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监督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12-04刘一统
一、前言
国有企业掌握着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财务管理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管控手段,能有效体现国有企业发展状况,反映国有企业发展成果。财务监督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对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防范财务舞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深刻认识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重要性,结合国有企业发展现状,研究完善财务监督的可行对策,对于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监督和完善内部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的重要性
(一)财务监督的概念
财务监督是监督主体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等,运用系统的财务方法对被监督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查、核实和监督的过程。财务监督具有制约性和促进性两大作用。制约性体现在监督单位的财务收支及经营管理活动合法合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正确可靠,保证国家大政方针的落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性体现在指出被监督单位不合理、无效率的问题,促使其加强并改进财务管理工作,促进其财务活动及财务管理科学有效运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效率[1]。根据监督主体不同,财务监督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由本单位内部机构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经营管理等活动进行监督,而外部监督是由本单位以外的机构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单位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财经法纪和内部规章制度等。按照不同监督阶段,财务监督分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分别对财务活动的准备阶段、管理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
(二)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监督的重要性
财务监督能够促使国有企业落实国家及地方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履行部分政府职能,发挥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柱作用,维护市场经济稳定,推动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财务监督有助于促使国有企业依法合规经营,防止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对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国有企业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2]。财务监督在国有企业运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核心价值在于对企业的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深度审视与严格把控,揭示潜在问题,提出精准的改进策略,从而推动企业实现健康发展。具体而言,财务监督对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监督能够敏锐洞察并揭示国有企业在财务收支及经营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各类财务数据的细致分析、对比与核查,监督机构能精准识别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成本控制不力、预算执行偏差过大等财务层面的症结,以及投资决策失误、资产运营低效、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经营管理层面的问题。这种发现问题的能力,为国有企业及时纠偏、优化运营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第二,财务监督能够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改进建议。基于对问题根源的深入剖析,国有企业可制定详尽的整改方案,如优化预算编制与执行流程、强化成本费用管控、调整投资策略、提升资产管理效能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涉及制度缺陷或流程漏洞的问题,财务监督还能推动国有企业修订相关规章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从制度层面保障企业的稳健运营。第三,通过持续、有效的财务监督,国有企业可以显著规范其日常经营管理行为。财务监督不仅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强调对国有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全过程进行监督,促使企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财经纪律和内部管理制度开展运营,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企业合规经营。这种规范化管理不仅能提升国有企业的公信力,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赢得社会各方的信任与尊重。第四,财务监督有助于大幅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一方面,监督过程中提出的改进建议和最佳实践分享,可以直接推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方法与工具的创新,提升财务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财务监督要求国有企业定期提交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报告,无形中强化了企业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关注,推动其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为管理层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第五,财务监督对于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规范企业基础会计工作,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具有深远影响。在监督过程中,国有企业将逐步构建起包括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监事会、董事会、管理层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财务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有效防止财务舞弊,降低财务风险。同时,严格的财务监督将倒逼国有企业夯实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执行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反映企业经济状况,增强财务报表的可信度,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这一系列举措将共同推动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步入良性循环,助力国有企业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三、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治理结构不完善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董事会成员直接由政府指派,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但缺乏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或从担任董事的企业获取薪酬,或独立董事缺位,以上因素都会导致董事履职缺乏独立性、履职不充分等问题。监事会作为监督机构,根据监事会规则对国有企业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但部分国有企业监事会职责由企业内部机构履行,成员为企业内部职工,机构或人员均缺乏独立性,专业化水平和监督经验不足,导致监督职责履行不到位,监督过程形式化,监督效果不明显、不突出。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多由政府指派,具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相对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及感知市场变化的能力,导致企业的行政化色彩较浓,缺乏灵活性,易出现监督不到位或过度监督等问题[3]。
(二)对财务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对财务监督的认知存在局限,未能充分意识到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导致财务监督与企业整体运营脱节,内部控制体系薄弱,财务监督机制构建滞后,具体表现为:一是财务监督工作缺乏系统规划与有力抓手,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触及深层次问题,监督效能大打折扣。二是管理层对内部监督机构的过度介入,使监督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丧失独立性,无法真正做到公正、客观地审视国有企业财务状况,影响了监督结果的权威性与准确性。三是对外部第三方监督机构的依赖,由于其薪酬来源与国有企业紧密关联,易受到管理层意志的影响,独立性难以有效发挥,监督深度和广度受限。四是部分国有企业尚未设立专门的财务监督机构或固定人员,监督工作时常由临时组建的检查组承担,成员财务监督经验匮乏且仅接受过短期培训,监督过程缺乏科学性与专业性,监督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以上种种问题都折射出国有企业在财务监督体系建设上的短板,亟待通过深化认识、强化独立性、优化监督队伍、完善机制等措施,切实提升财务监督的有效性与影响力。
(三)财务监督力度不足
部分国有企业授权财务部门履行财务监督职责,受人员素质、知识结构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财务监督不全面、监督效果不佳等问题。没有充分发挥部门协同效应,未建立财务、合规、审计、巡查等多部门联合监督机制。大部分监督是结果监督,未将事前监督、过程监督纳入监督范围,未实现全流程监督,监督不全面。监督结果未进行有效通报,导致被监督单位不重视,整改形式化,财务监督作用未得到真正体现。监督机构未对整改事项限定时限,对整改结果未进行检查,未对重点事项、重点问题进行持续督导,导致财务监督效果不明显[4]。
(四)财务监督结果运用不充分
部分国有企业对财务监督结果持有双标态度。一方面,高度重视上级监管机构、政府审计等外部监督结果,会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主的整改专班,调动多方资源,对问题进行逐一分解,要求责任单位限时整改,定期督促跟进整改。另一方面,弱化内部财务监督,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少对内部财务监督结果进行有效运用。部分单位抱有应付态度,导致整改浮于表面,整改不到位、不彻底。部分国有企业在收到内部财务监督结果通知书时,往往会搁置一边或简单指定一个部门或几人进行整改,没有对问题进行分解归类,没有逐一对照分析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没有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5]。此外,部分国有企业没有深入研究检查方案及反馈结果,未对同类问题建立长期有效的规范机制,以避免同类同质问题的再次发生。
(五)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财务监督工作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是通过校园招聘的专业会计人员,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学习基础的财务核算知识,培养过程缓慢,与财务管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一些国有企业中,非财务人员从事财务工作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未经过系统培养,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及实操经验,业财融合能力不足。国有企业财务人员一般都是一人多岗,疲于应付本职工作,不熟悉业务流程,缺乏对财务监督工作的思考,财务监督效果不明显。国有企业选拔任用机制较为严格,多数人员对职业发展前景不清晰,主动学习新知识、新业务的积极性不足。多数财务人员缺乏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数据获取、数据整合能力较弱,同时缺乏法律法规、财经法纪、业务流程、职业判断等综合性知识,难以满足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要求。
四、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的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国有企业应规范董事会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明确董事会成员的任用条件,保证选聘过程的公平性和结果的公开性,增加市场化董事席位,提升董事会履职能力,建设规范、高效、协同的战略型、决策型董事会。其次,董事会应根据董事会议事规则进行集体决策,对董事长的职责进行有效制约。建立健全董事会决议跟踪落实及评估等制度,更好发挥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的职能作用。强化独立董事的权利,选聘符合独立董事条件的董事,保证独立董事能够客观公正发表意见。最后,强化监事会职权,对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提高董事会、监事会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果。
(二)强化财务监督意识
国有企业管理层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提升财务监督意识,更新财务监督理念,创新财务监督新模式,推动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向前发展,助力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向纵深推进。首先,国有企业管理层应提升对财务监督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财务监督知识的学习,树立财务监督意识,防范财务风险,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合法、合规、有序开展。其次,要将强化财务监督的意识传导至国有企业的每个层级、每位员工,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再培训、再教育,完善财务监督知识体系,推动财务监督工作高质量开展。再次,建立全流程、全过程财务监督机制,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财务事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加强对制度执行、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集中的重点部门和子公司的监督,保证业务开展符合法律法规、财经法纪等规范。最后,国有企业应将财务监督工作纳入对领导班子的考核范围,对执行不力、配合不积极、整改不到位的人员要进行追责问责[6]。
(三)提升财务监督力度
国有企业应以国家法律法规、财经法纪、监管规定、企业规章制度、议事规则等为依据,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对业务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建立全流程财务监督机制。首先,要借助监管机构、政府审计、第三方机构等力量,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根据外部检查结果,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研判,规范后续业务活动,提升财务监督的客观性、有效性。其次,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构建巡查、财务、合规、审计等多部门协同监督体系,筑牢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联合检查方式,加强信息通报与交流、问题协查协办等工作协同,对内部监督发现的共性问题或警示性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提高内部监督透明度和影响力[7]。最后,对财务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对涉及问题开展自查梳理,限时整改,监督机构要进行检查,确保财务监督见效。国有企业还应运用“互联网+监督”方式,依靠互联网技术与手段,切实提升监管效能,推进财会监督数据汇聚融合和共享共用。
(四)提升财务监督结果运用成效
国有企业应优化财务监督模式与方法,推动结果监督与过程监督、现场监督与非现场监督、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线上监督与线下监督相结合,完善监督机制,实现监督和管理有机统一。不管是国有企业外部监督还是内部监督,监督机构通常都会对所监督事项出具结果报告,以满足不同身份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监管机构、股东等可以据此了解国有企业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要求企业对照问题进行整改,以使财务信息符合国家政策、财经法规,规范企业后期经营管理,确保国家财产安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层通过财务监督报告可以发现国有企业内部日常经营管理、财务收支、资金使用等方面的问题,是否符合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否符合企业内部控制流程等。国有企业应加强对财务监督结果的运用,借助财务监督报告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照问题剖析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方案,防止同类、同质问题再次出现,帮助管理层提升经营管理水平[8]。
(五)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国有企业应重视财务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配备与财务监督职能任务相匹配的人员力量,分类型、分领域建立高层次财务监督人才队伍,完善财务监督人才政策体系,加强财务监督人才培训教育,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完善财务监督人才晋升、选拔、激励约束机制。首先,国有企业管理层要掌握基本的财务知识,具备基本的财务分析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上下级沟通质量,提升工作效率。财务负责人不仅要有全面的财务知识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准确洞察财务风险,有效辅助管理层决策,巩固财务部门的核心地位。其次,国有企业财务人员除了掌握足够的财务知识外,还要具备财务分析、业财融合、财务管理等综合能力,要积极主动学习前沿财税知识,做到与时俱进,还要掌握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及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成为复合型财务人才。再次,国有企业要重视财务人员培养,既要引进一些能力强、上手快、有经验的财务专家,也要招聘一部分大学生进行培养,建立老带新、师带徒、岗位轮换的良性财务人才培养体系。最后,国有企业管理着大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必须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使其形成较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国有企业应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建立风险防范意识,提出有效的风险应对建议。
五、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应该做好适应新变化的准备,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既要扩展市场,提升竞争力,也要控制财务风险,做到创造利润与有效监督相融合。因此,国有企业应该重视并加强财务监督,提高财务监督结果的运用效果,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实力,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引用
[1]方锦.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及风险管控分析[J].财会学习,2024
(01):29-31.
[2]邹娟.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与财务监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讯,2023(22):57-60.
[3]王黎.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监督体制建设路径研究[J].天津经济,2023(08):64-66.
[4]赵思栋.新时代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财富生活,2023(16):166-168.
[5]郑梓权.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现状与提升对策[J].纳税,2023,17
(07):34-36.
[6]曾小珍.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研究[J].质量与市场,
2023(11):13-15.
[7]刘果果.完善国有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研究[J].质量与市场,
2022(07):157-159.
[8]徐芬芬.新时代背景下强化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落实策略[J].财会学习,2022(31):73-75.
作者单位:甘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责任编辑:韩 柏 王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