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千万工程”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和美乡村示范区
2024-12-06赵维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强调,聚力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创新创业的新热土、群众美好生活的新场景、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样板,全面绘就新时代巴渝和美乡村新图景,打好乡村全面振兴主动仗。重庆市永川区系统学习贯彻“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围绕“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努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
一、全面推进农业产业迭代升级,争做农业强的示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各地要各展其长,走适合自己的振兴道路。永川区自然资源丰富,土特名产众多,永川秀芽、永川豆豉、永川香珍、黄瓜山梨等闻名全国。永川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深耕“土特产”,依山就势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积极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泸永江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大力实施“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一)围绕高质高效,推动粮油作物单产大面积示范提升
永川大力实施“稳粮扩油”提升行动,开展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推进“五良”融合,实现“稳高产”“提中产”“带低产”,打造一批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片。永川开展以大豆、玉米、水稻、油菜为重点的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全区水稻生产亩产实现577.81公斤,走在全市前列。永川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泸永江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打造100万亩泸永江优质粮油产业带。
(二)坚持藏粮于地战略,实施丘陵山区农田水利改造提升
永川坚持把稳粮保供作为一体化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以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为抓手建设“良地”。永川遵循“缺什么、补什么”思路,全域推进丘陵山区农田水利建设,实现“鸡窝地”变“连片田”,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改造提升76.42万亩,整治项目平均新增耕地面积3%~5%,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收入1.2亿元全部反哺高标准农田建设。针对土壤酸化、耕地肥力下降等实际问题,持续通过工程、生物、化学等方法,进行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三)聚焦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应用瓶颈,一体推进改机适地与改地适机
永川推进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加快建设现代农机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与农机社会化“大服务”有机衔接。农业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76.07%,机收平均损失率降至2.5%以内,粮食亩均增产10%以上。永川与西南大学、市农业科学院农机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着力在“产业急需”和“农民急用”等特色农机装备创新研发上下功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16.6万台套,农机化总动力42万千瓦。永川建成可自动补水、补光和保肥的智能化育秧工厂1个,20套循环运动式育苗床每年可育苗4批次,单批次实现育秧大田面积3000余亩。
(四)以“三茶融合”为突破口,写好“茶叶+”文章
永川按照“强基础、掘潜能、树品牌、提价值”的思路,不断优化茶业基地,延伸加工链条,全力塑造“永川茶”品牌,与宜宾、泸州等共同打造“巴渝特早茶”品牌,持续增强茶产业竞争力。建设永川茶产业创新中心,推动茶科技数字赋能,从大脑技术完善、追溯体系建设、社会化组织服务等方面着手,打造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茶叶大脑+数字茶叶工厂+数字行业基地”单品种全产业链智慧化平台,实现平台向“大脑”转变,区级资源向市级整合平台转变。讲好茶文化,推动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推进茶旅融合,发展体验、研学等业态。目前,永川茶叶产值总产值11.1亿元,“永川秀芽”品牌价值达34.32亿元,连续多年实现重庆市行业第一,力争到2025年茶叶产值突破15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5亿元。
(五)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针对性引进培育奉民农业、南方国信等一批有核心技术的蔬菜龙头企业,永川聚焦特色种养业,因地制宜发展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设施,集中建设育苗工厂化设施,推动水肥一体化、环境控制智能化等设施装备技术研发应用,实现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的高质、高产、高效。引领食用菌产业智慧化迭代升级,探索国有公司入股食用菌企业解决设备引入难题,建设食用菌制袋菌丝培养中心,强化科技创新,促进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力争2025年达到袋栽2亿袋。积极探索桑蚕方面生物技术产业应用落地,持续推进革新传统桑蚕产业,依托西南大学夏庆友教授团队技术支撑,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桑蚕基地,实现365天全周期智能化养蚕,延伸到化妆品、药品、新型基因产品等产业,打造集现代桑蚕农业生产、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产业转化、科研前沿阵地。
(六)全力推进农业数智化
依托茶叶大数据中心、西南水稻研究中心、微生物(食品产业)研究院、西南畜科院永川分院、永川秀芽创新中心等优势平台,永川推进产业智能化覆盖,形成各产业大数据平台,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探索建设区域性农业大脑,构建区域性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监测体系,形成农业产业数字化地图,建成智慧茶园、数字稻香小镇等市级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12个。永川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省(市)级以下参展单位参加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
二、着力推动农村生活方式现代化,争做农村美的示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永川区抓住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乡村风貌、农村精神文明等关键领域,大力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一)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交通、水电、通信等设施建设,永川实现镇通畅率、建制村通畅率、村民小组通畅率、镇村通客车率均达100%,获评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区;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92%;推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确保农村居民用电用气用得上、用得足、用得好。推动行政村5G通达率达100%,城镇宽带实现全覆盖。
(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强化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布局,288所村卫生室纳入“1+4+N”网格化医联体,永川实现“一镇街一全科”。增加城乡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强化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平衡城乡师资力量。完善区、镇、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和阵地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成功创建首批成渝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卫生人才“县聘乡用”改革入选重庆市基层改革首批典型案例,获评全市唯一综合类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区。
(三)整治提升乡村风貌
永川编制推行《永川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指导图集》,引导乡村风貌改善。抓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个革命”,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1%,问题厕所动态清零;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实现“户收集、村集中、镇街运输、区转运处理”城乡一体化收运,生活垃圾基本达到“零填埋,全焚烧”;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人口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持续完善。
(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强化乡村思想政治和核心价值引领,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川着力培养新时代新型农民。构建新时代农村文化体系,有力有效保护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传统民居和农耕风俗等文化遗产。纵深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深入开展“十抵制十提倡”活动,立好用好村规民约,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良好风尚。深化“家风润万家”“最美全家福”等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推动形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自力更生、助力振兴的良好风尚。建成文明实践中心1个、文明实践服务平台8个、文明实践所23个、村居文明实践站263个。仙龙镇“中国好人”张吉莲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两次走进中央电视台,被广为传颂。
(五)探索村级社会治理路径
围绕乡村治理的难点痛点,主动探索实践村级社会治理路径,综合“自治、德治、法治、智治”效能,激发乡村治理“一池春水”。围绕“把农民组织起来”这个关键,常态化落实“四议两公开”,探索推行积分制、清单制、院落制,将积分结果转化运用为物质兑换、精神奖励、政策支持三类,通过提升村民荣誉感和获得感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探索建立农村“六张清单”,深化农村“三事分流”,厘清基层组织职能边界,疏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创新开展院落“阳光10议”“村民谈事”活动,摆家常、讲政策、解纠纷、话振兴,评选一批“先锋院落”,破解村大面广治理难题,建成一批国家、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激活农村居民增收动力引擎,争做农民富的示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根本上要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永川区通过产业链党建、壮大集体经济、强村富民综合改革等路径,推动农民致富增收。
(一)探索产业链党建等新形式
永川推广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新模式,发挥引领串联作用。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好产业链党支部统筹协调作用,聚焦农业产业企业用工难、管理难、融资难、销售难等堵点、痛点,协助做好产业规划,帮助企业(合作社)排忧解难。深化联村并建、村企联建、强村带弱村,推行党组织上致富产业链、进专业合作社、入农业产业园,推动组织形态与农村发展形态、社会形态、治理形态耦合融合,为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统筹布局“巴渝工匠”乡村驿站、就业帮扶车间,落实政府投资重点工程以工代赈,推行“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0807人。开展返乡入乡产业园、农村创业孵化实训基地等建设,一体推进公共创业促进服务体系搭建,鼓励农户通过“保底收益+分红”等方式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市平均水平28.9%。
(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永川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新形式,探索出“产业带动、资源开发、服务创收、租赁经营”四种模式,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动员农民以土地等资源入股,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大户+农户”“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不同形式的经营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定期举办农村集体经济带头人培训班,累计培训600余人次。建立区、镇、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化体系,成立流转服务公司,实行国资管理公司化运营,交易机构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经营法人转变,镇街建立服务窗口,村级设置服务网点,制定流转交易品种清单,推动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进场有序流转交易。实现村均农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43万元,基本消除5万元以下集体经营性收入“薄弱村”。
(三)加快探索强村富民综合改革
永川深化“三变”改革,因地制宜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探索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农村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合理配置。探索农业“标准地”、村集体“公司化”改革,推动“村企联合”发展,探索“村村联合”“部门+集体经济后进村”、跨镇域“飞地”等发展模式、“党支部+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中高级农业生产组织+农户”等多种模式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和服务带动能力。探索实施“飞地”抱团项目,进一步提升村经营性收入。永川成立川渝首个跨省强村公司,通过产业带动、资源开发、租赁经营等方式,实现经营性收入大幅提升。
作 者: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区农业农村委主任
责任编辑:张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