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4-12-04毕晓东
一、前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2023年,我国制造业附加值平均每年增长6.4%。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例达到30%,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在政策、研发、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稳步提升,不断降本增效,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持续得到优化。这一系列积极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制造业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而管理的重要核心是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完善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好坏,也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为研究对象,探索财务管理在制造业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二、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一)确保资金充足和高效使用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也是企业经营的重要资本。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合理筹集资金,能够确保资金的充足和高效使用,实现价值增值,保障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二)提高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
财务管理与企业生产周期互相配合,能够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优化资源配置,帮助企业加强资产管理,控制并降低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不断降低利润的抵减项目,从而整体提高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
(三)保证合规性和诚信经营
财务管理也是理性的企业管理模式,通过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能够确保企业的财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保证企业合规性和诚信经营,减少风险和损失。
(四)提高决策效果和风险控制能力
财务管理通过对投资项目风险和收益的评估,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性,强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降低风险敞口,提高决策效果和风险控制能力。
三、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管理资金运作,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建立与生产周期相吻合的、科学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是财务管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恒定不变的基础框架。然而,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还是会出现财务管理问题,以下以X公司为案例进行分析。
(一)X公司概述
X公司成立于1993年,十多年稳居某行业龙头地位。X公司建有自己的工业园区,配备有先进的自动化流水线、检测设备和生产设备,具备30000台某产品的年生产能力。X公司坚持品牌全球化战略,具有完善的线上、线下市场营销网络,经过三十年的专注发展,技术水平、项目管理能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二)X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管理不到位
X公司在成长期就存在预算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在粗放管理模式下,公司的销售预算、生产预算以及资金预算都不是以销售预期订单为起点,而是基于以前年度的经验,按上年经营的一定比例标准形成公司预算。在这种粗放的经营预算方法下,往往需要在执行中多次修改资金预算,无法对实际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1]。
由于公司没有从全面预算的角度对经营目标、成本以及生产进行全方位的预算管控,导致预算与公司实际经营脱节,财务管理质量无法保障。此外,公司管理层对预算的认识不足,认为预算制约了公司的灵活性,使公司在经营管理中的财务风险控制难度加大,对公司业务不能起到合理控制作用。
2.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不完善
X公司在2005年曾提出了“零库存管理”的模式,这样的存货管理设计及运行给公司带来了经营风险。首先,非真正意义的零库存管理将原材料变成生产成本,会导致大量资金被提前占用。其次,二级仓管员负责出入库领用和登记违背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最后,期末自行盘点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可能存在舞弊行为。
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作为制造业企业稳健运营的基石,对于保障企业资产安全、维护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升经营效率及遵守法律法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实践中不少企业往往因忽视对内部风险业务的充分重视而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具体体现在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缺陷和执行不力上,最终对企业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
内部控制设计不足通常包括:风险评估流程不健全,未能全面识别和评估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制定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难以适应企业复杂多变的业务场景。内部控制体系设计时未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系统间缺乏有效集成,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内部控制执行不力通常包括: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够,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员工对内控制度的遵守意识薄弱。监督与评价机制缺失,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控制缺陷。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视不足,资源投入有限,导致内部控制团队能力参差不齐,执行效率低下。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容易引发诸如资金挪用、舞弊、错误的财务报告等直接风险,还可能因未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成本控制失效、运营效率低下等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长期而言,将严重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制造业企业需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投入与优化,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强化内控执行力,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为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资金管理方法单调
由于X公司初创产品设计及生产存在问题,产品得不到市场认可,产品的竞争力不足,导致公司经营现金流动性差。除了银行贷款以外,公司没有其他融资渠道,造成企业经营受阻。
一般而言,产品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公司市场话语权相对较强,对应付款项的周期及应收款项的周期有着较好的管理能力。但如果本身就是中小企业,则可能应收款项回笼较慢。因此,优化账期管理及运用好信用工具,才是企业突围的最好方式。
4.成本管理水平低
X公司在初期采购阶段,成本控制只注重价格,不关注质量、运输以及储存等费用,并且与公司其他部门没有协同管理成本。在生产阶段,对原料投入在成本控制上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工艺损耗与非工艺损耗管理不善,造成成本居高不下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
从X公司的成本管理过程看出,当产品是个性化产品、小批量产品以及定制产品时,会增加生产成本,如果是大批量产品则会降低成本。但是,由于许多制造业的成本管理重心不在优化整个价值链的成本管理上,导致成本核算只限于对产品的统计和汇总,没有对产品成本进行精准地核算管理,不能合理处理每个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而公司的产品定价决策和产品生产决策得不到相应的财务支持。
5.绩效考核与公司业务发展不匹配
X公司在发展的前十年,每三年更换一次管理团队,公司董事会下发的年度经营计划指标没有具体的考核方案。管理层对公司员工及业务层面的管理也没有具体的绩效管理方案,对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均无明确量化的指标进行考核。每个生产员工只是按生产任务完成工时,但是质量、数量与工作效能无关。每个销售人员没有具体的月度销售额、季度销售额,销售人员的销售能力和沟通能力与公司经营目标无关联[2]。这样的管理模式使成本管理人员得不到相应的管理和考核,严重影响和限制公司的经营发展。
四、制造业企业优化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利用智能技术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技术改善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制造业企业可以加强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供应链管理系统进行及时跟踪与监控,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化、业务的实时化,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对所有环节数据进行后台整理和归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转化为可供财务管理决策的依据。同时,在经营和分析、监控和考核、战略及调整等环节引入智能技术,运用数据模型和优化算法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依据。
X公司从2013年对生产计划模块、供应链模块、人力资源模块以及财务会计模块等进行信息数据管理及整合,先后进行了ERP管理系统升级及WMS仓库管理系统的建设。公司通过在系统内嵌入预算管理方案,将各部门的经营目标进行分解,并对重点数据进行监控,在ERP环境下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及评价。公司以全面预算管理为纽带,以技术为依托,严格控制各项支出,规范财务行为,控制成本费用,减少损失和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为公司决策及经营管理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支持。
(二)优化风险管理助力持续发展
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各种风险,为此,应对相关风险进行有效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和评估以及风险控制方案制定的基础。风险识别应在各工序、各流程开展,并对已识别的风险源进行深入分析,持续改进相关管理措施。制造业企业可以基于以往案例,找出降低和规避风险的方案,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风险控制方案进行设计和执行。首先,应确认组织架构及授权流程的合理性。其次,从战略、战术到执行等不同环节对不同层级应承担的责权利进行确认。再次,对事前、事中、事后活动进行责权利的确认。最后,对整个价值链进行责权利的确认。通过风险识别与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水平,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X公司内控人员出具月度及年度内部控制报告,按公司内控体系的执行情况、面临风险以及风险的性质和程度提示风险及风险危害程度、确定重点工作,标明如何对其进行识别、评估、监测、管理等,大大提高了公司整体风险管理的能力。以现金风险管理为例,找出现金与利润的关系,分析它们之间的差额,找到风险管理问题关键点。例如,具体业务现金需求是否有预算安排,是否要加强与银行沟通,公司内部资金流转是否有完善有效的授权等。通过这些风险管理举措,有利于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3]。
(三)实施资金管理多元化策略
加强流动资金管理是提升制造业企业财务健康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通过细致监控和分析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制造业企业能更快回收资金,缩短回款周期,减少坏账损失,确保现金流的稳定性。同时,优化存货管理,缩短存货周转天数,可以避免库存积压造成的资金占用,减少仓储成本,提升资金效率。对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合理安排,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有效利用供应商信用期,延缓支付时间,从而在不影响信誉的前提下灵活调配资金,增加短期资金的可用性。
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策略,将分散在各业务单元的资金统一归集,不仅能够提升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还能通过集中调度,实现资金的最优配置。资金预算作为这一过程中的重要工具,能够提前规划资金的流入流出,确保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有据可依,避免盲目投资和浪费,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制造业企业决策提供坚实的财务支持。
因此,通过精细化管理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周转周期,并依托资金预算和集中管理模式,制造业企业不仅能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还能有效降低经营风险,提升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X公司对资金使用效率的管理包括:销售部管理应收周转天数,采购部管理应付周转天数,生产和计划部门管理存货周转天数。通过建设司库体系,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管控,提升了公司运营管理水平。
(四)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产品竞争力
传统制造业的成本管理就是对产品成本价值本身的管理。随着智能技术的应用,制造业企业可以从价值链、成本动因、战略定位三个层面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随后选择适合企业的成本管理工具和方法,以更好地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
制造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与企业类型、行业、生产特点、市场状况息息相关。成本核算要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和准确。成本管理从传统意义上的关注成本核算方法到成本全面控制方法的转变,从成本的经营性控制到成本的规划性控制的转变,从产品制造成本管理到全价值链总成本管理的转变,从静态的事后管理到动态的全产品过程控制的转变,从而有效提高产品竞争力[4]。
以X公司的经营为例,该公司产品属于定制化产品,售价高、成本敏感性强,生产上属于产品批量小、批次多。公司原有的成本管理方法是以原料投入及费用归集数据按约当产量的方法进行完工成本与未完工成本的数量分配产品的成本,而现在改为全价值链的管理控制方法,就是把每个产品在每个环节的费用进行分配及归集,保证每个批次的产品成本从上游到下游的全成本最优,是实现价值链共同增值的过程。公司上游成本管控要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成本预控、资金扶持、资源循环利用等方式提高供应商的竞争优势,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公司内部成本管控要开展产品竞争力分析,开展供应链价值分析,对大宗材料实施淡季特价采购政策,对成本控制薄弱环节开展绩效改进、创新成本控制管理模式,制定项目带头人制度,促进重大研发与设计,实现工艺降本项目。公司下游成本管控着重消除浪费,降低共同成本,对包装物回收再利用,与经销商、代理商分享收益,实现立体的产品销售渠道,降低质量管理成本。
(五)健全绩效考核提升经营活力
绩效评估作为制造业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直接驱动组织目标的实现上,更在于通过建立一套科学、透明、公正的评价体系,激发员工潜能,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首先,确保评估的公平性是基础,意味着评价过程中需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流程,减少个人偏见,确保每位员工都在相同条件下接受考核,不仅能增强员工对评价制度的信任度,还能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热情。
其次,评估标准的明确化与量化是关键。量化的指标能让员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工作目标与期望成果,如销售额、项目完成率、客户满意度等,这些具体、可衡量的指标有利于客观评价工作表现,同时也便于员工实现自我管理和持续改进。通过设定SMART(具体、可测量、可达成、相关性、时限性)目标,确保每个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及如何成功达成目标。
最后,将评价结果与激励机制紧密结合,是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合理的奖惩机制应当基于绩效评估结果,对表现优异者给予物质奖励、晋升机会或公开表彰,而对于绩效不佳者,则应及时提供反馈、辅导与必要的培训,帮助其改善绩效。同时,确保沟通渠道畅通,让员工理解评价体系的逻辑与依据,对评价结果有异议时能够提出并得到合理解释,这种参与感和透明度是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的重要保障。一个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不仅能促进制造业企业目标的高效达成,还能通过激励与反馈机制,促进员工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为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和内在发展动力[5]。
X公司健全公司绩效考核的管理方法。首先,根据董事会的年度经营目标要求,各部门上报年度、月度成本费用预算表,通过制定预算基本数据并下达各部门年度、月度考核指标和费用预算。其次,月末根据实际经营费用数进行考核,并按约定的奖励办法进行兑现。最后,在年度结束时根据年度目标与实际运营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按年初设计的绩效考核方案(每年会在双方确认的基础上变更一次)进行考核和激励。在上述激励措施下,X公司近5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率增长都在8%以上。由此可见,通过明确的考核方案,每一个员工都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发展的空间,公司对员工也有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有效激励员工,提升了公司的活力。
五、结语
通过对X公司出现的各种财务管理问题和应对方案的分析可以看到,优化财务管理对提高制造业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未来,财务管理在制造业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为企业创造价值提供更有效的服务,但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方案对于制造业企业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制造业企业应结合经营实际,运用专业财务管理工具,采用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财务管理手段,通过分析财务数据背后的问题,提出业务发展的改进方案,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的同时减少运营风险,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引用
[1]王莹.业财融合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财务管理研究,2023(12):161-165.
[2]余彤.浅论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22):138-140.
[3]马文飞.财务管理综合:企业财务思维与财务决策[J].财务管理研究,2022(07):131-134.
[4]纪玉龙.业财融合下财务分析如何提升经营管理水平[J].财务管理研究,2022(05):122-125.
[5]卢军.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探讨[J].审计与理财,
2022(03):34-35.
作者单位:珠海斯巴克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责任编辑:韩 柏 张娟娟