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收集之路上的“仓鼠”
2024-12-07李靖雷
现代人总喜欢把当下的生活比作“在路上”,意指不断前进的忙碌。仓鼠以其令人瞠目的囤粮能力而为世人熟知,因而对于那些与这个奇妙物种拥有雷同属性的“电子仓鼠”们,“生活在收集之路上”不失为一种形象的概括。
动物囤粮本不是一件多么稀罕的事,仓鼠的反常在于“过度”,白白浪费大量气力囤积这辈子可能都用不上的粮食。其根源是仓鼠无力与鸟雀等掠夺者抗衡,囤粮实际上是对这一缺陷的代偿。“电子仓鼠”行为背后的逻辑大抵也与之类似,动物关注食物的充足与否,而在衣食无忧的人类,这一关注点便转向了提高自我素养的层面。人在生活中往往会不自觉地追求“至善”,为达到心中所期、超过当下的那个“更好”,需要的资源便多多益善。于是,不论是学习课程、健身视频,还是各种好物推荐、“干货”截图,“电子仓鼠”们都一一囤积起来,希望能在闲暇之时逐个消化,以期为自己灵魂栖息地的精神之厦做上些许独特的装点。囤积的多寡取决于欲望的强弱,而真正为己所用的多少则取决于个人能力的高低。换一种形象的解释,在“电子仓鼠”的大粮仓中,“欲求”掌管进口,而“能力”分管出口,当神往之物过于繁杂而能力不逮时,“电子仓鼠”便走上了囤粮之道。
“电子仓鼠”这种“既要、又要”的行为揭露了人性中最本源的“欲”,折射出现代人对于“我想成为何者”的普遍迷茫。不少人希望将有用的资源囤积下来,以期某日对自己的成功有所帮助。然而其中又有不少人总在见异思迁,时而想着做一位知识渊博的学究,时而又幻想去做一个独当一面的创业者,时而又只想老老实实做安于现状的普通人。覆盖了各行各业的资源杂乱堆在一起,人的追求也变得混沌模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世界竭力将人生的所有可能都给予我们,却反而增添了我们选择的苦恼。在纷至沓来的可能中,欲求源源不断产生,人们因此手忙脚乱,在力不从心中莫成一事。不觉间将自由变作踟蹰,将可能变作枷锁。
不自知所带来的空虚让奋斗的意义变得模棱两可,而人争强好胜的本性又让“躺平”变得备受煎熬。这种在奋斗与“躺平”之间无所适从的痛苦,推动着人们寻求解脱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人根据“囤粮”来制订计划,依照规约来要求未来的自己,以释放当下早已在精神囚笼中受尽折磨的灵魂。然而,所谓的任务安排只是自我的一件枷锁。从某种角度上说,亦是一种时间的贷款,合理的借贷有利于当下的“资金”周转,但过度的超前“消费”便会成了灾难。为未来制订过于繁重的计划,结果令自己每日为“还债”而疲于奔命。在“赤字”高压中,精神逐渐麻痹,“今日事明日做”逐渐成为习惯,最终在“明日复明日”中,原先有条不紊的计划演变为无休止的囤积与延期。
当然,有些“电子仓鼠”在囤积之初并未曾想同步相应的计划,而更像一种无心之举。这类行为的背后或许是基于未雨绸缪的逻辑。囤积之物或许一生都用不到,但将看似有用的攻略存入云盘吃灰,总归优于在急需时“恨少”的窘迫。相较于在海量“待完成”的计划面前手足无措的可怜虫,这部分“电子仓鼠”的观念就显得轻松许多,所有的存货不过是一堆“可能”有用的备粮而已。将囤积的作用止于其本身,而非让它反过来支配自己的生活,这一类“电子仓鼠”便有了一种慎重而非鲁莽的处世观念。
不只是“电子仓鼠”们,面对现在的信息洪流,筛选并保留自己想要的资源已成了现代人一项不可或缺的生存技能。我们每个人都正走在那条收集之路上,面对或同或异的难题,做出自己的选择,活出自己的精彩。
指导教师:王德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