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物描写中让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起来
2024-12-05王宏亮
【导言】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被万千景物所包围,在特定的时刻,身边的景物会触发情感的按钮,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细雨滴梧桐,闲静惬意;骤雨打芭蕉,狂乱猛烈……很多优秀的作家,都善于观察并能纯熟地运用景物描写,从而使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下面,我们一起来品一品《骆驼祥子》中的景物描写,看作者如何在景物描写中,将祥子的形象塑造得立体又丰满。
【文段精读】
选段1:灰天上透出些红色,地与远树显着更黑了;红色渐渐的与灰色融调起来,有的地方成为灰紫的,有的地方特别的红,而大部分的天色是葡萄灰的。又待了一会儿,红中透出明亮的金黄来,各种颜色都露出些光;忽然,一切东西都非常的清楚了。跟着,东方的早霞变成一片深红,头上的天显出蓝色。红霞碎开,金光一道一道的射出,横的是霞,直的是光,在天的东南角织成一部极伟大光华的蛛网:绿的田,树,野草,都由暗绿变为发光的翡翠。老松的干上染上了金红,飞鸟的翅儿闪起金光,一切的东西都带出笑意。
分析:大千世界的色彩,为我们传达着丰富的信息。写作时,准确地捕捉事物的色彩,能够使笔下的文字变身为跳动的精灵,使文章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同时给读者留下真切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空间。选段1中恰到好处的色彩描写,让日出时美丽的景象自然地铺陈在读者面前。这段文字采用了大量的色彩词汇,如“灰天上透出些红色”“地与远树显着更黑了”“红中透出明亮的金黄”“绿的田,树,野草,都由暗绿变为发光的翡翠”等,既有明暗的对比,又有近景远景的映衬烘托,呈现了一幅无限延展的油彩画卷。从这幅美妙的画卷可以看出,此时的祥子,流露着无限的喜悦。劫后余生的祥子身上依然充满了希望和力量,那种对理想坚定执着的形象呼之欲出。
选段2:太阳平西了,河上的老柳歪歪着,梢头挂着点金光。河里没有多少水,可是长着不少的绿藻,像一条油腻的长绿的带子,窄长,深绿,发出些微腥的潮味。河岸北的麦子已吐出了芒,矮小枯干,叶上落了一层灰土。河南的荷塘的绿叶细小无力的浮在水面上,叶子左右时时冒起些细碎的小水泡。
分析:作者站在固定的地点观察景物,并将所看到的内容生动细致地描述出来,即所谓的定点观察法。这里的景物描写宛如一幅有序的工笔细描,“河上”“河岸北”“河南”,通过视角的转换,眼前的一条小河、一片麦地、一塘荷叶,构图般依次进入画面,笔法细腻,纤毫毕现。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并非简单地罗列景物,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中心点辐射开来,通过空间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层次感。这样普通而琐屑的景物,往往容易让人忽略,但是作者极尽描摹之能事,使画卷浑然天成,淳朴自然。本来怀着只要肯吃苦,生活定会越来越好想法的祥子,意外遭遇了人生中一场劫难,让他丢了车又差点丢了性命,给了他人生理想沉重一击。继续读下去你会发现,正是这些在北平常见的景象,让劫后余生的祥子感觉到亲切、踏实,他不是轻易被打倒的人,他将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重新开始奋斗。
选段3:天上那层灰气已散,不甚憋闷了,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许多: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由上至下整个的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祥子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分析:作者在描写烈日下的北平时,不仅仅写了视觉上阳光的毒辣,更是通过细致的观察,调动听觉——“每一个声响都难听”、嗅觉——“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触觉——“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等,将祥子所感受到的酷暑难耐真切地表现出来。烈日炎炎,祥子依然选择去拉车,可见底层人为了生存,需要不断拼命挣扎,容不得片刻安闲。通过多种感官叠加的正面描写,读者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一个艰难生存的人力车夫形象如在眼前。当然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有侧面描写,比如“街上仿佛已没了人”,简单的一句话从侧面烘托了环境的恶劣,更加突出了作为人力车夫的祥子的艰辛。通过这些描写,我们既能够看到祥子的艰辛,也能够感受到他身上表现出的坚忍好强、吃苦耐劳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敢于付出一切的美好品质。
选段4:祥子出了曹宅,大概有十一点左右吧,正是冬季一天里最可爱的时候。这一天特别的晴美,蓝天上没有一点云,日光从干凉的空气中射下,使人感到一些爽快的暖气。鸡鸣犬吠,和小贩们的吆喝声,都能传达到很远,隔着街能听到些响亮清脆的声儿,像从天上落下的鹤唳。洋车都打开了布棚,车上的铜活闪着黄光。便道上骆驼缓慢稳当的走着,街心中汽车电车疾驰,地上来往着人马,天上飞着白鸽,整个的老城处处动中有静,乱得痛快,静得痛快,一片声音,万种生活,都覆在晴爽的蓝天下面,到处静静的立着树木。
分析:情感与景物的自然融合,是此段文字的一大亮点。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来突出人物的心情。例如,“蓝天上没有一点云,日光从干凉的空气中射下”,蓝天、白云、日光这样的景物本身就带有宁静美好的情感色彩,恰当地契合了祥子当时愉悦的心境。再如,“鸡鸣犬吠,和小贩们的吆喝声,都能传达到很远,隔着街能听到些响亮清脆的声儿,像从天上落下的鹤唳”,这样的比喻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也使情感和景物之间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此外,鲜明的情感倾向的直接植入,如“使人感到一些爽快的暖气”“整个的老城处处动中有静,乱得痛快,静得痛快”,使得景物不再是客观的事物,而是具备了人的思想,成了传情达意的载体。景中有情,情景相生,作者用一段细腻的环境描写将重燃希望的祥子形象立在了读者眼前。
心中阅风景,笔下有乾坤,《骆驼祥子》中一段段精彩的景物描写,使人物形象立体丰满、鲜活真切起来。我们写文章时,要多跟作家们学习,留心观察身边的景物,灵活运用多种技法,将外在的世界与内在的心灵融为一体,这样定能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作者单位:阜新市彰武县章古台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