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L运动游戏课程对5-6岁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发展影响的研究
2024-12-04朱雅雯谢晓艳
摘要:本研究选用基于体育素养评价的我国儿童基本动作技能测试体系(CFMST)对麻城市某幼儿园74名5~6岁幼儿开展移动、物体控制和稳定性三种技能的测试活动,力求就该年龄段儿童的基本动作技能发展受KDL课程影响程度进行论述。实验得知:未干预时,幼儿在移动、物体控制、稳定性三种技能的表现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幼儿在移动、物体控制、稳定性三种技能的表现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的差异十分明显(P<0.01);干预后,对照组除物体控制技能与干预前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外,移动技能和稳定性技能计时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10m往返跑项目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但其余项目的差异则十分显著(P<0.05)。得出结论:经过12周的干预后,幼儿在三个维度技能水平的表现上,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有多种幅度的提升,而较对照组而言,实验组幼儿在基本动作技能水平的表现方面则更为优异,说明了KDL课程的提升效果要更加优于一般体育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
关键词:KDL;5~6岁幼儿;运动游戏课程;基本动作技能
一、引言
基本动作技能(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FMS)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对动作发展的研究。它也因此奠定了儿童、青少年、成人对各类有组织、无组织体育活动深度参与而专门搭建运动序列的重要前提[1]。儿童基本动作技能的学习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直都是国际体育领域研究关注的热点。众多研究表明,在儿童幼儿时期培养良好的基本动作技能不仅能为其未来学习和掌握更为复杂的运动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能够提高儿童未来体育运动参与的自信心,促进儿童日后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现今我国幼儿的体育教育各种困难尚未解决,针对这些困境汪晓赞教授带领团队在借鉴国外课程开发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基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征为参考,开发了KDL幼儿运动游戏课程[2]。本研究旨在探讨KDL幼儿运动游戏课程对5~6岁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影响,为今后幼儿园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湖北省麻城市某幼儿园大班5~6岁幼儿共74名开展研究,平均把幼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排除条件为:
1.在课外进行体育培训的;
2.未按时进行运动游戏课程训练,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没有完成实验前、后两次测试的;
3.具有某些先天性疾病或者身体发育异常者;
4.已经出现运动损伤,未康复者。实验组与对照组基本信息见表1。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12/kVMeMAWKDJvjJJ4WvAJLuK.webp)
(二)方法
1.教学实验法
实验组由本研究负责人进行为期12周的KDL幼儿运动游戏课程训练干预,对照组则由园内教师保持幼儿园原教学大纲进度进行一般体育活动内容的教学。实验班所进行的活动均选自《幼儿运动游戏课程》(幼儿园大班)一书中的内容,实验干预时间为2022年4月—2022年7月,时长为12周,每周2次课,每课时40分钟。
2.数据采集
由于跨文化测评,目前国际主流的多数测评工具不能精确地适用于我国儿童,其效度减弱[3],因此,本次研究采用李博等(2022)研发的基于体育素养评价的我国儿童基本动作技能测试体系(children’s 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 test,简称CFMST)。CFMST的测试部分分为3~5岁、6~9岁两个年龄段分组,设置了移动技能、物体控制技能、稳定性技能3个维度。该体系以经典测量与动作发展两大理论为基础,与我国语言与文化背景相融合,形成契合我国儿童群体情况并能对儿童基本动作技能进行检测的测试体系,经过研究证实,CFMST的可行性、信度、效度等均表现良好,对我国3-9岁儿童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能较为精准地进行表达出来[4]。本次研究采用CFMST测试部分3~5岁年龄段的分组,有以下6个测试项目:10m往返跑、双脚连续跳、踢球过障碍物、单手塞硬币、走平衡木、单脚站立。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7.0对测试数据展开分析和统计,全部数据的表示方式都是“平均值±标准差(`x±s)”。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组间的数据进行比较,显著性水平为P<0.05或P<0.01。
三、研究结果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FMS整体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12/K8297u7dJYXqUK7oWNaLRS.webp)
由表2可知,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的移动技能、物体控制技能和稳定性技能3个维度各项目计时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对照组与实验组分组符合实验要求。
(二)实验组和对照组FMS前后测结果分析
1.实验组FMS前后测整体结果对比分析
由表3可知,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幼儿对比其受干预前后的FMS测试数据,该组大班幼儿因KDL幼儿运动游戏课程干预后,移动技能总计时减少了1.98s、物体控制技能总计时减少了13.18s、稳定性技能总计时增加了33.75s,且三个维度总计时较实验前均有明显变化,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具体动作分析,10m往返跑、双脚连续跳、踢球过障碍物、单手塞硬币动作耗费时间的差异都非常显著(P<0.01),均值差分别为0.45、1.53、10.65、2.54、2.05、35.81,说明各技能水平较干预前均出现显著升高。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12/gXJy2P7yQjcZiVnJrfPVrk.webp)
2.对照组FMS前后测整体结果对比分析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12/ChMHZfDm6DwZb4PEaR2hhd.webp)
由表4可知,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对照组幼儿干预前后的FMS测试数据进行比较,移动技能总计时减少了0.59s、稳定性技能总计时增加了26.6s,差异水平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物体控制技能总计时减少了0.01s,差异水平较显著(P<0.05)。具体动作分析,移动技能中10m往返跑、双脚连续跳用时均值差分别为0.43、0.16,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物体控制技能中踢球过障碍物、单手塞硬币用时较干预前虽有减少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均值差均为0.01,较干预前均未出现显著改变;稳定性技能中走平衡木用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脚站立用时差异非常显著(P<0.01),均值差分别为0.01、26.61。
3.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FMS整体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由表5可知,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干预实验组、对照组幼儿前后获得的FMS测试数据,实验组幼儿移动技能总计时比对照组少了0.92s,物体控制技能总计时比对照组少了11.62s,稳定性技能总计时比对照组多了5.22s,且各总计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具体动作分析,除10m往返跑用时不具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动作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因此,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移动技能、物体控制技能和稳定性技能计时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经过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除10m往返跑以外的测试项目的差异都表现得非常显著(P<0.01)。这意味着KDL课程开展干预,使实验组幼儿比对照组幼儿整体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基本动作技能。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12/eTtu8y3iDGGErtwo9AsGcT.webp)
四、分析与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测试后对照组大班幼儿仅在物体控制技能中踢球过障碍物、单手塞硬币用时上与测前相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表4,P>0.05)。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和学习方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加入游戏的元素可以更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运动兴趣[5]。而幼儿园一般体育教学活动中针对物体控制技能的教学内容比较少,且园内游戏的种类较少,难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去学习操作技能获得动作经验。因此幼儿在物体控制技能各项动作总计时的差异变化没有明显提高,这也说明了幼儿园原来开展的一般体育活动教学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宜性。人类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最早接触与锻炼的内容以走、跑、跳等基本位移动作为主,且较物体控制动作而言,位移动作无需受制于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的制约,难度也更低。但参考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岁左右的幼儿就应基本完成跑步活动,是其应具备的一项最基本技能[6],因此经过干预后实验组大班幼儿在移动技能中的10m往返跑用时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表5,P>0.05)。
通过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进行的KDL课程与对照组进行的园内常规的一般体育教学活动都能够提高幼儿的基本动作技能水平,但是就提升效果而言KDL课程要更加优于一般体育教学活动。事实上,KDL课程主要着眼于健康行为、运动能力、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搭载运动游戏,结合不同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课程目标[7]。其中幼儿园大班(5~6岁)应将幼儿已获得的基本动作技能进行重点强化练习,进而发展幼儿综合运用基本动作技能的能力,提升幼儿身体素质,为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培养奠定基础。然后,幼儿是根据动作技能内在的难易度由浅入深逐渐掌握的[8]。本课程以动作技能为主,设计了一套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动作技能学习评价体系,明确列出了不同年龄段幼儿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具体动作技能,循序渐进,以便于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科学合理地掌握与之发展水平相称的动作技能。作为人类运动认知、兴趣、习惯和综合运动素质发展的重要时期,3-6岁养成的运动认知、兴趣、习惯等会对整个人生产生影响,假设人类能抓住培养的关键期,系统化、科学化培养,就能使幼儿综合运动素质获得全面提升,使其终身受益[9]。因此应在幼儿3~6岁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其进行针对性培养。
五、结语
经过12周的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5~6岁幼儿的移动技能、物体控制技能、稳定性技能等水平都有了质的改变,然而较对照组而言,实验组幼儿完成基本动作技能的水平显然变化更突出,意味着KDL幼儿运动游戏课程的提升效果要更加优于一般体育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LARK J E, METCALFE J S. The mountain of motor development A metaphor. In Motor Development[J]. Motor deve: Res rev, 2002, 2:163-190.
[2]汪晓赞,陶小娟,仲佳镕,等.KDL幼儿运动游戏课程的开发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05):39-49.
[3]李博,刘阳,陈思同,等.儿童青少年基本运动技能测评工具研究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42(03):8-16.
[4]李博,刘阳.基于体育素养测评的儿童基本动作技能测试体系构建与验证研究[J].体育科学,2022,42(04):31-42.
[5]蒋晨.幼儿园快乐体育运动的价值与组织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21(06):93-96.
[6]朱新笋. KDL游戏对农村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27-32.
[7]汪晓赞.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现高质量课堂教学——走近KDL体育与健康课程[J].中国学校体育,2019(04):27-29.
[8]GALLAHUE D L.Understanding motor development in children[M].New York: McGraw Hill, 1982:3-21.
[9]殷红博.足球——让幼儿全素质发展的第一运动[J].幼儿100(教师版),2016(Z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