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融合背景下的校本“品位”劳动课程的实践探索

2024-12-08杨小云林小芬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4年11期

摘要:以上海市西南位育附属实验学校“香生活”劳动教育课程为例,首先介绍了“香生活”的理念,接着对课程中的经典劳动教育案例实施进行梳理,最后提炼出实施校本特色劳动课程的经验,包括关注校本课程的理念、实践导向、家校合作、个性化实施、项目化学习以及文化融合与动态优化等,为同类学校提供有价值的借鉴。该研究揭示了劳动教育在五育融合中对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提升生活品位与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香生活;五育融合;校本课程;劳动教育;学生品位

在绵延不息的教育历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时代不可回避的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日渐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在五育并举的大背景下,劳动课程已不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而是孵化学生品味、塑造人格魅力的重要舞台。学校深耕学生的内在品质,培育其高雅的生活品位,是新时代教育任务之所在。本文以上海市西南位育附属实验学校的“香生活”为例,结合具体实施策略和案例分析,全面展现了“品位”劳动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积极影响,以及对于激发学生探索美、创造美、享受美生活内隐动力的重要作用。

一、独具“品位”的“香生活”劳动教育课程理念

学校以五育融合为大背景,根据“上海市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框架”相关文件为指引,以《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为基础,精心设计了独具“品位”的“香生活”劳动教育课程。该课程以“阳台上的花盆”“家中的厨房”“小问号农庄”为实施载体,以“制作香味原料,创造香气主题”为主题,该课程名称中的一个“香”直指学校的四个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育人目标,即学校通过“香生活”课程培养具有“唯美、求真、向善、乐创”特点的高品位学生。

二、独具“品位”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

“香生活”教育课程主要包括“薰衣草种植”“烹饪小达人”和“小问号农庄”等特色教育内容,旨在将劳动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深度融合,培养其尊重劳动、热爱自然的核心价值观,以及高雅的生活品位和探索、创造、享受美的内驱力。

(一)“品位”劳动教育“班本化”

学校鼓励以班级为试点单位,形成劳动教育“班本化”特色,让特色劳动真正发生。以点带面,辐射到整个年级乃至全校,将爱劳动的种子根植到每一位学生内心。以薰衣草种植为例,教师将种子分发到学生手中,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了薰衣草种植的相关专业知识。种植的过程就是见证生命周期的过程,他们由此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与劳动的价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还为自己的薰衣草精心制作了“名片”(见图1)。一张张稚嫩的“名片”背后,是学生对“品位劳动”课程理念的理解,展现了学生对未来的期待。

(二)“品位”劳动教育“家庭化”

学校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尤为注重家庭场景的嵌入与家长角色的激活,通过精心构建家庭劳动实践微基地,有力地突显了家长作为学校教育重要合作伙伴的理念,确保劳动教育自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家校共育效能的最大化[1]。

学校充分利用校内烹饪教育资源,创新性地将劳动课程与烹饪技艺相融合,集中安排劳动课时,构建了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家庭实践为补充的“舌尖上的美食”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在烹饪美食的过程中,系统学习并对比中外饮食文化的异同,深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饮食习俗的深层意蕴,同时掌握科学膳食与营养健康的基本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了关键的引导者角色。课堂上,教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烹饪技艺,耐心详尽地讲解每个烹饪步骤,通过直观演示,确保学生掌握从选择烹饪工具、甄选优质食材以及进行食材预处理,到掌握火候、呈现精美菜品的全套烹饪流程。每一个环节,学生均需亲身实践,全程参与,全情投入。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三)“品位”劳动教育“特色化”

学校以特色实践基地“小问号农庄”开展种植项目。例如组织学生种植向日葵,向日葵成熟的时候,学生在花海中留下了灿烂的笑容,这笑容的背后是对“小问号农庄”的喜爱。此外学校还将向日葵种植项目进行迭代和更新,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用向日葵的干花瓣或者向日葵籽做成香囊。小小特色农庄的种植项目折射出对生命的敬畏,而香囊的制作与保存也折射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见图2、3)。

学校以其独到的视角和细微的洞察,探讨了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深化知与行的统一,确保劳动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是深入人心,融入血脉。通过打造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培育其自主探索与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土壤,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教育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三、“品味”劳动教育课程的拓展和优化

在知识与技能迅速更迭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学校不断探索打造经典的劳动教育案例,让“经典”催生“经典”,让劳动教育真正发生。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让劳动教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革新,更是对学生进行全人教育的有效途径,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参与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2]。

学校作为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市级项目校,在过去的项目化学习与浸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项目化学习能力。基于此,学校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劳动项目化优秀案例——“巧克力新品发布会”。针对这个劳动项目,学生主动去观察市面上各具特色的巧克力,了解到受欢迎的巧克力产品所具备的共性特征,而巧克力能走进千家万户的背后也凝结着众多劳动者的艰辛付出。最后,学校以召开“巧克力新品发布会”的形式将劳动成果进行转化。过程中,学生合理分工,让有绘画特长的同学设计巧克力包装盒,由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将自己小组的巧克力进行全校范围内宣传。新巧克力的“诞生”得益于学校的新技术设备。近年来,学校主张将新技术融入劳动教育中,借助新技术设备让劳动成果得以转化,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劳动观念的更新,使其形成喜欢劳动、自主劳动、自由劳动的态度,形成服务意识,进而意识到劳动创造幸福,自觉向掌握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学习,在劳动过程中注重劳动效率和劳动质量[3]。

巧克力制作这个劳动项目是“经典”中的“经典”。对于学生而言,它的整个劳动制作过程中充满了挑战与未知,合作过程中组员之间会出现意见不统一、整组的设计方案遭到其他小组的否定、最后的成品受欢迎度如何也是未知数等情况,这全方位考验了学生的质疑解难的能力、强大的内心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合作能力等,而经历了项目化的浸润学习,这些难题都迎刃而解。这也是巧克力劳动项目所蕴含的育人价值所在。让“经典”催生“经典”,继巧克力劳动项目之后,学校还孵化出了分年级的劳动教育项目化特色课程(见表1)。

在浩如烟海的教育实践中,学校的“品位”劳动教育课程犹如一股清新的溪流,潺潺流动,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引领他们在劳动的田野上翱翔,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品味。以下为对该课程实践经验的几点总结:

(一)关注校本劳动课程理念:“香生活”课程理念反映了新时代背景下对劳动课程育人的相关要求,同时也紧扣了学校的育人目标,以新课标为基础,整合学校现有资源,让特色劳动课程有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可能,这就敦促教师团队在实施时必须领会学校的劳动课程理念。锚定目标,有的放矢。

(二)实践导向与知行合一:课程以实践为导向,强调知行合一。无论是薰衣草种植、“舌尖上的美食”,还是“小问号农庄”等个案,都鼓励学生亲自动手,通过种植、烹饪和制作香囊等活动,将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生活技能以及环保理念等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劳动的意义,提升生活品位,并在过程中锻炼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及社会责任感[4]。

(三)家校合作与家庭场景嵌入:学校注重家校共建,通过烹饪课程、家庭劳动实践微基地等形式,激活家长角色,实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四)班级与年级层面的个性化实施:“品位”劳动教育在班级层面实现了班本化,鼓励各班级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营造热爱劳动的班级文化氛围。

(五)项目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项目化学习市级项目校,学校成功运用项目化学习方法,如“巧克力新品发布会”等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融合、全程参与项目生命周期,锻炼其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及团队协作技巧,展示了项目化劳动教育在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与创新能力方面的显著效果[5]。

(六)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融合:课程中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如制作香囊等,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通过诸如“数学墙”“校服设计”等项目,将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文化精髓相结合,助力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并传承文化,提升文化品位。

(七)动态优化与社会适应性:学校积极收集家长、社区、专家等多元主体的反馈,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与形式,确保课程的社会适应性、公众认可度和家长满意度,体现出劳动教育的开放性和动态调整机制,使之始终保持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步。

“香生活”劳动教育课程不仅是一种技艺学习,更是一场心的修炼。它在五育融合的大背景下,以系统性、实践性、家校联动、个性化、项目化、文化传承与社会适应性等多重优势,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劳动教育生态系统[6],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情感、审美、思想品德的发展,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其他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参考文献:

[1] 张霖.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J]. 安徽教育科研,2024(7).

[2] 管霁.基于“五育融合”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构[J].现代教学,2024(7).

[3] 陶贵金.积极构建劳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区域协同推进的实践探索[J].辽宁教育,2023(4).

[4] 周丽萍.小学劳动教育校本化实施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2023(16).

[5] 刘峰.项目化学习理念下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4(4).

[6] 周合兵,沈文淮,罗一帆,等.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创新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编辑/杨馥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