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培养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策略研究
2024-12-04刘振宇
摘要:高中是学习阶段的关键期,部分学生为了未来发展,选择走专项培养路线,体育特长生则是其中重要路线之一。高中体育在改革发展中注重体教融合,从纵向体制融合,创新体育发展观念,从横向融合,丰富体育运动项目和内容,提升特长生培养效率。通过体教融合理念应用,让更多学生能够在接受体育运动同时,自身素质也能得到不断提高,在思想、文化、技能多元模式下,帮助学生强化体能,提升学识,以至于未来更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体教融合;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一、引言
体教融合是拓宽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融合教育与体育两大资源,关注高中体育特长生生长发育和专项技能培养,结合当下高中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充分部署和设计。但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不能单纯将体育运动与教学思想有效融合,还要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落实教学改革思想,充分利用以人为本、文化育人、科学培养教学观念,对高中体育特长生进行综合培育,向国家、向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体育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体教融合在高中体育中应用意义
(一)丰富体育教学模式
高中阶段是学生体能和生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发挥体能特长,不仅能够为学生未来发展开辟新的道路,也能促进学生在文化学习方面提升自信。当体教融合理念一经提出,对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从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角度分析,教师教学思想更需要创新,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会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存在问题,然后再结合目前体育特长生数量以及选择专项运动项目进行汇总,并制定出科学教育模式,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有效锻炼。另外,从教学模式角度出发,应用体教融合思想,学生对于体育和思想教育工作会有更多认知,能够全面且深入地发挥体育育人作用。在多样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融入体教融合思想,丰富运动形式,更好地观察并了解学生目前体能现状,为以后教学工作优化奠定基础。
(二)创新体育培养计划
目前针对体育特长生培养规划,学校既要落实教育部门对于体育特长生教育管理要求,同时又要结合目前学校内现有体育特长生自身素质进行进一步优化和管理,注重体育特长生自身思想、能力、体能多项提升。应用体教融合思想,从体育教育本质出发,了解学生目前在学习和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压力和阻碍,结合体育专项指导角度,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培养计划,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当中缓解压力,在提升体能同时,也能让学生有更多精力注重文化课学习,从能力、学识、思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三)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体教融合不应该完全按照体育与教育融合进行思考,是两大系统的工作融合,同时还要分析体育、教育、实践、个体培养、教育模式、环境等诸多因素,如何在同一空间实现有效利用。在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方面,教师既要做好引导者角色,同时又要关注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做到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安心。应用体教融合思想,首先教师将针对现有体育运动模式进行分析并总结,改善自身教学观念,结合不同体育特长生选择不同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和系统培养,让学生不再以单纯体育运动为主,在实际教育引导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互动,让学生对于自身职业生涯能有更多认知,更好地促进高中体育特长生未来长远发展。
三、高中体育教学存在问题
(一)体育运动模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学校针对高中体育特长生培训规划都以传统模式为主,学生运动形式没有统一规划,教师仅依靠教育部门下达体育特长生教学任务进行监督和管理远远不够。而学生对于体育运动被动性思想比较严重,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模式上单一会导致学生训练兴趣逐渐下降,虽然比较重视体育训练,但很多学生体能并没有得到科学提升。在参与体育训练过程中,学生对于自身体能提升程度以及每一节课体育训练主要目标没有清晰地认知,甚至在长时间被动学习模式下,学生思想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对自己未来的规划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忽视学生主体差异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是教学主体,同时也是教师培养重要对象。在教学新时期,每一位体育教师在培养体育特长生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同时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之间存在体能差异、文化差异和能力差异。高中阶段,虽然学生思想逐渐成熟,但是学习压力和家庭压力以及社会压力对学生心理健康也会造成一定影响。体育特长生培养,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体能变化,同时还要结合教育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在输出体育人才同时,也要为社会稳定和体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然而,很多教师自身并没有高层次研究,仅仅针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统一规划,导致学生自身存在优势并没有被有效发掘,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成效不明显。
(三)教学工作缺少规划
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不仅仅承载着帮助学生锻炼身体这一重任,对于体育特长生科学培养同样也要发挥体育运动价值。受应试教学思想影响,高中体育教学工作并没有被学生所重视。选择体育特长生,一方面学生在体育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实属无奈选择。所以在实际运动当中,学生自身自卑心理以及对体育认知较少,都会影响学生目前训练成效。而作为体育专项培养教师来讲,很多教师并不了解体育特长生目前体能和身体健康情况,所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划并不符合学生接受程度,甚至一些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会按部就班地按照已有经验进行指导,缺乏科学规划和阶段性培养目标,导致学生自身体能得不到快速改善,对于体育重要性认知不足。
四、体教融合背景下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
在创新教学思想指导下,高中体育教学工作既要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同时又要更好地助力高中生生长发育。体教融合理念的应用,将教育与体育融为一体,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体育科学运动模式,同时还要借助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个人素质提升。通过总结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优化,发挥体育教学优势。在体育特长生培养方面,能够因材施教,全面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创设积极减压的运动环境,让更多的体育特长生能够意识到自身的运动优势,从而促进学生体能强化和长远发展。
(一)关注主体激发学习内驱力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要重新设立目标,注重学生身心培养,在体育特长生培养过程中,优化教育模式,培养健康体魄,建立积极心理,才能让体育特长生未来有更多的发展可能。体教融合理念应用能够有效体现体育与教育并重思想。在高考攻坚阶段,教师要分析体育特长生目前影响学习动力主要因素,从教学模式、教学思想、训练规划以及学习与训练时间安排等角度为学生制定不同训练计划[1]。通过高考改革,让学生能够重新对体育特长生有正确认知,在体教融合理念指导下,帮助学生在强化学识,在未来体育事业发展道路上能够越走越远。从实际教学角度来讲,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主体能力现状,同时也要了解学生对于体育特长生认知情况,然后借助目前已有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为学生不断总结体育特长生在教育培养规划方面所设定管理要求,将学习与训练完美结合,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对于体育训练未来发展能充满信心,这样才能够发挥体教融合思想应有作用。
比如:在训练初期,教师首先要结合当前制度要求以及体育主要运动项目所创设运动目标以及文化课学习规定,向学生进行有效阐述,让学生在运动之前首先明确思想。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为学生全面讲解体育运动主要流程,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才能进一步落实教育引导策略,让学生能够将文化学习与专项训练同等重视。
(二)注重心理,减轻压力
自尊、自立、自强、自信,是体育特长生在体育训练中最应该具备的素质,然而当多数高中生,在学习和生活遇到一些问题,就会产生退缩或者逃避的心理,这样的心态对学生的成长并不利。进入高中阶段,在特长生培训方面,教师一方面要关注整个教学进程掌握,同时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由于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关键时期,学生在心理方面会面临着更多精神压力。在实际运动时,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特长生个人档案,分析学生成长路线,以及结合学生档案内容,为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管理方案[2]。这样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育特长生重要性,对未来自己体育生活能有更多了解,另外,通过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师也能了解学生目前心理方面面临诸多压力,从专项技术角度方面为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缓解对体育运动所产生压力,同时也可以结合心理沟通和思想交流,让学生能够对文化课学习提升自信,从而促进体育特长生培训效率提升。
比如: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可以与班主任、学生本人进行有效沟通,并制定不同交流内容,有效放大每一位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当中优势,并通过心理疏导和赏识教育应用,让体育特长生能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去选择恰当运动项目。这样一方面能够促进未来科学培养,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投身运动,促进文化与体育教学工作提高质量。
(三)科学选材分层教育引导
高中体育在改革过程中,需要贯彻相应体育教育条例,在体育课堂中,既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又要加强体育特长生的优质选拔,不断挖掘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优势,并壮大特长生队伍,才能促进体育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随着教学改革工作不断发展,体教融合理念虽然在高中体育特长生培训当中有着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目前教学工作仍然存在着需要优化问题,比如:教师教学思想以及体育运动科学规划存在局限性。所以,教师要想发挥体教融合教学优势,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筛选,制定不同体育竞赛活动,通过层层筛选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然后再发挥专业培养作用,促进体育特长生体能和文化有效培养[3]。在教学改革新时期,高中体育特长生培训,教师要从科学角度出发,制定分层教学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之间差异。在实际教学当中,要结合专项水平以及每一次竞赛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鼓励、支持和专项教育,让学生自身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同时对于自己未来努力方向能有明确认知,这样在未来学校推荐体育特长生时,也会有更加科学合理筛选。未来教学工作仍然注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一名优秀体育特长生不仅要在体能上有明显优势,同时还要注重自身思想品质。在高中体育特长生培育方面,教师也要将文化融入体育运动当中,加强与学生之间思想交流和文化活动,让学生既能够了解体育运动相关知识,同时又能在行为、思想和习惯方面有良好改进,从而促进体育特长生全面发展。
(四)考评优化制定阶段目标
作为人才输出摇篮,高中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既要重视学生体能强化,同时又要制定科学合理发展战略,为学校培养更多优质体育运动人才。体育特长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有着诸多选择,比如:可以努力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或者体育教练,或者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但是基础学习时期,教师仍然要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培养规划。传统教学阶段,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在体能成绩上得分,但是随着教学改革工作不断发展,目前高中体育特长生考核标准更加倾向于文化课,所以教师在体能运动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个人文化修养提升[4]。虽然体育特长生在学习方面时间大大减少,但是身为体育教师,自身职业素养和对学生关注也要逐渐提高标准。体教融合下,要注重学生自主意识强化,先理论后实践,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这样才能让体育特长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丰富学识,提升综合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教学规划以及教育管理制度,制定多样化考核标准,结合体育运动和文化学时进行阶段性测验,让学生所关注对象能够更丰富,同时结合每一次测验结果,学生能够对自己改进和提升有一定认知。最后,教师结合每一次所制定运动目标和学生能够达到运动结果进行对比,以此对未来教学工作规划进行有效分析,同时对于学生每一次体育专业训练表现也能进行有效评价。定期对体育专项理论和体育专项实践进行总结,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体育特长生自身文化理论基础能力,同时还能促进体育特长生不断地自我监督和自主运动。
(五)健全管理注重长远发展
目前高中体育特长生比例比较失衡,以男生居多,女生数量较少,未来在体教融合理念下,教师也要为女生未来发展做出科学教育规划。身为教师,既是学生知识传授者,同时也是人生引路人,尤其是体育特长生,很多女生对于自身文化基础以及体能并没有准确地了解,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疏忽体能优势,对自己未来发展所产生影响比较负面。身为教师,在实际筛选体育特长生并推荐体育特长生时,要结合不同学生实际体能进行科学分析,注重专项体育人才培养。目前教学现状产生根本原因在于体育教学工作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5]。学校也要对目前教育队伍进行有效筛选,结合体育教师自身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充分的测评,为学生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
总而言之,关于高中体育特长生培训工作的开展,教师首先要分析体教融合理念的应用重要性,结合现有教学资源,不断分析影响学生体能发展重要因素,通过科学的探索以及目前体育教学工作存在问题总结,在体教融合背景下探索出更为科学且长远教育培养规划,为体育特长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将思想进行创新,将文化有效传递,通过体育与教育双向融合,在教学理念和多元化教学方法有效指引下,特长生不仅能够意识到体育学习重要性,同时还能对自身未来发展和职业规划有更清晰认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体育运动模式创新优化,不断升华体育教育价值,从而激发特长生自主运动意识。在健康观念和科学运动下,能够快速提升体育特长生运动效率,结合业余活动和专项培养,为国家和社会输出更多优质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余国兵.体教融合培养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实践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2,21(11):74-76.
[2]顾华平.高中体育课回归“体质健康”的应有价值探究[J].教师博览,2022(30):4-5.
[3]李开腾.体教融合视域下“学练赛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策略[J].体育视野,2022(09):74-76.
[4]余涛,李小敏.体教融合视野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体育视野,2022(05):53-55.
[5]霍小卫.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机制与选育培养研究[J].体育视野,2020(1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