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的潼南辐射型交通走廊研究

2024-12-11田厚勇高霞李朋钟乐强

时代汽车 2024年21期

摘 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给区域交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在客观分析潼南现有交通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成渝腹地综合交通枢纽之城”的定位,对接上位规划、分析要素配置,提出“铁公水空”综合交通走廊布局建议,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辐射型交通走廊 铁路通道 高等级公路 水运发展 航空

0 引言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七项重点任务之一,是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的重要支撑。为理清当前潼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充分发挥潼南位于成渝腹地中心和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的独特区位优势,打造辐射型交通走廊,努力构建成渝腹地综合交通枢纽之城,支撑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调发展。

1 发展现状

潼南位于成渝经济区中心地带、成渝城市群核心板块、成渝双城经济圈腹地中央,地处成渝地区双核1小时经济圈的交汇点,是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和成渝腹地交通纽带,具有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独特交通区位[1]。党的十八大以来,潼南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落实“八项行动计划”,加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潼南交通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的重大跨越,“四高三铁一江一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格局加速形成。

1.1 铁路方面

现有渝遂快速铁路全长155公里,东连重庆,向西通过达成铁路连接成都,设计时速200公里/时,潼南境内(含复线)57.3公里,每天经停潼南火车站列车共53趟,可直达上海、广州、福州、杭州、南宁、武汉等10余个大中城市。兰渝高铁、汉南大泸铁路已纳入《重庆市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21—2035年)》,为潼南下一步铁路大发展打下规划基础。

1.2 高速公路方面

渝遂高速公路全长148公里,2007年建成投用,起于重庆沙坪坝区,经璧山、铜梁、潼南,与遂宁相接,潼南境内里程29公里[2]。潼荣高速公路全长139公里,于2019年年底建成投用,南北走向,连接潼南、大足、荣昌,延伸至四川泸州、南充,潼南境内75公里。合潼安高速全长95公里,2021年建成投用,连接合川、潼南、安岳,是连接成都天府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天府国际机场和江北国际机场最便捷快速的直达通道,潼南境内47公里。

1.3 水运方面

涪江通航里程729公里,流域面积3.64万平方千米,流经江油、绵阳、遂宁、潼南、铜梁,在合川汇入嘉陵江,是嘉陵江右岸最大的一级支流、长江的二级支流;潼南位于涪江中下游,境内涪江66.6公里,为Ⅴ级航道,目前依托潼南航电枢纽、双江航电枢纽建设,积极推动Ⅳ级航道复航,实现500吨级船舶通江达海。潼南航电枢纽于2017年6月蓄水发电,涪江双江航电枢纽于2019年9月开工建设[3]。

1.4 航空方面

成渝双城经济圈腹地已投用民用机场4个,分别是遂宁南坝机场、南充南坪机场、广安通用机场、永川大安通用机场;正在规划建设的机场6个,分别是潼南通用机场、安居机场、阆中机场、大足军民合用机场、荣昌货运枢纽机场、合川通用机场[4]。潼南一类通用航空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9年8月获得市发改委批复,计划“十四五”适时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腹地空运网络,辐射带动应急救援、航空器试飞、观光旅游及其他航空业务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对成渝地区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同时也提出更高要求。对照交通战略支撑和先行引领作用,成渝地区特别是腹地区域对外大通道还存在以下短板。

2.1 高铁通道单一

高速铁路对于推动区域间经济协调快速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成渝地区高铁发展远远滞后于沿海地区,仅依靠2015年底建成的成渝客专一条高速铁路连接,且客运能力趋于饱和,无法适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要求。

2.2 高等级公路布局不完善

高等级公路处于先行战略地位,是交通运输的“主骨架”“主战场”。目前,成渝地区特别是腹地区域高速公路路网密度远远低于沿海地区,且存在“断头路”,城际间快速通道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高等级公路布局需加快完善。

2.3 涪江水运不畅

水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等优势,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目前,成渝地区有长江、嘉陵江、渠江、涪江四条航道连接,其中,长江宜宾至重庆段为Ⅲ级航道,嘉陵江广元至重庆段为Ⅳ级航道,渠江广安至重庆段为Ⅲ级航道,但涪江绵阳至重庆段因沿线梯级枢纽尚未布局完成,全线多为不连续Ⅴ级航道。

2.4 支线机场密度不够

支线机场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的重要补充。目前,成渝腹地市区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层面积极政策支持下,大部分均已开展通用航空布局,但腹地支线机场仅有泸州、南充两处,密度不够,辐射效应和补充能力明显不足。

3 对策建议

为充分发挥潼南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地中心和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的区位优势,需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按照统一谋划、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原则,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强国试点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等国家层面战略机遇,依托重庆主城都市区扩容,加速缝合毗邻区域交通网络,着力构建以潼南为中心的多向辐射型交通走廊,努力打造成渝腹地综合交通枢纽之城。

3.1 加快建设“两高铁三普铁”铁路走廊

推动区域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加快潼南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铁路走廊。一是兰渝高铁。该项目已纳入《重庆市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是我市“米”字形高铁网中的高速客运通道之一,项目建设可有效串联成渝两极以及璧山、铜梁、潼南、遂宁等腹地区域,同时西接兰州,对于加强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互动,助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汉南泸铁路。项目贯穿成渝双城经济圈腹地,可填补区域南北向铁路空白,同时北接关中城市群,南接滇中城市群,对于助推腹地区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打通出海大通道,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市郊铁路S1、轨道交通S2线。S1起于磨心坡,途径合川,终点引入潼南站,远期连接大足区,形成环线;S2线起于璧山,途径铜梁区、潼南区,终点引入遂宁站,项目通过做长射线实现节点城市快速联接,对于打造腹地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3.2 加快建设“六高速七快速”公路走廊

以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地节点城市公路走廊连接性、贯通性为重点,加快构建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等多层次公路网络,优化方式、畅通机制,持续完善“七高速六快速”陆运体系。一是高速公路方面。充分利用高速公路通行速度快、产业带动性强等优势,加速完善潼南高速公路网络。南泸高速。项目起于南充市,途经潼南、大足、荣昌,止于四川省泸州市,是成渝双城经济圈腹地唯一一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其建设对于提升区域交通运输水平和辐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泸州段、重庆段已建成通车,南充段处于在建状态。渝遂扩能。该项目已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及《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战略行动计划(交通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其中北碚至铜梁段已启动建设,潼南至遂宁段正开展前期设计。项目建设对于缓解潼南、遂宁、铜梁地区现有通道交通压力,提升货物运转速度具有重要意义。渝铜安高速。项目跨越四川和重庆的几个重要城市,有效连接铜梁、潼南、资阳、乐山,其建设可完善区域高速路网,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腹地的东西横向大通道,对于加强区域交流合作与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武胜至潼南至安居高速。该项目已纳入重庆市高速路网规划(2018—2030),计划“十四五”期间启动,其建设将织密安居、潼南、合川、武胜间高速路网,有效衔接沿线镇街,促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增强人口经济流动能力,带动区域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璧山(第二机场)至潼南至安居高速。项目途径璧山、铜梁、潼南、安居,远期可在安居延伸至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形成成渝两地在成渝、渝蓉、成渝环线、成资渝、渝铜安高速后的第6条高速大通道,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二是快速通道方面。充分利用城市主干道辐射范围广,物流成本低,地方利用效率高等优势,加快完善潼南辐射周边快速通道布局,按双向四车道标准实施。潼南至铜梁至科学城快速通道,依托G246、G319升级改造,建设潼南东进快捷通道,积极对接重庆科学城发展。潼南至大足快速通道,依托G246升级改造,建设潼南南向大足快捷通道。潼南至资阳至天府新区快速通道,依托G351、G319升级改造,打造潼南西出成都快捷通道。潼南至遂宁快速通道,依托G246升级改造,建设潼南西北向遂宁快捷通道。潼南至蓬溪快速通道,依托S107升级改造,建设潼南北向蓬溪快捷通道。潼南至南充、武胜快速通道,依托S538、G350、G212升级改造,建设潼南东北向南充、武胜快捷通道。潼南至合川快速通道,依托G351升级改造,建设潼南东向合川快捷通道。

3.3 加快建设“一航道两枢纽两港口”水运走廊

水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等优势,加快发展区域内河水运,实现水运与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发展多式联运,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益,有利于优化交通运输结构,降低社会综合物流成本。为充分发挥潼南涪江水运功能,需大力建设以“一航道两枢纽三港口”为重点的水运走廊。一是涪江航道复航。涪江贯穿四川绵阳、遂宁及重庆潼南、铜梁、合川等地区,是连接渝西北与川东的重要水运通道。随着涪江全流域21个梯级相继建成投用,以及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布局方案调整,在下一步水运规划中,将协调市级层面加强与四川交流合作,同步推动涪江四川段、重庆段航道按Ⅲ级航道标准进行滩险整治和航道建设、管理工作。涪江航道提标升级后,将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水上大通道,1000吨级船舶可从朝天门直达四川绵阳,沿江川渝两地货物可通过果园港实现通江达海,这对进一步吸引优势产业集聚,加速形成渝西川东涪江沿岸经济带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航电枢纽建设。潼南航电枢纽于2014年11月开工建设,2017年6月蓄水发电,年发电量约1.4亿度,实现航道渠化15公里;双江航电枢纽于2019年9月开工建设,设计年发电量约1.7亿度,总投资约20亿元,可实现航道渠化25公里,计划于2025年建成投用。三是港口建设。潼南港,项目定位是一个集铁公水空多式联运的示范性综合性港口,位于涪江鹭鸶溪作业区,码头长约1000米,规划布置1000吨泊位4个,年通过能力200万吨,目前,该项目已纳入市级水运规划。为充分发挥涪江水运优势,实现“前港后园”布局,建议加强区域物流用地预留与管控,提前作好潼南港前期论证准备,待涪江Ⅲ级复航项目确定后同步建设、同步使用,以综合性港建设吸附周边物流资源,助推我区打造成渝腹地综合物流中心;大佛寺旅游港,为助推潼南旅游水体打造,在位于涪江航道大佛寺段设置旅游专用港口,规划岸线300米,配置3个旅游客运泊位,年客运能力20万人次。

3.4 加快建设“一支线一共建”航空走廊

航空运输具有全球通达性强、运输效率高等比较优势,在带动产业高端化、促进中高端消费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为充分发挥潼南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地中心的区位优势,抢抓成渝机场群建设成为国际枢纽机场群的巨大历史机遇,需逐步探索开拓航空走廊,建设“一支线一共建”航空体系。一是潼南支线机场。在潼南A1级通用机场建设基础上,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依托我区交通基础设施齐备、空域条件良好等优势条件,将我区通用机场升级为支线机场,完善我区航空客运通道,助推成渝国际枢纽机场群建设。二是共建安居货运机场。按照《推动遂宁潼南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要求,在扎实推进地方公路互联互通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合作层级,共建安居货运机场,完善潼南航空货运通道,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地航空走廊辐射效能。

4 结语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出,为川渝两地下一步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加之《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定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全国交通4极之一,重庆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潼南在内的众多地区交通建设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需求。随着双圈建设的深入推进,有机遇、有需求、有规划,但更多的是需要上位的实质性政策支持,包括用地政策、创新融资方式、经济区与行政区的适度分离等,重大战略伴随重大改革,需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思考、谋划建设,共同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飞凡.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货运发展对策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24(1):21-27.

[2]于欢.“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发展综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2):190-192.

[3]刘静,马超,李文新,等.襄阳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思考与对策建议[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3,44(11):63-66.

[4]欧阳喜军.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综合交通模型建设构思[J].广东公路交通,2023,49(5):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