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担当作为“任督二脉”
2024-12-07邹振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
解决“一乱三不为”问题,是新时代组织工作的重要课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以改革精神推进干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好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打通干部担当作为的“任督二脉”,激励广大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
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
解决乱作为问题
正确政绩观是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事关发展大计,关乎民生福祉。解决干部乱作为问题,必须围绕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引导领导干部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列入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深刻汲取反面典型案例的教训,推动领导干部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树牢为民造福的价值坐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坐标、实干担当的行动坐标。要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立足功能定位,精准设置招商引资、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引领性、关键性考核指标,引导各部门实施差异化考核,推动领导干部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得民心的事。要健全日常监督和政绩观纠偏机制,把政绩观问题纳入巡察监督、述职评议、谈心谈话、提醒函询等工作范畴,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突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绩观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健全能上能下常态化机制
解决不作为问题
我们要鲜明亮出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让工作做得好的干部出新出彩,让“躺平式干部”无所遁形。一是健全“一线考察、多维辨才”工作体系。要坚持识人察人看担当、选人用人重作为,优化干部日常分析研判机制,研究制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工作方案,探索推动组织系统的干部深入一线重点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把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干部挖掘出来,进行提拔任用、晋升职级和表彰奖励,让有为者有位。二是细化和用好不适宜担任现职情形目录。要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下”的具体情形,确保干部可对照、组织易判断、操作能执行,做到“下之有据、下得服气”。要加强对“下”的干部的跟踪管理、回访教育,营造“下不失志、下仍有为、下后能上”的良好氛围。三是完善市管职级公务员管理制度。要优化市管职级公务员使用、考核等管理制度,根据市管职级公务员专长特长、经验履历、个人意愿等情况,将其安排到招商引资、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专项工作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
落实“三个区分开来”
解决不敢为问题
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改革越到深处,越要领导干部主动担当作为,越需要组织充分发挥其引领与保障作用,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为创新者鼓劲。一是细化“三个区分开来”情形标准。要明确容错免责的具体情形、重要原则、工作程序,精准区分“为公”还是“谋私”、“失误”还是“故意”、“可容”还是“不容”,正确看待干部在先行先试、探索性实践及推动发展中的失误,让敢担当的干部心无旁骛、放开手脚去干事创业。二是完善澄清正名工作机制。要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干部澄清正名,做到澄清事实、消除影响,将澄清材料存入干部廉政档案,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严肃查处诬告陷害、打击报复等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三是要对受到处分的党员干部实行一定期限的跟踪管理,定期开展跟踪回访工作,帮助其放下思想“包袱”,从而激发其干事创业动力。
创新能力培训提升机制
解决不善为问题
能力本领是干事创业之基。针对一些干部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等问题,要健全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机制,帮助干部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找准差距、拓宽思路,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一是健全基本培训机制。要规范基本培训的对象、内容、方式、学制,构建“党性教育+履职能力”课程体系,壮大“党校教师+一线干部”师资队伍,采取“课堂授课+现场体验”教学模式,既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又加强城镇规划、生态环保、经济金融、现代农业、应急管理等能力培训,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二是建立常态化跟岗学习机制。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任务的实际需要,让优秀干部跟班学习、挂职锻炼,学习上级部门的先进理念和发达地区的创新经验,让干部在学思践悟中拓宽视野、解放思想、提升能力。三是完善一线实践锻炼机制。要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分批选派干部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重大任务最前沿、艰苦复杂地方和关键吃劲岗位去摸爬滚打、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做到“在打仗中学会打仗、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不断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
(作者系广东省韶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摘编自《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