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音识别助力聋校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4-12-10周立新王利娟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4年12期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把握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致力培养聋生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聋生的综合素养,为聋生的全面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目前,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是以手语和口语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手语是聋生的母语,具有表达直观形象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手语不统一,理解有偏差。手语历经多次修订改版,很多词汇有新的变化,不同的教师对同一个词语使用不同的手语表达。高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市,他们的手语存在地域化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师生手语不统一。其次,手势语词汇量有限,无法满足目前学习所需。2019年出版的《国家通用手语词典》一书,收录了使用频率较高的8000多个常用词汇。但现实社会中各种新事物、新名词层出不穷,通用手语既有的词汇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活和课堂所需。再次,手语稍纵即逝,停留时间短,不便于课后复习和个别辅导,无法满足聋生个体需求。

能否利用语音识别辅助聋校课堂教学,让听障学生实现最大限度发展呢?我们对聋校中高年级86位聋生和24位语文教师进行访谈和调查,结果显示:14%的聋生曾使用过语音识别,84%的聋生希望在课堂使用语音识别,79%的语文教师愿意尝试在课堂使用这一技术。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实验提供支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速度得到大幅提升,特别是5G网络的普及为语音识别转换文字提供了基础,并且现在语音文字转换软件在线转换识别成功率较高,可选择的软件也比较多,这些都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为了顺利开展课题研究,学校为课题实验班级提供了高速网络、语音识别器、大屏幕显示器和配套APP等工具,对课题实验老师进行了系列培训和考核,让大家都能熟练应用这项技术。

二、语音识别助力聋校语文课堂教学

1.语音识别辅助手语教学,发挥视觉补偿功能

语音识别将听觉信息转换成视觉文字,补偿聋生的听觉障碍。比如“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现场是人山人海”,“人山人海”一词在手语讲授时如果分解成“人—山—人—海”的手势动作,则和该词的本意有着天壤之别。按照最新通用手语的打法,我们用“人多,多”的手势动作表达词义,这样直观的视觉手势仅仅能帮助聋生理解词义,而不利于书面语的掌握。而利用语音识别大屏幕的文字“人山人海”和手语“人多,多”相照应,则能帮助聋生理解词义,掌握书面语,发展视觉补偿能力。

2.语音识别辅助手语教学,精准传递文字信息

通用手语中的词汇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汉语语言的表达,有时一个手势动作表示多个词义。比如“她长得很标致/她长得很漂亮/她长得很秀丽”。标致、漂亮、秀丽这些形容人外貌的词语,在手语表达中是同一个手势动作表示,这就限制了聋生丰富书面语言,而语音识别辅助手语教学可以丰富聋生的词汇,辅助其精准传递文字信息。

3.语音识别辅助手语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讲授《你是人间四月天》一课时,教师要先讲授文章背景,介绍林徽因的几段爱情故事。很多学生对这部分的了解是空缺的,却很感兴趣。单一的手语教学表述不清,零碎的板书学生似懂非懂,课堂效率不高。语音识别的辅助,可以让学生弄清文中几个人物的关系,从而激发学习文本的兴趣。

4.语音识别辅助手语教学,创设适宜的融合环境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到,坚持尊重差异、尊重残疾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实现适宜发展,让残疾儿童青少年在融合环境中成长进步。

笔者走访聋生随班就读课堂,并运用师生言语行为互动评价分析系统,对课堂师生话语进行分析,发现不少聋生对授课教师的启动部分不能理解,导致回应不当,造成消极的影响,甚至使“随班就读”变成“随班就座”或“随班就混”。语音识别的助力,不仅能实现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的融合,还尊重聋生的个体差异、为聋生的融合学习创设适宜的环境,让聋生在和谐的融合环境中与其他正常学生相互理解、共同进步。

三、科技赋能聋校课堂的成效与思考

经过一年时间的研究,语音识别助力听障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由“动态手语”变为“静态文字”,学习空间由课堂延伸至课后。此时,笔者又对86名聋生进行调查,86%的聋生认为提升了理解能力,72%的聋生认为提高了阅读能力,49%的聋生认为拓宽了人际交往能力。在期末测评中,八年级语音识别班的语文平均成绩为74分,无语音识别班平均成绩62分;高二语音识别班的语文平均成绩为79分,无语音识别班平均成绩58分。在2024年高考中,学校升学率由76%提高到84%,中招考试成绩也有显著提高。

语音识别尊重了聋生的个体差异,使聋生心理和情感得到正向发展,为其融入主流社会做好准备。后来学校又将这一研究成果应用到国旗下演讲、住校生会议和社团工作等活动中,受到了一致好评。此外,在聋生心理辅导中,语音识别是心理咨询师和聋生无碍交流沟通的一个重要媒介,便于咨询师对学生的心理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教育部领导到学校调研时,对学校运用科技手段助力德育创新的做法给予肯定。

当然,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环境背景噪音、低频词汇、专业名词、地方方言等因素影响,会造成同音字、词、语音识别错误。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在未来继续探索,加强传统教学方式与新技术的结合,让听障学生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

(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聋校语文课堂使用语音识别辅助提高教学效能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3YB0721)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