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促教学
2024-12-04王伟民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深入实施,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当前的初中体育教育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依然产生着非常深的负面影响,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很难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参与到各类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当中,导致学生不能够坚持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为初中体育教学注入活力。本文就针对初中体育游戏教学法的运用展开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游戏教学法;教学效率
一、引言
在初中教育体系中,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与优势,正逐步成为推动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力量。体育游戏不仅融合了体育动作与理论知识,更在规则约束下展现出灵活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的鲜明特点,完美契合了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需求。相较于传统体育教学,体育游戏以其个性化、科学自由的教学形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体育游戏的内涵、特点及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与运用策略,以期为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体育游戏的内涵和特点
在学校教育当中,体育游戏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游戏是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进行的,教学内容是以基本的体育动作和体育理论知识为主。在组织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主要为体育游戏,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了学生发展与进步。这种体育教学方式既有着极强的灵活性,趣味性以及竞争性的特点,非常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够凸显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的发展能够与社会相适应的发展理念。和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相比,采用游戏教学法能够使体育教学的形式更加个性化,内容更加科学自由,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一)趣味性
体育游戏的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趣味性的特点。从体育游戏的本质来讲,学生需要亲自实践,参与到体育训练过程中,才能够获得一定的技能,感受到体育学习的魅力,提高体育学习的效果。从初中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传统的体育训练方式往往会让学生感到非常的枯燥乏味,甚至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让学生产生排斥感。而且竞技体育的传统训练方式通常要求学生重复地训练体育动作,这种练习形式比较单调,枯燥,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而且,学生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自由度也比较低。这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和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而采用体育游戏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自由开放且丰富的环境当中参与到体育学习的各个环节,这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当中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产生身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这也能够更好地凸显出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灵活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体育运动指标和一些硬性的数据为主要评判目标的。因此,教师往往对于学生体育训练的过程不太关注,而更加重视学生训练的结果,力求让学生能够达到某个数据或突破某个数据。而体育游戏的训练方式比传统的体育训练方法更加灵活多样,训练的内容也更为丰富。通过引入体育游戏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放在训练的过程上。利用游戏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一定的条块切割,实现训练内容的细化,使训练的目标更加明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学生体育训练的难度,使学生更加容易达到学习目标。而且体育游戏的应用也能够弥补我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优化师生关系,使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更易于接受,更加灵活多样。
三、体育游戏的作用
(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分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通过重复训练和不断强化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这种训练的方法比较枯燥和单一。在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一旦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那么他们很容易错过重点的知识。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也不够好,会出现厌学,不配合教师安排的情况。这也导致整个体育教学的任务无法顺利完成,教师很难保证体育教学的效果。而利用体育游戏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把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切割成不同的小块,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在完成一个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增设一个体育游戏。这样,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刚刚学习的体育技能和体育动作,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放松下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保持专注。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到学习的全过程当中,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会更好。
(二)提高学生的兴奋度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历一个感兴趣,积极参与,认真体会的过程。在预热的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静止到动态,达到良好的身体状态。如果学生的身心状态没有调整到一个合理的兴奋度,那么教学内容就很难高效地开展。如果教师不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强行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出现运动损伤。而利用体育游戏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体育游戏,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有趣的游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奋度,使学生的身心状态能够达到良好的情况,这能够为接下来的体育训练和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预热类的体育游戏通常运动量比较小,能够为正常的体育教学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准备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体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有效的准备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身体状态,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到体育运动的状态,激活学生的细胞肌肉和神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之后的体育训练,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精神状态迅速紧张起来,为后续的体育训练做好准备。因此,在设计准备阶段的体育游戏的时候,教师不能设计一些强度过高的游戏,这样会使学生的体力和精力消耗过多,同时也不能太过于流于形式。太简单的游戏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这一阶段的主题游戏选择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慢逐步到快,循序渐进,不断加强。例如:在准备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强度适中且非常适合热身阶段的体育游戏“青蛙跳跳跳”。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青蛙接力跳的小比赛。在教师下达了出发指令之后,学生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向前进。当一名同学到达终点之后,另一名同学立刻从终点出发。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能够达到比较好的热身效果,从而避免学生在之后的体育运动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的风险。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抓尾巴”的体育游戏。教师可以让两名学生一组,每位学生的腰上系上若干个布条,然后让两名学生想办法把对方的布条拿下来。同时,也需要保护自己的布条不被对方拿走。通过这样的游戏,能够让学生快速地动起来,达到良好的运动状态。
(二)体育游戏在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基本技能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体育技能的训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激发学生的体育激情,帮助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而且很多体育技能的专业性比较强,对于学生有一定的要求,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技能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够完善的情况,例如:很多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基本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往往采取竞技体育训练的方式。这些体育训练的强度比较大,专业化也比较强,缺乏趣味性。而且训练的方式也通常是通过反复地练习来进行强化的。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这不利于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而且这种训练方式对于身心状态不够成熟的初中生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体育技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兼具趣味性和辅助性的游戏,把体育游戏和体育技能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能够做到寓教于乐,充分提高学生的体育游戏参与度,让学生既能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也能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例如:在进行短跑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学生所喜欢的“两人三足”体育游戏比赛。由于这一游戏学生并不陌生,而且这个游戏需要学生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技能的指点,学生更能够轻松愉悦地接受教师的帮助,获得专业技能方面的提升。
(三)利用体育游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练习效果
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练习环节的设计,这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生的健康状态。然而,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很多教师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方面,而忽视了对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训练。还有部分教师认为身体素质的练习很难进行有效地考核。因此,对这部分教育教学不够重视。事实上,身体素质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体育技能提升的重要前提。如果只重视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基础素质的提升,那么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会得不到有效提升。而当前的初中体育身体训练的项目常常是以一些力量训练,跳跃训练以及长跑为主,这样的训练方式会让学生感觉到压力很大,训练形式也比较枯燥乏味。因此,教师一定要科学地把握好训练的尺度,既要达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需要让学生喜欢上体育学习,积极参与,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运动量得当,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赛马”小游戏的过程中就可以把学生划分成两人一组,一名学生扮演骑手,另一名学生扮演马儿。在教师下达命令之后,扮演马儿的学生立刻背着扮演骑手的学生向前进。在行进的过程中,不能从马上掉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来进行接力跑,最终决出哪一大组获得胜利。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不管是扮演马儿的学生,还是扮演棋手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身体素质的提升。扮演马儿的学生能够锻炼到自己的下肢力量,提高自身的耐力和持久力。而扮演骑手的学生则能够提高自己的平衡能力和上肢力量,而且同学和同学之间也会学习,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在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逐步提升。
(四)重视体育游戏的选择与组织教学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为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游戏内容,例如:针对七年级的学生,教师就不能选择“十字接力跑”这样的游戏,由于很多学生在小学可能没有学过弯道技术和交接棒的技巧,因此在完成这类游戏的时候比较困难。针对七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他们喜欢模仿,爱表现的特点,为他们选择一些运动量比较小,趣味性比较强,规则比较简单的体育游戏,例如:“过独木桥”“老鹰抓小鸡”等。而针对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地增加运动量,选择“拔河比赛”“障碍接力跑”之类的竞技类游戏,增强游戏的复杂性和趣味性。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器材场地以及天气等因素。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对场地和器材进行改编,例如:如果学校的场地比较小,教师可以适当地把小组成员之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完成一些快速反应类的体育游戏。而结合天气因素,教师则可以在夏天给学生安排一些运动量比较小的游戏,而在冬天适当地增加体育运动量。在春秋季天气比较适宜的情况,教师可以多给学生引入一些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柔韧能力,灵敏能力,提高学生速度之类的游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创编一些辅助类的体育游戏,适当弥补教材当中的不足。例如:在“跳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适当安排一些能够提高学生上肢力量的体育游戏,例如“抛实心球大赛”“比比谁的力气大”。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适当对游戏进行调整,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游戏当中。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不断发展深入的背景下,体育游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前初中体育游戏设计和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运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方式,把体育游戏更好地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子汉.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运用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
[2]安树娜.论游戏化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知音励志,2016(3):132-132.
[3]徐洪飞.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体育中的体现[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000(011):276.
[4]余涛.刍议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活动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000(019):212-212.
[5]王红娟.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上的运用[J].东西南北,2021,000(004):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