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足迹领略中华文化新气象
2024-12-07本刊综合报道
2023年10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在系统谋划、身体力行中,指引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掀开崭新篇章。
旅途漫漫,文以化人。让我们跟着总书记的步伐,重温文化之旅,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磅礴伟力。
回望初心之旅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岁月奔涌,日新月异的万里江山,底色始终不变。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各种文化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
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用一次次实地考察调研、一系列现场重要讲话,述往思来,向史而新,讲出了最为生动深刻的红色主题爱国“公开课”。
在上海,习近平强调,“上海是我们党的诞生地,要用好一大会址等红色资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在新征程上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
在江苏盐城,习近平考察了新四军纪念馆。习近平指出,“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在天津,习近平特意来到平津战役纪念馆。习近平强调,“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发扬革命传统,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在湖南长沙,习近平走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了解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求学工作和学校发展沿革、教学特色等情况。习近平感慨地说,“在我们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当时一批爱国者就觉得中国要强大就要办教育……现在,世界又处于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当代青年学子正当其时。在这个时候,我们更有责任把教育办好、把学生培养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才”。
在福建漳州,习近平考察了谷文昌纪念馆。他说,“谷文昌同志在福建是有口皆碑、深入人心的,他是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优秀领导干部的一位代表。我们学习他的事迹,不仅要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像他那样做人、为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走这条路,才是人间正道”。
……
一次次回望初心的旅程告诉我们,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我们要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探寻本源之行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应有之义。过去一年多,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探寻中华文明、守护中华文化饱含深情、念兹在兹。
在江西景德镇,习近平考察了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他先后走进南麓遗址、陶瓷博物馆、明清窑作群,饶有兴趣地了解制瓷技艺流程、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等情况,同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不时赞赏他们的手上功夫和工匠精神,鼓励他们秉持艺术至上,专心致志传承创新。
在天津,习近平走进天津古文化街。街道古色古香,他沿街步行,先后走进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果仁张、泥人张、杨柳青年画等特色店铺,了解产品种类、销售和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等情况。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
在湖南常德,习近平来到沅江江畔的常德河街,察看各种特色小吃、特产、特色工艺品,同店主和游客亲切交流,并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详细了解常德老城街道修复利用、城市规划、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情况。习近平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在青海西宁,习近平来到宏觉寺,参观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展陈等,了解寺庙历史沿革、老一辈革命家关心推动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的情况。习近平指出,“宏觉寺这座千年古刹,在增进历代中央政府与藏传佛教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要保护好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出新贡献”。
在陕西宝鸡,习近平走进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国宝何尊铭刻的“宅兹中国”,是迄今为止“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面对何尊,习近平久久凝思。他感慨说:“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甘肃天水,习近平考察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并来到麦积山石窟,沿着栈道仔细察看距今1600多年的洞窟和雕塑、壁画,同保护修复工作人员亲切交流。习近平强调,希望文物工作者赓续“莫高精神”,潜心为国护宝,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甘肃兰州,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
在福建漳州,习近平考察了关帝文化产业园。在这里,他听取了当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两岸文化交流等情况介绍,并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
在安徽桐城,习近平走进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习近平指出,“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
这是探寻本源的旅程。它告诉我们,历史从哪里开始,文化就从哪里启程。“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被冠以“中国”二字,在于其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文明所滋养。
经千年风雨,中华文明光芒万丈、魅力不减。续千年文脉,人间正道正在我们脚下伸展。
擘画文化强国建设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过去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过程中,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寄予了殷殷重托。
在上海,习近平强调,“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上海的文化建设布局。
在天津,习近平强调,“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对天津的文化发展提出要求。
在湖南,习近平在充分肯定当地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特色文化的同时,也对当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寄予期望。习近平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在山东,习近平要求山东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作为。习近平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国际孔子文化节等为载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在福建和安徽,习近平强调,“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为当地的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
这是擘画文化强国建设的旅程。它告诉我们,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在“体用贯通”中活化千年文脉,激发文化潜能,展现出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使中国式现代化充盈着鲜明的中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