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精神养料”成为“余食赘行”
2024-12-07方歆言
三指下滑、双击屏幕、截屏录屏,是否已成为你的下意识动作?下载、收藏,是否是你每天不断重复的过程?不知不觉间,无数照片、视频、书籍填满了你的内存,于是,又一只“电子仓鼠”产生了。
不论是自然界的仓鼠,还是饲养的宠物仓鼠,囤食行为仿佛是它们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吃得滚圆,也仍藏得满仓,发霉变质自是难免。而囿于无限信息资源的我们,也似乎逐渐变成一只靠本能行动的仓鼠了,那些保存下来,仿佛尽有妙用的资源,还是“饲养”我们的“精神养料”吗?
事实上,当你选择只是先保存下来,而不是立马去看的自觉反应,便已基本决定了它们的结局。当然,短期的不浏览、不学习,自可推脱于繁忙的学业、琐碎的生活,满地鸡零狗碎却又不得不去处理的小事。但长期的呢?保存了几天的短视频教程,几个月未看的电视剧,是忘记了吗?自然不是。只是失去当时一时的新鲜,想到了也没有任何激情与冲动再去花时间与之前的“旧物”重逢罢了。像这样,原本你志在必得的“精神养料”便概莫能外地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余食赘行”。
“电子仓鼠”从来不是一时一刻塑造而成的,你的行动和思维都是重要因素。不可否认,大部分人可能都有存储的习性,但若是在储存与消耗之间,找到一个相得益彰的平衡点,你便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对自己有利的资源,从而带来精神充实与“饱腹感”。这也是我们在使用电子设备学习时梦寐以求的效果。
但是,我们往往只是在浪费时间,获得不了任何精神上的充盈。如同一只仓鼠,奔波于找食、囤食,只顾得以备不时之需而忘却了自身需求。就算仓库再充盈,如果不去利用,那终究也只是一仓废物,毫无用处。当你只是停留于一瞬间对你的吸引,只是去简单动一动手指,自以为是收入囊中,实际上只是自欺欺人,得不到任何精神上的充盈。
所谓的“粮仓”在你成为“电子仓鼠”的一瞬间便成了累赘。多少人在不断地保存后发现内存不够,只得“忍痛割爱”删去自己“年代久远”的珍藏品,终使朱砂痣成了蚊子血,当初的珍藏成为毫无意义的“余食赘行”。你的一张张截图始终是薄如蝉翼,可能曾经憧憬过、向往过,但终化不成培根所言之重石,不能建筑起你自己的精神殿堂。
失去意义的“精神养料”终在你的思想中、心中,荒废成一片贫乏和颓圮之地。久而久之,人只会陷入无尽的浅陋、不可突围的无知之中。
指望仓鼠改变思维是不可能的,毕竟动物原靠本能行动;而我们“电子仓鼠”呢?思维模式的转变固然是一个剜骨割肉的过程,但未必是不可逆转的死局。或许鼓起勇气,将一切归零,便是破局的最好做法。
“财富”如潮,“电子仓鼠”早湮没其中。唯有利用当下,冲破“囤积”画地为牢的堡垒,方可找寻到精神世界中那一道救援之用的红色花火。
指导教师:余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