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
2024-12-04马兴媛
【摘 要】当下,古诗词教学大多以情感内容的获得为教学旨趣,而在实现学科思辨价值方面有所缺失。教师的教学应立足学生的学习实际,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开启思维闸门,接着漫溯思维深处,最终明晰思维路径,更加理性地感知古诗词的魅力,并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思辨能力,实现学科价值。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思辨能力 学科价值 融合
一、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指出思维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语文课程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帮助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衡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便是思辨能力,即思考与辨析的能力。当下,古诗词教学一般按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的步骤进行,以情感内容的获得为教学旨趣,未免在思维训练方面有所缺失。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教学应立足学生的学习实际,引导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更加理性地感知古诗词的魅力,并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思辨能力,实现学科价值。
二、案例描述
(一)辨一字之异,开启思维闸门
师:自由读一读,你们发现《送元二使安西》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两首诗词的题目有什么异同?
生:都是送某个人去某个地方,一首是说王维送元二去安西,另一首首词是说王观送鲍浩然去浙东。
师:你提到了一个“去”字,题目中分别用哪个字表示“去”?
生:“使”和“之”。
师: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
生:“使”指的是出使,可能是国家派他去的;“之”指的是到、去,应该是自己主动去的。
师:没错,“使”在这里是“派遣,奉命出使”的意思,“之”在这里就是“去,到”的意思。
……
(二)辨多情之异,漫溯思维深处
师:听音乐片段,你认为哪一首更符合《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送别之情?为什么?
(教师播放两个音乐片段,一个明快轻松,另一个低沉忧伤)
生1:我认为第一首更合适。因为全诗最后一句“千万和春住”,表达的是对友人的祝福,应该是欢快的。
生2:我觉得第二首更符合。因为王观送完春天,又送友人,心情应该是不舍与悲伤的。
生3:我认为第一首更符合,我查过资料,浙东是王观的家乡,浙东的景色是非常优美的,友人能去自己的家乡,能赶上春天,王观更多的情感应该是祝福而不是离别的感伤。
师:同学们能结合具体诗句和资料说出自己的见解,这非常好。其实,同样的诗句,不同的人能品读出不同的感情。但当我们真正走进这一诗一词,再去细细品味其中的异同,也许就会有别样的认识。
……
(三)辨审美之异,明晰思维路径
师:比一比两首写送别的诗词,你发现它们有何异同?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生:王观送鲍浩然去的是浙东,王维送元二去的是阳关。
师:是的,他们送别的目的地不同。
师:看来目的地的风景和路途的远近都是不同的。
生:送别时的天气也不同。王观送鲍浩然时是晴天,王维送元二的时候是雨天。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渭城朝雨浥轻尘”说明下雨了。
师:王观送别鲍浩然时的天气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样清楚明丽的景色一定是在晴天。
生2:送别的情感也不同。《送元二使安西》表达的更多的是对朋友的不舍,而《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表达得更多的是对朋友的祝福。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中“更尽”二字说明了王维与友人不舍离别,让他喝一杯,再喝一杯。而“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表达的是对友人的祝福。
师:经过对比,我们发现,这两首送别诗词目的地、天气、情感都不同,在写法上,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同之处?
生:这两首诗词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师:写景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送元二使安西》描写的景物是客舍和柳树,《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描写的景物是山水。
师:为什么《送元二使安西》中选择客舍与柳树?
生3:因为“柳”与“留”谐音,柳树是古代诗人写送别诗的常见景物,用来表达送别的不舍。
生4:王观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比作蹙起的眉毛,将水比作眼波,而王维没有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你说到了这首词的别出心裁之处。
师:古人常把美人的眼睛比作秋水,比如李贺的“一双瞳仁剪秋水”,把眉毛比作远山,而这里王观将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对调,令人眼前一亮。
师:比较之后,再次听音乐,你们认为哪一首更符合《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送别之情呢?
(学生交流,都选择明快轻松的前者)
师:看来大家在比较中成为词人的知音。《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妙就妙在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沉浸在送别的忧伤与不舍中,而是将这些情感化为对友人的祝福,最后情感的落点是对友人的叮嘱与祝福。
……
三、案例分析
(一)辨一字之异,开启思维闸门
古诗文用字微而显,一字之差,其中意蕴往往耐人寻味,而抓住题目中的用字之异,一番推敲之下,思维的闸门便随之打开。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运用看注释、看插图、查资料等方法理解诗意已不是难事,大部分学生会在预习时完成这一任务。但在比较阅读与思考中,由浅入深地理解含义则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点拨。“送元二使安西”与“送鲍浩然之浙东”中,“使”和“之”都表示“去”的意思,但“使”在这里是指“被派遣出使”,是被动的,“之”则指“去,到”,是主动的。在课堂伊始,教师便引导学生发现同中之异,思考已知中的“未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思考的热情,也为后续发现一诗一词中一是寂寞艰难的苦旅,一是含着期待的回归之旅,从而更深入感知诗歌魅力,为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作好铺垫。
(二)辨多情之异,漫溯思维深处
培养与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前提是唤醒学生的思维,只有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才能相机点燃思辨的火花,从而达成素养的提升。前者辨题目中的一字之异,是引导学生思考已知文字的未知含义,是激活学生思维的第一步。紧接着“辨多情之异”便是引领学生直面诗歌情感的感悟,这于学生而言是令人欣喜的表现机会,更是暗藏难点的巨大挑战。教学中,直接问出“读了这两首诗词,你体会到其中怎样的情感?”未免过于直白,大多数学生会根据以往学习经验答出“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这样的“范式答案”,抑或根据学习资料所言照本宣科,说出王维的真挚、王观的祝福之类答案。看似一语中的、一针见血,实则无异于鹦鹉学舌。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之情也不可浓缩为一种,这是可感、可言、可辨的。同为送别主题,一诗一词中蕴含的情感并非“依依不舍”一词足以涵盖。教学中,教师出示任务:听音乐片段,你认为哪一首更符合《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送别之情?为什么?接着播放明快轻松的音乐和一段低沉忧伤的音乐。悠扬的音乐营造出轻松闲适的课堂氛围,也在无形中拨动了学生的思维。开放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学生在自读自悟,以及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词的情感,徜徉在美好的意境中,在思维的深处漫溯。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第一首,“才始”“又送”这两个关键词,刚送走春天,又送友人,双重送别,双重伤感,写出了诗人此刻面对离别的不舍与愁怨,因此整首诗的情感是低沉哀伤的。有的学生认为是第二首,全诗最后一句“千万和春住”蕴含了对鲍浩然的祝福。思维蔓延、辨析开花的场景格外迷人,而教师并未给出明确答案,将之留作悬念,可以说,思辨的星星之火已然展现燎原之势。
(三)辨审美之异,明晰思维路径
倪文锦教授曾指出,比较阅读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文因素加以比照、分析、归纳,辨别出被比较因素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前者借音乐辨析情感,学生在深入思考、畅所欲言中迎来了学习的“桎梏点”,此时再让学生比一比两首写送别的诗词,发现有何异同,先自己思考再四人小组讨论。用这一任务驱动学生再次细读诗词,发现一诗一词在目的地、天气、情感,以及艺术手法上的不同:一是寂寞艰难的苦旅,一是含着期待的回归之旅;一是雨天清新时的饮酒饯别,一是晴朗烂漫时的送别;一是饱含不舍,一是重在祝福;一是选取离别意象蕴藏深情厚谊,一是巧用比喻寄寓美好祝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有心无痕的引导与点拨,学生边思边得边感受,思维的路径逐渐清晰。
意象的选择、艺术手法的运用、意境的截然不同,最终指向的是两位诗人不同的审美要求以及内心情感。诗词作品是客观情况与主观情感的融合,学生在由表及里地发现、思考,也是在逐渐构建起理解古诗词的思维路径,此时再次辨析情感之异,选择合适的音乐,答案便高度统一,这也是学生思辨能力提升的证明。
古诗词教学与学科价值的融合这一“天上星辰”,在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中“手到擒来”,学生在“步步为营”中唤醒思维,训练思维,提升思维,最终享受拨云见日的怡然自得。
【参考文献】
[1]樊金梅.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2).
[2]王万致,陈顺棉.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J].语文建设,2021(22).
[3]孙利群.小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21(3).
[4]黄丽雅.基于核心素养,构建思辨语文课堂:以《父亲、树林和鸟》为例谈几点教学主张[J].考试周刊,2020(82).
[5]储勇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依托文本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例谈[J].读写算,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