整车企业也对于底盘系统的国产替代也非常谨慎。因此,短期内这些传统零部件供应商的份额不会减少,不存在经营风险。但是长期来看,国产替代的趋势在各个行业都会越来越明显,随着国产零部件的批量应用和改进,3~5年后传统的国外零部件供应商会面临较大的挑战,有必要同时培养国产智能底盘厂商。

1.5 二级供应商

苏州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链十分成熟,从Tier1到Tier4都有一大批供应商,而之前的研究都只聚焦主机厂和Tier1。实际上,图达通、美桥等Tier2也具备相当的市场地位和份额,带动了大量上下游产业的落地。本研究对头部的tier2企业进行现状的梳理。

(1)图达通:聚焦图像级超远距激光雷达,目前供货提供硬件产品,软件能力相对较弱。而目前智能驾驶赛道竞争激烈,需要上下游集成,才能够构建起竞争壁垒。

(2)东微半导体:聚焦直流充电桩核心器件,是弗迪动力、英博尔等知名Tier1的供应商。随着快充充电桩的铺开建设,其市场会进一步扩大。

(3)英特模:聚焦新能源测试、设备集成和工程技术,其找准当前的行业痛点,即缺少国产测试设备和资源,进而在该赛道上大力投入、快速壮大。

由此可见,汽车行业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存在国产替代的需求,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过程中,又会产生相关需求,并存在资源缺口和潜在高增长点,由于竞争者较少,只要找准发力点,二级供应商更容易成为行业领先,再凭借行业地位在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上迭代成长,实现产能增长。

1.6 相关科研资源

新能源乘用车产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升级,高度依赖研发投入,产学研的结合尤为重要。苏州早早引进了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依托清华大学的技术与人才优势,为行业贡献了大批高端人才[6]。研究院在智能网联领域孵化的苏州智华,在行车、泊车、座舱三大领域均实现规模化量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孵化的苏州绿控,在客车、物流车和专用车市场占据了一定份额。

此外苏州还有电子五所华东分所、中汽院等重点检验检测机构,为相关行业的产品认证提供极大便利。

2 苏州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集聚创新要素,抢占发展风口赛道

整车层面,造车资质的获取越发困难,整车市场格局也趋于稳定,苏州本土整车企业式微,其他头部企业又都与各地方政府深度绑定,很难有主体迁移的大动作,因此引入整车厂的子品牌或部分产线,是苏州在当前阶段退而求次的合理选择。

供应商层面,苏州在电机电控行业以及智能驾驶行业都占据了一定优势,汇川联合动力、Momenta等企业已经成长为行业龙头,在未来三年内需要倾斜资源保住当前的优势地位,以携手企业渡过最为内卷的过程。

产业迭代速度快,如果只聚焦当前重点,则有可能错失未来发展机遇,应当提前布局,如整车降本、去稀土化、增程式等。在仰望推出后,底盘电动化会是下一阶段各整车厂重点投入的领域,苏州可以引导底盘控制相关的企业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并做资源倾斜。

2.2 加强产业融合,打造完整自主产业链

当前苏州在新能源乘用车产业的上下游企业非常多,但协同效应没有充分展现,产品重合度高、供应关系不稳定、信息渠道不畅通。因此应当依托科技部门、行业协会来推动本土企业开展产业链合作,建设产业创新集群。功率半导体、机械加工、汽车测试企业可以依托三电企业打通产业链,实现稳定的供应和合作关系,实现共赢。政府需要主动搭好台子,组织行业交流,了解产业链瓶颈,通过扶持和引进帮助产业集群实现内循环。

应当根据产业和企业需求,引导本地高校完善专业设置,保证科研资源和产业需求的适配,精准引入、重点培养。智能驾驶领域的重点投入要求芯片、视觉、运动控制和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整车和零部件制造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生产工艺问题,并对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可以以揭榜挂帅的形式交由科研机构进行攻关。企业在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上有困惑,可以邀请经管类的高校资源进行培训。

2.3 完善人才配套,建立尖端人才引培机制

新能源乘用车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变化,吸引新兴人才更要吸引高端人才。智能驾驶、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新兴领域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利润增长点,可以在政策上向这些专业人才倾斜。企业从制造走向研发,从低端走向高端,必须要有高端人才甚至领军人才的参与。吸引高端人才,助力产业升级。

目前国内车辆专业的重点高校仅有清华大学在苏州设立研究院,产学研深度结合下苏州作为最强地级市,可以借此优势主动与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车辆专业重点高校和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智能驾驶专业的重点高校展开合作,通过共建研究所或研究院的方式吸引高质量人才。还可以鼓励和支持苏州本土优秀企业建立博士后站点,给予科研资助和生活补贴。有了博士后站点的背书,企业能够在目前博士毕业人数逐年增长的背景下有效吸引应届生,同时帮助博士更好实现从学术界到工业界的过渡。

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依靠人才激励政策,加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智能网联产业的人才政策投入,实现从落户、补贴到教育、医疗的全方位覆盖,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以更强的人才链助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共同打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过得好的发展环境。

3 结语

苏州在汽车产业链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缺少乘用车整车企业的带动。本文通过对全产业链现状的分析,讨论了各领域的机遇和挑战,总结了“集聚创新要素、加强产业融合、完善人才配套”的发展对策,以期为苏州市新能源乘用车的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建议。

基金项目: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苏州新能源乘用车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Y2023LX081。

参考文献:

[1]高华.技术创新与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23.

[2]刘中正.苏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9,36(11):6-9.

[3]宋豆豆.多地竞速新能源汽车赛道:剑指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N].21世纪经济报道,2023-01-31(002).

[4]王丁才.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汽车工艺师,2022(05):8-9.

[5]吴良芹,阮殿旭.苏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23,26(03):6-11.

[6]张程,孙新炜.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产业创新孵化模式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7(0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