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玉

2024-12-07余和妹

今古传奇·当代文学 2024年10期

仁者乐山。

山,真实,立在天地间;山,坚强,无畏雨雪冰霜;山,沉稳,始终在那里,不离不弃。

山也调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怎么寻味,都有奥秘可探可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山顶,才懂得心胸开阔是什么滋味。“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山野里,百般乐趣,童心在怀。

怀玉山,“上与云际,势联北斗”,西延至鄱阳湖平原,为信江源地,鄱阳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

置身于怀玉山云盖峰下,像是走进了原始森林。沿着方长平整的石阶顺着瀑布的方向往下走,被正怒放着的映山红给惊艳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高的映山红树,自然生长,不受约束,想与百年松树争隙,映山红也是要极力往上生长来吸收阳光的吧。看那斜枝伸进松树粗粗的树干,花也就像是松树那深褐色树干上长出来似的。这么粉的映山红,润着雨珠,嫩嫩的,娇娇艳艳的,感觉过站在映山红树下的感觉吗?哪还想移步呢!

不经意间,视线落在松树枝上、绿叶上、护栏上、石阶上、路上,那一朵朵落花呀,惊喜惊讶!

许是因为昨日下过雨,也可能是雾水,湿湿润润的,它们即使离了树枝,照样整朵绽放着,静静地贴在那里,一朵一朵,不失娇艳,不失端庄,还显俏皮,惹人爱惜。密集处,像是调皮者刚刚摇落的。

雾是香的,树是香的,路也是香的。“快看,那是不是映山红的花瓣?”顺着方向,浪花里真有落红,一点飘红,飘起落下,落下飘起。此番快意,一首诗在脑子里酝酿而成:

春山香雾拥,花水翠崖流。

问鸟枝梢上,歌来可害羞?

松花,比映山红更为惊喜,因为松花,那是存在记忆里的,刻在乡愁里的。在这里,用一个成语来表达,那就是“一饱眼福”。抬眼处,一棵棵高高大大的松树,长满了初生的雄球花,在细细的新梢呵护下簇拥着,点点红黄,水灵灵、晶莹莹,生机勃勃。雾里看雄球花,如仙女所撒。

这里的松树,可不是一般的松树,牌子上写着“黄山松”,树枝斜伸着,舒展着,望向瀑布。黄山的黄山松见了,也会羡慕的吧!

久违了的茶泡,在密密的山茶树叶子间藏着,正是最美味的时候。野生覆盆子,在细细的枝上密密麻麻,才露出点点果肉,红红的。童趣唤起,童心放飞,又何顾两鬓染霜。

星空下,蛙声阵阵。“怀玉之山玉为峰,四面尽削金芙蓉”,大叔面对群山,朗诵般。“名家写的,村里老老少少都会念”,大叔笑着颇为自豪地跟我们做介绍。那是金刚峰,那是云盖峰,这边看过去是玉琊峰……“四周的山像花瓣,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在芙蓉花心,怀玉山的中心区域,为华东地区最高的盆地,这个村庄的名字当然也带上‘玉’字,叫玉峰村,面积有3平方公里”。

晚风轻抚,身在平地,却又在海拔1100多米的山上;身在山上,眼前是满畈田野烟火人家。遥望远处手拉手肩并肩的座座山峰,宁静神秘。农家里的灯光,照亮遥远的不知深处。

在这样美好的夜晚里,心里装的是清清爽爽的美好,也装进了些许疑问,这里的人们都这样张口古诗词吗?这里的曾经,蕴含着多少怎样的故事呢?

智者乐水。

水生智慧,山有水则灵秀。怀玉山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溪涧成网、瀑布成群。

站在十八龙潭的指示牌前,二叠瀑、灵岩飞瀑、双帘瀑、三叠瀑、银瀑、龙潭飞瀑……十八个瀑潭?确定要一饱眼福,而不顾体力?心早已比脚提前起步了。

也许,不到跟前,不会相信,海拔1538米的云盖峰下,全长4.5千米,总落差600余米,有十八个潭的瀑布水口竟是在一个名叫小怀玉自然村的马路边,水口相邻近二十米处,还有一幢民房,住着一户人家。瀑布往往身在大山深处,得跋山涉水徒步一段距离,才可见山顶瀑布倾泻而下。大抵上人们喜欢瀑布,也跟这山深处如天外飞来的珠帘让人兴奋有关。而这里,却从水口跟着水流往山下走,也许这也是“山中盆地”的福利。

水顺着较为平整的硕大卧石哗哗而下,几米之外便浪花飞溅,转几个弯,留几个小水潭。“这小水潭不算在十八龙潭里,如算上,那不知有多少个了。”这么大的潭都不算?这也太奢侈了!

因为山势,因为石异,十八龙潭瀑布水流,姿态万千。“飞流直下三千尺”不觉得夸张,婀娜多姿的舞姿很是形象,珠帘般密集垂下碧潭,丝绸般细腻柔滑贴着石壁,参天的大树护着,山花野草拥着,瀑布只管张扬,只管奔放。水声时而热烈,时而舒缓,时而激昂,弹奏着和谐的乐章。站在瀑布面前,响声再大,也能让人安静下来,把自己裹入瀑布中,澄净畅快,冰清玉洁。

大自然真是神奇啊!瞧,两股水流本不同道,却朝着同一个方向而流淌,在同一块大石处汇合,携手白练腾空,飞珠溅玉,汹涌澎湃,直入碧潭,展示属于它们的威势傲娇,非常震撼。瀑布的对面架了一座桥,可以在桥上近距离面对面的欣赏。站在桥上,张开双臂,面向瀑布,任雾气沾衣拂脸,贪婪地深呼吸,顺着喉咙入了心田。站在桥上,往山顶看,终于站在瀑布之巅了!突然有了一种曾经的愿望达成之感。站在桥上,感受潭水在脚下滑过无数的小石,这不就在瀑布里了吗!站在桥上,背对瀑布,视线可达很远很远,千丈白练,舞在山间,时隐时现,或宽或窄,山刚水柔,无与伦比。

继续前行,一步三回头。感谢造了这座桥,给了三百六十度观感。这仅有聪慧不够,得腹有诗书,代入情景,才能想出在这里造一座桥的妙招。

“你们看,摩崖石刻。”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该是一草一木都充满着故事吧,石刻,当是故事中的故事了。心里装的是清清爽爽的美好,而疑问,似乎在这山、在这水里找到了答案。

雾气氤氲清水潺,粉红嫩绿白云间。黄山松伴龙潭瀑,缘会今春玉斗山。

提到山,说到水,离不开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在《山居秋暝》这首诗里的这一句有山有水有明月,有松有石有清泉,律动的景致,悦耳的声音,十个字,一幅动人的画,每每读来,总会让人如临其境,神清气爽。

山、水、石相依相连相辉映,成就一山的秀,一水的灵,一石的美。

这些山石,有的肥肥大大,水在上面哗哗流淌,日日夜夜,石色呈浅黄、深黄,浅褐、深褐,却是光泽透亮。一抹绿,在临潭的石缝间找到属于它的土壤,且赞且叹且美。有的率性随意,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绿色便多了起来,一簇簇、一丛丛,水流其中,不时碰撞些小水花,惹人眼馋耳馋心也馋。

怀玉山有多处摩崖石刻。有石名叫灵雨岩,岩石方正,宛若琢成。明代江西提学王宗沐在潭中石壁上刻有“灵雨岩”三字,快500年了,依然清晰可见。玉琊峰东北,山势盘旋起伏,若龙旋绕之状,称其为“蟠龙冈”,相传“蟠龙冈”三字为朱熹手书,蟠龙冈石刻现仅存“蟠龙”两字。明朝心学大家王阳明弟子钱德洪在怀玉山做山长期间,编订《王阳明年谱》,还组织了两次心学盛会,十八龙潭刻石记载的遗迹尚存。

上大夫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传为佳话。近300年前,大学士赵佑在怀玉山一块名叫志初岩的石头上题了“高山流水”四个字,与相距近千年的志初和尚神交。唐大历年间,志初和尚游历到怀玉山,传说他虔诚向佛,经常在这块石头上打坐修行,每天五更时分登峰敬香,长年累月,炉中香灰竟堆积成“香炉峰”。玉帝有感志初的一片诚心,赏赐宝玉一块投下凡间。志初得此宝玉献给皇帝,皇帝赐名“怀玉山”。

这些石刻,很遗憾,没有刻意去寻找,只在展厅听听介绍看看照片,便已感到神奇,感叹古时文人雅士的时空格局。

高山流水,君子怀玉,摩崖石刻,赋山大雅。

“石之美者,玉也。”《说文解字》对玉这么解释。春秋时期,孔子云“君子比德于玉”,把玉交给“君子”,作为德的载体。

古往今来,咏玉诗文很多。唐代韦应物的《咏玉》前两句“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直指玉乃天地灵物,后两句“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对玉的热爱,竟不忍心被雕琢,更不愿意雕琢成世器。

玉无价!山怀玉,水含情。

天帝遗玉,山神藏焉的怀玉山,大家云集,能人辈出。坐落在玉峰村的怀玉书院,便是因怀玉山而又成就了怀玉山。

古代书院在唐玄宗时期天下大兴起来。怀玉书院的最早起源在唐大历年间来此的志初和尚,他在金刚峰南麓面向玉琊峰建了定文寺,距今已1200多年。唐末三大诗僧之一诗书画三绝的高僧贯休和尚,“爱其林木萧萧,水石连云,建读书堂、修禅观”,在山上一住数年,有了第一个专门用于读书的地方,期间还画了十六罗汉图,现收藏在杭州文庙里。怀玉山有多灵秀,书院兴起没多久,就落在怀玉山。从此,“杨亿精舍”“方斋”“草堂书院”“梅岩精舍”“斗山书院”……怀玉山何其有幸,千年时光,历史长河,书院更迭今犹在,古韵悠长。

朱熹与怀玉山结有深缘,前后多次来过怀玉山。21岁时第一次回婺源祭祖扫墓,路经怀玉山,就被怀玉山的秀美风光所吸引。45岁时曾相约吕祖谦共游怀玉山。58岁时与杨万里在怀玉山相遇。1194年,65岁的朱熹再次来怀玉山讲学,被奉为“千年一课”,留下《玉山讲义》,收在《朱子全集》里。

清朝大学士赵佑《怀玉书院会课序》里写道“当是之时,豫有嵩阳,楚有岳麓,其在江右者则鹿洞、鹅湖,皆构名区、集胜侣,而怀玉与相望于天下。”可见怀玉书院扬名于外,仁者智者纷至沓来,怀玉山,堪称怀玉之山。

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三,怀玉山有二十四奇,狮子峰、石牛峰、蟠龙冈、金鸡墩、洗墨池、望香墩、九莲池、誓坡石、浴佛池、天圣松……有没有被惊到?这二十四奇,奇在怀玉山的山水,但我觉得最奇的当是怀玉书院。

467年前,王宗沐曾重修书院,亲自题名改称怀玉书院,一直沿用至今。新时代的怀玉书院更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7年重建,2020年7月正式开院,为县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归属体制内,加强保护与发展。

玉山代有才人出。这里有17岁直接被宋太宗赵光义赐进士及第的怀玉开山第一儒者杨亿,有在怀玉山上闭门读书二十年的南宋谏议大夫尹穑,有18岁就考中、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汪应辰。

芳润堂展厅里,被南宋末年江西“三山”铮铮铁骨,侠义柔情所震撼!三人同朝进士,同为江西人,结为朋友。吉安文天祥(号文山)抗击元军被俘,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英勇就义。元军灭了南宋之后,弋阳谢枋得(号叠山)被抓北上送往元大都时,玉山王奕(号斗山)赋诗送行,谢枋得誓死不从元军的威逼利诱,绝食而亡。王奕不愿在元朝为官,回怀玉山讲学授徒。

我们熟知的方志敏,江西弋阳人,热血洒在怀玉山。

据相关资料,怀玉山所在的玉山县,有9位院士、881名博士,是远近闻名的“博士县”。君子怀玉,怀玉君子。

书院后面山上有棵树龄500多年的苦槠树,粗壮高大,浓荫蔽日,任世事变迁,依然屹立在山坡处。这苦槠树,当是在外游子寄托的乡愁。

沉浸在怀玉书院的千年书香里,状元桥上拍拍照,泮池边熏熏墨香,苦槠树下看村庄风貌,穿越千年时光,感怀读书树人这一千古不变的道理,是今年这个春天不经意间收获的最美。

据说怀玉山赣皖通道山险路长,古人在山径两旁建有许多路亭,故址尚存,有凿字亭、辅龙亭、天门亭、玉光亭、龙溪新亭等。王安石留有《题玉光亭》诗:“传闻天玉此埋堙,千古谁分伪与真。每向小亭风月夜,更疑山水有精神。”如若这些路亭有朝一日在怀玉山上“活起来”,一定想来走一走的。

“你们想不到吧,当年县里的年轻人都争着到我们这里插队呢。”这的确令人难以置信。大叔介绍说以前这里每天很是热闹,新中国成立后,建有垦殖场、活性炭厂、木材加工,还有制药厂。许多人家养鹿,便有了从养到加工的产业链。1912年怀玉书院改为怀玉山中学堂,还是玉山县第一所新式中学呢!

“我一年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城里,经营些小本生意,夏天就回老家,做餐饮,来这里避暑度假的人很多,你们看到的这一幢幢楼房,好些都跟民宿产业链有关,民宿经济声名在外呢!”大叔看上去六十多岁的样子,健谈,爽朗。

莲宫高耸月峰坳,自与红尘绝世交。

万顷田畴天外种,数声钟磬日边敲。

地寒春尽花方绽,寺僻僧闲疏不抄。

禅月满堂诗句在,恨无砖玉可相抛。

汪应辰这首《怀玉山》回程时再细细读来,字字领悟,大山深处,诗句满堂。回眸,再望望怀玉山,我心怀玉。

(特邀编辑 丁逸枫 2783176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