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
2024-12-10
聚焦热点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的交流方式经历了革命性的改变,从面对面的对话转变为屏幕之间的互动。社交媒体的兴起不仅极大地增强了人们沟通的便捷性,也对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热点1】
“预制朋友圈”
最近,继“毛坯的人生VS精装朋友圈”火了之后,“预制朋友圈”成了新的热搜话题。很多人事先精心准备好素材,在某一时刻或情境中发布,而不仅限于“记录此刻的美好”。平时再一地鸡毛,也不妨碍朋友圈里岁月静好、光鲜亮丽。对此,有人质疑是本末倒置,为了塑造“理想自我”,把分享变成了表演,人为增加了社交负担。而有的人认为这只是把朋友圈当“记事本”,并不在乎有多少点赞。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是“预制”,不如说是“复盘”,是热爱生活、积极建构意义的体现。
曾有一项研究表明,相较于刷朋友圈,发朋友圈更容易带来幸福感。“预制朋友圈”提供了更主动和灵活的方式,去取悦自己、对抗庸常。而朋友圈或多或少存在印象管理,某种程度上,能让社交更“丝滑”,降低沟通成本。本质上,“预制”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解读
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提出“脱域”机制:人们的社会关系可以从特定场所中解放出来,从而对时空进行重组。“预制朋友圈”正变成“脱域”的缩影:不一定要“实时在场”,也能制造出“在场感”。有些体验只属于此刻,但时间线一旦拉长,其情境可能发生变化。朋友圈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每个人的打开方式并不一致,期待值也不尽相同。但对积极分享的期许,对真诚交往的呼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殊途同归。
【热点2】
社交媒体“兔子洞效应”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许多国家出台了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规定。澳大利亚、美国等规定了社交媒体的最低使用年龄,荷兰也对儿童在课堂上使用电子产品的现象明令禁止。为什么多个国家不约而同地要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4年4月发布的报告所指出的,数字技术带来了侵犯隐私、分散学习注意力、网络霸凌等风险。
研究表明,孩子3岁前每天观看电子屏幕时间超过1小时,到6岁时,孩子智商可能会降低7~8分;儿童每天“盯”屏幕超1小时,心理健康风险会大增。欧委会更是以“兔子洞效应”为警示,来表达对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担心。那怎样避免入“洞”呢?关键是家长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如果家长不亦乐乎地刷手机,让孩子远离手机自然缺乏说服力。家庭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微系统”。一旦“微系统”受破坏,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被损害,就更有可能掉进社交媒体的“洞”中。
◆解读
孩子长期处于“屏幕暴露”的环境会诱发“四无”表现——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对生命价值无感受,索性沉溺其中。在互联网时代,儿童和青少年如何合理使用社交媒体,是大家都要思考的问题。
【热点3】
社交媒体倦怠症
《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显示,认为社交媒体给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人从65%下降到61%,特别是“90后”群体中,31%的人认为“社交媒体让我空虚浮躁”;34%的人认为“不能集中注意力”;39%的人声称已经关闭了社交媒体的推送提醒。不过,尽管身边一些朋友确实关闭了朋友圈,一些人痛斥社交媒体的弊病,但不得不承认,社交媒体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恐怕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
社交媒体本质上是为满足社交需求而产生的。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高效率: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数字化、虚拟化、信息化,并建立广泛且触手可及的连接,从而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然而它的最大缺点可能也是高效率:由于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反而把我们的时间切成了碎片;由于可以线上联系,反而让我们忘却了面对面交流的那份真诚与亲切。因此,当有些朋友抛弃了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社交媒体,我们会发现:追求效率可能只是人与人社交的一个面向,交往中伴随的眼神交流、语气变化、感情宣泄乃至当时当地的空气和氛围,才是人类在交流当中最真实、最原始的渴望。
◆解读
社交媒体倦怠症真正的问题在于:那些技术无法解决的社交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技术的优势与情感的缺陷并存,我们该如何取舍?从这个角度讲,社交媒体留下的“线下感情空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